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风刺骨,天寒地冻。此时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导致宝宝发病。常见于冬季的疾病有哪些?应该怎样预防这类疾病?冬季疾病到来时又该如何应对?
5分钟教您掌握如何让宝宝远离冬季疾病。
一、冬季易患的疾病
感冒
冬季是儿童感冒高发的季节,儿科专家提示,小儿过冬要注意把好衣食住行等几大疾病预谋点。
1.环境温度适宜
寒冷的冬季,家长怕小儿受凉总要给小儿穿着厚厚的棉衣,小儿的体温与成年人相差不多,只是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在过冷或过热时不能调节。衣着过多或盖被过厚会使宝宝体内丧失过多的水分,严重时还会发生脱水热。还会出现高烧、精神萎靡不振、吵闹、拒食等情况,冬天北方家里都有取暖设施,考虑到宝宝发育的特点,室温应保持在18~22℃,其衣着与成年人相比只要略微多一点就可以了,衣着不宜过厚,以防不利于小儿运动。
2.定时通风换气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天气再寒冷,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温度。
3.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就会对病原菌抵抗力差,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去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每天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一小时,可增强小儿的体质。
4.合理饮食
在冬季,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而且含有对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致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咳嗽
入冬以后,往往会出现儿科门诊量剧增的现象。父母的心随着咳嗽而揪紧。冬季孩子为什么总是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有病变时较为常见症状。其实,咳嗽有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对侵入的毒素产生的身体神经反射系统的反射(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吸入杂物,颗粒;或者身体内部的炎症产生的分泌物;或是外界温度的冷热变化等),这种身体神经反射系统即反射弧的上皮感受器把这些刺激传到神经咳嗽中枢,使人体产生一系列活动,首先是憋一口气,然后隔肌突然将这种刺激喷出去,即是咳嗽。
1.咳嗽是正常现象吗?
(1)夜间,人处于睡眠状态,身体平躺,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清晨起来后咳嗽一两声很正常,这是为了把分泌物清出。
(2)人的呼吸道黏膜需要一种湿润的空气环境,只有在湿润的条件下人的呼吸道才感到舒适。当呼吸道受到外界干燥空气的影响,也可能引起咳嗽,所以春秋季节空气干燥的时候比较容易咳嗽。
2.孩子为什么会咳嗽
(1)得支原体肺炎的孩子通常咳嗽比较厉害。支原体和病毒一样,会侵犯到细胞中,当肺炎病好后,咳嗽也很可能延续几个月时间。
(2)有的孩子先天免疫力低,很容易感冒,还有的因患病继发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呼吸道感染,反复咳嗽。
(3)如果孩子曾经得过很严重的病,如病毒性肺炎、肺部合并症、肺部畸形或支气管扩张,这种咳嗽因为器质性的改变,所以咳嗽时间比较长。
(4)如果病毒性感冒非常严重,咳嗽时间会比较长。
3.抗生素对咳嗽有作用吗?
只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抗生素才有效。如咳嗽伴有发热,有黄痰、黄鼻涕等,血液检查结果白血球高,说明有化脓性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如果没有这类症状,建议不用抗生素。因为大多数咳嗽是病毒性咳嗽,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有时在感冒后期,医生诊断有细菌感染,会给以抗生素疗法,此时用药要遵医嘱。
哮喘
据资料统计表明,哮喘儿每到冬季其复发率高达70%以上,这不仅增加了病儿的身心痛苦,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防止儿童哮喘复发,在寒冷的冬季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忌与强冷空气接触
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黏膜感受器,产生异常冲动而致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故在寒冬季节,患儿除注意加强保暖与及时添加衣服外,还要尽量避免与强冷空气接触。
2.不要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可对气管构成慢性损害,从而形成高反应状态而诱发哮喘,因此冬季家有哮喘儿的家长应绝对避免吸烟。
3.忌接触变应
哮喘患儿慎穿动物毛皮,慎食虾蟹海鲜,慎用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等易致敏的药物。忌与花粉接触,最好不带孩子去花园游览,以免接触变应原而引起哮喘发作。
4.忌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气管高反应状态”是发生哮喘的基小机理,也是构成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冬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复发的关键。
5.忌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
因剧烈活动引起情绪激动可致β受体敏感性降低,相对α受体敏感性增高,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此外,过于剧烈运动还可因过度换气而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所以冬季莫让患儿剧烈跑动或大喊大叫,避免诱发哮喘发作。
6.冬季哮喘病儿的护理
(1)了解哮喘的诱发因素及先兆。常见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或理化因素刺激;精神因素如情绪波动,条件反射等;以及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等。发作前常有黏膜过敏现象如鼻、眼睑痒,打喷嚏,流涕,干咳等先兆症状。
(2)心理护理。提高母亲对哮喘的认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哮喘发作时也不要满足其不和理要求。消除病儿的恐惧心理。鼓励病儿在控制症状的过程中起主角作用,使其了解此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保持愉快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哮喘的治疗合理、充分、有效。
(3)饮食指导。哮喘病儿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为主。
肺炎
据一项统计,秋末冬初的小儿肺炎比其他季节增加了30%。
由于病情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成为严重威胁孩子健康和生命的急性病症。专家建议,如果发现有相关病症,应综合判断,尽早送孩子去医院治疗。
1.腹痛可能是肺炎征兆
儿童肺炎的早期炎症、发热或细菌毒素等都可能通过神经刺激或反射引起孩子胃肠痉挛,特别是下叶肺炎,还可能直接刺激膈肌而导致腹痛。因此,儿童原因不明的上腹痛、脐周痛,不管是否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都有可能是肺炎引起的。
