书城计算机网络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49394400000030

第30章 研究生专栏(6)

本研究的实质是研究社会软件所提供的基本性能和营造的交流环境,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后,可能对其社会关系建立与维护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是以BBS、IM、SNS的哪些功能可以满足建立强联系或者弱联系的条件为出发点的。对于强弱联系的界定,格兰诺维特提出四个标准:认识时间的长短、双方的互动频率、亲密关系(相互倾诉的内容)及互惠交换。之后,马斯坦与坎伯贝尔(Marsden and Camp‐bell,1984)对前者的定义标准做出了调整,提出交往四个测量连带关系强度的指标是:亲密程度、讨论话题和互相倾诉的深度、花费时间的长短和血缘关系。

首先的标准是这三种软件固有的传播模式,这是各软件最根本的不同。即用户在使用社会软件时,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是何种居多: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假设对于指定的两个人A和B,较之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当中,在一对一的传播模式中,两者的沟通会更充分,更有利于建立紧密的连带。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较频繁和实时的互动性,这也是它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这里,以霍曼斯(Ho‐mans,1958)的观念为假设前提:当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互动愈频繁的时候,则他们彼此间易形成浓烈的友谊感情。

用户使用互联网与其他人建立联系进行交流时,是存在于对彼此和对软件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吉登斯(Michael Gilding,2004)认为现代社会的友谊不再牵涉到荣誉感或真诚感。人们对朋友不再是以性命相搏,而是要求对方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个人层次的信任的建立不再是对彼此无条件的风险,而是必须在彼此互动中去获得(tobewon),是一种自我敞开的相互过程(amutual process of self-disclo‐sure),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自我认同与本体安全感(刘霈,2004)。信任是影响网络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指出,线上朋友间的信任有四个来源。第一是声誉:基于虚拟假名还是线下身份。第二是表演:在建立网络友谊中扮演重要作用。第三是事先承诺:借助于自我揭露的方式,会反过来鼓励互惠式自我揭露和“信念的飞跃”。第四是情境因素:尤其是当代社会中对亲密和纯洁关系的奖励性因素(Samantha Henderson and Michael Gild‐ing,2004)。第一点即是否采用实名制;第二点主要取决于用户自身的投入程度,是否积极主动、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投入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个人特质如何——是否愿意与其他的人交朋友等;第三点主要与自我揭露相关,考察的是用户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呈现的程度;第四点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指的是这款社会软件对用户之间亲密和纯洁关系的奖励性因素,即是否以用户建立关系或友谊提供为主要的目标。

鉴于本文讨论的是关于社会软件本身提供的环境、平台和特点,因此暂不考虑与用户个人相关的标准和参数,而且下面讨论了自我揭露,本文重点考察第一点和第四点。

在信任的基础上,用户会向别人进行自我揭露——个体告诉他人那些有关自己的“从别处不可能得到的信息”,这是人际关系降低或发展的显着性因素之一。(CraigE.A.,Igiel,M.,Wright,K.B,Cun‐ningham,C.&Ploeger,N.,2007)被视为稳定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除了用户自己通过对话的形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之外,BBS、IM、SNS一般会要求用户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如:名称、性别、生日、星座、籍贯等等;同时还会给出更多的空间和功能让用户“自我展现”,如个人说明、博文、照片、头像等。

由于使用社会软件的不同,人们所交流的话题也不尽相同。艾尔文·阿里曼(IrwinAltman,1987)和多马斯·泰勒(Dalmas Taylor,1987)认为人们对话题的选择对人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选择涉及两个维度:广度(width)——人们在沟通中涉及的话题数量;深度(depth)——就任何一个话题进行的深入度。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当一份关系开始的时候,人们之间所谈及的话题相对来说广度较小(即较少的话题被提及),话题的深度也不高(不会渗透到深入的话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性的增加,讨论话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会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的关系不断发展,讨论话题的广度又会进一步增加,并且深入私密性的个人话题。”(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2005)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传播模式、互动频率、信任程度、自我揭露和讨论话题五个维度作为测量的指标。

三、具体标准分析

(一)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作为指标的前提是对于指定的两个人A和B,无论A和B是否可能同时是传播的中心,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越多,沟通机会会越大,更有利于建立紧密的连带关系。

1.BBS

这里指的是卷入BBS虚拟社区的人们,即通过电子公告板的技术形式,形成的以文本为基础进行交流形成共同体的人们。他们在BBS上有自己固定的账号,并通过BBS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其中不包括以游客身份在BBS中“游荡的人”。BBS虚拟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发帖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具体发帖和跟帖的形式不同,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因此这里的传播模式主要是围绕主帖所提出的议题来进行的:单中心模式、多中心模式和无中心模式。具体而言,高功敬在其硕士论文中,以“泡网俱乐部江湖论剑”为案例的研究中分别定义为链条状模式、星状模式及网状模式。他在一段时间的研究中发现,这个社区互动中三种模式所占的比重分别是17.5%、56.7%、25.8%,即成员之间的大部分互动都存在至少一个明确的中心,其中大部分都是星状互动——仅围绕一个互动中心展开,“围绕着互动中心的其他成员缺乏必要的互动”,“互动中心以外的其他ID之间存在着较少的交叉互动”(高功敬,2005)。

