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2012大预言
49552500000021

第21章 曼荼罗

曼荼罗的意思是“圆圈”,特别指魔幻的圆圈,这种符号的形式不仅一直存在于东方,它其实就在我们中间……

——卡尔·荣格

在何塞32岁生日这天,他的照片出现在《萨克拉门托蜜蜂报》的第一版版面上。照片里的何塞正坐在起居室里,面前放着《众妙之门》,文章的题目是《艺术家:什么是艺术?》。这篇文章表达了他的观点:艺术就应该是能够唤醒人们心灵的东西;艺术作品能和其欣赏者之间展开心灵的对话;艺术就是要达到“微妙的,潜意识的通识”,可以透过原有的观点达到一个更深更广的宇宙视野。

1971年年初,何塞曾在1969年获奖的博士论文《查尔斯亨利和精神物理美学的形成》,被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采用,并定于1972年出版。那时,何塞正在坚持阅读印度教与佛教的书籍,苏非派的文章(特别是鲁米的诗)和中国道家的文章。当何塞在旧金山整体瑜伽学院举办讲座的时候,他接触到了奥罗宾多的作品,奥罗宾多是一位印度的神秘主义学者和整体瑜伽的创立者。奥罗宾多的作品为何塞打开了一扇窗子,告诉他发展演变是可能的,而且只要拥有正确的精神追求,是可以即刻发生的。何塞尤其受到了奥罗宾多的《生命的神圣和未来的演变》一书的影响,觉得此书可以和鲁德海尔的《星空启示录》互补。受到了山姆·博筹兹和香巴拉出版社的迈克尔·费根的鼓励,何塞和米里亚姆开始着手他们的艺术合作,共同编写《曼荼罗》一书。何塞和米里亚姆已经就曼荼罗这一主题举办过许多专题研讨会和讲座,所以非常希望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集结成书。他们的研讨会和讲座的笔记形成了该书的基本结构。

对于何塞来说,《曼荼罗》是他综合总结自己经历的载体。写这本书使他可以深入探究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神圣的艺术?”“什么是神圣的结构?”他的意图是把神圣的特质注入到现代思潮当中,内容涵盖面十分广阔。在这本书里,他还第一次提及夏尔丹的著作《人类现象》。人类的现象也是何塞贯穿一生所要研究的主题。他在《曼荼罗》一书中写道:预测未来就是概括现在的可能性。如果人们能让自己成为曼荼罗,就会在他们的生物有机体内激发现在不用的能量,进行分配。这些能量将对有辐射的行星体(从多个中心产生辐射)的创生起到重要作用。在夏尔丹的《人类现象》中也蕴涵着这样的观点:一个发光的、脉动的氛围,一个发出磷光的、超自然的原生质——地球最后的外壳在扩大、展开。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改变的勇气是首要条件。生命的发展是精神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最后一年,对于何塞来说是一种煎熬,他不知道他以后该何去何从。1971年春季的一天,何塞在大学办公室工作的时候,突然有两个人来造访,他们是即将落成的华盛顿州实验学院的二位系主任。他们对全球校园大集市早有耳闻,正在搜寻具有革新精神的教授到华盛顿州奥林匹亚的长青州立学院授课。何塞虽然对他们的盛情表示感激,但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觉得一所实验学院更有可能会接受他超前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他对任何的院所都心存疑虑,即使自诩“实验”,也不例外。

和米里亚姆商量过之后,何塞决定接受邀请,但是打算暂时先不考虑实际的调动,到时候再去想那些。他给那二位系主任打电话确定了此事。之后不久,何塞和米里亚姆的房东突然通知他们,他要把这个房子改成房产办公室,给他们三十天时间准备搬家。反正也要搬走,何塞觉得再在这附近找房子也没什么意义。正好何塞的同事,露丝·霍斯汀,一位雕塑艺术教授,知道了他的处境,把自己由住宅改造成的瑜伽静修所腾出一间屋子,一学年剩下的三个月,他们可以住在这里。

1971年3月,何塞、米里亚姆和两岁大的乔希搬到了瑜伽静修所。何塞越来越觉得巴巴哈里达斯挺耐人寻味:他把自己的长头发编成辫子,在头顶挽了起来,胡子稀疏,脖子上总挂着一块小黑板。他在1952年曾立下誓言,每天只靠呼吸空气和喝牛奶活着。

何塞觉得能和真正的印度瑜伽大师学瑜伽非常幸运。他每天早晨都和大师练瑜伽,大师不说话,把教他练功的话写在小黑板上。何塞还尽可能多地读瑜伽方面的书,特别是帕坦伽利著的《瑜伽经》。在他后来的作品里,何塞又进一步发现,瑜伽的许多理念是人性发展演变的必要基础。

住在静修之所,一次何塞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本该教课但是却找不到讲稿了。他抽出一卷纸,上面有一张湿婆在地球上跳舞的图片,《曼荼罗》一书也有这个图片。何塞把这个图片给巴巴哈里达斯看,达斯立刻在黑板上写道:“这就是大毁灭。”

大毁灭是伟大的“种子”在跳舞,或者是循环终了的时刻。这对何塞是一次巅峰体验。这把他的视域标准定在了实现人类的统一上,其前提是要把整个地球看做是一个巨大的艺术作品,或者像鲁德海尔所说的,地球是彼此贯通的整体艺术。

何塞、米里亚姆、乔希、巴巴哈里达斯和他的几个追随者经常在周末去露丝的另一处房子。何塞认为露丝是最有礼貌的主人。露丝一直都很崇拜巴巴哈里达斯,直到2000年去世。

这个时候,何塞还遇到了诗人加里·施耐德,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

中文笔最清晰易懂的作家。他还是一名佛教禅宗的修行者,提倡社区生活和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何塞和米里亚姆来到施耐德优雅的、有乡村风格的家中,在加利福尼亚的格拉斯瓦利附近。他和自己的日本妻子生活在这样一个住家不多的社区。他的禅意人生给何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清醒而现实的生活让何塞倍加赞赏。

1971年3月末,何塞和孙贝尔在第一届全球校园大集市上又见面了。

(1970年的全球校园大集市实际是第一次,但其目的是何塞为学生安排的期末考试的活动,所以1971年3月的这次才是真正意义的全球校园大集市,以后提到的第一届均指这一次。——译者注)何塞被他的热情、率真、坦诚深深打动。孙贝尔出生在明尼苏达州,有着印第安人的齐佩瓦族血统。孙贝尔给了何塞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有关独立生存的社区和居住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性。孙贝尔曾经去过好莱坞,饰演过印第安人一类的小角色,不过那时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创建一个新部落的设想上,他觉得传统的部落不够强大和清晰。他知道应该有一些以地球母亲为基础的,或者以本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新部落。因此,贝尔部落应运而生,并向各行各业的人敞开了大门。

何塞在第一届全球校园大集市上,还遇到了艾伦·金斯伯格和他的搭档,彼得·奥洛夫斯基。何塞觉得他们友好、随和。艾伦听说何塞正和巴巴哈里达斯住在一起,顿时来了兴致,想要前去拜访。次日,何塞把艾伦和彼得带到达斯的静修处,为欢迎他们三人,瑜伽大师还在他的卧室举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何塞发现艾伦和达斯之间有着很深的情意和认同感。艾伦迫不及待地询问了有关宗教虔诚瑜伽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