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977200000044

第44章 文化述评(1)

一淡吾脱俗得真迹

靳万农,号淡吾楼主人。他中等身材,恬淡潇洒,不拘小节,颇具雍容大度之相,谈吐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热爱之情。生于1962年,祖籍山西,长在中卫。1978年起学习书法,三十年来临池不缀,先后得惠于沈鹏、周志高、胡介文、吴善璋诸多名家点化,书法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在宁夏、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获奖,被多部辞书辑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宁夏分会理事,中卫市德林书院院长。这样一个曾经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黑五类”子弟,而今却成为了宁夏书法界颇具才气和艺术造诣的佼佼者,令人十分好奇。多年来,我一直在注视着他,试图从他身上发现些什么,学到点什么。

有人说,万农天资聪颖,运气好,人缘棒,理由是经商办学校生意兴隆,创办书协名望大振,真是财运亨通,艺术长进,风光事占全了。但世人只看到他成功的今天,哪里知道其困苦的过去。有道是,每一个成功者背后必有一份艰辛和苦涩。靳万农概莫能外。

频繁交往得知,其父曾是一位国民党军官,作为起义投诚人员,“文化大革命”中也未能幸免于难,六岁那年父亲含冤谢世,孤儿寡母由兰州迁徙中卫农村落户。艰难的人生履历,从而练就了他对事业、生活坚忍不拔的毅力。1978年,父亲的问题得以平凡昭雪,遂举家进城。出于生计,万农未能上高中便走上工作岗位。母亲鼓励他事在人为!”

靳万农工作后,由于秉承文商家风熏陶,除自修文学和经济类大专学科外,对书法情有独钟。每每与他聊起自学生涯时,他的心情总是那样的激动不已,言语是那样的朴实自得。由于在自学方面成绩突出,1986年他被评为全区自学成才积极分子,特邀在宁夏大学做“要文凭更要精神”主题演讲,轰动了这所高等学府。万农先后获得了统计、语言逻辑、书法函授教育等方面的大专文凭。

每临万农先生书房,总见他或立于刚刚书就的作品面前,或临池挥毫,人至身边亦不察。此等精神,令人折服。热爱书法,拜师求道,被万农先生视为人生之一大快事。几十年里,他先后研读了大量中外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除临池之外,师承任培瑛、何家璘等先生,从基础入手,为追求书法艺术和营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积蓄了丰厚功底。嗣后,从颜真卿、褚遂良等古代书家法帖中,领略到一定风韵,并更加坚定了对这门“苦行僧”艺术执着追求的信念。随着理论素养提升和实践领域拓展,近年来又涉足于王羲之、王献之法帖之中。靳万农谈锋甚健,尤其是论及书道中人,或自己的感受,愈加知其对书法源流及运用法则研究的功力。他认为,二王书风之所以几千年历风雨而不衰,就在于它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人的修学内涵,也是中国文人美的意识及淡雅气质的集中体现。从他个人作品集的部分作品便不难看出,万农能笃学“二王”笔意,对内在精神已有质的汲取,法书内涵已涉及儒、释、道等领域,涵泳于孔孟老庄之间。他每天都以临池为日课,以之丰富生命的涵义。行书临古,秀逸天成,风流倜傥,且能暗蕴自己的意趣,通过四尺宣纸、一管笔墨,能将情感化而为意,这意即是美的酝酿、美的升华,这意的表现正是书法家的艺术修养和品格。正如其临池偶得所云:“成功的根基是对艺术的热爱和痴情,不痴则不进,痴迷则大进,凡有成者必是大痴。”中卫乃人文荟萃之地,经常有名家出入,万农先后有幸拜谒了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书法杂志主编周志高等先生,其作品得到充分肯定。沈鹏赞之曰潇洒俊美,流动飘逸,字里生金,行间玉润。”周志高评价道胸中无俗气,笔底有清风。”

其作品不断发表在书法杂志上,并在全国各类书展中频频亮相,还人选新编《中卫县志》。

经过多年的否定与肯定,万农先生对今后艺术之路该怎样走,总是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一用实践扬弃,凭真性发动,磨炼中得灼见,实践中求肯定。在与着名作家张贤亮切磋书法时,张公问:“何以为好字?”万农答:“脱俗方为好字,不以每笔成败定论之。”一问一答,充分显示出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境界和深刻认识。

