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意外伤害吗?怎样发现并将这些隐患消灭了萌芽状态?不慎遭遇了意外伤害该如何应对?
5分钟为您解答如何远离意外伤害。
一、解除安全隐患
室内安全隐患有哪些
1.居室隐患
有阳台的家庭,在靠近阳台的窗下,尽量不要摆放沙发、桌椅等,避免幼儿攀爬,并注意随时紧扣通往阳台门的开关。教育幼儿不独自到阳台玩耍,更不要趴在窗口眺望或与楼下小朋友对话,以免发生坠楼的意外事故(家中如有会独自行走爬高的幼儿,家长最好在门窗处装上栅栏)。家具墙角避免呈锐角,以防碰伤。地板不要太滑,以防跑路快而跌倒,造成骨折。
2.电器隐患
对家用电器、煤气的安装,必须注意安全。尤其是电源插座立安装在幼儿摸不着的高处或用拉线开关。对位置较低的封闭式插座,可用适当的家具遮严。电器使用后,应及时拔下插头。煤气或淋浴器用毕,及时关闭,避免幼儿摆弄开关而发生意外。
3.热器隐患
对危险物品或用具的堆放,应定点、定位。热水瓶应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或放在幼儿活动场所之外,关照幼儿不可独自使用。喝茶水温度适宜。若用热水袋取暖时,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为50℃,切忌直接接触皮肤,应隔几层布或置于被外,热水袋口要冲外摆放,以防烫伤。
4.危险品隐患
家庭用药要加强保管,应放在儿童不易取到的位置,成人与儿童服用的药物,以及内服和外用药,如洗涤剂、消毒剂等,应分开存放,最好有标记。不可让儿童自己取药服用。电炉外应装上防护罩,以防烫伤儿童。
5.玩具隐患
小儿用的玩具要结实、耐用和安全无毒无害,不带尖锐的棱角,便于洗晒消毒。不能给小儿玩容易破碎的、过于细小的玩具,以防不慎塞入鼻腔或耳内,也不要给易被小儿误食吞咽的玩具。可教会小儿使用圆头或方头剪刀,使用时把剪刀立起来,从身体开始向前方剪,千万不要横着剪,以防剪到左手或扎痛身体。教育小儿要坐在指定的地方使用剪刀,不能拿着剪刀各处乱跑,用完后立即交成人保管。不给小儿玩绳索,以免发生意外。
所以,家长必须从小给小儿制定规矩,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划火柴玩,不拿锐利尖头的刀、剪等物当玩具的良好习惯,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外出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1.交通安全
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至学龄期儿童各项活动更趋频繁。由于学龄期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及其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发生意外的频率增多。此期儿童喜欢在马路、弄堂、小区、街上追逐打闹,走路东张西望以及爬树、骑车、玩球等,儿童由于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又尚未具备自我防卫能力,加之家长一时疏忽,因此发生意外就多。特别是在大城市,车祸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家长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向儿童解释如何防止意外伤害,如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则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行人要走行人道。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2.溺水
溺水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意外事故。尤其夏季更是多发,儿童自己跑到池塘、河边、戏水等是引发溺水最多的原因,有时儿童失足跌落水井、窖井或栽入水缸、粪坑,偶尔有冬季在薄冰上落水,甚至意外不慎跌入水缸或水盆、浴缸中淹溺。当儿童溺入水中,将水、污泥沙、杂草等物质吸入呼吸道和肺泡,会引起换气功能障碍或反射性喉头痉挛,导致缺氧和窒息。这都是因宣传教育不够,家长、老师、社区管理照顾不到所导致的。
(1)急救措施:淹溺儿童救出水后,就地抢救,立即清除口鼻内污泥与杂草等,将舌牵至口外,松解领口、腰带及紧身内衣,牙关紧闭者就地取材,如粗树枝等用布包裹撬开口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应该及时将溺水儿童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来。具体方法为:①膝顶法。将淹溺儿童腹部置于抢救者的膝部(另一膝跪地),使头低位,叩打背部,让水倒出。②肩顶法。将淹溺儿童腹部置于肩上,抱夹躯干,让头胸下垂,并轻轻的颠簸,使水倒出。③抱腹法。抢救者从淹溺儿童后背双手抱夹腹部,并使头胸向下,将水倒出。
淹溺的急救
A.膝顶法;
B.肩顶法;
C.抱腹法心肺复苏是淹溺抢救工作中最重要的措施。淹溺儿被救出水并清理呼吸道后,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心脏停搏应交替作胸外心脏按压,边抢救边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救治。
