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7月。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1月。
3.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吴增强、张建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6.赵水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7.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李玉华、卢黎歌等:《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3.檀传宝等:《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聚焦新生代——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研究和调查》,地质出版社2006年版。
15.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走出网络迷途》,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16.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张向葵:《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李萍、沈浩、涂雄悦:《网络与孩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刘守旗:《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刁生富:《21世纪网络人生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金伯利·S.杨著,毛英明、毛巧明译:《网络心魔: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3.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埃里克·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集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史秋衡:《赛博化课堂:网络与教育》,夏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31.赵水忠:《数字化侵害:中国青少年网络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36.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7.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8.何威:《新媒介Cybergame的关键特征》,《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期。
39.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0.胡霞、邱莉:《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1.王瑟等:《大学与网络,哪个是他的航向?》,《光明日报》2007年7月12日。
42.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2007年)。
43.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4.刘婧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当前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45.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46.盛晓白:《网瘾问题的心理学剖析》,《光明日报》2006年8月3日。
47.张锋、沈模卫:《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心理学报》(2006年)。
48.晏辉:《虚拟享用:伦理辩护与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9.董海军:《网络:网虫的自恋舞台》,《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50.刘同舫:《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1.姚红玉等:《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2.赵晓红等:《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
53.张雷:《网络聊天机器人小I对网络社会交流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4.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5.刘大椿:《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
5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57.张彦:《论网络空间的净化与青少年网德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58.肖诗鸣:《“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59.卢山冰、黄孟芳:《网络主体的理性解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
60.任红杰:《关于虚拟现实认识的误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1.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2.饶志华:《论婚外恋产生的社会基础》,《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63.刘晋飞、王茂福:《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互动可持续性的原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64.巫汉祥:《网络语言与虚拟生存三面观》,《集美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65.卢晓红:《青少年黑客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指导》,《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67.徐瑞萍:《信息时代的十字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8.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
69.李万兵:《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6年)。
70.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71.石伟、李建明:《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防治》,《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72.王丕承:《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73.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74.黄永红、刘汉霞:《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及思考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75.黄永红、刘汉霞:《中国网络语言初探》,《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76.张广纯:《青少年网络信息强迫现象的心理及对策研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
77.叶世利:《中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78.颜翠芳、王邦虎:《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
79.张本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防治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0.张红卫:《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81.李金媚:《关于网络语言的几个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2.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83.杨鹏:《游戏、心理与环境:以系统思维综合对待网络游戏成瘾》,《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84.郑百灵、谢建社:《论互联网人际交往的特征及类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85.魏钢、代金平:《论哲学网络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86.杨容、郑涌等:《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
87.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