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要“狠”,妈妈要疼
49520300000029

第29章 如何赢得孩子的喜爱(3)

这个项目最大的要点在于追求新奇,然后就是笑。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没有新奇,就不可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和兴趣,后面的游戏也就不可能发生。虽然有新奇,我第一次这么做时,对他来说太过突兀。新奇当然是有的,但是如果没有我的笑,他可能变得束手无策,我可能反而会吓着他。

贝贝小的时候,我经常和他这么做。到了后来,他的力气很大,他一如既往地努力向我撞来,我开始吃不消了……

项目二:做鬼脸。

贝贝小的时候,喜欢拧我的脸把我弄得面目狰狞。他在拧我时总有个用力的方向,为了避免疼痛,我会顺着他用力的方向主动改变我的表情,做鬼脸也就应运而生。

我做鬼脸时,他用的力气便会变小,我也舒服一些。到了后来,我干脆在他不做任何动作时对着他做鬼脸,他总能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项目最大的要点,在于被动地适应他的动作后,主动调整动作来满足他的目的。

想让孩子高兴,当然要顺着孩子的意思做事。或许,孩子的动作让父母不适,但是,主动权仍然在父母手中。适当顺着孩子的意愿调整自己的动作呼应孩子,比千方百计思考“孩子究竟最喜欢什么?”“我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喜欢?”容易得多。

项目三:“卖猪。”

我和贝贝妈免不了要拆洗被褥,之后,当然要把床铺好。那一次,贝贝很调皮,他看到我和贝贝妈把床单往床上铺,便肆意捣乱。他爬上床压住床单阻止我们铺床。我对他说道:“你起来,我们得铺床呢。”

“不!”他显然不愿意。

我想都没有想,随口说道:“你再不起来,我要‘卖猪’了!”

我这样说,他当然更不可能起来,而且他很疑惑,问道:“什么是‘卖猪’呀?”

我没有回答,站在了床上,并示意贝贝妈也站在床上。我调整着力点,一手拉着一边,贝贝妈也像我那样做了。我们向上用力,他被床单包着提离了床面,我和贝贝妈开始拉着床单左右摇摆,对着他说道:“‘卖猪’啦,‘卖猪’啦……”这样的游戏,他相当喜欢。

他玩这个游戏玩上了瘾,到我们很累时,他也不愿意结束。我便会对他说道:“我们累了,想玩的话,我们下一次,而且我和你妈妈还要铺床呢。”

“不!我还想玩。”

我的脸色马上变得严肃起来,我对他说道:“你得有点节制,要不然,谁还会和你玩!”

“哦。”虽然不怎么情愿,他都会主动结束。

这个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转换麻烦为游戏。本来,他是干扰我们做事,既然做事不急,也没有准备强行制止他,那么轻松一下有何不好呢?

当然,为了避免对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该结束游戏时必须结束,不能反复和孩子讨价还价。这是因为做游戏是孩子的“利”,父母用这个“利”和孩子玩其实是调节孩子行为的一种方式,调节的结果就是鼓励孩子干扰父母做事!这么说,您就明白了,在游戏该结束时,必须当机立断采用讲道理的方式要求孩子结束,否则的话,后患无穷。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忽视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过,如果较起真来,父母对孩子的压制也不小,孩子自己也有责任!请放弃对分数的渴望,特别是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做作业不能太认真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很多父母和孩子来说是个坎儿,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别而出现所谓的幼小衔接现象。孩子感到压力巨大,父母变得焦躁和迷茫,这与其说是孩子不适应小学的生活,不如说是父母的心态惹的祸,在本节中,我重点讨论父母的心态问题。

我先来说个贝贝妈和贝贝发生的一个冲突,事情的完整过程如下:

有一次,贝贝妈觉得他的看图写句做得不好,便要求他擦掉重写。他不愿意,贝贝妈就有责怪他的意思了。贝贝妈说道:“看图写句要求你写图片上画的内容,你写的哪一句符合要求?你为什么不把扫地、擦黑板等情况写下来呢?”

“我本来想写的,可是后面给的空不够,我没法写了。”

“你如果不写那么多不相关的话,不就有空了吗?”

