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11
49556200000011

第11章 媒介融合下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对策(1)

柴芦茎

声音传播是一种古老的传播形态,自人类有史实记载以来,我们熟知的声音传播形式有语言出现前的“咿咿呀呀”,继而有语义特征的声音符号出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更加熟悉的民谣、史诗、传说获得了蓬勃发展。直到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进行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声音的远距离传播梦想,广播传播就此具备了技术上的根本条件。1920年11月2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诞生于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电台开播,这是电子传播组织机构化的开始,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从那天起,声音作为广播传播的唯一媒介形式持续了近80年。

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明,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广播传播的形态,声音传播和顺序收听的广播节目传播过程被改变。新的广播接收终端的应用,也同时改变着内容制作者和内容传播者的观念和逻辑。

在新的传播思路频出的当下,本文意在缕析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基本特征在新技术和新媒介介入传统广播后,将产生何种嬗变,以及面对媒介融合的现实,广播有声语言传播有何种对策。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媒介融合下的广播不能也不会失去主体性,这是由受众需求细分化、个性化、多元化所决定的。同时,新媒介时代的广播必须遵循“主体间性”的理念,塑造主体共建的良好发展生态,为传媒格局多元化树立前瞻性典范。

在笔者看来,广播媒体是时间媒体、情感媒体、互动媒体,这是综合广播媒介特征和广播传受关系特征而得出的结论。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相应地具备以下特征,这些特征同时也是广播有声语言传播彰显媒介竞争优势的基础。

一、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特征

(一)时间性“时间性(temporality)”这个术语在哲学中常用来探讨时间的性质和存在方式,本文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现在的哲学》、约翰·埃利斯·麦克塔加特的《非现实的时间》、雅各·德里达的《欧洲批评与理论导读》等关于时间的论述,以此作为理论工具来考量和分析广播传播的时间性问题。

电视传播虽声像俱备,但因必须基于时间资源进行线性传播,也应属于时间媒体。而广播与之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图像的空间形象参与,只能采用诉诸声音的传播方式,因此,广播传播的时间性特征尤为突出。

本文将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时间性进行以下几方面的阐释:

1.时间的单向性

在时间的线性传播中,有声语言传播必须符合听觉对稍纵即逝的语言符号链条的反应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听得到”、“听得清”、“听得懂”的问题。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在声音的物理层面、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讲究传播的技巧和策略。首先,传播主体的声音要清晰、响亮;其次,话语的语音要准确清楚;再次,叙事的策略要符合“听”的习惯以降低听众接收的“费力程度”,关注听众的注意力、记忆力、心理稳定性,比如少用复句、长句,少用插叙方式,逻辑要简洁严密等等;最后,传播者还应关照听众的情感愉悦,比如尽量使话语表达艺术性高,让听众在真、善、美的层面与传者达成共感和共鸣。

2.过去、现在、将来的关联性不可逆转

常言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使语境提供了回旋、解释和补救的时机,也并不能完全消除或者扭转“说出去的话”(此为“过去”)对“现在”和“将来”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当然,我们还应区别“表达不当”和“表达不慎”,对二者的应对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在广播直播节目中,传播者的话语须特别谨慎、周严、准确。

3.时间的有限性

小到一个节目的时长,大到一个频道的时间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长中创造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传播者需要在节目的宣传推广、形式包装、内容风格等方面发挥创新能力。比如,凸显“趣味点”就是避免“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尴尬。在社会的普适价值、人类的情感本质、世事的真相和假说等维度上寻找具体细节、寻求趣味品相、探究深刻况味,是将有限化为“无限”的基本策略。

4.时间在互动中产生意义

认识时间的流动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即时间节点和时间过程。如同戏剧须有高潮一样,语言表达必须在叙事的某个时间节点上制造“醒耳”、“醒脑”、“醒心”的效果,我们常常会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语言表达外部技巧来实现对象感、情景再现和内在语等内部技巧。为实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效果而运用表达技巧须有具体鲜明的互动意识。传播者的互动意识是实现与听众交流的前提,也是使传受关系紧密而活跃的根本保证。互动意识的体现是踏踏实实地贯穿在传受交流的时间过程中的,不能时有时无,也不能失去目标和方向。比如,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对节目有整体性的传播效果预设,还要注意在细节上与听众的心理节奏合拍,同时对听众的注意力状况和理解水平要有细致的分析和体察。话语意义的丰富性只有在互动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

5.时间性与时效性关系密切

新闻学意义上的时效性可以概括为“新”和“快”两个字,也有人称为时新性和时宜性。在具体的广播节目中可以体现为话题的新鲜度、社会效果持续的时长、传播时机等。

(二)想象性

广播诉诸听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各种感官的综合感知,使人的对象化世界区别于动物的感觉世界而成为统觉世界。想象的翅膀借助听觉的“东风”为听众创造“幻象者的乐园”。广播有声语言为听众的完形心理提供联想和想象的素材,素材的品质越高,听众的联想和想象越能够调动他们自身的内在经验,也越能够满足他们对信息、感情、审美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和想象不仅能完善和补充听众对形象的需要,还能从有声语言传播的创造性活动中创造声音意象,使其得到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

有声语言传播对听众的认知、感受、情感、观念、内在经验进行暗示、唤醒、召唤、联通的过程,就是媒体实现其传播功能的过程。广播传播中需要充分调动语言表达的情景再现、内在语等技巧,配合典型音响和同期声,运用描述、抒情、评价等方法,在语言形象化的同时丰富话语的思想内涵、构建情感复杂性,以期给听众提供更多的想象依据和更鲜明的声音意象。

(三)情感性

笔者在前文提及广播媒体是情感媒体,其重要依据就是有声语言承载着传播者的全部感情和智力活动。正因为如此,话语的题旨并不仅仅由语音、语义和语法等传达,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对话语意图和主旨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受语音的动态叠加现象和表达的即时思维的制约,有声语言表达中存在有语流音变和声音模糊的现象。语言学观点认为,言语活动中产生的语流音变必然对听者接收信息造成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阻滞听众的感受和理解。这就是说,听众允许对语流的感知存在一定的“溶抹度”。“溶抹度”取决于听众对话语感情色彩和分量的判断。换句话说,话语的情感色彩和分量越明确,“溶抹度”就越大,因语流音变所造成的感知障碍就越小。

从听觉审美上看,传播者的语言风格和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的情感性特征。照本宣科、言语中不留下一点情感痕迹的表达是抓不住听众的耳朵的。“讲道理”是广播节目常用的表达方式,但切记要先以情动人,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这其中的原理之一就是有声语言传播是“情感先行”的;原理之二是诉诸声音传播的广播在“讲道理”方面并不如平面媒体,后者的效果更严密、深刻、持久。因此,广播节目更注重欣赏性、娱乐性和情感交流。在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中运用这种能够促进与听众情感共感和共鸣的手段,更能加强这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紧密关联。突出的情感性特征为听众的想象空间增添趣味;而传播者的想象力也是强化情感性特征的重要能力。二者在传受双方的互动中互相影响,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