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4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提前强制孩子分享他的东西,会给他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其实等孩子到了四五岁,他自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到六七岁时,孩子开始真正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从而可能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早日学会分享,就应该让他在3岁左右明白物品的所有权: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到5岁左右,都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孩子先要拥有物品,然后才能拥有这个物品的处置权。通常赠送和交换物品在儿童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平时要给孩子一些玩具、食品,使他们拥有赠送和交换的条件。
在孩子交换物品的过程中,父母不要强硬干涉,应该让他有机会在周围世界中去亲身经历与他人的交往,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借助交换食物和玩具来构建最早的人际关系,认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各种喜乐忧伤,培养人际交往技能。这些经历能为他下一次的交往及交换积累力量和经验,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孩子比较内敛,行事谨慎,融入群体比较慢;而有些孩子比较外向,说话做事比较爽快,融入新群体比较快,喜欢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这两类孩子说不上谁好谁差,只要恰当引导,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发展。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小部分来自于父母遗传,大部分则是通过社会活动培养出来的。
孩子来到世上,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父母营造的家庭人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不能因为过分溺爱孩子而不舍得让他与外界打交道,而应多为他提供同他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多让他接触周围的同龄或年龄相仿的孩子。平时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或者小区玩耍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认识、玩耍,这样孩子不仅能从玩耍中得到快乐,还能培养、提升社交能力,让孩子不再畏惧和陌生人交往。
当然,在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恰当地给予协助。
一是事前协助。在孩子与他人交往前,父母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帮孩子打开与人交往的门。例如,当孩子首次与一位小朋友碰面时,父母要告诉他这位小朋友的名字,是哥哥还是姐姐,是弟弟还是妹妹,先让他们互相认识,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玩耍,自由相处。当孩子接触一个陌生环境时,父母不要急着催促孩子融入群体中,这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不安全感和不适感,甚至会出现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是黏着父母的局面。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受到的压力越大,越是容易退缩。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带些自己的玩具和别人分享,或帮助孩子分析其他小朋友有哪些不同的爱好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顺利地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在大人谈话时,父母没有必要对孩子说:“你自己去和小朋友玩吧!”你可以让他适当参与大人的谈话,并允许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孩子学习与非同龄人交往的极好机会。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父母就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不要给他太多压力,让他慢慢适应和别人的交往。
二是中途协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父母要恰当地施与援手。比如,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矛盾时,父母可以从旁做一些引导式的协助,帮他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然后鼓励他改正那些错误行为,但不要帮他做决定,让孩子通过冲突慢慢学会理解、学会交往,提升交往的能力。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问题,哭哭啼啼地回到家时,父母最好先让孩子宣泄掉不良情绪,待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再和他探讨刚才发生的事情,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让孩子有几个固定的玩伴,拥有固定的社交圈子和自己的人脉。当孩子和自己固定的小伙伴在一起时,交往环境更熟悉,交往心理更安定,而且对彼此的交往策略也都比较了解,交往起来会很容易。当孩子在自己的圈子里学会妥善处理自己跟伙伴的关系时,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助于他逐步扩大交往范围,融入更大的陌生群体中。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长期自由交往、对话、活动的过程而建立的。儿童阶段,孩子的社会交往正处于萌芽阶段,父母要抓住时机,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和体验,为他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准备。
要点回顾 你知道吗?
1.父母如何才能有意识地把社会交往的各种技能教给孩子?
一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亲人的依恋;另一方面让孩子在交换食物和玩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人际交往。
2.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事前协助,让他认识新朋友;中途协助,教他处理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让孩子有几个固定的玩伴等。
不服输的孩子有着最惊人的潜力
情景再现:
有个练体育的男孩,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儿。5岁多时,他很害怕的训练项目是压腿。刚开始时,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他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他还要“开小灶”,每天让妈妈帮他压腿。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练了。在队里比赛,如果输了,教练还没说什么,他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每个周末,训练队要长跑,至少有几千米,这个男孩是队里年纪最小的,虽然跑不到最前面,但他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中途停下。十多岁时,男孩有一次发烧打点滴,即便那样他也不愿耽误训练,刚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了训练。他就是奥运会上第一个成功卫冕羽毛球男单冠军的选手林丹。
