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骆驼王子
4962200000014

第14章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2)

我倒宁愿相信日本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古生物学家所做的解释:剑齿虎的灭绝与其繁殖方式有密切关系。虎作为大型猫科动物,脾气怪戾,性格孤僻,单身独居,雌雄仅在发情期短暂相聚,观察现代老虎生活习性可以发现,交配时,雄虎动作粗暴,常表现出雄性的征服欲来,雌虎则亮出爪牙挣扎反抗,虽然这时候的扭打不会像对付猎物那般出手狠毒一招一式都要置对方于死地,半真半假,真真假假,但猛兽的粗狂往往使老虎不晓得轻重,交配结束,雌虎身上总会留下伤痕。现代老虎尚且如此,体形更大脾气更暴躁的剑齿虎可想而知了,交配时,雄虎那两支伸出嘴腔锋利如剑的长牙有意无意会刺痛或划伤雌虎,雌虎挣动时,如剑的长牙也常不小心碰伤雄虎,雄虎暴跳如雷,以牙还牙,更霸道更残酷地伤害雌虎。那个时候的剑齿虎,为了更高效地猎捕大型食草兽,在种内竞争的压力下,那对可怕的门齿进化得越来越长磨砺得越来越尖利。发展到后来,雌雄虎一旦交配,力气相对较弱的雌虎轻则遍体鳞伤,重则伤残致死,绝无幸免。为了繁衍后代,要冒生命的危险,当然是很不划算的事情。再说,雌虎一旦身亡,后代也化为泡影。久而久之,许多雌虎拒绝交配,拒绝生养后代。即便有雌虎受本能驱使,勉强与雄虎交配,又侥幸保全了性命,但因受了伤,影响了捕食,产下虎崽后,弄不到足够的食物,虎崽的夭折率也极高。老天爷破坏了剑齿虎的繁殖机制,粗暴的具有很大伤害性的交配行为抑制了雌虎的生育本能,这一中古时期在地球上横行一时让其他兽类闻风丧胆的物种终于慢慢消失了。

关于国宝大熊猫的衰亡,较普遍的解释是,三百万年前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盛的箭竹林,大熊猫以箭竹叶、箭竹茎和箭竹笋为食,箭竹成了大熊猫的传统食物。发展到后来,变成特化动物,食谱单一,非箭竹不食。冰河期来临,地球气温骤降,箭竹大批死亡,殃及大熊猫,分布范围也迅速缩小;到了现代,人口几何级数膨胀,人类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致使全世界大熊猫仅剩一千余只,局限在四川、陕西、甘肃少数地区。

而我在花了大半年时间深入川西跟踪观察大熊猫生态习性后,对学术界上述解释持怀疑态度,得出一个虽不是很成熟却是全新的结论,我认为大熊猫衰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养育后代的行为太怪异太冷僻,阻碍了种群的发展。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大熊猫的幼崽生出来时非常小,仅一百克左右,像只粉红色的疏毛大老鼠,与成年兽体重的比例超过1:1000,这在所有兽类中极其罕见。过于弱小的幼崽,毫无疑问抚养起来难度极高,就像超薄型玻璃器皿,稍有不慎就会破碎。虽然大熊猫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舔干净后焐在怀里舍不得放下,走动时就夹在颏下,只露出幼崽摆动的小尾巴,保护措施很严密,但大熊猫肢短体胖,素食主义者,性格温顺,行动迟缓,易受猛兽袭击;还有各种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侵害,幼崽在头半年里夭折率超过50%。雌大熊猫在漫长的哺乳和育幼期间不会发情,要等幼崽满三周岁能独立生活后才会考虑生育第二茬幼崽,而且还不是马上就找异性伴侣,一般有半年以上的单身期,生育周期拉得很长,这在动物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最糟糕的是,虽有三成左右的雌大熊猫一胎产一崽,七成左右的雌大熊猫一胎产二崽,但凡产下双胞胎的大熊猫,妈妈只会抱走一个,另一个毫无例外地遗弃在荒野任其死掉。熊猫妈妈一只手臂要支地走路,只能用另一只抱孩子,所以无法同时抚养两只幼崽,只能采取弃一保一的育幼策略。也就是说,雌大熊猫每生育一茬最多只能存活一只幼崽,再扣除天灾人祸等因素,实际能活下来的不足30%,繁殖率低得接近零,有的甚至是负数。因而这个物种必然走向衰亡。

远古恐龙、中古剑齿虎和现代大熊猫,虽然灭绝和衰亡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养育后代这个生命最重要的环节出了问题。对一个物种来说,饥饿、干渴、天敌、地震、荒火、疾病、寄生虫等会剥夺某些个体的生命,灾害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物种数量减少,可一旦笼罩在它们头上的灾难云消雾散,种群很快就能重获生机,迅速繁衍壮大,唯有当繁殖和育幼机制出了毛病,那才真正无药可救,必然没落而衰亡,衰亡而灭绝。

顺着这条思路,我认真思考日曲卡雪山一带野骆驼在数十年间由繁荣昌盛而走向没落衰亡的内在原因。很可能也是繁殖和育幼机制出了毛病。我觉得骆驼王子是开启秘密的一把钥匙,使我隐约瞧见了问题的症结。我再次升腾起想象的双翼,在脑子里模拟三百多年前尕玛尔草原上所发生的有关野骆驼的故事。