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发现有这些情况,应尽早给孩子诊断治疗。
2.不发热的肺炎更严重
多数家长都误认为,发热是小儿肺炎的一个主要症状。然而临床上有一些孩子患肺炎时却不发热,这些孩子多是体弱的幼儿。不发热的肺炎很容易被年轻父母忽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发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重病,一个体温38℃、但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一个体温4 0℃、活蹦乱跳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应引起家长的警惕。
因此,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神情和举止,不要只依赖温度计。那些抵抗力低下的孩子,很可能患了严重的疾病也不发烧。
3.营养不良的儿童容易患肺炎
儿童营养不良也是患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会使孩子的肺脏保护膜变得较簿,这也就使细菌非常容易侵入肺脏。而营养不良也容易使孩子免疫系统衰弱,不容易抵抗细菌的入侵。
营养不良的孩子在患肺炎时,通常表现为体温正常或偏低。
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偏食、营养不良的孩子,一旦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医院检查诊治。
4.支原体肺炎较多见
支原体肺炎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除了引起肺炎外,还可能导致支气管炎、气管炎和咽喉炎。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因此容易引起误诊。患儿的病情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发病开始时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现象,可能持续1~2周,同时还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等症状。
由于支原体肺炎有传染性,而且容易复发,因此,体质比较差的孩子可以去相关防疫部门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对于患病孩子,家长在家庭护理时,应该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保证患儿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同时,给患儿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水分充足,加强患儿的皮肤和口腔护理。
5.家庭护理要点
(1)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开窗时要关门,避免对流风。室温最好维持在18~22℃,保持适当湿度,以防干燥空气吸入气管,痰液不容易咳出。冬天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水槽、湿布等,也可在火炉上放一水壶,将盖打开,让水汽蒸发。
(2)注意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过热反而会使病儿烦躁而诱发气喘,导致呼吸困难。
安静时可平卧,如有气喘,可将病儿抱起或用枕头等物将背垫高呈半躺半坐位,经常变换体位,可增加肺通气,减少肺瘀血,促进痰液排出。
(3)饮食的选择。呛奶的病儿,可在奶中加婴儿米粉或糕干粉,使奶变稠,病儿吃这样的奶,会减少呛奶。应该每吃一会儿奶,就将奶头拔出让病儿休息一下再喂,或用小勺慢慢喂。1岁以上的病儿,应吃粥、面片、蛋羹等易消化、富有营养食物。病儿食欲不好,母奶及汤水进的就少,加之发烧和气喘,均增加身体水分的消耗,所以应当注意勤喂水,补充不足。
(4)高热时,按医生要求服用退热药,如体温在38.5℃以上,每4~6小时服一次,服退热药后要给病儿多喝水,以助出汗退热。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热药或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或中药清热,如小儿牛黄散、紫雪散等。
支气管炎
入冬以后,小儿患支气管疾病的几率增大。
支气管炎通常都是有由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并发症,然而它有时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
在出现支气管炎之前2~3天,患儿可能会有流涕现象。主要的症状有:
1.持续咳嗽。
病初可为干咳,但假若发生细菌性感染,稍后可能会产生黄绿色的浓痰。
2.喘息或气促,有时伴有发烧。
父母平时保持孩子房间的湿度,或让仪用蒸气吸入器,都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症状。让患儿饮用温水以减轻咳嗽症状,并让他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以退烧。大多数的患儿都会在数天内好转,并且在一周内完全恢复。倘若24小时后,症状仍未见好转,那么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假如呼吸变得异常快速或发烧超过39℃,那么就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急诊。如果患儿非常困倦或拒绝饮食,应马上叫救护车。
在医院里,医生会检查是否孩子还存在其他更严重的病情,例如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假如医生怀疑有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就会使用抗生素。为了减轻喘息症状,医生也可能会使用气管舒张剂。
经过治疗后,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反复发生支气管炎,但是通常他们在5岁前,这些情况就会自然消失。
冻疮
冬季冻疮较为常见。每年11月至来年3月,空气温度10摄氏度以下,是冻疮的高发期。医生建议,冻疮预防从早期就应开始。
冻疮主要是因为手、脚、脸、耳四处的皮肤受湿寒,导致血液循环恶化引起的。由于冻疮受伤处局部细胞坏死,如不做预防治疗,一到冬天,就会出现局部淤血,并扩张成紫色,奇痒难当。一般认为冻疮应该夏天预防,其实秋季也能提前预防。
用紫色大蒜或新鲜山药擦洗手、脚的冻疮部位,或用萝卜、生姜、桂枝煮水擦洗,都能起预防保健作用。一般家庭还可用茄子的根部边薰边洗冻疮。由于夜晚温度已逼近冻疮发作温度,因此对自己的宝宝,家长尤其要引起重视,避免手脚受寒、受湿,要保持手部清洁,少用热水洗手、热水袋捂手或用手炉烤手。
佝偻病
医学专家认为,补钙是预防佝偻病的一个好办法,然而对于补钙预防佝偻病不少人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把佝偻病称为“缺钙”。
一些人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已经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
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小儿足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有,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V-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由于这样的误区,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一些家长十分重视补钙,给小儿吃各种各样的钙,而不补充足量的V-D,结果是无效补钙,相反,补钙过多,不能有效利用,从大便中排泄,不但浪费药源,还导致小儿便秘,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小儿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