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准你的位置——大学生求职与职场制胜方略
49436000000015

第15章 求业市场调研(1)

春秋更替,寒暑易节,自然万物无不变动不居。我们在职业定位、单位选择、就业方式、岗位确定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要审时度势,把握命运的转机。在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时期,就业不顺是正常的事,我们要放低期望,换位思维,理性思考,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研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贤纳士、选录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给方是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需求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用所需人员,双方的选择结果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一、高校教育服务价值通过就业市场实现

高校将公益事业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产业合二为一,是开发和生产人力资源的“企业”,它的终端产品是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专业技术人才必须通过大学生就业市场渠道,初步实现其价值。

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构建高校教育服务的经济学模型。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高校教育的投资和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它包括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就业市场是最终需求,生源市场是引致需求。其供求关系包括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大主体,以及教育服务供求(高校-学生)和教育产品供求(高校-用人单位)两对供求关系。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高校的教育服务需求旺盛,因而其供不应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投资和就业是调节两对供求矛盾运动的主要动因,加大投资可以增加高校教育的有效供给,促进就业可以引致需求。因此,高校教育的经济意义就是加大投资与促进就业,将我国人口就业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二、新中国大学招生和就业概况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情况

我国从1999年起扩招大学生,毕业生从2002年起大幅增加。当年大学毕业生达145万人,年底就业率为80%。就业情况呈现几个特点:东部发达地区吸纳毕业生占明显优势;西部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个百分点,相关政策和措施初见成效;已经形成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三资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原来热门的电子信息类、土木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等专业就业率比上一年下降5个百分点;与系统或行业紧密联系的专业或特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100%,如石油工程、矿山地质、隧道与桥梁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航海等;同时,国家出台了未能在当年就业的学生户口及档案可继续保留在学校的政策,毕业生心态稳定。

2003年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年,作为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增幅高达46.2%。截至当年12月底就业率为83%。这一年,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呈现几个特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实施“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从4.3万人中招募6000人分赴12个省区;选拔600名到西部乡镇工作;公安部门选拔1万名到基层岗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提出18项措施,还开展了“2003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呈现以下特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上一年有较大的提高,研究生就业率与上年持平,本科生就业率增加1个百分点;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人数增多;到民营三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多;到西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就业的毕业生增多;工程技术类和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就业率高。

2005年大学毕业生338万人,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72.6%。这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以下特点:高职就业率继续上升;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有所改善,到中西部的人员增多;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化,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增加;登记待业人数增加,全国有87.6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待业,占毕业生总数的25.9%。

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人,就业情况呈现以下特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形良好,大批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比例有所变化,到中西部的增多,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减少;高职高专就业率保持增长势头;就业方式更加灵活。

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1%。这一年,促进就业工作与就业情况的主要特点是:国务院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电视电话会议,加大力度措施到位;网上招聘活动丰富带动就业工作;面向基层的人员增加;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高职院校就业率继续上升。

2008年和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2009年7月24日发布的信息看,当年大学毕业生近610万人,加上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100万人,共计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710万人,经多方努力已有438万人落实就业。直至2009年7月尚有272万人未能签订就业协议,占总人数的38.8%,反映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寒流”的状况。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于大众化教育下大学毕业生的增长要滞后,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导致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之一。

四、收集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

就业信息主要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社会需求、毕业生资源等。在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数量多少与质量高低关系到择业的成败。信息收集要“早”,即早作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信息收集要“广”,信息面不能太窄,要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信息收集要“实”,信息要具体,如用人单位的地点、人员构成、生活待遇、发展前景、对新进人员的基本要求、联系电话等都要全面掌握;信息收集要“准”,做到准确无误,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学历层次、专业人才,在生源、性别、相貌、外语等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等。

大学毕业生首先要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法规信息,如劳动法、合同法、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大学生户口和档案管理办法等。其次要了解当前大学生供需形势,重点是本专业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等。第三是用人单位的具体信息,包括经营状况、文化背景、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及使用信息等。第四是就业活动安排信息,学校的毕业实践活动、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时间、各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供需洽谈会举办时间,报考公务员时间等。最后是对各种信息处理,包括分析、筛选、整理、鉴别,努力使信息准确、全面和有效。

1.获取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原则。一是准确的原则,信息搜集源要真实可靠,在信息搜集过程中要严格分析、筛选,去伪存真,排除错误的信息。二是时效原则,花最少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收集,因为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只有及时收集才是有效的。三是系统原则,对于就业程序、目标职业相关信息、欲报名的单位招聘信息等要全面、系统,以便把握方向,达到预期目的。四是目的原则,在搜集中要有方向性目标、要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进行。同时,尽量获取不为人注重的信息,才可能在求职择业中占优势地位。

2.就业信息收集的方法。一是调查法,通过当面调查、书面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用人单位相关招聘信息及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二是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仔细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无论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或其他途径,都需直接利用感官和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观察。

三是咨询法,到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等单位去咨询,以了解有关就业信息。四是投书索取法,一般能得到免费的就业信息。此外,还有通过网络查找,通过订购、代购、复制或交换等方式,获得就业相关信息。

3.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首先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大学们可以从这里获取国家有关政策、决定、规划、规定及跟就业相关的各种信息。这里所发布的信息,量大、准确性高、可信度大、具有权威性。第二是通过各级毕业管理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包括教育、人事、劳动等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的毕业就业主管部门、旅游事业指导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及有关用人单位。第三是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招聘会。毕业生应该珍惜和抓住就业市场、人才招聘会的招聘机遇。因为在这些场所,不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能直接与用人单位洽谈。第四是亲朋好友及其他社会关系。亲属、朋友等,对于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等都比较了解,一般也愿意为自己的就业问题出力求解,故要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人脉资源。第五是各种传播媒体。媒体所报道的内容,通常具有政策性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用度高,具有导向作用等特点,包括互联网,因为它是就业信息最丰富、最快捷的渠道之一。此外,还可通过学习单位、计算机网络、行业展览会、专业学会、协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了解信息。

4.如何筛选与利用就业信息。第一,要收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才能筛选和利用好信息。第二,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隶属关系、联系方法、所有制性质、规模、发展前景、地理位置、经营范围、福利待遇等,特别要掌握所招聘的工作岗位、专业要求、使用意图等。第三,要审时度势。根据自己选定的择业目标,慎重考虑是否顺应国家发展趋势、是否有利于自己发展、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自己等项内容。

在筛选及应用求职信息时要有主见,不要过于轻信就业信息,而应该慎加考证。

五、认清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寒流”,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揽子的积极就业政策,以确保全年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第一,通过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第二,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特别是希望企业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第三,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特别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第四,针对重点的群体,统筹安排就业,特别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同时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第五,继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提升就业者的就业能力。

第六,继续加强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就业者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帮助。

面对就业难,大学生就业较以往有了更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选择职业成了学生及家长、学校的困惑所在。据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职业取向发生了以下变化:第一是片面地追求热门和相对稳定的职业,面对当今社会复杂多样的职业,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不是从社会经济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而是集中在国家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和职业经理等几种职业的专业岗位。

这几年艺术、警察、建筑等部门也成了大学毕业生的热门追求。第二是注重现实利益,从社会价值型向经济现实型转变,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逐渐消退,讲究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地理位置等。第三是盲目跟风,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特长优势及不足之处不甚了解,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适合干什么职业、能够干什么职业,一味地跟他人,频繁地换工作,结果是难以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