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准你的位置——大学生求职与职场制胜方略
49436000000024

第24章 就业自我定位(5)

3.注重方式策略。就业定位决定人生,职业定位改变人生。正确定位需要根据社会需要、个人特长、人生目标等综合因素作出选择。就业定位有几种方式:第一是“比较定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从各方面优势和劣势的比较中,经过反复权衡发掘自己的强项,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第二是“重新定位”,人生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人生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完美的人生。第三是“超前定位”,它可以帮助你获得独一无二的机会,当别人尚未开始考虑职业选择时,你已经牢牢占据了择业的先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定位成功的方法在于,当人们还不知电脑为何物时,他已在编写实用程序了。第四是“纠正错位”,当你的人生定位和职业定位发生偏差时,要及时发现并修正它。

4.把握现实策略。把握社会经济形势,面对现实准确定位。首先面对现实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分迷恋大型企业,不要过分关注眼前利益,不要片面追求热门职业,只要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就是一件好事。择业的重心依企业规模而异,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即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选择大型企业,考察其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与所在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就很难融入该企业中。通常,企业也倾向于吸收能迅速理解和适应其文化的人。选中等规模企业便要选择行业,因为企业与行业的生存空间有很大的关系。从成长的角度看,选对了行业,个人择业也就成功了一半。而小型企业,老板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老板的眼光、能力和远大理想,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重要的判断依据。

5.量身裁衣策略。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做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在就业的选择中,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最好的自己。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从科学家到修理马桶、下水道的工人,社会都需要,所以在职业选择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标准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如何定位。

6.避免陷阱策略。就业定位要避免陷入自我定位的陷阱。第一是“盲目生产”,这是借鉴市场营销理论的产品观念。我们知道在短缺经济时代,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能销售出去,在职业定位中如果认为只要凭借自己特定的能力、素质、专长、吃苦等要素就可以获得成功,这就掉进了“盲目生产”的陷阱。事实上现在是买方市场,你个人定位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不能单纯地从个人的特定要素和个人意愿出发,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定位。第二是“一厢情愿”的陷阱,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世界,这就难免陷入一厢情愿的职业定位陷阱。第三是“广博不专”的陷阱,以前我们都讲博学多才,其实在当今社会要做到“博而专”是不可能的,博与专之间要进行博弈,市场需要的是专才,专一和独特有利于就业选择,因为特定的岗位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第四是“错选贼行”的陷阱,就业定位最怕的是选择错误的职业和工作、跟错人上错船,一不小心上了贼船。如果你走上了贼船,那失败就是必然的,如误入传销圈里,违法做走工作来就是如此。

三、大学生就业的具体目标

1.明确自己的就业地域范围。我们在论述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主要是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事实上一个人的三大生活领域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相互制约的。一个人选择职业的时候,必然受到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影响。

首先是受到家庭所在地的影响,对那些原来出生在大都市的年轻人,连大学也不愿意离开城市,更何况就业。大都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职业前景好,当然就希望能在当地就业。再说在当地亲朋好友的人脉资源相当丰富,遇到什么事都比较容易解决,如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得依靠自己,那无疑会增加难度。相反,出生在大西北和广大农村的学生,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职业前景不佳,经济收入低福利待遇差,都向往到东南沿海城市就业。我们知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人才流动总是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镇流动,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这是经济规律,大学生人才的流动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但他们要进入这些城市的成本较大,生活费用高,特别是高房价,买不起房成不了家,就是租房成本也很大,成家立业不容易,况且人脉资源也少。其次受政策条件的限制,即能否得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批准,原来对户口等限制比较多,现在虽然放宽了,但也有很多现实问题。再次还要考虑生活习惯,今后的发展机会等因素。因而在地域选择上,是沿海城市还是内地就业;是留在外地就业还是回到本省、市就业;是在城市就业还是回到农村就业等等,都是我们就业定位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事实上,地理因素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被大家低估了,造成世界上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地理因素。所以,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开始流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现在许多外企将自己的总部迁往北京,因为北京的活动和推广才能有全国性的效益和影响。而上海现已成为众多白领的栖息地,因为上海的商业氛围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现在每个城市渐渐都有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如杭州定为“品质生活之城”,它对在杭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会有很大影响,因为在杭学生会本能地想从事这个城市里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职位。

根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届大学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进行了调查,净流入率较高的地区依次为广东152%、北京147%、上海128%、浙江54%、福建17%、云南16%等;净流出率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江西70%、湖南63%、湖北62%、黑龙江55%、吉林54%、陕西45%等。流入流出取决于各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当地大学生的培养规模。

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浙江省的2008届211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数全国第一,上海在非211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指数上继续领跑全国。

2.明确自己就业的职业范围。择业范围主要是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联度,是选择本专业的范围内就业,还是考虑本专业以外的行业就业。如果大学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及自己的生活、家庭环境等不相冲突,一般都选择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如果有矛盾相冲突或就业中无法实现一致,也只能先就业后择业,选择专业范围以外的职业。

根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11院校2008届毕业生流向对比,有工作且与专业有关的占56.9%、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21.6%、自主创业的占0.6%、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占5.8%、正在读研究生的占10.0%,其余的占总比例不高(略)。非211院校2008届毕业生流向对比,有工作且与专业有关的占56.5%、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0.7%、自主创业的占23.7%、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占8.0%、正在读研究生的占7.1%,其余的占总比例不高(略)。高职高专2008届毕业生流向对比,有工作且与专业有关的占50.0%、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32.0%、自主创业的占2.0%、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占12.0%,其余的占总比例不高(略)。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看,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为27%,雇用高职毕业生的为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

民营企业/个体企业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4%的211院校应届毕业生、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和60%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低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与测绘大类,最低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大类。

3.明确自己就业的行业和单位。大学生选择公务员去行政机关工作,常因竞争激烈而难以如愿;大学毕业生如想去外企工作,常因外语水平或个人阅历不足被拒之门外。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主要的就业去向还是企业,那么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选择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成长性企业?是选择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都是利弊各半,去大企业的各项薪酬和福利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障,但个人的发展机会少空间小,因为大企业人才济济,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就很容易被埋没。而小企业相对空间较大,特别是高新企业、成长性中小企业等,虽然规模不大,但知识密集程度和高速发展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对你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如果你是师范毕业生,选择高校还是中学、中职学校任教;如果你是研究型大学的高才生,是选择研究院所还是到大型企业从事开发研究工作。这些都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和自身条件而定。

根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大类排名:制造业27%、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13%、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9%、金融保险房地产业9%、建筑业8%、公共行政群众团体6%、医疗及服务业5%、零售业5%、其余的行业都在4%以下。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大类排名:制造业31%、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8%、建筑业8%、零售业8%、医疗及服务业7%、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6%、金融保险房地产业5%、其余的行业都在4%以下。

2008届大学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的企业,211大学为36%,非211本科生为47%,高职高专生为54%。

此外,要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明确自己就业的收入要求。

确立就业目标定位要理性。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一方面是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专业存在较大差距。根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毕业半年后仍未能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总量的35.9%。2007届和2008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2008届毕业半年后仍未能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失业人数为14.67万人,占了高职高专失业总量的34.2%。其中有7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就业目标的确定,要在求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招聘单位,否则不仅影响择业的成功,还可能给未来的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如果把自己“交付”给一个知之甚少的单位,与它风雨同舟,不只是草率,而且有风险。因此事先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是就业的必经程序。但根本的问题是怎么让你自己“对号入座”,既不盲目迷信所谓的“热门”,也不是只看大城市大单位,而是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