靳万农是中卫县书法家协会创办人。1989年,全国书法界新风乍起,为了让故乡来一次空前的书法热,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得到周围书友们的竞相解囊,积攒了8000元,发起成立了中卫人自己的书法群团组织,此举得到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关心和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薛宏福的热忱支持并莅临致贺。他团结书协同仁,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中卫县首届少年书法大赛”和多次“全县书法作品大型展评”活动,邀请“全国名人书法展”在中卫高庙成功展出。2000年,在当地政府实施“再塑文化县形象战略”之际,万农大胆提出并积极运筹在家乡成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书画院,此举深得有识之士赞同,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相应支持,且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夙愿,又自费赴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专题考察和文化交流。多年来,以书画院为平台和窗口,代表当地政府接待各地书画家近200人次来卫做艺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这些都无不体现出他对家乡文化建设的一片赤诚,也充分展示了中卫人的文化特色,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了中卫地方文化应有氛围,带动了以书画主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积淀了大量的人文史料和艺术珍品。

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起到薪火相传作用,而普及国学、书画等方面的普及教育,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旦有了新的认识,靳万农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多年经商积蓄的30万元,于2001年创办了中卫圣贤文化艺术学校,开设国学、书法、美术、英语专业班,至今共招收4~13岁的孩童近2600名先后就读,成绩斐然,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好评。特别是国学课程《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老子》等经典美文,成了少年儿童课外喜欢诵读的名篇,有效培养了背诵的良好习惯。作为全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历经艰辛努力,该校已成长为宁夏社会力量创办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亮点,宁夏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华社等媒体相继做了宣传报道,名誉校长李天柱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书法有道,悟为上,淡为雅,脱俗为高。这是万农新近的感知。有人云,靳万农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一种时尚而已。岂不知,时尚这东西正因它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冲击固有模式,涤荡思维定式,引导清淑之气,方被人们津津乐道,从而使世界充满活力,永远年轻。诚然,中卫乃至宁夏文化崛起和张扬离不开这种时尚。而那种只为其言,自以为是,画地为牢的时弊,正需要时尚的巨掌予以猛击,在思想观念上得到针砭,使之尽快驶入和谐文化建设的快车道。况且,万农是在用发自心灵的言行诠释着自身的精神世界,给其内在的人格定了位。“淡吾有清音,脱俗得真迹。”这是靳万农先生的座右铭。

二唯有创造才是欢乐的

传统艺术富有精湛的底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起到薪火相传的作用,而普及书法方面的教育,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干部、中卫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兴科同志使命不怠,孜孜以求,不遗余力,颇为人们所称道。

建设和谐文化,唯有创造才是欢乐的。兴科先生畅游书法艺术海洋,其苦也欤?

兴科自幼在母亲精心指导下,认真临帖习字,刻苦用功,童年时就已打下了一定基础。步人青年达知天命,更是用功不怠,潜心积淀素养,奋力提升功力。他遵循父亲生前教导,终身不涉仕途,抱守阳光心态,致力于书法艺术。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之后,处家庭生活窘迫境况而不卑,每月工资一领,先购置大楷本30个、墨汁5瓶,按照月度计划,给自己下达死任务,每日非写大楷两个小时不可,且一写就是几十个春秋,无论严冬酷暑,总也雷打不动。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令人起敬折服。多少年来,工余无暇,仍不厌其烦地临摹古人碑帖,反吐复纳,进而创新,终成一家。

书法如同行兵布阵,需要大智大勇,奇正相参。他的书法作品,抱骨含风,潇洒大气,清秀多端,尤其行草书作耐人寻味,能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兴奋与共鸣。乍看兴科书法,使人容易产生一种幻觉的冲击,仿佛蝶舞于中国书法长河,将那碑趣、帖意、法书随扑腾的浪沫翻飞;揣摩久之,乃知他素好浪漫与豪放,特别是在线条表现中,或如疾风人林,俯仰有声,或如游龙出阵,纵横森列,张弛有度,开合得法。正如他自号“醉人”那样,以墨为醉,以字为醉,遨游于墨的海洋,融古今书家之大端,变异而不悖于常,奇诡而不秉乎正,形意互补,刚柔相济,而又凭敏捷直觉成就了总体上的和谐,正可谓字如其人。

