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977200000041

第41章 文化随笔(7)

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这里年降水不足18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5倍,十年九旱,丘陵纵横,沙砾遍地,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带”。2004年,全市9.6万贫困人口中的90%生活在这里,境况窘迫。当年,中卫撤县设市,市委、政府大力发展砸砂瓜产业,用短短3年时间建成了100万亩硒砂瓜基地,昔日蛮荒的中部干旱带披上了绿装,当地群众也由此蹚出了一条小康之路。截至2012年,全市种植砸砂瓜由建市之初不足10万亩发展到100.15万亩,总产量达到120万吨,平均亩产1200公斤,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以上,从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状态。砸砂瓜产业已真正成为中部干旱带上“拔穷根”工程、“造血”工程,真正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几十万回汉人民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徐忠15岁那年,父亲徐大力背砂压地,风餐露宿,饥肠辘辘。几年光景,家里依旧空空。徐大力一心想在压砂地里种出救命粮食的梦想没有实现,自己却被活活累死。为躲避饥荒,徐忠只身去了内蒙古。他刚走,母亲因无法忍受生活的重压跳崖自尽了。30年后,徐忠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中卫香山地区,决心从头开始重振家业。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他带领两个儿子连天昼夜苦干,最终铺了两亩压砂地并种上了籽瓜。在一次背砂中,徐忠被塌陷的砾石砸折了腰,长年瘫痪在炕上。1980年秋天,香山地区压砂地铺造状况还处于劣势,但人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的儿子徐大龙、徐小龙不甘落后,一起投身到了铺压砂地的热潮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生活依然很穷!

历史发展到新世纪,中卫市委、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在加快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想办法、拿措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于是,香山人开始拼搏了,从种籽瓜到种西瓜,连年抗旱,矢志不渝,并在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鼓舞下,徐大龙、徐小龙这样的个体终于成长为一个群体,大家虽然都苦,但从此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了战天斗地的激情,于是,徐小龙成长为种植砸砂瓜大户,徐大龙成长为砸砂瓜经销商,他们再也不是靠天吃饭、靠政策救济生活的可怜人了。

砸砂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亲临香山视察,给了中卫市干部群众莫大的关怀和鼓舞。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陈建国书记也多次到香山地区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倾入了大量心血,并给压砂瓜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砸砂瓜。

压砂地的历史若追溯起来,很有些年代了。在香山和海原,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说压砂地是“苦死老子,富死儿子,穷死孙子”。一块压砂地,联系着三代人的命运,可见其艰难和重要。压砂地能蓄水保墒,减少蒸发,增加地温,防止水土流失,加速作物成熟,不仅可种植粮食,还适宜种植瓜菜、枸杞等经济作物,而且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

将砸砂瓜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经营,规划先行,扩大基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最终使环香山地区建成百公里砸砂瓜产业带、致富带、生态带实现效益最大化,并形成驰名品牌,是中卫市的一个创举。2005年香山地区遭受50年不遇的大旱,市领导频频深人田间地头查询,在期待老天降雨无果的绝望里,倾全市之力打了一场抗旱之战。整整抗旱35天,从而保住了收成。当年,砸砂瓜总产量达到2.1亿公斤,实现收入1.2亿元,瓜农人均收入2500元,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嗣后,自治区投资1700多万元,于2006年3月底建成引黄补灌工程,环香山地区从此结束了无水灌溉的历史。为了把山区农民种成的瓜卖出去,几年来市委、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砸砂瓜节,并组织相当规模的销售队伍,由市领导挂帅分赴全国,召开新闻发布会、洽谈会,帮助农民卖瓜,至此“香山砸砂瓜”品牌已打人北京、上海等22个大中城市,进人深圳沃尔玛、美国山姆会员等高端消费市场,被2008年北京奥运会遴选为绿色食品。

砸砂瓜产业已经彰显效益。如今,喊叫水乡白圈子村有的砸砂瓜种植户盖新房、买轿车者为数不少,香山乡的农民在城里买楼房者比比皆是,将子女送到市区上学,有的还能供养两个大学生在外地读书。

