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49552400000021

第21章 H(1)

哈喇(hāla)

指食油或含油的食物日久变坏出现了异味儿。

哈喇子(hālázi)

方言里指流出的口水。有时是馋得流哈喇子,有时是因为口腔机能失控所致。

蛤蟆(háma)

青蛙和蟾蜍的统称。也写作“虾蟆”。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在弹奏完琵琶曲后,叙说自己的身世:“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相关汉语词还有“癞蛤蟆”、“蛤蟆夯”、“蛤蟆镜”等。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蛤蟆”的读音为há ma(轻读),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蛤蟆”里的“虾”字不读xiā。

哈达(hǎ)

藏语译音。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在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中用来表示敬意或祝贺所使用的一种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长短不一。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哈达”为hǎdá,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这个词里的“哈”字极易误读成阴平。

哈巴狗(hǎbagǒu)

也叫“狮子狗”或“叭儿狗”。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比喻为专讨主人喜欢的驯服奴才。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文中说:“广州的一种期刊上说我只打叭儿狗,不骂军阀。殊不知我正因为骂了叭儿狗,这才有逃出北京的命运。泛骂军阀,谁来管呢?军阀是不看杂志的,就靠叭儿狗嗅,候补叭儿狗吠。阿,说下去又不好了,赶快带住。”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哈巴狗”中的“哈”字读上声hǎ。极易误读成阴平或去声。“哈巴狗”要读成“中轻重”格式。

哈巴(hà)

“哈”字,读去声hà,从《广韵》五合切。北京话里指站立或走路时两膝盖向外弯曲。

哈什蚂(hàshimǎ)

满语的音译词。又称“中国林蛙”,也写作“哈什玛”或“哈士蟆”,多产于东北各省,是我国特产之一。“哈什蚂”是蛤蟆的一种,雌性的腹内有保护卵子的胶质块,叫“哈什蚂油”,中医上用为养阴补药,性平,味甘腥,主治虚劳咳嗽等症。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定“哈什蚂”为hàshi mǎ,应读“中轻重”格式。这里的“哈”字,容易误读成阴平。

注意:“哈”字作为译音字,一般要读阴平hā。如“美国哈佛大学”、“古巴首都哈瓦那”、“哈雷彗星”、“哈里·波特”、“艾哈迈德”、“哈巴涅拉舞曲”、“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等。

骸骨(hái)

指完整的或比较完整的尸骨。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和范增引兵急围荥阳,汉王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今有汉语词“病骸”、“尸骸”、“遗骸”、“残骸”、“放浪形骸”等。现代的“残骸”不仅仅指人的尸体,也扩展为毁坏以后所剩的残缺的物体,如“飞机残骸”、“汽车残骸”等。

骇然(hài)

“骇”字,原义指马受惊。《汉书·枚乘传》载:吴王刘濞欲反汉,希望自己的郎中枚乘与之谋。枚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音xuán,通‘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对(通‘坠’,音zhuì)入深渊难以复出。”后引申为使人诧异、令人害怕、吃惊的样子。相关汉语词有“骇怕”、“骇异”、“骇愕”、“骇然失色”、“骇人听闻”、“惊世骇俗”、“惊涛骇浪”等。

蚶子(hān)

一种软体动物,产于浅海泥沙或岩礁缝隙中,肉味鲜美可食,有两扇厚介壳,上有瓦楞状物突起,可供药用。我国沿海约有十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均有养殖,其中泥蚶、毛蚶最为普遍,是著名的食用贝类。沿海地区养殖蚶子的水域叫“蚶田”。“蚶菜”,即海菜,赤贝的一种。

酣战(hān)

“酣”字,本指饮酒尽量。“酣战”指紧张、激烈的战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蔺相如陪同赵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后泛指尽兴、畅快、痛快。如“酣饮”、“酣睡”、“酣快”、“酣畅”、“酣歌”、“酒酣耳热”等。

憨直(hān)

原指愚笨或痴呆。如“憨子”、“憨吃”、“憨笑”、“憨气十足”、“憨头憨脑”等。“憨直”指朴实直爽。汉语里还有“憨厚”、“憨实”、“憨态可掬”等词。

打鼾(hān)

指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即“打呼噜”。汉语里还有“鼾声如雷”、“鼾睡”等词。

邗江(hán)

江苏扬州的古称。在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境内大运河斜贯。“邗”为春秋古国名,也称“干”。公元前486年为吴国所灭,吴筑邗城,人工开邗沟,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后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广陵城。秦统一后,置广陵县。北周时改广陵为吴州,隋文帝改为扬州。历唐宋元明清繁盛至极。扬州高邮人秦观描写其家乡秋色的组诗《秋日三首》曰:“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现扬州市仍有邗江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邗”字为阳平的hán音。

罕见(hǎn)

稀有,少见。相关汉语词还有“奇罕”、“罕有”、“纳罕”、“罕闻”、“举世罕匹”、“人迹罕至”等。“罕”字,容易误读成阴平的hān。

扞格不入(hàn)

“扞格”,指相互抵触,格格不入。《礼记·学记》在阐述君子教育失败的缘由时说:“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菡萏(hàndàn)

荷花的另一种称呼。《尔雅·释草》解释为:“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音huā,通‘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如《诗经·陈风·泽陂》的结尾句:“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颔首(hàn)

