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及其局限性
艺术品市场与其他的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艺术品市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西方的经济学自马歇尔以来,其主流的经济学思想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思想。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预先假设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然后在这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之上,推导出经济的一般均衡和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模型,最后社会在一般均衡的状况下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实现“帕累托最优”。
概括地讲,新古典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主要包括下面的一些假设的前提条件:
第一,经济人的假设,即假定经济中的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
1.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
2.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
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交换是从“经济人”的本性驱使自然而然发生的。人类的交换倾向是利己本性的外在形式和作用方式。
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对经济活动具有完全的信息,因而每个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可以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最优的决策。
第三,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所谓完全竞争市场,指的是满足下面四个条件的市场结构:
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众多,因此他们对市场价格都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的接受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所有的资源可以在各厂商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
4.信息是完全的。
第四,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的交易没有交易成本。如果有交易成本,则市场机制就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第五,新古典经济学在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时,假定经济中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
另外,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的一般均衡的实现,还必须有一个瓦尔拉斯拍卖人来对商品进行拍卖,以使供求双方能够在供求均衡的情况下达成交易。
运用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原理对金融市场进行研究,经济学家发展出了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理论。金融经济学家假定金融市场是一个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市场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对市场具有理性的预期,理性预期的投资人有能力作出最优的决策。当所有的投资人都是理性预期的时候,金融市场的价格呈现出随机波动的特点,对市场的预测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理性预期的市场不存在套利的机会,因为没有人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从上面的假定前提可以看出,经济的一般均衡和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有十分严格的前提,而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则往往无法满足这些严格的假定。现实的经济生活比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描绘的世界更为复杂和丰富多彩。至于现实的金融市场,也往往离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理性预期的有效金融市场有很远的距离。
对于这种观点,在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得到了反映,其主要的代表就是行为主义的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及其在艺术经济领域的运用
一、适用于艺术经济领域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众多的理论来分析复杂的现实世界。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理论做一个简述。
第一,行为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因为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行为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下面的一些方面:
行为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G.S.)认为,经济生活中不仅有理性的行为,而且有非理性行为。但贝克尔希望把经济理性和非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市场的理性去整合经济单位的非理性行为。
另外一个经济学家莱宾思坦提出了经济非理性的“X-低效率”理论。他认为:
1.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企业营运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现实情况并不相同,市场普遍存在偏离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非配置型低效率现象。
2.任何经济行为者都存在非理性的行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所谓“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只能是一种极端和个别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决策依赖于习俗、惯例、模仿的形式,很多时候受感情的影响,不是完全理性的。
3.任何企业内部都存在非理性的现象,企业不是一部将投入变为产出的高效率的机器。企业的运行受到人的非理性的感情的影响和社会道德、习俗的影响。
集经济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研究于一身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Herbert Simon)专门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西蒙认为:由于经济行为人的真实决策情景的不确定、不完备性和复杂性,使得全面理性不可能实现,同时作为信息处理者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决定了经济行为人的决策是以近似代替精确,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是“寻求满意”而不是“寻求最优”。西蒙主张,理性经济人应该改为有限理性人或“管理人”,管理人关心的只是在他看来最要紧、最关键的因素。[1]
第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除了对理性经济人的概念提出质疑外,当代经济学家还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这一假定提出了修正。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现实经济中交易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20世纪60年代,以阿克劳夫、斯蒂格利茨和斯宾塞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了信息经济学。他们认为,市场经济的实际,并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的完全信息,而是不完全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不完全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获取信息需要费用,导致了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市场的失灵。因此,现实的市场经济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是存在市场的扭曲。要解决市场的扭曲,信息经济学建立了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产权和制度的设计,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的影响,减少市场的交易成本,使资源的配置能够得到优化。