“……”

我一向对贝贝妈的观念不太放心,听到她们这样谈话,我赶紧走了过去。我问道:“怎么回事?写作业嘛,干吗把气氛搞得那么紧张?”

“妈妈非让我把写好的作业擦掉。”他一脸委屈。

我把他的作业拿过来看,发现他写的其实是很好的,他根据图片的内容构思了一个情节:老师给几个学生布置了打扫卫生的任务,几个学生完成得很好,并受到老师的表扬。看过之后,我对他的作业大加赞赏:“你写得很好呀,很有想象力。你怎么知道谁是小明、谁是小亮、谁是小丽、谁是小红呀?”

“那是我编的。”

“嗯,很好,很好!不过,你妈妈说的也有道理呀?你写的句子没有一句直接描写画面的内容。”

“我没有地方写了。”

“我给你说个办法,你去找一张纸片,把需要写的句子写下来,然后贴到作业上不就行了吗?你觉得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好啊。”

他立刻动手剪了一张纸片,按照我说的做了。贝贝妈说没见过谁做个作业还要打补丁的,我对她说没事。事实上,这个“补丁”并没有影响老师对贝贝的评价。

是谁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不令人满意,于是,学校成了出气筒。每当提到学生问题,每次遇到教育方面的突发事件,人们便很容易将矛头对准学校,推而广之,老师甚至也被妖魔化了。从我和学校的接触来看,老师还都是不错的,他们在不理想的教育体制下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甚至,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时,相当多的老师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学生,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老师有很多无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的确忽视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认为是老师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较起真来,父母对孩子的压制也不小,孩子自己也有责任,这从上面的事情中可以看得出来。

孩子有想象力却被“规矩”束缚

孩子都是有想象力的,贝贝也不例外。在面对图画时,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故事”,他迫不及待地将“故事”写了下来。遗憾的是,在小学前期,想象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看图写句留下的书写的空间是有限的,他发挥的余地比较小。多写了想象的内容,实际图片的描写便没有了书写的地方,此时,他认为自己完成了作业,当然,他的作业不能说是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他是循了书写空间的规矩。

孩子由于认知的欠缺,他们在思想上对于父母和老师是有依赖心理的。特别是,在孩子的心中,他们上学的目的就是向老师学习知识。这种认识容易使得老师在孩子心中产生一定的权威,加上老师为了维护上课纪律等对孩子施加的激励以及惩罚措施,孩子有听老师的话的倾向,遵循老师定的规矩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问题是,什么是老师的规矩呢?例如,老师都要求孩子的作业保持书面的整洁,不能乱写乱画,这算是规矩吧?那么,为了让作业更加完美,打补丁是不是违背了老师的规矩呢?

应该说,有些规矩是明确的,有些规矩却未必,在某些时候,孩子试图揣测老师的意图,这限制了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发现有可以忍受甚至欣赏的不循规蹈矩的事情,需要重点提及,并对孩子多加鼓励!如此,孩子才会有更强的意识在不循规蹈矩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孩子不追求完美时,父母喜欢强求

这是贝贝妈和他发生冲突的地方,他因为不愿意擦掉重写让贝贝妈非常不高兴,而他也不愿意屈服,她们的争执由此而引起。贝贝妈认为他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不愿意擦掉重写是不认真、懒惰的表现,所以,贝贝妈无法容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的。从后来他非常高兴地剪纸片、打补丁的表现来看,他完全没有知错不改、懒惰的毛病。

那么,他为什么不愿意擦掉重新写呢?如果不是对自己已经写下来的东西非常满意,便是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认为他很欣赏自己的“作品”,那么,让他欣赏下去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这可以激发贝贝的兴趣,并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如果是后者,也没有关系,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付出努力得到的成果轻易地被毁掉呢?正是因为不愿意擦掉重新写一遍,才说明他在写作业时是认真的。相反,如果只要贝贝妈提出要求,他便毫无异议地擦掉重写,几乎可以证明他对写作业根本不在意或者只是像个机器人一样在无意识地执行指令。基于这样的分析,我非常满意他不愿意擦掉重写的表现,并很反对贝贝妈对贝贝的压制。