大皇冠率领野骆驼群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滇西北日曲卡雪山。种群内的中老年骆驼大半都倒在漫漫征途上了,留下的多为青少年骆驼,虽然消瘦憔悴,但健旺的血脉成长期的生命,恰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活力。辽阔肥沃的尕玛尔草原,浩瀚的戈壁沙洲,永不干涸的古戛纳河,为这些劫后余生的野骆驼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没过多长时间,这些野骆驼养得膘肥体壮,毛光水滑。整个种群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大皇冠老了,万里征途,率领骆驼群闯过无数生死关口,心力交瘁,在某个早晨,老死在一块碧绿的草滩上。首领一死,众骆驼便四分五裂,按照物种与生俱来的习性,以血缘为纽带,分为若干小群,散落在广袤的草原戈壁。

虽然大皇冠已死,虽然已经到达了迁移的终点,但是杰出的首领大皇冠创立的爱幼传统却原封不动保留了下来,悉心照料,严密保护,无微不至关怀,就像人类形容某些父母溺爱孩子那样,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在艰难困苦的迁移途中,为了保存种族的血脉,是完全必要的,但到了鸟语花香的和平环境,仍这么个爱法,显然不利于小骆驼的成长,太多的爱变成了精神枷锁,太多的爱变成了精神牢狱。小骆驼们在成年骆驼的百般呵护下,就像是栽在温室里的花朵,美丽而脆弱,娇嫩而易折。更可叹的是,到了该产生逆反心理萌发独立意识的年龄,却仍浸泡在脉脉温情中,使得这些后代外表看上去又高又大像成年骆驼,其实还是个缺乏主见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小骆驼,不敢离群出走,不敢追求异性,不敢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数代之后,种气衰微,生命的质量一代不如一代,整个族群由辉煌的顶点急转直下,越来越孱弱,加上人类的大肆捕捉,不可避免地走入衰亡。我想,我这个观点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骆驼王子长大了,一眼望去,五匹野骆驼里,它长得最高,挺胸抬头时,比光脖子首领还高出一寸余,模样最英俊,毛色最鲜亮,仅从表象看,完全是匹发育成熟的成年骆驼了。可事实上,它在群体中仍像匹还没长大的小骆驼,处处受到照顾。它自己似乎也没把自己视为一匹顶天立地的雄骆驼,仍保留着未成年小骆驼的行为特点,跟随在四匹成年骆驼屁股后面,时不时地还会依偎在秋草母和杏眼雌的身边,接受母性的爱抚。最糟糕的是,它连离群出走要建立自己的生活的念头也没有了,连轻微的抵触情绪也荡然无存,青春的骚动,青春的反叛,青春的炽热,青春的激情,就像被烈日蒸发的雾气,消逝得无影无踪。

任何一个生命,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生物钟的指针转到哪里,便会发生相应的行为特点。举个例子,小狐狸刚出生时,双眼紧闭,体毛稀疏,也不会吃奶;数小时后,体内生物钟的指针转到该吃奶的位置上,小嘴便会做出咂吮的动作,小鼻子就会翕动嗅闻,顺着奶香钻到母狐狸的怀里去吃奶;几天后,体内生物钟的指针转到该睁开眼睛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了,那眼皮便会自动弹开,茶褐色的清亮的小眼珠子便会骨碌碌转动好奇地打量四周;两三个月后,体内生物钟的指针转到性别差异的时刻,雄性小狐狸之间便会频繁发生游戏式争斗,扭滚噬咬追逐戏闹,雌性小狐狸则相对比较安静,更愿意陪伴在母狐狸身边,观摩学习做妈妈的经验;再过若干个月,体内生物钟指向青春期,雄性小狐狸便会在外出觅食时常常开小差溜到外面去玩,有的就此离开母狐狸的巢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立门户去了,而雌性小狐狸却会再在母狐狸身边继续待一段时间,帮助母狐狸养育下一茬弟妹,同时学习如何分娩如何喂奶如何保护幼崽等一整套育幼课程,为将来自己做母亲做好准备……

体内生物钟是生命在每个阶段表现出各种各样行为的生理基础,所谓生物钟,其实也是物种从孕育、成长到衰亡各个环节的生命程序表。体内生物钟有个特点,假如因为种种原因该生命未能表现出指针所指示的这一时刻理应表现的行为特征来,错过了生物钟的时间表,那么,某种行为特征便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了。换句话说,体内生物钟的指针不可能倒过来拨,是无法逆转的。关在动物园铁笼子里的幼狐,吃的是管理员投放的肉块,不用操心觅食问题,错过了青少年学习狩猎技艺最佳时机;长大后,将它放归山林,面对老鼠和野兔它会束手无策,怎么努力也抓不住猎物,到头来活活饿死。

我晓得,骆驼王子体内的生物钟指到青春期时,未能表现出摩擦、反叛、孤独、出走等行为特征,错过了养成独立意识的年龄阶段,性格已经定型,好比泥坯在炉窑里烧成了畸形,已无法再纠正了。换一种说法,它体内的生物钟走到幼年期就停了,所以,它虽然外表看起来高高大大像匹气宇轩昂的成年骆驼,但它的行为却表现得像匹未成年的小骆驼。

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如何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