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49409800000016

第16章 传播与文化偏见(2)

第二节偏见

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都涉及偏见的主题。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讲述了人们因为生活阶层的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导致彼此认知上的偏见,差一点葬送了年轻人的婚姻幸福。小仲马的《茶花女》讲述了地位差异形成的偏见,贵族对出身卑微的玛格丽特的偏见。莫泊桑的《羊脂球》抨击贵族偏见的损人利己,揭露和讽刺了贵族偏见的虚伪性。《柏帛丽格子的悲哀》一文,对柏帛丽格子的

崇拜来自一种固定的认知,即这是贵族经常使用的一种布料,因此也带有贵族的身份。又因清洁工佩带视其为低俗之物,带有明显的偏见。

一、偏见的形成

偏见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对另一个群体的观念或态度,它包括:认识、印象、看法和评价等。一个人的偏见可能是基于传闻,而不是直接的证据,一旦看法形成,即使面对新的信息也顽固不变。偏见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以经济地位、文化背景、接受教育程度、社会的阶层、个人气质、年龄、健康、性别、宗教、习俗等的不同)、独特的经历相互做出的判断,这个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人们可能会包容那些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利的偏见,而对其他群体尤其是相对立的群体有负面的偏见。

偏见的形成途径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形成相同。人们通过家庭、朋友、伙伴、大众传播媒介和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接触形成偏见。偏见常常通过话语表现,涉及对人的偏见往往不合理地根据先入为主的观念否定他者。如使用侮辱性的言辞称呼:东亚病夫。在许多情况下偏见成为一种意识,甚至成为一种习惯,支配人们的思想和作出判断。

关于偏见的形成,我们可以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来解释。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以洞穴比喻人类做出判断的依据和本质。

苏格拉底(简称苏):我要你想象下列这个情景,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想象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东西,包括了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话,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象中的对话。

葛乐康(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

葛:假若这些囚犯没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

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

葛:当然不能。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得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就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

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柏拉图接下来继续描述这些囚犯突然获释,来到充满阳光的真实世界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认为这身后的世界,即非影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假的世界。这段话用来隐喻我们生活的世界,山洞犹如一个意义环境,洞壁、光线、影子构成了环境——世界的意义,我们的观看姿态——被铁链绑住只能向前看不能转头的看姿,决定了我们把活动的影子作为真实的世界。

如果光线亮一点,影子看得清楚一些,但是终究是一些影子。因此,任何关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我们关于这个社会的知识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有观看角度的知识,它是一个面,不是全部。所以说文化偏见是难以避免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理解意义的知识。

偏见容易导致类的否定——因某个人累及一类人。如对某个城市的偏见,某种肤色的偏见、某类工作的偏见。偏见不仅仅来自经验,更多来自于社会已经存在的认识。对某类人的偏见不是在与他们的长期接触之后,是在极少接触甚至没有接触就产生了。偏见最容易发生在以己为本、以我为是的人身上。

例如,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里所讲述的故事:故事是发生在洛杉矶——这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织的大城市。影片的开始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车事件,以及几个与这个事件有关的人。然后,镜头将我们带到这次撞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并分别向我们展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在这几十个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

那个洛杉矶警察局的警察(白人),希望能给自己患病的老父亲找到更好的医疗救助,但是,在HMO,任凭他如何请求,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黑人职员就是不签署文件,不允许他父亲去找别的医生。随后,这名警察在处理交通堵塞的时候,将自己心中的怨气通通地爆发在一对黑人夫妻的身上。地区检察官与地位显赫的妻子简(白人夫妇)被两个年轻的黑人用枪指着头,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抢走自己的越野车。回到家之后,心中的恐惧仍未消退的简,无缘无故地对上门为他们换锁的墨西哥裔修锁匠丹尼尔(少数族裔)大为光火。可怜老实的丹尼尔在当天的晚上,又一次让一名阿拉伯裔的商店店主夺去了他的尊严。

安东尼开着抢来的车,向同伴痛斥那些白人们的种族主义;丹尼尔的小女儿,搂着受委屈的爸爸的脖子嫩声说道:“爸爸不要担心,我会保护你的。”

片中的黑人执着地认为白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排斥自己,于是为了扞卫自身的权益,义无反顾地对社会进行报复。另一个黑人身为着名的电影导演,因害怕种族歧视不敢向世人公开自己的黑人身份,操着一口白人口音苟且活着,即便自己的妻子被白人警官猥亵,也丝毫不敢反抗。猥亵黑人导演妻子的警官有种族偏见,但不是一个坏人,他深爱着自己患病的父亲,他奋不顾身去抢救即将爆炸的客车里的女人。而当客车里的女人认出他便是猥亵过自己的警官时,偏见一刹那消失时,白人与黑人居然可以和平共处,之前却仇视彼此,令人感伤。片中同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为了报复别人而变得丧心病狂的波斯人,被撞了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是在偏见中给别人非公正待遇,同时也受到别人的不公正待遇。

影片揭示了种族偏见的怪圈和轮回:受其控制,没有人可以逃脱得出去。

影片的剧情错综复杂,诸多主人公看似毫无关联却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父子情等,在这个怪圈里轮回着,同时也在冲破这个怪圈。

《撞车》告诉我们偏见的顽固性和难以改变性。偏见不是遗传的结果,偏见是习得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人们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

二、偏见的相关理论

偏见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宗教、种族、族裔群体,也因为文化背景、道德价值观、社会习俗的影响,存在于不同的职业、职位、学习领域。虽然偏见不同于歧视,但仍然对被负面认识的群体造成伤害。