(2)预防措施:①初学游泳的儿童一定要在父母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②患心脏病、癫疒间、精神病等的儿童不适合游泳。③进行安全防护培训,如自救、互救技术。④每次游泳前应做必要的形体训练活动。⑤儿童不可独自到河边、海边,或入浴缸、水盆等玩耍。⑥去游泳池、海滨浴场游泳务必遵守游泳规章。
3.电击
俗称触电,由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1)急救措施:①迅速脱离电源。首先切断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的物件,如干木棒、干布带、干衣服、干绳迅速将电源线断掉,使儿童脱离电源。②如人体未脱离电源,救护者要用绝缘的物品,如橡胶手套、橡胶鞋、干衣服等绝缘物品或站在干木板上用一只手拉其衣服,使其脱离电源。③如电击儿童停止呼吸或呼吸心跳停止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就地抢救,如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要坚持抢救,急送医院途中也不可停顿。
(2)预防措施:①教育儿童不要触摸灯头、插座、电线和电器等。②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或者是高层建筑下躲雨,以免遭雷击。③在没有切断电路前,避免用湿手或湿布擦电器。④室内电插座应安装在高处,儿童摸不到的地方。⑤经常检查各种电器是否符合标准,及时查出隐患。
如何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重视儿童的保健,特别是要注重安全教育,增加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包括社区、家庭、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使儿童远离危险,杜绝意外。如教育儿童不吃有毒食物(苦杏仁、桃仁、白果等)。家长要选购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玩具,生产厂家也要严把质量关。重点是保证安全。教育儿童不要玩火及玩弄煤气灶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不站在高处东张西望,外出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法规,学校、居民小区可组织儿童进行有关交通法规的社会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学习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家庭中药物,尤其是安眠药类药物以及日用化学品,更要妥善安放。
电器插座、开关等均应使儿童摸不到,以防中毒或触电。学龄儿童不可在池塘、河边嬉水,以防发生溺水事故。对于青少年更要进行多方面的安全教育,以增加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防治意外受伤
如何防治割伤
刀刃、玻璃等锐器划破皮肤或皮下组织,但未伤及重要组织或内脏器官的,叫切割伤。切割伤是儿童最常见的外伤,多在玩耍刀具、削铅笔、削水果皮时发生。儿童动作灵活性差,加之疏忽大意,所以很容易造成切割伤发生。
浅的切割仅伤及表皮,深的可达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切割伤的切口比较整齐,容易愈合。
1.小而浅的切割伤,先要止血,如手指切伤时,只要把手指举高,捏住指根两侧(因血管分布于手指两侧)出血即可止住。然后用碘酒、酒精涂伤口四周皮肤,或擦红药水,用干净布(最好用消毒纱布)包扎。到第三天伤口如果不化脓,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四周皮肤,包扎好就行了。
2.如果伤口很深或较大,需要急送医院抢救治疗。送往医院途中也应采取止血措施,并保护伤口,可用消毒纱布压迫或包扎伤口,不可乱上药。
3.如被脏东西或生锈的锐器划伤了皮肤或是伤口较深者。
应该立即上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或破伤风类毒素等药物。
如何防治刺伤
长而尖的东西刺入人体后,会造成刺伤。伤口多数是小而深,有时会伤及深处的神经、血管及重要器官。平时应教育孩子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如针、铁钉、毛衣针等,更不要嘴里叼着冰棍或糖葫芦乱跑,以免造成刺伤。
1.遇到较深的刺伤,如果伤口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切勿随便将刺入物拔掉,应该送医院,经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从而避免发生大出血而措手不及。
2.遇到这种伤口多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破伤风抗毒血清,同时要口服抗生素或外用消炎药。
3.刺伤时还可能有异物存留,如竹棍刺入皮肤,拔出过程中可能会有倒刺遗留,刺入皮肤的钢针或刺头部分折断等。生活中用钢针挑刺,实际上就是除去刺伤后遗留的异物。这是浅的异物存留。如果异物较深,就必须让医生处理。
如何防治扭伤