《菜园文化》电视纪录片主要参考资料:李进兴编着出版的系列着作,海原县志办公室有关史料,海原县文物管理所档案文献等。

本片用现代视觉走进海原的历史,把人们引人一个古老而空灵的世界,触摸文明的碎片,聆听从远古的历史中隐隐传来的天籁之音。

20世纪80年代中期,海原县的菜园村出土了大量以石器、陶器和骨器为主的古代生活用品与劳动工具。考古学家们在方圆10多公里范围内发掘清理出大量墓葬、窑穴和房屋基地,印证了这些文明出现在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被考古界定名的“菜园文化遗存”。菜园文化遗存的发掘,不仅表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的海原地区已有人类居住,而且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研究提供了相当数量且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史上成为一件大事。

菜园新石器遗存发掘于海原县西安乡南华山北麓坡地,面积41250平方米,有墓葬120多座,形制各异,葬式奇特,随葬品除一些陶器外,多为刀、匕、凿、锥、石簇、楔形石核等有着游牧风貌特征的各类器具,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氏族墓地。被称之为3号屋址的原始窑洞式房屋,充溢着先祖们质朴灵动的原始智慧。古窑由半圆形场院,长条形门道,过洞式门洞和椭圆形居室组成。居室内设有藏物窖穴和灶炕,入口处有缓冲空间处理,并另有避风御寒的掩闭设置。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原始窑洞式房屋背山临沟,避风向阳,接近水源。窑洞式民居文化堆积层厚达4.9米,说明先祖在此长期过着定居生活。据今4100多年前的“壁灯”,经专家考证,可能是我国先祖所使用的最早的灯具。菜园遗存从墓址、窑址中出土各种文物4000多件。据推断,遗存距今约4240年至3980年,对研究宁夏地区的远古历史至关重要。

菜园文化遗存,就其所呈现出的文明进化程度而言,专家断言与着名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大体都处于同一水准。但它那独特的窑洞式民居和富于创意的原始壁灯却独领风骚,无不闪烁着华夏古代文明的光华。追寻古代遗迹,触摸文明碎片,不仅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任务,也似乎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而与此相关的服务业,无疑正是推动海原旅游业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大麦地岩画》电视专题片主要参考资料:周兴华《宁夏古迹新探》《岩画探秘》《中卫岩画》《岩画与文明探源》等着作,束锡红、李祥石合着《大麦地与宁夏岩画》等。

中国宁夏西北部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地叫卫宁北山,有个被群山拥抱着且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称之为大麦地。因为大麦地岩画有可能将中国文字的起源往前推移5000年而备受关注。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多是实物的象征图形,也有少量的表意图形与符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经济状况、心理活动和生存环境。岩画多为凿刻和敲击,但制作精美,形象拙朴生动,与世界上其他着名岩画相比,大麦地岩画最大的特点是内涵极为丰富,它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华先民的火热生活、美好愿望和炽烈情感,与贺兰山岩画一并成为宁夏人民的骄傲。

中卫现代地貌多为地质时代海洋或湖泊底部各种碎屑与碳酸盐物质堆积而成。距今约200多万年时,亦即新生代第三纪晚期,由于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山间盆地堆积了厚达100~200米的黄土地层。随着地壳的抬高,这些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和丘陵山脉。由于大小河流的侵蚀、串联、汇集,形成了自西向东贯通的黄河古道。黄河两岸的平原、湖泊、山川、草原、森林,非常适宜原始人类采集狩猎、繁衍生息。中卫黄河两岸的大麦地、香山、西山所遍布的近15000幅岩画,就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于该地区的原始人类的鸿篇巨制,无疑是一部游牧先民的宏伟史册!

大麦地岩画带在黄河北面。该岩画带属矮山丘陵地带,北靠内蒙古腾格里大沙漠,南接一长串新旧石器遗址,东界中卫市中宁县枣园岩画区,西与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区、通湖岩画区相接。这里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沙漠区与半沙漠区、牧区与农区的交界处,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冈峦沟壑遍地,分布岩画带约400平方公里,现已发现岩画点10多个,有大麦地、黄石坡、石房圈、新井沟、黄羊湾、石马湾等,遗存岩画13000多幅(个),是中国现今唯一的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特别是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核心地区,自北而南排列着东西走向的17道山梁16条山水沟,自东而西排列着南北走向的11条水沟。山梁水沟石壁嶙峋,排列有序,如同一道道天然陈列台,恰似一野外岩画博物馆。就在这6平方公里山梁水沟的岩面上,遗存着2137组岩画,含个体图像8532幅(个),每平方公里图像达356组,含图像1422幅(个),超出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2倍。在一个面积12平方米的石板上,凿刻着216幅(个)图像,每平方米图像达18幅(个)。还有一块长26厘米、宽22厘米的石头上,竟凿刻着20多幅(个)图像,其中的野山羊图像大多高2厘米、长4厘米,最大的一幅高4厘米、长8厘米。以上这些岩画堪称世界之最。北山岩画带的密集中心在大麦地,已发现岩画12000幅(个)。

