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鲜牛奶不能直接喂养新生儿
鲜牛奶中除了蛋白质等以外,还含有比母乳多两倍的钙,比较利于宝宝的迅速生长。不过,出生未到3个月的宝宝是不能直接喂入鲜牛奶的,因为此时宝宝的胃是难于消化吸收那样多的蛋白质,肾脏也无法承受如此多的钙,所以反而会使宝宝的健康受到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将鲜牛奶稀释3倍才能给宝宝喂入。这样,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分量与母乳差不多,但糖分不足,必须按100毫升牛奶加1克糖,才能保证足够的热量。还有,鲜牛奶喂养,应注意不宜喂得太多,需使宝宝体重增加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虽然配方奶粉很多营养成分及比例与母乳非常接近,但母乳仍有许多人工喂养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因此,在无特殊情况下,应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但确需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应根据婴儿身体状况,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成分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三、奶瓶的选择、使用与消毒
如果你的宝宝要准备人工喂养了,那么,就要为宝宝准备齐全的奶具了。人工喂养宝宝需准备的奶具有:奶瓶、奶嘴、奶瓶刷、奶锅、消毒用的蒸锅。
1.奶瓶奶瓶有塑料奶瓶和玻璃奶瓶两种,可根据需要选择。现在一般用塑料奶瓶的居多,塑料奶瓶轻便、耐高温、不易碎、清洗容易。特别是有些品牌的奶瓶,是根据宝宝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的,瓶体形状便于宝宝抓握,可训练宝宝自理。人工喂养宝宝的奶瓶至少应该准备5~8个,以免来不及清洗、消毒。其中大小奶瓶应各准备若干,用于不同需要,如喝奶、喝水、喝果汁等。
(1)正确使用奶瓶:
①在准备喂奶以前,应先把双手洗干净。
②将事先消毒好的奶瓶调入适量,温度合适的奶液。
③喂奶前,将奶液滴一滴于手背上,试一下温度,以不烫为宜。
④喂奶时,倾斜奶瓶,将奶嘴中的空气排出,再喂。通常在10~20分钟内吃完奶。
⑤喂完奶后,应将奶瓶的剩奶倒掉,不宜放入冰箱留待下次。
(2)奶瓶的消毒:奶瓶、奶嘴及食具在每次哺乳后要洗净、煮沸消毒。
①先将奶瓶、奶嘴用刷子充分刷洗后,用清水清洗。特别要洗净奶瓶、奶嘴内侧。
②将奶瓶放入锅内,注入清水,水应盖过奶瓶,水开后煮沸5分钟再将奶嘴及瓶盖放入继续煮3分钟即可。消毒时间:奶瓶为8~10分钟,奶嘴为2~3分钟。
③用已消毒过的奶瓶夹夹起,以备使用。
2.奶嘴奶嘴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圆形奶嘴,还有一种是仿生化扁奶嘴。
奶嘴孔的大小可根据婴儿的吸吮能力而定。以前的奶嘴往往需要自己回家后扎孔,孔的大小不容易扎得合适,孔过大,出奶过猛过快会呛着宝宝,过小的话又会使宝宝吸吮费力。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避免了,市场上出售的奶嘴大多已开好了十字孔,这种开孔方法比较科学,出奶量可以根据宝宝的吸吮力度而变化。但这种奶嘴较容易被宝宝咬豁,应注意及时更换。
奶嘴要软硬适中,太软在吸吮时会被压扁,以致吸吮困难,太硬会使婴儿难以吸吮,一般新生儿时的奶嘴用小号的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检查奶嘴正中的小孔,大小是否合适。一般检查的方法是将奶嘴中充满水,奶嘴倒置时,水一滴一滴匀速滴下,每秒一滴,说明孔径大小合适;若水呈一条线似的流出,说明奶嘴过大,容易呛着宝宝或乳汁溢出,会引起肠绞痛,因乳汁进入胃中过快会积成奶块不易消化;若几秒钟才滴出一滴,说明孔径小了,应将奶孔调大或更换,否则新生儿吸吮过于费力,易疲劳而吃不饱。
奶嘴孔的大小以宝宝在10~15分钟吃完为宜。喂奶时要随时注意将奶汁充满奶头,以免孩子吸进空气。
3.奶瓶刷包括一个大瓶刷和一个小奶嘴刷。每次刷洗完奶瓶后应挂起晾干,消毒奶瓶时也应一起消毒。但这有可能使刷子加快老化。
4.奶锅奶锅是为宝宝热奶使用。可用不锈钢锅或小铝锅,最好选用那种带一个长柄、并且锅边有个小豁嘴的奶锅,便于往奶瓶里倒奶。这个锅应该设为宝宝煮奶专用,每次用完及时刷洗干净。
5.消毒锅消毒用的蒸煮锅应带蒸屉,容积大一些,便于放下所有奶具,一次完成消毒过程。
四、喂奶后水分的补充
宝宝喂奶后要适量补充水分。给宝宝喂水的时间应在2次喂奶之间。可以喂温开水,也可喂菜汁、果汁和蜂蜜水。但不要太甜,最好不加糖。
有人认为,宝宝喂奶后无须再给水喝。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婴儿期正是宝宝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尽管奶汁的主要成分是水,但仅靠吃奶是不能完全满足宝宝身体对水的需求的。此时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3~5倍,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水100~150毫升,因此,仍需额外补充一些水,以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一般来说,喂奶的婴儿每天应喂水3~4次,其参考用量为:新生儿第1周30毫升,第2周45毫升;1个月时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5~90毫升;6个月时90~100毫升;8个月时100~120毫升。