扭伤是关节韧带或肌腱受强力压迫或碰撞的结果,也可以由于动作超过关节韧带的弹力限度所致的一时性损伤。这种损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常常会变成慢性或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所以必须及时加以处理。
扭伤的典型症状是局部疼痛和受压后疼痛加剧、出血、肿胀、皮肤青紫,受伤关节运动障碍。
儿童扭伤多因打闹及上体育课而发生,所以平时要教育儿童不要打闹,上体育课时一定要遵守纪律,听从体育课老师的指挥,并按老师教授的动作要领去做。
遇到扭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扭伤后避免关节活动。
2.防止继续出血(皮下出血可形成血肿),局部立即冷敷以止血、防止皮下血肿。
3.局部包扎固定。
4.及时送医院诊治。
如何防治骨伤
四肢在受伤以后出现疼痛、肿胀、青紫、畸形、或在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了关节似的异常现象,在伤处摸到或听到断骨摩擦的感觉或声音等,是骨折的表现。如果皮肤有裂口与骨的折断处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多个部位的开放性骨折是严重危及伤员生命的损伤。
如果伤后关节有畸形、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关节窝空虚、肢体只能保持在一个位置上,这是关节脱位的表现。
骨折、脱位时如果出现了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受伤处严重肿胀等,都可能是休克的表现;如果同时出现伤处以下的脉搏消失、感觉减退,则可能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上肢骨折和脱位的特点是伤后肢体不能正常活动及持握物品。下肢骨折和脱位的特点则是不能正常活动以及站立和行走。
遇到骨伤,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活动伤肢。
2.所有的检查和操作动作均应谨慎。
3.对出现休克现象的伤员要首先处理休克。
4.肢体无伤口或肿胀不严重者,不必解开衣裤;肿胀较重或有裂口者,应剪开、撕开衣袖或裤管、袜子。脱鞋子时,应尽量松开鞋带,固定踝部,将鞋慢慢脱出。
5.要避免过多地搬动伤肢而增加伤员痛苦。
6.骨折畸形不严重的按原位固定,骨折畸形严重的用手牵拉伤肢远端,以消除显著的畸形。
7.用木板、夹板、书本、树枝等硬物捆扎固定伤肢。
8.所有的骨折都应做相应的固定,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各1~2个关节为宜。
9.如果一时找不到任何器材固定伤肢,也可将受伤的上肢悬挂在颈上并放置胸前,或将受伤的上臂绑在胸的侧方,或将受伤的下肢与健肢一并绑起来。
10.骨折、脱位伤员有伤口时应先用无菌、清洁的布类覆盖创面,露出皮肤外的折骨切忌当场送入伤口内。
11.上肢骨折或脱位都应用布巾将前臂悬挂。掌、指骨有骨折的要让手半握拳(如捏持一个软的球状物),再置放、固定在一块木板上。
12.骨折、脱位的初步外固定,即使是最简单的处置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减轻伤员痛苦、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乃至挽救生命都是不可缺少的。
13.没有休克表现和剧烈疼痛的上肢骨折伤员,在行外固定后可以步行,其余都应抬送。
14.抬运器材除担架外,门板、木板、竹板、睡椅都可使用。
15.骨折、脱位伤员都应立即到医院急诊,有休克表现的更应迅速送诊。开放性骨折和脱位的伤员应在6小时内到医院处理伤口及进行抗破伤风感染的处理。已作现场复位的要及时向医师说明。
如何防治烧烫伤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较多见的一种外伤。烧烫伤比较多见于儿童。一般讲,烧烫伤是指热液烫伤及火焰烧伤,但广义的烧烫伤应该包括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以及放射线烧伤等。
烧伤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的损伤,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烧伤,往往影响到很多重要器官。
不慎遇到烧烫伤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1.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迅速灭火,使伤员不再继续受伤,如因火焰直接烧伤,应使病人迅速离开火源,并及时脱去或剪去已着火的衣服,特别应注意着火的棉衣,有时明火虽熄,但暗火未灭。如果是高温液体烫伤,应立即将粘在皮肤上的热质用冷水冲去。切记不要用毛巾擦,否则会将皮肤一同擦去。农村中常见儿童被稀粥烫后,家长急忙用毛巾擦拭,结果将烫伤的皮肤也随之擦去,使预后不良,伤愈后留下大片瘢痕。
2.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合并损伤。烧伤一望即知,但有时合并其他损伤,如颅脑损伤、胸腹腔脏器损伤、煤气中毒、骨折等,易被忽略,因此需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