这说明BBS虚拟社区中,一对一的传播模式相对较少,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相对较多,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也相对较低。

2.IM(Instant Messaging)

根据NetLingo,IM指的是以最简单的形态,完成了两个目标:监视在场与否的状态和发送消息。典型的IM是这样工作的:当一个用户登陆了一个即时通讯系统,它的登录行为通过系统的通知,被加他为“好友”或朋友的其他用户所察觉。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建立其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渠道,使他们能实时同步地交谈。由此可以看出IM以人际传播为主。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IM的功能不断拓展,包含了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但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仍旧占主导地位。

3.SNS

以“六度分割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站,目标就是通过公开化用户的真实身份和信息,提供平台将人与人连接起来,拓展其社交圈子。

在这里,用户的自主性相对较高——可以选择提供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选择结交的好友,选择加入不同的群体。因此,就其功能及具体使用而言,多对多和一对多的传播相对较多,一对一的传播相对薄弱。

就这三种社会软件的自身功能与特性而言,IM提供的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较多,即两个社会成员通过使用IM可能获得更多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为其建立连带关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互动频率

这里包含三个维度,互动的次数、互动的时间间隔——时效性、决定互动是否成功的信息到达率。次数越多、时间间隔越短、信息的到达率越高,越有可能建立紧密的连带关系。

1.互动次数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将某个点与该点存在直接互动关系的点的个数成为点的连接度(degree of connection),又称为某个点的点度,指的是该点对其他点选择互动的个数。如果点度较高,就说明某个点,即某个人互动参与率较高。这是个很难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比较的维度,需要提供具体的情景进行实际的测量。因此本文根据占主导性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进行了推测:BBS的虚拟社区和SNS以多对多、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居多,而IM以一对一为主,因此IM的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相对较多。另外,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现,“2005年,平均每天有125亿条个人即时通讯信息在互联网上被发送,14亿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即时通讯系统中被发送。预计2006年每天将有170亿条即时通讯信息被用户在互联网上发送”(艾瑞咨询,2006)。

2.时效性

这三种社会软件都可以进行异时和实时同步交流。BBS最核心功能是用户通过发帖和跟帖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可能是实时交流,但反馈的速度较慢和周期较长。用户如果需要查看自己的帖子的回复情况,需要自行查找。当发帖时间距查看时间间隔较长,用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SNS的核心功能是用户建立自己的主页,然后通过搜索找到想结交的朋友。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在自己的主页上查看其他用户给自己的留言或通过站内信。但真正保证时效性的还是IM,这款软件建立的初衷就是提供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同步聊天的平台,其他的功能都是辅助的。传播内容篇幅较短、形式多样——文字、符号、表情等,实时提醒,加上其软件小巧,很多人都愿意在上网冲浪时“挂线”。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 Tracker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截至第三季度的9月即时通讯软件的覆盖人数达到了1.2亿人”,“即时通讯软件总体启动次数达到了104亿次”(艾瑞咨询,2007)。

3.信息到达率

信息到达率是指用户真正阅读到其他用户发给自己的信息,这个过程包含信息通过计算机的传输,最终用户本人真正查阅和接收。时间间隔越短,信息到达率就越高,意味着越有利于信息的反馈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从而更有利于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BBS虚拟社区中,没有特殊的机制保证发帖的用户会一直关注本帖,无论是主帖ID还是跟帖ID或旁观者。尤其是帖子在发布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的“沉寂”现象——经过一个短暂的时间,当前版上的帖子会被后来发布的新帖压到后面的几页中。此时这些帖子很可能就永远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还可能存在一种单向交流状态,即“一方是发帖者发出信息,另一方为读帖者获取信息”(白淑英等,2003)。此时的信息到达率也是很难预测的,至少这种互动是失败的。站内信的方式可以保证用户可以在登录之后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信件和消息。

只要用户在线,或者打开IM,其他用户发出的消息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用户面前。用户无需自己手动去寻找。即使有消息没及时收到,用户可以通过聊天记录查询。因为IM主要功能是实时同步聊天,用户可以随时看见自己好友名单里的好友的状态,选择进行实时聊天,信息到达率是比较高的。

SNS用户的交流采用的是页面留言和站内信。前者的公开性比较强,后者强调的是私密性。用户只要登录自己的个人主页之后就可以看见其他用户给自己的留言和信息。但当用户要给现在在线的好友发消息时,信息只有在另一个用户刷新自己的页面的时候才能被看到。因此在反馈时信息到达有点滞后。

IM的信息到达率是最高的,无论用户收到别人发的信息还是进行反馈。而SNS在反馈时稍有滞后,BBS的信息到达率相对较差。

从互动次数、时效性和信息到达率看出,IM提供的互动频率比较高,这有助于人们建立连带关系和增进感情。SNS次之,BBS的频率相对较差。

(三)信任程度

采用实名制,会增加用户对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对社会软件本身的信任。同时,如果这款软件以用户建立关系或友谊提供为主要的目标,它的功能和服务会以此为取向,因此会促进用户之间连带关系的建立。

BBS大都采用非实名制,人们为自己设定一个特定的名字或符号——ID。这里,名字成为一种别人区别你与其他人的标志,没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很多人在同一个论坛上拥有几个ID,被称为“马甲”。

他们甚至通过自己的不同的几个ID与自己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