第三,现代经济学还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一假设。现代经济学一般认为,市场在很多情况下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因而经济决策人的决策不是可以规避博弈分析的简单的单人最大化行为。实际的经济活动都涉及策略互动的博弈。不完全市场的均衡是建立在博弈之上的均衡。基于这种认识,现代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博弈论,并运用它来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四,现代经济学还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上没有交易成本”的假定。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不可能通过价格的调节自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而在经济中必须发展企业组织和进行制度的设计,才能降低交易费用,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这就发展出了制度经济学,其中包括委托-代理观点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观点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产权观点的企业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运用这些理论,就可以分析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企业组织和制度。
第五,新古典经济学在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时,假定经济中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我们知道,现代经济中存在广泛的收益递增的情况。新古典经济学假定金融市场是有效的、理性的市场,而实际的现代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的无效的、非理性的、有时甚至是疯狂的行为。现代经济学,包括行为经济学,对此进行了修正。
二、对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总的来说,对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完全不适用的,而是几乎需要运用到上面提到的所有的现代经济学理论。这是因为,现代艺术品市场具有自己的很显著的一些特点,包括:
(一)现代艺术品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市场
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往往是基于一些非经济的原因。例如,名画的高价购买者不一定是为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而有可能是偏好某风格画家的作品,或者是喜欢收藏艺术品;有些人购买了艺术品之后就再也不向市场出售,而是作为自己的一种独有的喜好;有的人甚至建立私人博物馆,免费供人们参观;很多富豪天价购买艺术品,仅仅是为了证明他们热爱文化,热衷于文化事业,或者证明自己高贵的身份;有钱人会装模作样地去一些他们自己并不懂、也并不喜欢的文化场所,大笔花钱,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也很有文化。很难说这样的行为符合理性的“经济人”的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往往是扭曲的,没有完全反映艺术品真实的价值。
另外,在文化艺术商品的投资者中,有的投资人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也有可能是出于利他的动机。例如,某人高价购买古董,但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把它赠送给国家的博物馆。投资建公共文化设施,搞公益文化事业,出钱保护文物等等,都有可能是因为投资人的利他的动机。这些投资,也不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的原则。
(二)艺术品市场与一般的金融市场相比较,其有效性更差,资产泡沫更多,因此无法用有效金融市场理论来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人比其他产品市场的投资人更不理性,受感情、心理、偏好的影响更大,因而艺术品市场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泡沫以及价值与价格的背离现象。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品估价的困难、不准确而导致的投机性的泡沫也往往比较严重。
2.在艺术品市场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噪声交易者”。所谓的“噪声交易者”,指的是不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来购买资产的投资人,也指那些对收益和风险作非理性预期的投资人,他们或者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因而在投资的时候无法理性地判断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3.艺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流动性障碍,很多的艺术品在被买卖之后,往往就被收藏了起来,而在需要出售的时候又往往无法变现,这就使得艺术品市场的艺术品,没有股票和货币市场那样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另外一个交易的障碍是艺术品市场的艺术品交易费用和中介费用特别高,投机者在艺术品市场上无法像在股票和货币市场那样顺利地进行套利活动,因而无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还是套利定价模型,在艺术品市场上都是无效的。建立在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的金融理论不适用于艺术品市场。
(三)艺术品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这是因为,艺术品的鉴别,艺术品质量的判断,艺术品的欣赏,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准。买卖双方在很多场合都无法完全准确、充分地了解信息,因而在艺术品市场中需要有特殊的制度安排,例如专门的中介组织、第三方艺术鉴赏机构等等。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充分的问题,文化艺术品市场比其他的产品市场有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制度和游戏规则的制定就更重要。例如,在一个艺术品市场上,如果没有好的制度和游戏规则,完全没有管理,那么商人可能会把一些冒牌货拿来充当名家的原创作品出售,而买家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很可能会上当。久而久之,买家会认为市场上没有真货,因而产生冒牌货泛滥的情况,最后名家的原创作品也没人敢买。这种逆向选择问题事实上在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已经出现。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在委托-代理合同中还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例如,某画家和交易商订了供货的合同,要出售一批作品给艺术商,但是,如果该画家在市场上承诺的合同太多,他完全有可能把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交给艺术商,而艺术商因为鉴别能力有限,也无法判断作品的好坏。结果艺术商因为画家的道德风险问题而遭受损失。
(四)艺术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特点
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相反,艺术品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不完全竞争的,垄断和寡头是市场的常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苏富比(又叫索斯比)和佳士得是两家最大的艺术拍卖商,它们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最高等级的艺术作品的交易,并且具有制定国际艺术品市场价格的能力,其他的艺术品拍卖商则根据它们经营的产品的档次,分成不同的等级,交易的产品是极端差异化、不同质的。交易商的等级化、差异化,艺术产品的差异化、不同质的特点,反映出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