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49409800000003

第3章 文化的论说(2)

关于这样的两个表征系统,霍尔总结说:“第一个系统使我们能赋予世界以意义。第二个系统依靠的是我们的概念图与一系列符号之间建构一系列相似性,这些符号被安排和组织到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种语言中。”表征就是将事物、概念和符号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三、文化人类学

威廉·A.哈维兰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由抽象的价值、信念和世界观构成。价值、信念、世界观是人们行为的理由,而且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社会成员共享这些东西,当人们遵照它们行动时,它们形成其他社会成员可以理解的行为。

我们关于文化的认识自然是通过人们“遵照它们行动时”,或者针对行动的结果获得的。人类社会有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是对常识进行研究”的科学。因为人类学理论关注的“正是文化形式和社会规则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人类学术语中“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即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观念、信仰、价值、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民俗”的描述。在社会实践方面,人类学对诸如政治、经济、亲属制度、宗教、审美观念等社会领域进行研究。这其中也包括了各种关系谱系等。

“文化大致通过语言习得,而不是生物遗传,文化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体化的整体起作用。”因此,人类的所有行动都不是自然行动,人类的行动是一种“自我”——格式化的行动。一种文化是指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是自然而然,是一个群体的历史延续。因此,“人类学有关‘文化’的概念与自我建构的民族认同具有历史的相似处”。

文化是延续和正在进行的表征系统。它通过我们的头脑描绘或摹状搭建一个与某物相似的物,通过它认识某物。例如,照相、作画、语言描述等;它具有被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例如,民族自豪感。作为生存式样的系统强调文化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

由于人类关系的复杂性,即使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裹上文化模式的外衣。例如,一日三餐与饿了就吃。其中一日三餐是通过人们对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多次实践被确认下来的,同样,非一日三餐被看做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了。与一日三餐有关系的是白昼与黑夜的永无止境的交替,是人们根据这个规律制定的作息时间要求的。而饿了就吃,会被视为不健康的饮食,健康饮食又与文明程度发生关系。所以说“每一事件都是另一事件之子,因此,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要忘记这一亲族关系”。

“真实”与具体的问题——当代人类学的最大进展是认识到在这个人的世界中,除了人工制品、书籍、单个个人等具体直接观察、证实的物质体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也是真实的。这些东西在文化的范畴中,那就是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从这个意义讲,文化也是真实的,只是存在方式和实物有所不同。

因此,文化与可以观察的行为区分开以后,关于文化的定义更倾向于指称构成行为的抽象的价值、理念、世界观。文化的功能是可以被人们用来解释现实行为、经验,同时也构成人们的行为。文化虽然不是现实的行为本身,但是,文化却反映在这些行为之中。

强调文化的共享性是文化人类学与人文主义文化的主要区别之一。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人类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有了这个共同的准则,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人与个人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理解,认可生活的意义,分享共同的文化,使人们能够预见他者在特定的环境中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或者做出何种反应。文化的共享性还强调了文化差异。在一件事情上,人们不可能具有同样的文化立场,即使在同一的文化中,也有某些导致变量的因素,例如,一个社会中起码有男女角色的区别。每一种文化都告诉人们差异的存在和如何彼此适应差异,同时与整体世界相适应。

四、人文主义与文化

“人文主义一词一百多年来一直与文艺复兴运动及它的古典研究相关,但在近年,它成为哲学和历史很多困惑的根源。今天,几乎任何关涉人的价值的论述都被称作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

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义,在这里,一般人文主义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也有的人文主义运动认为,人有参加仪式和规则的需要,并组织一定的团体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

在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哲学都被称作人文学。

在这些学科做教师的人就被称作“人文学者”。这些教师找到了一种人类理想的模式。这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人类理解力量的自信以及享受生活快乐的能力。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发展与这种模式相符的人的个性。

因此,人文主义最初的含义是对一种人性的追求。由于人们相信这种人类理想已在中世纪失落,这样的教育纲领就成为解放思想运动,成为文艺复兴文化中最为普及的内容。

人文主义也是20世纪早期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思想运动。它是通过肯定一系列人的根本价值来强调人类尊严的态度。但是,美国科学理性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的说法存在很大差异,文学人文主义接受自然与人之间的二元论观点,断言人的源出是比自然更高的一种对实在的直觉一瞥;科学人文主义主张能够赋予价值新的意义,断言依靠知识和力量,我们能够获得真正的启蒙和力量;宗教人文主义否认圣者和俗人之间的区别,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作为连续的进化过程的结果而出现的。宇宙不是被谁创造的,是宗教中那些对人有意义的行为、意图和体验构成。

人文主义认为的文化是代表了人类终极价值的理想模式,不是人类学术语中的“文化”(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观念、信仰、价值、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民俗”的描述)。“文化”是从人的各种活动、兴趣和作品中选择出来的,能够代表人类“向往人性的追求”的部分。这些部分可以用真、善、美来概括。于是,文化就有了高雅之说,产生一套选择的标准。人们为了区别文化的高低之差别,通常将其区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美学标准的衡量下,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具有的模式以及内容被排除在文化之外。

对于这种文化的感受和领悟,但丁《神曲·天堂篇》的诗句有动人的体验:

我的已经变得洁净无垢的眼光,

如今正在愈来愈多地直射到那本身是真实的至深的光明里。

因此,我现在想起,我那时曾壮着胆子

尽量久久地观望那光芒,

使我的眼睛跟那无限的善结合。

我看到了全宇宙的四散的书页,

完全被收集在那光明的深处,

由慈爱装订成完整的一本书卷;

因为善,那意志所追求的目标,

完全集中在那光明里,在它之外

有期限的东西,一到里面就成完整

由于我在看的时候眼力在增强,

那唯一的颜容就在我变化的时候,

也在我眼光里发生变幻的作用。

《神曲》中提到的真、善、慈爱、光明、完整等都作为人文主义的文化理想或者标准,激发着人们的生活热情和思想“变幻”。

但是,如果强调文化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说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教养,一种社会比另一种社会更有文化。这一点如果可以坚持的话,必须有一个前提或者是信念不能动摇,即人类存在普遍的价值,犹如普世伦理的宣言宣称的立场和主张,否则就会导致种族中心主义。例如,在考察关于人类发展的文化标识时,自然涉及以规范性标准为基础的评估。“可以用这些标识估量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是否高于另一个民族。所以,他们可以根据人类幸福的平均水准来对各民族进行排名——或者对国家进行排名。”

站在人类学的立场来看,涉及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就会有种族中心主义的倾向或嫌疑。因为,如果你否定地评价另一种文化,是因为你不认可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当这种文化被你否定时,在你那里一定会有另一种文化作为标准。同理,另一种被否定的文化也不认可你所肯定的文化的价值。

人文精神倡导者们关心终极价值问题。他们在社会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之间对后者更为重视。对于这种终极价值的追求和解释是文化精英们的责任。在这样的理解中,文化的差异被删除,文化势必会成为一种由精英构筑的生存形式。

人类学认为,人们需要文化和维持文化是为了认识、了解、对付与他们相关的难题和各种事情。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关于文化的更多的知识。尽管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文化,在肯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倡导人类的共同性,注意到这种共同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文化与一个社会认为理想的东西,具有一种特殊的、本质的联系。这种对各种文化理想的关心,应该更符合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正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为了人们的生存“文化必须满足依赖其规则生存的那些人的需要,为了它自己的持续存在做准备,而且为其社会成员提供有秩序的生存方式”,“文化必须使个人利益和整个社会相妥协”,“文化必须有变化的潜力,以适应新的环境或适应变化了的关于现存环境的看法”。如果终极价值存在于作为人类的不同文化的根基之处,人类学关于文化共享的理论和人文主义关于真、善、美的理想会在这里“牵手”。

五、文化批判理论(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批判与文化理论关于文化的研究体现了明显的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事实上它们是综合了不同主题和方法的多层话语。”批判与文化理论将不同的学科领域整合在一起,比如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史、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媒体研究以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等等。

批判与文化理论自身的意义“总是可以跨越时空,得到重新界定”。批判理论通常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活动有历史的关联,批判学派不断考察马克思的理论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旨在通过自我批判的方法超越对马克思理论的纯粹功能和实用的解释。今天,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常常相提并论,它与文化理论形成一整套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激发了对一系列观念的重估和对现实问题的新的关注角度,同时也提出了批判视域中的问题。例如,关于意义、历史、同一性、权力-霸权、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等等。这个过程也渗透着语言哲学、符号学、美学、表征理论、政治理论、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伦理学、认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的精神,也反馈到这些理论的思考当中。渗透与反馈都与大众传播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着意于彻底地质疑关于真理、价值、整体性、确定性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它们对于语言可以传达确定意义的观念提出挑战,认为个人和集体的身份认同都是暂时的。所谓的“现实”是被构建的,是在有意识、下意识、无意识的惯例和习俗的基础上被表征的。

文化理论的阐释对象包含了一切社会经验意义的生活方式。文化既是人类生活的规矩,人类生活也是文化存在的依据。大众传播现象始终受到关注。

作为主要文化现象的大众传播文化被认为与50年代阿多诺和霍克海姆对文化工业消费者的电影观众的分析有重要的相似之处。阿多诺认为,在文化工业的逻辑中,作为文化的接受者如电影观众等是一群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在文化工业的同质化理念影响下,观众也成为一种单质、同一的群体。阿多诺和霍克海姆指出,电影是现代化工业的主要部分,它适应现代大众社会的需要,也起着巩固这种社会形态的作用。在统治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文化工业的影响下,是庞大的社会机器所生产制造的标准化的复制品,而群众媒介正是这部社会机器能够正常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费斯克以积极的态度阐释大众文化。他认为不存在一种宰制性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对宰制力量的反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属于带有大众文化性质的活动,不论他是来自哪个阶层的人。一位富豪脱下平日里的名牌服装,穿上足球啦啦队的统一服装,在啦啦队里摇旗呐喊,他此时的趣味就是大众性的、社会性的。如果坐在“包厢”就不是了。“他”可能利用自己的权利影响或者控制啦啦队,但是不能改变啦啦队的秩序。宰制者无法完全控制大众在文化实践中建构的意义,例如,作为日常生活的文化其特征是“弱者利用那剥夺了他们权力的体制所提供的资源,并拒绝最终屈从于那一权力,从而展现出创造力”。费斯克认为,这种创造力是由“身体的快感”驱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