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麻(jū)
又叫“种麻”。是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花,开花后结实。
狙击(jū)
“狙”字,音jū,从《广韵》七余切,中古平声字。原指猿猴之类的兽。《说文解字》曰:“狙,猕猴也。”《庄子·齐物论》载:“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后又生出窥伺等义。
汉语里的“狙击”一词,源自《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狙击”,意为事先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现代汉语还有“狙击手”一词。“狙”字,容易误读成zǔ。
炭疽(jū)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有人类炭疽病、家畜炭疽病和植物炭疽病三种。炭疽病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烧、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
拮据(jū)
现代汉语的“据”字除了主要读音jù外,还保留了一个中古平声字,即“拮据”里的这个读阴平音的“据”,而且只出现在“拮据”一词里。“拮据”的原意是鸟之筑巢,口足劳苦。《诗经·豳风·鸱鸮》中有“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句。后泛指劳作辛苦或艰难困顿、景况窘迫。现代汉语里有“生活拮据”、“手头拮据”、“家境拮据”等词。“据”字,极易误读成jù。
焗油(jú)
在头发上抹上染发剂或护发膏等,用特制机具放出蒸汽加温,使油质渗入头发。在粤语里,“焗”还指将食物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用蒸汽蒸熟。如“全焗鸡”。“焗”字,阳平,极易误读成阴平。
柑橘(jú)
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橘”字,俗作“桔”。橘子树,常绿乔木。夏初开花,扁圆形果实,果皮呈红黄色,味酸甜,果皮、种子、叶子均可入药。汉语里还有“橘红”、“橘黄”、“橘子”等词。
柜柳(jǔ)
一种胡桃科落叶乔木,因果实像元宝所以也叫“元宝枫”。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常生溪边或河谷低地。耐寒,耐碱,可固沙,可制家具,树皮可编筐,种子可榨油。
“柜”字在“柜柳”里专用为jǔ,不读guì。
咀嚼(jǔjué)
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如“耐人咀嚼”等。韩愈《进学解》有“沈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句。
沮丧(jǔ)
灰心失望;使灰心失望。《宋书·颜延之传》中有“岂识向之夸慢,只足以成今之沮丧邪”句。
枸橼(jǔyuán)
常绿乔木,又名“拐枣”、“香橼”或“金钩子”。叶长圆形,边缘有短锯齿,一年多次开花,果实卵形,有芳香,味酸苦。果实、种子、叶和根都可入药。在“枸橼”一词里,“枸”字不读gōu或gǒu。
矩形(jǔ)
“矩”字,音jǔ,从《广韵》俱雨切,中古入声字。《荀子·不苟》中的“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所表达的当是“矩”字的原意,即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其后人们才引申为方形体、法度、规则等。“矩形”,对边相等(通常邻边不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也叫长方形。《论语·为政》篇里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名句。另外还有“规矩”(轻读)、“中规中矩”等词语。
“矩”字,从古至今只有上声jǔ音一读,根本不存在其他读音,大凡工具书和普通话异读词1957年、1985年审音都有读jǔ的定论。极易误读为去声jù。
循规蹈矩(xúnguīdǎojǔ)
指的是遵守、遵循一定的规矩或行为准则,因为“规”和“矩”都是定方圆的工具。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由于上声字“蹈”处于上声“矩”的前面,应按规则变读为近似阳平音(调值24)。从听感上分辨,将“矩”字分别读成上声和去声,差别还是不小的,因为后者的“蹈”字无需变调。
龃龉(jǔyǔ)
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比喻意见不合,相抵触。《楚辞·九辩》中有“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句。“龃龉”,容易误读成jǔyú。
踽踽独行(jǔjǔ)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诗经·唐风·杕(音dì)杜》中有“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句。
句容(jùrónɡ)
在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所辖县级市。汉始置县,因县近“句曲山”(言山形如“句”字之曲)得名。句容市东南26公里处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茅山,为道教清派发源地,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美誉。