1.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集中讨论权力、不平等和斗争的问题。这种观点受到马克思关于阶级矛盾的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剥削,通过剥削下层阶级获得权力和财富。“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企业中的两种主要元素。第一种是资本,即任何资产,包括金钱、机器,甚至还包括工厂……资本积累与第二种元素,工薪劳动者密不可分。工薪劳动者指那些没有维持生活的手段,必须要找到资本占有者所提供的工作的工人的集合”。马克思认为“那些拥有资本的人,即资本家,构成了一个统治阶级,而大多数人构成了一个工薪工人阶级,或者说是劳动阶级”。这两个阶级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的利益,利用所控制的上层建筑的权力矮化被剥削阶级,使他们居于次等位置,使得对下层的剥削合理化,与剥削相关的是阶级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社会无平等的概念之上的,强调其成员的社会地位是与生俱有的,少有机会可以改变。如印度的种姓分成四类:婆罗门、刹帝利(分属一等、二等。是高级种姓。大多数是僧侣或贵族、武士,分别掌管教权、政权)、吠舍(第三等,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低级种姓,大多数人从事“卑微”的劳动,如仆役等)。

泰戈尔的小说《弃绝》讲述这个秩序的荒谬之处:赫门达与妻子库松相亲相爱,如胶似漆。但是,当库松是首陀罗的女儿这个秘密被说出后,出身婆罗门的赫门达不仅气愤无比,还受到父亲的威胁:必须休妻。因为这样的婚姻亵渎婆罗门的种姓,还会导致毁灭。

这样一种结果的制造者波阿利·山克尔正是因为曾经受到赫门达父亲用种姓对其女儿、女婿的不公正待遇,策划了“以牙还牙”的报复计划。之前,波阿利·山克尔的女婿因为偷过夫人珠宝逃走,五年后回来,受到赫门达父亲威胁:如果让其女回到丈夫身边,将被罚丢弃婆罗门种姓。波阿利·山克尔百般请求无效,只好辞别家乡去他处生活。后来波阿利·山克尔的侄子准备结婚,赫门达父亲告诉女方家人,他们毁了婚约。波阿利·山克尔发誓要报仇。

波阿利·山克尔看到赫门达和库松热恋,便收养库松,极力促成他们的婚事,并且隐瞒库松首陀罗种族身份。当赫门达妹妹的婚礼一切都安排好了的时候,波阿利·山克尔写信给男方家,告诉他们赫门达娶了一个首陀罗的女儿。波阿利·山克尔被种姓等级所害,又用同样的手法破坏赫门达和库松的婚事,搅和了赫门达妹妹的婚事,都是在名义上维护婆罗门种姓的高贵。

赫门达最后没有选择放弃妻子,选择了放弃种姓。父亲将他们一起赶出了家门。

出自等级制的种姓高低,实际上也是一种阶级制度,这种制度保证了支配阶层——高贵种姓利益和支配的合法化。

2.社会结构取向理论

每个社会都有各自的规范,规定某些群体是优秀群体,某些疾病是“道德病”,某些食物可以使用,某些动物是有害的(麻雀、果子狸遭遇)等。或者某种社会力量操作增加对某种现象的认可或反对。这就是结构取向的观点。

偏见的形成是结构型的,三种主要途径支撑偏见,三个支撑点有区别,也常常互为前提:个人的成长环境既有个人性,例如,父母兄弟,也有社会性,例如,邻里街坊、社区,还有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而言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因人而异;媒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与信息化、互联网等媒介的广泛使用以及公共意见的集中表达等有关。

3.话语理论

以福柯为代表的话语理论认为,社会的变化来自于社会话语系统的转变。福柯关注“各种权力关系,而不是意义关系”。他看到的权力关系不在组织机构之间或者管理层面,而是知识的权力,真理的权力。福柯从关于知识的“真理”的话语分析中,揭示权力的存在。

话语系统的转变表现为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这是由专业化的控制系统配套的专业人员判断的;话语系统规定了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这样把一些事物排除在外。例如,媒体对于可以说或者不可以说的事物有明确规定。同时媒体在说一个事物时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话语秩序去说;话语还是一个权力系统,它规定谁可以对何种问题发表意见,以及发表何种意见。例如,福柯考察关于对贫穷者和患者“规训”的变化。在中世纪,贫穷与患者同样被驱逐于社会之外;有时候也是慈善行为的对象,或者成为宗教训诫的中心。他们是普遍存在的罪恶、痛苦和赎罪的一部分。

对于福柯的权力概念霍尔有新的解释,霍尔认为,福柯用话语表示一组陈述,这组陈述为谈论或表征有关某一历史时刻的特有话题提供一套语言和方法。……话语涉及的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生产。但是,……由于所有社会实践都包含有意义,而意义塑造和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操行,所以所有的实践都有一个话语的方面。

偏见不仅是一套话语陈述,又是其他话语陈述的方法。即使是知识、“真理”也难免带有如此偏见。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偏见的内涵)

刻板印象定义为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和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刻板印象与分门别类的认知过程有关,被认为是这种过程的特别延伸。刻板印象是我们每个人认识他人、他物、他事的一个先在的(前话语模式)理解模式,是我们一切认识开始之前的知识。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成为深刻的影响可能伴随人的一生。之后的一些事情反而记忆模糊。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童年的记忆相当于人的第一次。刻板印象来自这第一次,也成为认识第二次、第三次的基础。人们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的基础。

刻板印象的获得不一定总是依据个人的亲身经验,也可以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

“刻板印象”能使人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在人们了解一个新的地方、接触一批新人时或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时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刻板印象也是对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它在还没有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前,就对某一类人或者事情形成不易改变的、概括而简单的评价,这是科学对人群的简单分类方式和普遍化的认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