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如多血质的员工情绪丰富,工作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三分钟热度。抑郁质的员工在工作中的耐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劳,但感情较细腻,做事谨慎小心,观察力敏锐,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因此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柴可夫斯基是抑郁质的,巴甫洛夫则是胆汁质的。
在现实中,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大多数人是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兼有几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我国一项关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研究表明:在364名大学生中,单一气质的人只有34.07%。
3.2.6性格
性格(Character)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义为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这个概念强调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由外部条件决定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在各种场合总是表现出对别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对自己虚心谦逊、严于律己,遇事坚毅果断、深谋远虑。这种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这个人的性格。性格是最重要、最显着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文学家就是善于抓住一个人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加以形象化描绘,使人感到一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出现在自己面前,如孔乙己、堂吉珂德等,令人过目不忘。
性格的外延非常广阔,奥尔波特(G.W.Allport)曾分离出17953项性格特质(traits)。
对组织行为有高度预测力的性格特质有控制点、自尊、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我监控、冒险倾向、A型人格和B型人格。
控制点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指个体将影响他生活的事件归因于自身还是外界因素的倾向,它是人对控制自己命运的程度的评价。有些人将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他们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这些人被称为内控型(internals)的人。例如学生通过考试后会认可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失败则责备自己。外控型(externals)的人则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归因于外界,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他们既不表扬也不责备自己,通过考试是因为太容易,而失败也被原谅,因为考试不公正。
对控制点的研究表明,内控型的人和外控型的人的差异非常明显,内控型的人有更强烈的工作动机,坚信通过努力会实现更高的工作成就,在需要学习或解决问题的工作上表现得更好。因此,一般而言,内控型的人适合于担任管理工作和专业性较强、开创性的工作,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相反,外控型的人比较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适合于从事常规化的、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作。
自尊
自尊(self‐esteem)被定义为一个人对自我及其价值的看法和认识,也就是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认为自己成功吗?有吸引力吗?值得别人尊敬吗?高自尊的人可以马上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而低自尊的人则消极地看待自己或把评价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基础之上。
研究发现,自尊与人的成就期望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高自尊的人能够很自然地接受赞赏并给予别人赞赏,确定较高的个人发展目标,尽全力去付诸实现。而且高自尊的人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工作,更愿意从事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在寻找工作中也会承担更多的风险。相反,低自尊的人对外界的影响非常敏感,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同。其次,自尊与工作满意度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对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最后,自尊也会受到情境的影响。成功会增加人的自尊,失败则会降低人的自尊。因此,管理者应给予员工各种的挑战和成功的机会,鼓励员工提高自尊。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以16世纪意大利哲学家和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的名字命名。马基雅维利的着作《君主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他提出目的是至关重要的,而手段却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与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
几个世纪以来,马基雅维利渐渐与人际关系中使用欺骗和机会主义联系起来。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对人保持着情感距离,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这是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因此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他们常常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中更有成效: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往时;当情境中要求的规则与限制最少时;情感与成功无关时。因此,对于那些需要高谈判技能的工作和成功能带来实质利益的工作,如销售人员,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十分出色。
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指的是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能力。高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而低自我监控者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他们更执着于个体内部的行事方针,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为一致性。
一般而言,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倾向于更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
因此,高自我监控者会在管理岗位上更为成功,更为灵活,也更可能得到晋升。
冒险倾向
冒险倾向(risk propensity)指个体接受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冒险倾向对管理者作决策所用的时间以及作决策之前需要的信息量都有影响。一项研究让79名管理者进行模拟人事练习,要求他们进行聘用决策。虽然两组的决策准确性无显着差异,但高冒险倾向的管理者比低冒险倾向的管理者决策更为迅速,在作出选择时使用的信息量也更少。
管理人员需要将员工的冒险倾向差异与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匹配。比如,对于股票经纪人这一工作来说,高冒险倾向性可能会导致更高业绩,因为这类工作需要迅速决策;相反,这种人格特质则可能成为一名会计人员的主要障碍,最好安排低冒险倾向的人从事这种工作。
A型人格和B型人格
A型人格(Type Apersonality)是弗里德曼和罗斯曼(Friedman&;Rosenman,1974)在研究冠心病患者时提出的概念。他们发现冠心病患者具有很相似的行为方式:喜欢极端的竞争,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具有攻击性倾向,性情急躁,缺乏耐心,而且不安定。他们称这种个性为A型人格。具有A型人格的人被认为是深深地投入并认同自己的工作,以至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A型人格特征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也被其他的研究所证实,但是人们也不能就此断定A型人格的人自然地易患心脏病。
如果对极端的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人进行最简单的描述,那就是他们受到“急躁病”的折磨,如要求每件事都必须立刻完成,喜欢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做许多不同的事情。对A型的人来说,排队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应激反应;他们如果不做事情,就会产生罪恶感,即使在旅行中也得不到轻松和快乐。A型人格的人常处于中度甚至高度的焦虑状态中,不断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追求速度,对数量的要求高于对质量的要求。
B型人格(Type Bpersonality)与A型人格正好相反。B型人格的人很少因为要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要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到焦虑,相反,他们倾向于在日常事务方面较悠闲,不太喜欢竞争,对工作没有焦虑不安感,在放松时也不产生负罪感,时间压力对他们不起作用。
在组织中,尽管A型人格的人工作十分勤奋,但B型人格的人常常占据着组织中的高层职位。原因在于A型人格的人倾向于放弃对质量的追求,而仅仅追求数量,然而在组织中能够获得晋升机会的人常常是那些睿智而非匆忙,机敏而非敌意,有创造性而并非仅有好胜心的人。
不过,A型人格与B型人格只是各种人格类型的极端表现。事实上,大多数人的人格只是处于两种极端之间的某种中间状态。
3.3能力
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能力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例如,从事销售工作,要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记忆能力;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际、宣传说服能力。只有在能力上足以胜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否则,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
在心理学中,能力(ability)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即心理能力(mental ability),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个人实际“所能为者”,即一个人的实际能力(actual ability);其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即一个人的潜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实际能力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做的,这种能力表现为知识技能;潜在能力是指可以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心理潜能的展现,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3.3.1能力的分类
个体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是在很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适合于多种活动的要求,比如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一般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与认识和创造活动密切联系,使人们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并运用知识。因此,在心理学中把这些一般能力称为智力(intelligence)。特殊能力(specialabilities)是顺利完成某种特定任务和专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和特定能力,只适宜于某种狭窄活动范围的要求。如画家需要高度的色彩鉴别力、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家需要敏锐的听觉辨别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科学家需要高水平的抽象思维能力等等。不同职业和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往往需要不同的特殊能力和才能。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常常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发展特殊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
人的能力还可以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imitative ability)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creative ability)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一个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往往能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定势、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关系,提出新的思想,产生新的产品。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创造是模仿的超越和发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对组织中的个体而言,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是指人脑加工、贮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intelligence)。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认知能力。操作能力(operation ability)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
社交能力(soci ability)是在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别决策力等。
不过,近几年来,心理学家开始把智力的意义扩展到认知能力以外,把智力划分为四个亚成分:认知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认知智力即传统的智力;社会智力指一个人与他人建立有效联系的能力;情绪智力是一种识别、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文化智力则是对跨文化的差异具有敏感性,并能在跨文化情境中获得成功的能力。智力概念的扩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如高分低能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