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由来
49612500000039

第39章 成语、典故的由来(4)

“国是”与“国事”的由来

“是”字有“法则”的意思,“国是”即有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含义。它出自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这里的“共定国是”,就是共商国家大计、国家政策,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国家事务。“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则,常也”,“法也”,“国是”即为“国家之法则”、“国策”。

“国事”指有关于国家的事情。它出自《周礼》:“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

“是”也有和“事”含义相同的地方,指一般的事务、事情。《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孙子曰:“特来讲和一件是。”乐毅曰:“何是也?”此处,“是”和“事”就没有区别。《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国是如此,大夫何以家为?”这里的“国是”就不应该是“国策”的意思了,而应该是“国家之事”。

“是”有“事情”的意思,但是“事”却没有“是(法则)”的含义,所以不能混淆。所以,在实际使用上,“国是”就要比“国事”的范围窄些,“国是”就只能够用在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以及商讨国家政策的地方,如共商国是,纵论国是等。而“国事”一般用于讨论国家事务,如国事访问,家事国事天下事,国事繁多等等。

有人把“国是”和“国事”的区别归纳为四条: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三令五申的由来

成语“三令五申”现在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

三令五申本是我国古代的军令,即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约束即布,乃设斧,即三令五申之。”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这就是三令与五申的内容,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刎颈之交的由来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还有《史记·张耳陈余》中写道:“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张耳陈余不仅是刎颈之交,还是忘年之交,君子之交。指的是两人在道义上结成朋友。

锯子的由来

过去人们都以为锯子的发明者是鲁班。但一九七三年在陕西蓝田县,一九七七年在武功县分别发掘出三把西周时期的铜锯。这些锯都有锯柄、锯身、锯齿,而且有三百齿,虽然在地下埋葬了多年,仍很锋利。这一发现,使锯的发明比鲁班所在春秋战国时代提早了一天多年。

旗人的由来

“旗”是明朝后期的一个军事单位,跟现在的团、营、连类似。

在东北,女真分为未开化的生女真和已经开化的熟女真。生女真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难以自给,经常骚扰熟女真和辽东的中国人。朝廷为了维护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被侵害,不得不派兵保护熟女真和辽东的中国人。但中国人不愿意打仗,于是只能让当地的熟女真充当维护地区安全的军事力量。也就是说,把熟女真编成中国的边疆守卫军队。因此生女真和熟女真都在半军事化的组织下生活,他们更熟悉当时的军事制度。

明朝万历后期,熟女真之一的建州女真人奴儿哈赤当时也是中国的边防军官,在维护中国边疆的名义下打击吞并其他生熟女真。后来势力强大后,以“七大恨”为由,宣布脱离中国独立,建立“金”政权,是为“后金”。他按照明朝的军事制度,把他的部下分为八个旗,后来这八个旗囊括了所有熟女真和大部分生女真,(那些不在八旗内的女真人后来成为了鄂伦春等民族,都不是满族)就是现在的满洲八旗。此外,他控制下的中国人编为汉八旗,蒙古人编为蒙古八旗。

女真人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不分男女老幼。全民皆兵。经济来源主要靠入关掠夺现成的东西和掠夺奴隶在后金控制区生产。

后金汗努尔哈赤在攻打广宁的时候,被民族英雄袁崇焕击毙。其子即位,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改大汗为皇帝。把满洲八旗称为“国人”。

中国内乱时,清兵趁机入关,靠八旗这个军事力量控制了整个北方。后来,八旗世袭,而且禁止旗人与汉人通婚。所以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满洲八旗人还都是满洲人,而满洲人也都属于八旗。但辛亥革命后,取消了对八旗的优待,是不是旗人就不重要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是满祖,但不知道是哪个旗。

