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绿色运输是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等等。
2.绿色仓储
仓储本身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例如,保管、操作不当引起货品损坏、变质、泄漏等。
另外,仓库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运输次数的增加或运输迂回。
绿色仓储是指以环境污染小、货物损失少、运输成本低等为特征的仓储。要实现绿色仓储,一是要求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过于密集,会增加能源消耗,增加污染物排放;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布局要总体规划,依据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做到绿色仓储化。二是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三是仓库建设前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对于易燃、易爆商品不应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资仓库不应安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等。
3.绿色包装
包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是物流系统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包装的绿色化是物流系统绿色化的重要内容。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也就是从源头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从绿色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
4.绿色装卸搬运
绿色装卸搬运是指为尽可能减少装卸搬运环节产生的粉尘烟雾等污染物而采取的现代化的装卸搬运手段及措施。
实现绿色装卸搬运,通常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消除无效搬运。要提高搬运纯度,搬运必要的物资,如有些物资去除杂质之后再搬运比较合理;避免过度包装,减少无效负荷;提高装载效率,充分发挥搬运机器的能力和装载空间;中空的物件可以填装其他小物品再进行搬运;减少倒搬次数,作业次数增多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增加物品损坏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无效搬运次数的增加会使装卸搬运中的粉尘增加,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要提高搬运活性。放在仓库的物品都是待运物品,应使之处在易于移动的状态(即“搬运活性”,它是指在装卸搬运作业的物资进行搬运装卸作业的方便性)。物品放置时要有利于下次搬运,如装于容器内并垫放的物品较散放于地面的物品易于搬运。在装上时要考虑便于卸下,在入库时要考虑便于出库,还要创造易于搬运的环境和使用易于搬运的包装。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搬运装卸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可能造成的污染。
再次,注意货物集散场地的污染防护工作。在货物集散地,尽量减少泄露和损坏,杜绝粉尘;清洗货车的废水要在处理后排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货物集散地要采用防尘装置,制定最高容许度标准;废水应集中收集、处理和排放,加强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5.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特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过程能源利用率低,产生的边角余料、排放的废气和废弃物等污染周边环境,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等。
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造成的能源;减少浪费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二、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
从物流系统的目标来看,绿色物流属于一种新的物流形式,新的内涵体现在从强调物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转向强调物流及物流决策对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影响,包括员工教育与培训、销售/服务、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及生态问题等。
国外近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仅拓宽了物流的范围,而且也改变了各层次的物流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甚至对政府政策也产生了影响。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成了公众、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企业以及代表社会的广大公众构成了绿色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他们是绿色物流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1.公众
清洁的环境给公众带来的是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质、畅通的交通、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各种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人是公众;公众的环境意识及其相应的行为对环境保护计划的全面展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真正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环境危机感的人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造成更多的污染,例如,参与生态购买和生态消费行动、崇尚“绿色消费”方式等。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它有三层含义:一是人类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消费”,倡导消费者选择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从资源学的意义来讲,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和综合利用,即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率,按照资源的多重使用属性做到“重复使用、多次利用”,节约资源;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回收和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坚持绿色消费方式的公众更愿意购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美国某机构1989年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77%的美国公民认为,公司的环境声誉会影响他们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可以说,正是公众的绿色消费理念,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提供绿色产品、绿色包装和绿色服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物流系统绿色化将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环境声誉,从而得到广大公众认可,赢得更多的顾客。反过来,物流企业的环境形象差,就会受到公众的严厉监督,甚至抵制。
另外,公众对某种非环保行为的强烈抗议也会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法规措施,从而限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例如,公众对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的强制抵制,促使国家制定包装废弃物回收法、电子产品回收法等,也是促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实施逆向物流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2.企业及其物流的绿色化