父母渴望孩子完美

孩子达到怎样的状态才能称得上完美呢?很难说。这是因为,在小学的阶段其实缺少非常明确而且公认的标准,猜测基本上成了父母的选择。学习好当然是必需的,只是学习好够了吗?父母显然不这么认为,贝贝妈就是这样,她希望贝贝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完美主义由此产生。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呢?她追求完美,也希望我追求,她曾要求我重视贝贝每个学期的综合考评。听到这样的建议。我戏谑性地对她说道:“以后呀,穷人家的孩子是越来越没有指望了。”

“这和穷不穷的有什么关系?”她很疑惑。

我说道:“以前,是应试教育,不管孩子表现如何,只要高考能够考好,他们就有希望。做父母的全力帮助孩子迎接高考就行了,平时,完全可以不必在意。现在呢?要看孩子平时的表现,大学也要自主招生,富人们都考虑和学校的老师搞好关系,每逢过年过节少不了向老师进贡。这场游戏,穷人们玩得起吗?”

“……”

请不要误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教育系统内部发生的腐败事件的了解并不多,我前面的那一番话只是针对贝贝妈要求我重视贝贝每个学期的综合考评发出的不满而已,切莫随意引申。不过,学校中发生请客送礼的现象却是事实,我便遇到过一例。

有年春节,我和一个父亲一起办事,他向我说起了他的教育经验,并向我说了他的一次成功的运作。

他女儿升入初中之后,数学成绩不怎么好,于是,他请求老师帮忙,请客送礼当然不在话下。在他的要求下,他女儿当上了数学课代表。或许事情是按照他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的,他女儿多了压力,所以更努力地学习数学,他女儿的数学成绩很快便赶了上去。

他认为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逢春节时他必定会请老师吃饭并送上一些礼品。那一年,他至少给所有任课老师以及学校的部分领导每人准备了一份价值100多元的土特产品……说至少,是因为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我看不到的我没有办法估计。

我虽然非常不赞同他的做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对他的做法一点儿都不反感。我相信,如果换个父母,如果有类似他的条件和资源可以利用的话,极有可能会像他那样选择运作。

中国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的努力绝对超乎想象,如果想要杜绝发生在教育系统相关领域的请客送礼的话,请督促我们的政府机关尽快将教育公平搞好。要不然,说再多都没有用……

只要分区分片,由于学校仍然分着三六九等,择校现象将极难根除;只要有奥数加分,就可能出现数学能力很差的奥数冠军,他们将不敢参加清华大学的夏令营;只要保持和强化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现象,高考移民便会有生存的土壤……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面,中国的父母不可能不追求完美,所以,即便贝贝妈有过分的地方,我也绝对理解。而且只有我们的教育公平了、合理了,贝贝妈才会放下苛求贝贝完美的心……

老师的要求不像父母想象的那样严格

虽然贝贝的作业打了补丁,但是,老师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贝贝也没有因为老师的原因产生任何心理上的阴影。在那之后,老师对贝贝的评价一直都很好,完全没有因为那次作业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贝贝妈追求完美其实有点过了。父母为了讨好老师,对老师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估计一般会偏低,由此,对自己的孩子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或许,这是父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一个最根本的根源之一。

孩子本来便有听老师话的倾向,加上父母的推波助澜、循规蹈矩,孩子的想象力当然会受到影响。抹杀孩子想象力的不仅有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有我们比较感性的父母。

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分析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把完美看淡。一是,因为我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讨好老师,那么,我们的讨好方式老师真的认可吗?如果我们不循规蹈矩的话,老师真的不能容忍吗?这两个问题其实真的需要父母好好想想。二是,如果讨好老师必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的话,父母该如何选择呢?选择讨好老师的话,孩子可能会拥有高考前的优势,顶多10年左右。如果不讨好老师呢?父母重视孩子的能力,得到的是孩子一辈子的优势!孰优孰劣很容易分得清吧?

以人为本的应试教育

贝贝妈追求贝贝表现完美的事情我已经说过了,我再来谈谈她对待贝贝学习成绩的问题。

现在的学校仍然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这为她评价贝贝提供了方便。她经常询问贝贝的学习成绩,哪怕一次次小小的单元测试都不放过。下面是发生在我家里的几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