剪彩的由来

剪彩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剪彩起源于西欧。古代,西欧造船业比较发达,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了防止人群拥向新船而发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离船体较远的地方,用绳索设置一道“防线”。等新船下水典礼就绪后,主持人就剪断绳索让观众参观。后来绳索改为彩带。人们就给它起了“剪彩”的名称。另一种传说,剪彩最早起源于美国。1912年,美国一家大百货商店将要开业,老板为了讨个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门打开,并在门前横系一条布带,以引人注目。可是,在离开店前不久,老板的一个10岁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哈叭狗从店里窜出来,无意中碰断了这条布带。顿时,在门外久等的顾客,鱼贯而入,争相购买货物。

不久,老板又开一家新店,他又让其女儿有意把布带碰断。果然又财源广进。于是,人们认为小女儿碰断布带的做法是一个好兆头,群起仿效,用彩带代替布带,用剪刀剪断彩带来代替小孩碰断布带,沿袭下来,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仪式。

久而久之,这种仪式先是在全美,后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开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它自己也被人们赋与了一个极其响亮的鼎鼎大名——-剪彩。

从剪彩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它最初只不过是人们用以促销的一种手段,到了后来,它才渐渐地演变为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仪式。

河东狮吼的由来

释义:河东:古郡名;狮吼: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成语“河东狮吼”出处: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喜好宾客,蓄纳声妓。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他的好友诗人苏东坡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

《跪池》是《狮吼记》中一折,讲的便是柳氏的故事。一天,苏东坡邀陈季常春游,柳氏担心他与妓女鬼混,不准他去。陈作了保证,如有妓女愿受罚打,柳氏才答应。后来柳氏打听到,果然有妓女陪他们游逛,回来便要打他。陈怕挨打,经苦苦哀求,改为在池边罚跪。苏东坡来访,看到陈季常这副样子,认为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耻辱,用些大道理责怪柳氏,两人争吵起来。柳氏觉得苏东坡唆使其夫携妓游,又来干涉自己家的事,便把他赶出去了。

陈季常为什么这样服管?柳氏在陈季常对她撒谎时,一边哭着一边说出这样一句话:“若还违拗些儿,天吓!我不刎便吊!”原来这是她的法宝,两者相比之下,陈季常只有乖乖地服管了,其实,如按古法,柳氏照为妻之道去做,百依百顺,由陈季常浪荡,恐怕不会有好结果,远不如“妻管严”,要他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倒能有所成就。

臭老九的由来

知识分子何以被称为“第九种人”,这要追溯到十三世纪的元帝国时期。中国虽然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但历朝历代的政府并没有象印度那样明文划定公民的社会等次。由政府出面用文件形式界定帝国公民社会等次则是元帝国的独创。蒙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中亚细亚人);第三等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的中国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帝国所属的中国人。上述的等级划分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一、官(政府官员)。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三、僧(佛教僧侣)。四、道(道教道士)。五、医(医生)。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娼(妓女)。九、儒(知识分子)。十、丐(乞丐)。

“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当时的革命对象分为九种,知识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称为“老九”。更有甚者,有重要人物人还在这九字前面加了一个“臭”,于是“臭老九”便成了知识分子的代称。

俱乐部的由来

俱乐部文化起源于英国。17世纪的欧洲大陆和英国,当时的绅士俱乐部源于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民间社交场所,它们往往都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俱乐部的内部陈设十分考究,锄古香古色的房间和美轮美奂的装饰,俱乐部内都还设有书房、图书馆、茶室、餐厅和娱乐室。俱乐部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外,还向会员提供餐饮、银行保险、联系和接洽等各项服务。以前,标准的英国绅士是不会随便下馆子、去银行的,他们总是在自己的俱乐部里完成这些事情。就连写信、写短笺他们也都尽量用所在俱乐部的纸张,因为这样才得体。在传统的英国俱乐部中,英国绅士良好的教养、优雅的传统及对生活的高雅品位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在英国社会,一个人拥有多少知名俱乐部的会员资格是此人社会地位高低的体现。

由于俱乐部还是属于交际场合,所以,会员一般都会以特定的职业身份与他人相处,保持自己的良好行为举止。有的高层次俱乐部都设有太太活动室,增进会员家属之间的交流,若是太太不参加俱乐部活动,一般也比较放心,因为顶级俱乐部其实是另一个正规社交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