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并意识到企业的环境战略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通过关注环境来促进产品销量和业务量的增长已是大势所趋。
在物流市场中,最大的需求来自工商企业,物流的提供方也是生产企业自身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以,企业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物流绿色化是企业环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改善企业本身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推动企业产品所在的供应链的绿色化,进而推动全社会物流系统的绿色化。因此,企业是绿色物流的直接实施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没有工商企业的行动,一切环境保护计划都将无法实现。
企业物流包括范围广泛,从产品生产所需原料、零部件的供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到产成品的分销、使用报废后的回收等,几乎跨越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因此,企业物流的绿色化应该包括供应物流的绿色化、生产物流的绿色化、销售物流的绿色化、企业废弃物流和企业逆向物流的绿色化等内容。
3.政府及其环境监管作用
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环保法规和政策手段实现监督和控制。
在绿色物流方面,政府可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制度化。一方面,可利用税收手段及市场机制,对道路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包装材料的使用收取附加费用,对噪音、废气污染等行为加以惩罚和限制,对包装废弃物、产品废弃物的处理进行严格的限制、制定废弃物回收法、循环利用法等;另一方面,还可以以基金或补贴的方式,对物流过程中的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还可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型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政府的限制、法规的约束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外部驱动力。
另外,政府通过开展绿色物流的宣传教育,对物流中的经济主体——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以及末端消费者,大力宣传绿色物流的内涵和意义,也有利于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快速发展。
三、绿色物流系统的特征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绿色物流系统是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支持或实施的,而绿色物流系统的实施还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等不同的环节和技术,另外,讨论绿色物流还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区域考察。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绿色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如下。
1.开放性
绿色物流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大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且以“流”的形态贯穿于其间,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系列的、层次的、具有自我调节和反馈能力的相对独立体系。正是通过“流”,物流系统才得以维持自身的发展,也只有通过“流”,才能识别绿色物流系统的动态特征和演化规律,才能评判、比较和推断不同系统的优劣。开放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绿色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与竞争的复杂关系。
2.区域性
绿色物流系统总是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说当我们讨论物流业发展或物流业的绿色化发展时,总是将其放在特定的空间上去考察。区域作为某种特定范围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亦有其固有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机制,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基本规律。因此,绿色物流系统也必须考虑区域这一基本特征。按照区域范围的大小,绿色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社会绿色物流系统和城市绿色物流系统,而企业物流是社会物流系统和城市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
3.多环节特性
绿色物流系统也就是物流系统的绿色化,既包括物流系统“绿色”状态,也包括为使物流系统变得“绿色”所进行的调整和行动过程。由于物流系统的多环节特点,绿色物流系统也具有多环节的特点。不管是社会物流、城市物流还是企业物流,绿色物流系统都应该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流通加工等功能环节。
4.行为主体的多样性
绿色物流系统的行为主体包括了广大的公众(消费者)、各行业的生产企业、分销企业、物流企业、批发/零售业等。这些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战略对他们所在的供应链物流的绿色化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制约作用。因此,与绿色物流系统相关的政策法规、消费者督导、企业自律等也是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宏观管理策略。
5.层次性
层次性表现在绿色物流系统本身可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绿色物流系统的层次性有不同的表现:
(1)从对绿色物流的管理和控制主体看,可分为社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三个层次的绿色物流活动,也可以说是绿色物流的宏观层、中观层和微观层。其中,社会决策层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手段传播绿色理念,约束和指导企业物流战略;企业管理层的任务则是从战略高度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共同规划和管理企业的绿色物流系统,建立有利于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作业管理层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环节的绿色化,如运输的绿色化、包装的绿色化、流通加工的绿色化等。
(2)从系统的观点看,绿色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单元(或子系统)构成的,如绿色运输子系统、绿色仓储子系统、绿色包装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又可按空间或时间特性划分成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即每个子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物流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绿色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
(3)绿色物流系统还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绿色物流系统得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促进经济绿色化的法律法规、人口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资源条件、环境资源政策等方面,它们对绿色物流的实施将起到约束作用或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