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49409800000005

第5章 文化的论说(4)

社会组织的功能:(1)通过制定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人们的认知与行动,包括感觉与信仰:应该如何思考,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2)帮助个人或团体确认在社会关系所处的位置。现代社会中,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基础上的互动,社会组织的互动方式也由地位而确立。社会地位包括归属地位和成就地位两种形式,其中后者处主要位置。(3)确定角色。角色是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互相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4)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受到约束和限制。

文化是可以习得后积累而成,知识构筑了人的文化实践能力。例如,解读一首歌要掌握音乐方面的特定代码,绘画、雕塑、摄影、舞蹈也是。一个人有了知识,就有了用来编制艺术品的技能,能够阅读艺术品的代码,一件艺术品对于他才有意义呈现。

2.接受教育、习得知识

接受教育有三个主要渠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媒介。

学校教育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有等级,这种等级是每个人今后谋职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会为完成学校教育投入资金,期待在将来获取回报。学校教育作为一种集体教育,对每个人提供同样的知识,使得完成相同等级教育的人都具有了某种工作资格。

家庭教育是非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家庭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方法上。这种教育没有集中的时间和场地,侧重经验的积累和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显得特别重要。《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语录突出了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社会教育是除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各种获得知识经验的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承担了社会教育中重要的角色。社会教育往往成为个人检验学校、家庭教育是否得当的有效场所。社会教育透过接触、行为与观念交互影响使人们认知社会不同层面彼此的关联,构成个人文化的背景,培养人们的文化品位。

社会教育还通过文献资料、实物、博物馆保存和展示,通过社会的机构如图书馆、展览会、学术演讲会、报告会等来实现。

大众传播媒介犹如拉康的“镜子”,在人们的成长期作为个人形塑的“镜子”,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个人思想、习惯、判断力、行为模式的形成。“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和扩张给社会成员和社会机构都带来了变化,它使得无论‘人’还是‘社会’都变得更容易接受社会变革,更‘现代’,也更‘发达’。”关于产生这种变化的媒介作用也有多种说法,心理学解释为“移情能力的提高”;社会学解释为“传播概念、移动货物、资料以及其他商业物资能力的提升”等。

文化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物换星移,这个过程也在变化。如从服装的变化中体现出的观念、意识。文革期间流行的黄军装,表示了当时军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清一色草黄也与当时政治作为唯一标准的单一意识形态相吻合。现在服装的多样化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取向是一致的。当大众传播被定义为“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分配”时,公众分享的信息大部分来自大众传播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传播创造了大众文化。

3.语言实践

获得文化的方式取决于使用文化的方式。文化实践区分了种种不同的、没有高低之别的文化行为模式。因为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要求将人们对于最精美物体的高雅趣味与人们对于食品的基本趣味重新联系起来,文化没有了高低区别。

事实上,认知过程与语言实践过程难分彼此,侧重略有不同。

语言过程包括彼此交流、内在思考模式建立、意义选择等方面。语言作为一种组织化的符号系统,它的意义是社会共有的,掌握语言要经过学习。

语言本身又可以代表某个民族或者地区的生活经验,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

同种语言的人彼此之间受文化影响较容易。

内在思考模式是用来形成理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被人类学家比喻成观看世界的特殊的“眼镜”:实在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应是相同的。然而,我们的神经系统受不同的种类、不同强度、不同延绵的持续的感觉流的冲击。显然,所有这些感觉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意识;某种过滤系统使它们衰退为可控制的主题。……这一过滤系统是人的语言实际上,我们的语言提供给我们一副特殊的眼镜,它使某些感觉更突出,而使另一些感觉变得模糊。因此,尽管神经系统接受到所有的感受,但是只有一部分在意识层面上出现。

例如,一则关于针对“粮食”这个中心词展开的讨论:请美国、欧洲、非洲、中国的小朋友谈粮食。讨论的题目是:如何解决全世界儿童缺粮食、饿肚子的问题?以下的回答告诉我们语文过程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小朋友:什么是世界?

欧洲小朋友:什么是饿肚子?

非洲小朋友:什么是粮食?

中国小朋友:什么叫自由发言?

根据“我们的语言提供给我们一副特殊的眼镜,它使某些感觉更突出,而使另一些感觉变得模糊”这种观点分析来自四个地区的小朋友对“粮食”做出的不同反应,我们可以说这些小朋友在看待粮食问题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副特殊眼镜,这副眼镜使他们分别突出了问题中的不同感觉:世界?饿肚子?

粮食?自由发言?

个人的语言实践都是在一个更大的语言之网下进行的。每一次的语言实践使这张网更加牢固。文化可以理解成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而人就生活在这张网上。

第三节文化的特性

根据对文化构成的描述,文化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文化的共享性、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符号性、文化的相关性。

一、文化的共享性

“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这个共同准则,使个人的行为能力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社会是人们共享文化并且相互依赖的群体,所以社会也可以定义为分享共同文化的人群。因为人们分享一种文化,所以他们能够预见他者在个别环境中可能会如何行动,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来。同时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这个社会的自己的身份,并且站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前。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不约而同相遇时,或是因为分享同一种文化而结成新群体,也会因为新的群体的特殊“任务”,形成新的“共同准则”,相逢的哲学也说明了这一点。