不服输的劲头儿让林丹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情况下都不低头。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儿,我们在其他体育冠军和成功人士的身上也能体会到。一般来说,孩子越自信,好胜心越强,其成就动机也就越强烈。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更出色,因为他们更加聪敏,更加伶俐。
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不断和同龄小朋友较劲儿,这是一种本能。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好胜心理,希望自己是优秀的。不服输的性格往往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地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可以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把他们的潜力发挥出来。
我6岁的侄儿宇航,性格活泼开朗。平时,他最喜欢和邻居家同岁的小余一起玩。有一天,侄儿到小余家玩,可没过多久,他就不高兴地噘着小嘴回家了。他妈妈忙问:“宝贝,怎么不高兴啦?”侄儿很郁闷地说:“妈妈,为什么小余什么都比我强?我的歌没有他唱得好,我的积木大楼没有他盖得高,我的字没有他写得快。刚才玩电脑游戏,他也赢了我!”侄儿的这种表现正是他好胜心的自然流露。孩子总想和身边的人一争高低、不甘落后,这是幼小的心灵里已经萌发了自我意识。这些孩子通常自尊心极强,但内心却相当脆弱和敏感,喜欢听好话,乐于拔尖,一旦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实在没用,还会把所有的不高兴立刻写在脸上。
希望得到鼓励、肯定和赞扬,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孩子个个都喜欢“戴高帽子”,抗拒被冷落,就是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但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输给其他孩子后难过的心情并不能体会和理解,总是简单地觉得好笑。慢慢地,孩子会变得不自信。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从3岁左右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赢还是输。几乎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拼高下的比赛,赢者兴高采烈,输者垂头丧气,比赛结果被真切地写在了他们的小脸上。之后,孩子的竞争意识就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和他人参照,不断地更改评判标准。
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竞争是本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孩子的标准是奇特的: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圈跑看谁不头晕;比哪一个在手腕上画的手表更漂亮;看谁溅起的泥浆更多……这些比赛看似无用,幼稚可笑,但它们是孩子成长中的礼物: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面对压力;学会应付失败和成功;学会自信等。
大约在4岁的时候,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竞争。小小的竞争也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点缀,甚至成为父母屡试不爽的家教手段。
6岁的小硕很有音乐天赋,可妈妈让他练电子琴,他却懒得动。有一天,妈妈带他到表妹家玩,无意间看到表妹熟练地弹出几支他所熟悉的歌曲时,小硕羡慕极了。回家后,他赶紧找出电子琴,擦去上面的浮尘,开始弹。有一段时间,小硕甚至都不出去玩了,一直躲在房间里练习,好像在和表妹悄悄比赛似的。妈妈想,这正是利用他好胜心的好机会,于是就买了一些正规的音乐教材,还给孩子请来了音乐老师。小硕学习得很快,两只手弹起来也非常协调。仅仅半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音乐的基础,并且在少年音乐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不服输的精神虽有天性的成分,但从小到大的后天培养似乎更为重要。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除了大自然是天赐的之外,其余的都是要通过自己努力来创造的,来之不易。在孩子前进的路上,父母要善于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孩子追求目标,为孩子的顽强拼搏提供动力。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合理的竞争环境。比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孩子与父母比一比,看谁能按时起床,看谁穿衣快。孩子自己系鞋带,但怎么也系不上,妈妈可以边帮忙,边教他如何系鞋带。如果孩子有进步,可以给予相应鼓励和奖励,以强化他的积极努力。在家中,父母要多和孩子玩一些竞技性强的游戏,比如告诉孩子基本规则,和孩子一起下棋。
这是鼓励孩子不服输的好方法,同时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助手;而且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也会玩得很开心。一旦孩子养成了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长大要做大事的志气和气概,孩子长大后就能克服艰难困苦。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还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不服输精神。
首先,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提高实力的关键是超越自己。有的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忽视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父母还应该让孩子明白,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交更多的好朋友比事事得第一更快乐。对于那些没能得第一而气鼓鼓的孩子,父母不妨教他换位思考,让他体会一下其他没能得第一的小伙伴的感受。
其次,好胜应该对事不对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比如我画的画漂亮,你弹钢琴好听,而她转呼啦圈特别棒,如果他们三个人比一比这三项谁最好,哪个人都不可能样样得第一,最好的办法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三个小朋友才会使自己好的方面更好,同时提升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才不容易造成某些孩子的妄自尊大和另一些孩子的自卑,让他们都能健康成长。如果教育者老要把孩子分成“好生”和“差生”,这种竞争的结果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某件事情的比赛转移到人的比赛上去了。
最后,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胜负。作为父母,培养孩子正确的胜负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在将来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是赢家,勇于承认失败才是最大的成功。
每次和孩子开始玩竞争游戏的时候,孩子都有争强好胜只能赢不能输的心理。家有双胞胎的刘燕女士事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有所了解,知道3岁之后的孩子比较好胜,但真面临这个问题时,她还是有点儿头大。
在刘燕家的双胞胎女儿里,妹妹姗姗比姐姐瑶瑶更好胜。姐妹俩喜欢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最初妹妹总是能自然地接受输的结果,可是随着好胜心的膨胀,她不愿意输了,总是喜欢事前对妈妈说“你让姐姐出‘布’”,以便她出能压住姐姐的“石头”。
遇到这种情况,刘燕就会拒绝她的无理要求,同时告诉她那是不符合游戏规则的,赢了也不算自己厉害。如果她输了,刘燕就借机表扬她:“姗姗好样的,输了也不闹,不仅赢得起,还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