当然,这仅仅是一般的规律,还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实际需水量、喝水后的状态、天气的温度来做适当的调整,要灵活掌握。例如,宝宝患发热性疾病时,应增加,但不宜过量。在炎热的夏季,就要适当增加喂水的次数,但不要过多,以免宝宝的胃肠不舒服和引起水肿。而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宝宝体表水分蒸发减少,就要适当减少喂水的量和次数。当然,如果室内的温度很高,则又是另一回事了。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无论是温暖的居室还是寒冷的居室,都应有一个简单的观察宝宝是否缺水的方法:看看宝宝的口唇是否干燥,如果干燥,宝宝又不停地舔嘴,而且情绪上又有些躁动不安,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缺水了。再就是宝宝的排尿量和次数基本维持在一个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如果在短时间内,宝宝的尿量和次数突然增加,这说明宝宝的喂水量可能过多,就要适当减少喂水量。
很多母亲给宝宝喝完奶后,立即就给饮各种果汁,目的是想给宝宝增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补充,这种想法是对的,但喂完奶马上就喂果汁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各种果汁多为酸性饮料,容易在宝宝胃内把奶中的蛋白质变成凝块状,凝块状的蛋白质很难再消化吸收,进而不利宝宝补充营养。只要注意给宝宝喂果汁的时间,在喝奶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五、断奶过渡期———从吃奶到吃辅食
无论是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还是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到了6个月以上的月龄时,就应尝试乳类食物到天然正常食物的过渡,也就是开始进入断奶期,逐渐接受和习惯除乳类以外的其他食物。可爱的宝宝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说又在人生的旅途中向前迈了一大步,从单纯地依赖妈妈的乳汁或配方奶粉生存过渡到依赖自然界的食物生存了。
1.婴儿断奶过渡期
是指在母乳喂养期间,为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逐步地添加母乳外的其他食物,以补充母乳及母乳营养的不足。这一过程一般从4~6月龄开始,持续6~8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照样用母乳喂养,直到完全断奶。
母乳虽然营养丰富,但随着婴儿月份的不断增大,母乳已不能满足婴儿成长发育的需要。再就是宝宝再小,也会逐渐地长大,最终要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宝宝必然要从单纯依赖母乳生存过渡到依赖其他食物生存。另外,4~6个月的宝宝消化道各种酶类开始活跃,尤其是淀粉酶更是活跃,这也为消化谷类食物创造了条件。不及时添加断奶食物或添加的食物营养不够丰富,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就早些给婴儿添加辅食吧。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因为4个月以前的婴儿消化道器官、消化道功能及消化酶的状态都不能适应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另外,宝宝的上下颌骨及肌肉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把食物从口腔前部移到口腔后部。再就是宝宝的肾脏功能尚不健全,无法处理食物的代谢产物。所以,除了可以给4个月以前的婴儿补充水分外,其他食物都不宜给婴儿食用。
当宝宝长到4~6个月的时候,每个月应增加体重600克。一旦宝宝的体重不增加,甚至开始下降了,这说明妈妈的乳汁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这就预示着孩子到了开始添加辅助性食品的时候了。如果你觉得经常给孩子称体重,太麻烦了,那么还有一个观察孩子是否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方法,这就是以往宝宝在吃完妈妈的奶后,总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而现在则不行了,不停地哭闹,烦躁不安。这说明妈妈的奶不但分泌的少了,而且质量也开始逐渐下降,而孩子的身体却在不断地发育,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时,宝宝能不哭不闹吗?还有另一个“迹象”观察的办法是,宝宝容易饿,一饿了就哭,当妈妈喂给他奶时,他就不哭了。但过不了多久,就又哭了起来,喂给他奶后,他又不哭了。如此反复,而且夜间醒来和哭闹的次数增多,白天宝宝看见别人吃东西,或是附近有食物就会表现得很兴奋,甚至试图用手去够,那么上述的迹象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妈妈,该给我吃些其他的食物了。