香山岩画区在黄河南面。该岩画区海拔1500-2300米,香山主峰高达2361米。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开阔,水草丰美,历来为狩猎放牧的良好场所。香山岩画区现已发现的岩画点有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猢槽子、红石水沟、茶树沟、南长滩、李家水、暖圈沟、火石沟、小井子沟、南井沟、陈水沟、冰沟、寺口子,遗存史前岩画1000幅(个)左右,其密集中心在南长滩。

西山岩画区在黄河西北面。该区南近黄河,西与甘肃景泰县接壤,区域内山地沙漠相连,峰峦沟壑错综,古为采集、游牧地区。西山岩画区发现的岩画有100多幅(个),其密集中心在骆驼脖巷。

大麦地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记述表达了原始人类的宗教信仰、巫术仪式、狩猎活动、生殖崇拜、祭祀等精神生活、经济活动与社会实践,是原始思维、原始观念和原始社会形态的反映。遗存至今的各种史前岩画,就是当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先民刻画在岩石上的“史书”。

《沙坡头的思绪》电视纪录片主要参考资料:竺可桢《向沙漠进军》,杨富国《风雨沙坡头》,杨兆兴的长篇报告文学《沙坡头世界奇迹》等。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坡头宛如镶嵌在腾格里沙漠上的一颗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沙坡头,经过数代人的艰辛治理,因治沙成果和环保效益,致使一处生命不敢问津的地方,成为一处环境秀美、景色独特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创举、环境保护的典范。从此,沙坡头闻名于世。

沙坡头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沙漠总面积达1068.13平方公里,占版图总面积近五分之一。有史以来,沙漠成为悬在中卫人民头顶的一大祸害,流沙侵袭,吞噬良田,冬春黄尘蔽日,中卫人称作“刮黄风”。黄风,强者为沙尘暴,轻者为扬沙天气,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中卫民众对沙漠的感触尤深。沙漠的危害古人也有记载,清代中卫知县黄恩锡在一首《沙坡吟》诗中写道轮辕去弗庸,濡足没人跣。登登随马迹,盘盘因峰转。据鞍心已烦,步迟为沙软。忽复暴风至,沙砾向空卷。仰看天欲昏,河流声莫辨。俯视下深渊,失足虑不免。”这就是历史上沙坡头的真实写照。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沙漠前哨已风沙堆积,围逼县城西门外,风助沙威,沙暴肆虐,以年均4.5米的速度逼迫人退,压埋侵蚀良田禾苗及沟渠。向沙漠宣战,这是中卫人民别无选择的选择。

包(头)兰(州)铁路在中卫境内6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治沙工程。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般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波澜,包兰铁路沙漠段50多年来安然无恙。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这一独特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打造,现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名胜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2007年5月8日,沙坡头经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5A级旅游景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卫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开始治理沙漠,平沙造田,植树造林,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肆虐,收到了人沙对峙或人进沙退的效果。1950年成立中卫固沙林场,每年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附近群众自备苗木、干粮、工具,春秋两季到腾格里沙漠边缘植树,几十年来从不间断。随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包兰铁路大动脉建成通车,为保证铁路畅通无阻,沿腾格里沙漠铁路一线治理沙漠、防风固沙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44公里,尤其沙坡头地段属流动性大沙丘区,风吹沙移,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在国家科研部门、地方政府和中卫人民共同拼搏下,沙坡头这段以沙丘高耸、流动性大,被苏联专家称之为盲肠地段的沙漠,自通车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工治沙,从未发生过因流沙掩埋铁道而造成道路不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