例如,一次跟团的旅行,游客彼此之间因为共同准则而结合成群体,在旅行的过程中彼此互相依赖,维护这个准则。旅行结束后这个群体就解散了。

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生活刚开始时就存在着多样性。“原始人与智人之间的区别就是文化。”有学者以生物的多样性对比人类的多样性,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物种,基因的突变给了他们学习知识和把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可能这些突变给了我们祖先打猎、看护儿童、照顾老人、适应和迁徙到不同的地区提供了便利。

这是对人类成功扩散到多个地区的历史的解释。考古学还证明:性别是人类多元化的第一种形式。

对于社会的形成最简单的理解是人为了生存集合并且团结在一起。集合有大规模的和小规模的。任何的集合意味着放弃某些本能、欲望和爱好,这种放弃同时也意味着彼此的依赖。小规模的集合除了像大规模集合一样也意味着有所放弃。但是,社会还需要维持。为了社会的稳定还需要形成社会契约——法律和秩序。

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系统是人的行动系统的基本系统之一。人的行动是“文化”的,这句话表达的意义是:虽然行动是个人的,例如,在法律上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但是行动的主要图式及意义的后果是以符号系统的形式构成的,而符号系统的中心是语言。尽管人的机体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个人不能创造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的主要图式“总是被一个较大的集团所共有,从来都不是为某人或少数人所独享的”。个人学习这个文化图式,“只能对这种文化系统的改变做出边边角角的创造性贡献或破坏性贡献”。

文化既是行动系统的结构图,类似人的基因图谱一样,它规定了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可能与前景,又成为文化人——社会人自身的身份式烙印。

二、文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文化的共享性强调了在个人那里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也就是说文化的多样性既包括了文化的同一性,也包括了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过程,人们努力建构自己的文化同一性。各种同一性表明两个人之间和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例如,“我是中国人”表现出“我”与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们的认同,也表示出“我”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这种认同确定了某人与某地区、某一国家的一定关系。例如,积极参加全球化文化交流的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使他们把个人的文化特质意识作为感受其他文化的出发点,以一种理解的姿态接受其他文化,通过接受过程丰富自己的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文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自己的文化,还是其他的文化都有存在的理由,而且彼此欣赏,互相渗透。因为,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类来说,仅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居住在同一个地球的基本条件。例如,联合国宪章的精神、绿色和平组织的行动都与这样的共识相联系。

同一性也意味着对一种差异的确认。“我是中国人”意味着我不是“美国人”、不是“日本人”。“我不是美国人”或者“我不是日本人”在国别区分时意思是单纯的。如果是带有偏见地说这句话时,可能是一种对抗性的确认。

“我是中国人”除了强调“我”与“他人”的区别,同时也是“我”与“同人”的认同。认同与差异总是相伴而行。

社会性别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维持着某些差别。随着社会发展,两性角色差异的生物学基础越来越小,除了与生殖直接有关的差异外,关于能力、体力、智慧等方面的差异也越来越小。

与性别相关的年龄也是一种文化变量。虽然年龄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年龄的自然性,人生分成四个阶段: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并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表述,但是,四个阶段对应的年龄段却有差别,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期待差别更大。例如,在中国成人是以18岁为标准,有些国家比较早。而关于各国的成人仪式差别更大,这些仪式都表征着对成人的不同文化解读。例如,日本政府决定每年的1月15日为成人节。1月15日,是日本的法定国民日。年满20岁的青年,男穿西装,女穿和服,到公堂、会馆参加成人节。大堂充满节日气氛,仪式开始,首先由当地政府官员发表讲话,祝贺青年们进入成年期。接着,参加仪式的青年男女宣誓。青年们宣誓以后,便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经历“成人式”后的青年人,从此就有了选举权。德国把14岁看做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转折点,为14岁男女少年举行成人式,是日耳曼民族世代沿袭下来的古老传统。原民主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对14岁少年的教育,每年为年满14岁的学生举行“成年节”仪式。“成年节”内容也有政府官员和校长致辞,举行宣誓,师长、亲友祝贺等。参加成人仪式后,男孩子允许系领带,女孩子获准涂口红、穿高跟鞋。前东德成人仪式的特点是重视少年在14岁以前的成人预备期教育。日本和前东德是根据政府法定的成人节,由政府和学校出面组织成人仪式的,属于社会形成。我国现行的18岁成人仪式活动,虽然是共青团组织,还没有正式确定“成人节”,但从今后发展看,也可属于这一类型。

文化差异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他们”是文化界定与建构的,“对差异的感知和分类一直是统治的基础。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性别、年龄等各种类别,还存在着由种族界定的不同类别,意味着种族的统治和歧视”。父权和种族优越的意识形态一直被用来证明这些分类的正确性。

而《人权宣言》提倡的人类平等的观念也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

差异性的认知导致三种结果:一是差异作为多元化的基础,使人们可以在同一性的共识中获得理解差异的好奇心和学习差异的欲望。例如,在了解了中韩日三国成人仪式的不同规程后,只要是不以排斥态度对待“他者”,各自都有特点。二是对“自己人”的格外照顾,对他人的极力排斥。在这样的认同中,自己人享受特权,甚至可以任意指派和驱使其他人,强调他人不能与自己不同,取消这些人独立的存在空间。三是表现出极端认识,其他人不被看做是完全的人,不能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利,这样就导致了种族灭绝与屠杀;或者强迫他们全部同化于另一种文化,导致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的消失。人们因为自己所属职业群体、阶层群体和地域群体不同,各自都按照自己独特行为准则履行职能,同时也在分享某些共同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