“颔”字,指下巴颏。白居易《东南行》有“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音zī,指胡子)须”句。“颔首”是点头的意思。古代格律诗的第二联又叫“颔联”,即第三、四两句,一般要求相互对仗。如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的颔联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夯实(hāng)

指众人齐举齐放以砸实地基的工具。也指用夯将地基砸结实。如“打夯”、“木夯”、“石夯”、“铁夯”、“夯歌”、“夯地”、“夯土”等。北京话里“打了他一拳”叫“夯了他一拳”。

巷道(hàng)

为勘探、采矿、运输、通风、排水、人员通行或战备等需要,在地下开凿的通道,横断面多呈梯形或拱形。巷道的轴线近于水平的叫“水平巷道”,同水平面斜交的叫“倾斜巷道”。“巷道”,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为hàngdào,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极易误读成xiàngdào。

蒿子(hāo)

草名,指某些开小花、叶子作羽状分裂、茎叶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有“青蒿”、“白蒿”、“艾蒿”等多种。《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句。

茼蒿(tónghāo)

菊科,一年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喜冷凉,春秋皆可栽培,开白花或黄花,色淡绿,茎叶嫩时有香气,可食。凉拌或热炒均可。

薅草(hāo)

指用手除去田中农作物周围的杂草。也泛指“拔去”、“揪”。如“薅了一根头发”。

嚆矢(hāoshǐ)

指带有响声的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因以比喻事物的开端、先声或先行者。《庄子·在宥(音yòu)》中有“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句。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爱国运动,6月3日上海、唐山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声援学生运动。6月12日的《北京晨报》这样写道:“工界罢工实为我国破天荒之事件,又为工人参与政治问题之嚆矢,足见我国工界业已觉醒,且有相当团结力,此诚最近所可注意最可特笔之事实也。政界当局对此潮流若不因势利导,则不足与言今后之政治也。”

号丧(háosāng)

指发丧时悲痛得大声哭叫。读阳平音的“号”字,从《广韵》胡刀切,中古平声字。指拖长或放大声音地叫唤或哭叫(动物、风、人皆可)。《说文解字·号部》曰:“号,痛声也。”古籍中也写作“嚎”。《论衡·本性》曰:“一岁婴儿,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范仲淹《岳阳楼记》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相关汉语词还有“哭号”、“哀号”、“号叫”、“号啕”、“狂号”、“长号”、“寒号虫”、“北风怒号”等。

蚝油(háo)

“蚝”字,容易误读成máo。用软体动物牡蛎的肉煮成汁后浓缩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含有牡蛎肌肉浸出物中的各种呈味成分,具有浓郁的鲜味儿,是我国广东等地的特产。另有广东海味“蚝豉”,是牡蛎的干制品,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而成。

貉子(háo)

“貉”,也叫“狸”。一种栖息在山林中昼伏夜出的小型哺乳动物,吃鱼虾和鼠兔等更小的动物。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貉皮可制成“貉皮大衣”。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貉子”中的“貉”字读阳平háo。

貉绒(háo)

指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貉绒”中的“貉”字读阳平háo。

同好(hào)

指有共同爱好的人。“好”字,指爱好。“同好”,容易误读成tónghǎo。“同好”不是指好朋友,主要是指具有同一喜好和志向的人。

镐京(hào)

“镐”字,音hào,从《广韵》胡老切,中古上声字。西周初年国都,周武王灭商后所建。周初,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镐两京相传在沣水两岸。灭商之后,周曾屡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此,历史文献又称“镐”或“西都”。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史称“丰镐遗址”,今出土有西周遗址和墓葬。历史上另有“镐池”,在今西安市西沣镐村西北洼地。相传汉武帝在池南曾凿昆明池。唐贞观时,以镐池并入昆明池,唐以后湮灭。“镐京”,容易误读成gǎojīng。

诃子(hē)

“诃”字,音hē,《广韵》作古何切,中古平声字。容易误读成kē。俗称“藏青果”。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卵形或椭圆形,果实似橄榄,可以入药,有止泻、镇咳的作用。产于我国的云南、广东一带以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古汉语里的“诃”字是“呵”的异体字,表示大声呵斥,“诃护”义与“呵护”同。另外,“诃”字也常作音译用字,如19世纪末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等。

回纥(hé)

古代游牧少数民族。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隋称韦纥。隋末因反抗突厥压迫,与其他几个部落成立联盟,总称“回纥”。唐天宝三年破东突厥,曾建立政权(汗国)于鄂尔浑河流域,辖境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与唐保持友好和从属关系,曾助大唐平定过“安史之乱”。唐开成五年,大部西迁至今新疆地区,与附近各族相融共处,发展成为后来的维吾尔族。古代有词牌名“纥那曲”,单调二十字,平韵。因唐代刘禹锡五言绝句《纥那曲》“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得名。另外,“纥”字也作人名用字。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字叔梁,名纥。

弹劾(hé)

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或现今某些国家的议会抨击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揭发其罪状、追究其责任的行为叫“弹劾”或“参劾”。中国自秦汉后,设御史或监察御史等官职,专司弹劾之职,如有官吏失职,需向皇帝提出检举,请求惩办。国民政府曾设立过监察院。现代西方国家的弹劾程序一般是由下议院提出,上议院受理。“劾”字,容易误读成hái。

隔阂(hé)

阻隔、隔断的意思。《后汉书·西域传》在描述西域大秦国的情况时写道:“[大秦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音zēng,丝织品的总称)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后世引申为彼此的情意不通,相互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