“句”字,从《广韵》九遇切,中古去声字。按古音,“句”应读gōu,但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将此词审为jù róng。正确读音应以后者为准。
沮洳(jùrù)
指由腐烂植物埋在地下而形成的泥沼。如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有“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则有重湖沮洳,而凇江震泽横亘其前”句。
倨傲(jù)
骄傲;傲慢。《三国志·魏书·陈群》载:“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父)、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汉语里还有“倨慢”、“倨倨”等词。“前倨后恭”形容对人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惶遽(jù)
恐惧、慌张、匆迫的样子,多表神色和动作。相关汉语词还有“急遽”、“匆遽”、“遽然”等。
镌刻(juān)
雕刻。《后汉书·蔡邕传》有载:“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镌”字,容易误读成去声。
隽永(juàn)
(言语、诗文)意味深长。“隽”字,《集韵》作徂兖切,中古上声字,也写作“雋”,原指鸟肉肥美,味道好。后又比作肥肉。“永”字,长也。再后来以“隽永”赞美某一事物富含意味且引人入胜。宋赵蕃有《次韵斯远三十日见寄》诗云:“窗明内晴景,书味真隽永。”
圈养(juàn)
是指将猪牛马羊等牲畜围在一个和棚和栏的建筑里喂养。汉语词还有“圈肥”、“猪圈”等。
现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渔业经营战略已由近海捕捞为主转向近海养殖和远洋捕捞并举。其中近海养殖的方法就是将一大片海域人工围起来,放上鱼虾苗和饵料,经过几年时间的养育使其生长起来,渔民管这种养殖方法叫“围海圈养”。“圈”字在这里就不应读juàn,而应读quān。因为它与猪圈、牛圈、羊圈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将海“圈”(quān)起来养殖。
角色(jué)
“角”字,《广韵》作古岳切,中古入声字。古时只有jué音一读。“jiǎo”音为“角”字的现代读音。现今凡表“角色”、“行当”、“竞争”等义的“角”字仍旧读作jué。如“角色”、“主角”、“配角”、“名角”、“丑角”、“旦角”、“生角”、“红角”、“坤角”、“捧角”、“角斗”、“角力”、“角逐”等。
传统戏曲中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划分出的生、旦、净、末、丑等人物类型(行当)叫“角色”,又叫“脚色”,二者通用。
口角(kǒujiǎo/kǒujué)
两音两义。(1)在“口角流涎”、“口角轻圆”、“口角春风”、“口角生风”、“口角歪斜”等词里,“口角”指的是嘴的一侧或两侧,即“嘴角”或“嘴边”,应读“kǒujiǎo”。(2)表示“因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而相互争吵”时,“口角”就要读作“kǒujué”。
駃騠(juétí)
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的杂种,身体较马骡小,耳朵较大,尾部毛较少,也叫驴骡。后在书面语中也指良马或骏马。
倔强(juéjiàng)
指(性情)刚强不屈。如“性情倔强”、“性格倔强”等。“倔”字在单用表性子直,态度生硬时,读去声juè。如“这个老头儿很倔”、“倔脾气”等。在“倔头倔脑”一词里也读去声。
觖望(jué)
因不满而产生怨恨。“觖”字,不满足、不满意。《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写刘邦与卢绾的私交时有载,汉高祖刘邦与同乡同里、一同打天下的卢绾从小交好莫逆:“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
诡谲(jué)
奇异多变;奇异古怪;诡作。另有“波诡云谲”一词,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另外,“诡”和“谲”分别使用时,还都主要表示“诡诈”、“欺诈”义。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操当年与吕布战于山东巨野、定陶:“兵[曹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
可发一噱(jué)
指大笑。据《汉书·叙传上》载:“自大将军[王凤]薨后,富平、定陵侯张放、淳于长等始爱幸,出为微行,行则同舆执辔;入侍禁中,设宴饮之会,及赵、李诸侍中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
矍铄(juéshuò)
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后汉书·马援传》载,西汉时功勋卓著的老将军马援六十高龄仍请缨出征,引得皇上嘉许:“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龟裂(jūn)
“龟”字,《集韵》作俱伦切,通“皲”字,“龟裂”又作“皲裂”。指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范成大有诗云:“手龟笔退不可捉。”古代汉语又有“不龟手”一词,语出《庄子·逍遥游》:“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龟坼”(音chè),指天旱地土裂开。
“龟”字,古今均有三读:在指与“乌龟”相关事物时读guī,音从《广韵》的居追切。在指汉代的“龟兹”国里读qiū,音从《广韵》的祛尤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