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49551200000042

第42章 高明的中医(2)

总之,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论要经终论篇第十六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7.脉象与天有四时和疾病的变化

自然界阴阳规律变化是根本。

自然界中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来源于阴阳规律的变化。

例如,年年皆如此的:循环往复——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其所以会是“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礼记·孔子闲居》),归根结底说来,则仍然是属于自然界阴阳规律变化的反映或曰其表现。

因为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

既然是这样的,联系实际,联系到人们的脉象和疾病的变化来说,亦是如此,亦是离不开阴阳,亦是离不开阴阳规律变化的反映或曰其表现——春、夏、秋、冬。

对于这个问题,据相传:我们的祖先,黄帝与他手下的大臣“军师”(君对臣的一种尊称)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就议论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先向岐伯提问题:人的脉象,究竟是怎样相适应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动的呢?作为中医先生怎样从脉诊上就能够知道患者其病变化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就能知道病患者的病,起了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就会知道病患者,其病忽然发生在内部(指“五脏”,“六脏”)呢?怎样从脉诊上就会知道患者的病,忽然是发生在外部呢?

黄帝向岐伯提问的这5个内容意思,用黄帝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岐伯大体上是从这样几个内容意思来回答黄帝提出的5个问题,他说:

开始,需要从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先说起。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这里说的所谓“六合”,就是指:“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淮南子·时则训》天地间的变化,阴阳四时,都是与之相适应的。

例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秋天的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是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

所以,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秤衡之象;冬脉如秤权之象。

四时阴阳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四时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是与之相适应的;脉象的变化,如果不与四时阴阳相适应,那么,可以说就是病态。

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者其病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

四时阴阳变化的微妙,都在人的脉上有所反映。所以说,中医治病,中医大夫首先不可不察。但是,诊察脉象,是有一定的纲领(或曰要领),就是从辨别阴阳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

遵循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阴阳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阴阳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或曰“规律”),就可以预决死生。

所以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人的五声和五音是相应合,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阴阳相应和的。

总之,以上所说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署,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数,循数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8.脉象不同的原因与疾病

人们的脉象,或者叫做人的脉,其搏动的情形,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亦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形,都有不同各自的原因,它是属于有不同疾病的客观反映或曰其表现。

尽管是这样,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都没有离开阴阳,或者叫做都没有离开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

我们的祖先,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就讨论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归纳概括出了比较完整的一套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例如:

①脉象洪大的,其原因,一般说来,是由于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阴精(营养物质)不足,而阳有余。二者不平衡了,所以就演变成为或者叫做发展成为热中之病。

②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其所以会出现这种脉的特征,其原因,一般说来,则是由人体或曰人体内,上部实下部虚;上实下虚,就会使人气逆于上,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多好发生为癫仆一类的疾病。

③与前者恰恰相反: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则急疾,其原因,与前者亦是恰恰相反:是由于上部虚下部实,上虚下实,就会使人的反映或曰其表现:多好发生为疠风这类的疾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或曰固密功能,所以才会使人感受外来的邪气而发病。

④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所以就会使人发生为少阴之阳厥,而所谓“厥”,属于中医学病症名,其病的反映或曰其表现为昏厥或手足逆冷。

⑤如见脉沉细数散,反映或曰是表现出患病者是阴血于损,一般说来,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所谓“寒热”,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寒证分为虚寒和实寒,热证亦是分实热和虚热。当然,也有寒证和热证同时出现的,称为寒热夹杂,如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时,还可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征象。

⑥脉浮而散,一般说来,好发生为眩晕仆倒之类的病。

其实,所谓“眩晕”,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眩,眼花;晕,头旋;眩晕即头旋眼花。多由体虚、肝风、痰湿或精神刺激所致。

按照临床的表现来说,有虚有实,但是以虚者为多见。虚证可由肝肾阴亏、虚阳上亢,或心脾气血不足所致,如肝肾阴虚,常兼精神不振、腰膝痰软、梦遗、耳鸣等症,治宜补肝益肾为主。

如果是心脾两虚,常兼见心悸失眠,肢倦食少,而色日晄白、唇舌色淡等症,治宜养心健脾为主。

如果是实证,一般说来,则多由肝风上扰、痰湿中阻所致,常兼见头重、痰多、胸闷恶心等症,治宜肝、熄风、化痰为主。

还有,眩晕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前庭功能紊乱,胸震荡后遗症及高血压等症患。

⑦中医大夫一切脉,或曰一摸脉,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其病在阳分,则就会使人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阳经。

⑧如浮而躁急的脉,则病在手三阳经。

⑨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

⑩社会生活实践中,凡是属于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

⑾一摸脉,为阳热郁滞的脉象,使人就会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

⑿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人体或曰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有余;滑脉,为阴气有余。阳热有余则身热而无汗;阴寒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

⒀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如果切脉,或曰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人体内,而非在人体内部,所以就可以知道其心腹,有积聚病。

⒁与前者相反: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人体的外部,而不是在人体的内部,当有身发热之证。

⒂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所以就会使人出现腰足清冷这类的症状。

⒃与前者恰恰相反: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所以就会使人出现头项疼痛之类的症状。

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看中医治病,如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属于生阳之气不足,所以才会使人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证。

其实,所谓“痹证”,本病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风寒、湿不正的三邪气的侵袭而致。风邪偏重者,名“行痹”,症状可见肢体痠痛,痛而流走无定处。寒邪偏重者,名“痛痹”,其症状可见关节痛,得热则舒服些;一旦受寒则转剧,或曰加剧。湿邪偏重者,名“着痹”,其症状可见肌肤麻木,关节重着,痛处固定。再一类就是:由于受了风邪外袭,湿热留注经络,或风寒湿邪久郁化热而致者,名“热痹”,其症状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并有发热、怕冷、汗出、口渴等。“行痹”,“着痹”,“痛痹”,治以祛风、散寒、化湿为主,而各有所偏重;“热痹”治以祛风、化湿、清热、凉血为主。病久体虚者,治宜补虚扶正,并可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

当然,痹证还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十七条有关脉象不同的原因与疾病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痰,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晌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诸过者切之,涩都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上,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9.正常人和不正常人脉象的区别

这里说的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就是指没有疾病和有疾病而言的;不言而喻,当然没有疾病和有疾病,肯定是不相同的。有病没有病,其脉的搏动,肯定亦是不相同的,并且是有区别的。

在这方面,黄帝和他手下的大臣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就讨论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

首先是黄帝向岐伯提问,说:不论是谁,凡是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一般说来,凡是属于正常人,或曰没有疾病的人,当人一呼,其脉跳动两次;一吸,其脉也跳动两次;两呼吸之余,称之为是定息;若一息脉跳动五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平人的脉象。

这里说的所谓“平人”,就是指没有疾病的人而言;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未测候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医生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则,或曰是诊脉一般规律。

诊脉,如果是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一次,是正气衰少,叫做“少气”;亦就说与平人或曰没有病的正常人相比较来说,是开始有点不正常,但不严重。

如果是一呼一吸,其脉各跳动三次,而且急疾,就是属于不正常人,或曰有疾病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病的正常人,一呼一吸,其脉各跳动为两次,合为四次;比正常人多两次;从脉的跳动,反映出或曰表现出不是正常人,而是有病的人,肯定指出:皮肤发热,乃是湿病的表现。

如果是一摸脉,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就会使人发生病变;如脉象涩,为痹证。

凡是人一呼一吸,其脉的搏动,或曰其脉的跳动,八次以上,是反映出或曰表现出了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以上所说的一些有关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其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人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燥,尺热日病温,尺不热脉滑日病风,脉涩日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日死,乍踩作数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