在坚持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的同时,加喂辅食的时间一般是9:00~10:00,15:00~16:00,各加喂1次辅食。
在婴儿断奶过渡期的食物中,首选的食物是谷类。但是,这些谷类食品中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是蛋白质、铁的成分欠缺,产生的热能不高等。所以在用谷类食物喂养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例如,加入大豆来源的蛋白质或鸡蛋黄粉,还要注意补充铁、锌、碘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现在市场上有婴儿肉松及婴儿营养粉出售,宝宝吃非常不错。
现在,宝宝的面前不但有妈妈的甘甜的乳汁,而且面前的食物也丰富多样起来。绿色的蔬菜、酸甜的果汁、黄色的蛋黄、有滋有味的菜汤、细腻可口的香蕉、水灵灵的黄瓜,还有胡萝卜、土豆、南瓜等。摆在宝宝面前的食物实在是太多太丰富了,可爱的宝宝将在这些食物中获得营养和能量,朝气蓬勃地继续向前发展。
2.婴儿断奶食物的添加顺序
(1)米粉:在给孩子增加辅食的前两个星期,首先添加的食物应该是米粉,最好是强化铁的米粉。谷类食物可以供给孩子B族维生素、糖类和热量。一般添加米粉1周左右,宝宝就会学会吞咽。如果睡前给婴儿喂些米粉,宝宝睡觉的时间会长一些。
(2)蛋黄:添加米粉一周后,如果婴儿没有不良反应,就可以添加做成泥状的蛋黄给孩子吃。不要过早地给婴儿吃鸡蛋白,因为它容易引起婴儿过敏。
(3)蔬菜、水果泥:添加谷类食物一两周后,可以让孩子在上午吃一些水果泥,每天给孩子喂一两勺就可以了,例如苹果泥、梨泥等。1个星期以后,可以在午餐时给宝宝喂一些蔬菜泥。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可以添加的水果有苹果、梨、杏、香蕉、桃和李子。在众多的蔬菜中,胡萝卜、土豆、南瓜及其他瓜类既易消化,又不易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水果中的芒果、柠檬易引起过敏反应,婴儿1周岁以前不应食用。因这个时期的婴儿尚未出牙,所有的食物都应加工成泥状给婴儿吃。
(4)饼干:当宝宝到了6~8个月大时,就开始出牙了。这时,可给孩子吃些饼干,磨磨牙床,有利于牙齿的萌出。
(5)肉类:6~8个月大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吃些肉类食物,一般是先喂鸡肉和羊肉,再喂牛肉,最后喂猪肉和肝脏,婴儿可以适当吃些肥肉,肥肉不含纤维,比较嫩滑,宝宝很容易接受它。因此,家长可选择半肥半瘦的肉喂给宝宝。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中又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而且容易被宝宝吸收。宝宝长到4个月大时,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体内也开始缺铁,给宝宝喂食肉类,正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宝宝最初并不在意肉的味道,可以把肉切成细碎的肉末,藏在土豆、香蕉等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中。不要给孩子吃含有亚硝胺盐的食物,如腌肉、熏肉、午餐肉等。鱼肉比较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元素,宝宝比较喜欢吃它。
但要格外注意将鱼刺剔除干净,以免扎着孩子。
(6)细碎的家常饭:当宝宝长到9~12个月大时,已经长出了牙齿,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吃些硬点的东西,以便逐渐过渡到和大人一起吃饭,成为饭桌上的正式成员。这个时期可以给孩子喂些面条、饺子、面包、饼干、煮烂的饭菜,宝宝可以吃切碎的肉和青菜。
婴儿是这个世界的最新成员,对自然界的许多物质从未接触过,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所以,每次给婴儿添加食物时,只能先尝试一种食物,这样能更好地观察宝宝有无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现象。例如,不要给1岁以前的宝宝喂花生酱,因易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但在宝宝6个月以前,观察这种现象是比较困难的。一般的做法是每隔5~7天添加一种新食物,并注意观察宝宝有无腹泻、呕吐、便秘、烦躁、皮疹或其他以前没有发生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反应。如果发现宝宝对某一种食物出现这些反应,就应立即停止添加这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