穷而后工,天道酬勤。兴科法家运笔流畅,结体稳健,起承转合,势完意足,贵能参诸家之长,而成一家之法。多年来,兴科固守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倡扬群众文化之风,以自然为师,以大地为母,不懈追求,步步为营。经常参加全国书展和学术交流活动,多次获得省部级“群星奖”、业务技能大赛“金奖”等殊荣,不断以之鼓舞、鞭策和涵润。

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浓墨重彩地反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讴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记载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展示社会文明进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文艺家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地方优秀文艺作品最为鲜明的本质特征。诚然,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守望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求得探索、突破和创造。李兴科同志编着出版《行书讲义》,其乐也欤!

注:本文系2008年3月为李兴科《行书讲义》一书所题跋文。

三别让激情燃焼了理性

中卫,襟带河山,钥锁旱海,北背大漠,南藩关中,据沿边冲要,把河套西门,堪称边陲之要邑。因擅黄河之利,土地膏腴,稻垄桑田,沃野千里,加之交通便捷,自古设榷场开互市,民族贸易繁荣,地方经济发达,被誉为塞北之江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山川清淑之气,更是沐浴了一代代人才,城乡既古风犹存,又新风开化,着述行世,人文壮观。古者登科名显比比,近者实乃教育之闾、文化之乡。尤其是撤县设地级市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层出不穷,灿若繁星,诸如陈峰先生的鸿篇“古城风云”三部曲——《失去的古城硝烟》《没有硝烟的古城风云》《古城风云遗事》之出版便是见证。

结识陈峰先生得从《招婚认亲》算起,这是他在那火热的年代创作发表的优秀剧本,当时觉得新鲜别致耐读。近期在办公室里幸接造访,说是他要出版小说《古城风云遗事》,并嘱我为之作序,便欣然应承下来。为了早日完成任务,突击拜读了大作,感觉文字良好,犹如走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忙碌近四十载,陈峰先生终于在世纪之交从中学校长位上退休,从而免却事务应酬,彻底解脱精神读些好书,品点小酒。他并未放浪山水而借顶以览乾坤,更未流连台阁而凭轩以观宇宙,而是吟着《归去来兮辞》,集一生之心智,以不懈奋斗之情愫,破自选之一题。他认为,学习和事业总是与艰苦为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他也坚信,幸运之神总是垂青那些理性思考、热情干事、激情创业的勤奋者。他的体验是,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的,他们从不虚度年华,不会让激情燃烧了理性。他着实这样做了听到“活得太累”这个说法,已经很久了。不知道这个累是出于精神上的压抑、优越,还是肉体上的劳苦、富贵。我总觉得,人要有所作为,不可活得太轻松。这个方面,陈峰先生同样为我楷模。

多年来,陈峰先生笔耕不缀,发表文章百余篇。他把小说、戏剧、随笔、散文等文学式样都当作观察生活和体验人生的一个窗口,笔下始终流淌着爱恨情仇、苍凉雄劲及其背后所凝练的沉毅和果决。沉毅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果决并不等于单调,作品还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采,或雄浑悲壮,或奔放瑰丽,或质朴灵空,皆达于景胜。

纵观“古城风云”三部曲,作品条分缕析,以宏大时空跨度,将一个大背景、大场景、大情景作为故事平台,绘制出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进而到时下中国城市农村的社会变迁和矛盾。作品通过多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连缀,塑造出一个个鲜活可触、声情并茂的人物,受到读者青睐。作者用自己朴素而平实的笔触,刻意描绘了城乡的日常生活,也有普通国家干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娓娓而道的故事中,并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英模言行,它只是以对现实生活真实可信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去拨动普通人的心弦,点燃人们心灵的火花。正是这种理性,表现出作者那种勇于正视生活的气概、探求大千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的睿智。

“古城风云”三部曲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作品的结构巧妙,手法独特,人物面目清晰,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使人感悟到亲切的生活气息。这是作者从生活海洋的体验中摄取而来的,并非面壁虚构,比起那些情天恨海,抒发一己之悲欢离合情趣的作品,它更贴近生活,更接近普通读者,更为时代所欢迎。

陈峰先生于1960年大学毕业便融入了他为之奋斗、奉献和思变的第二故乡。他珍视对故乡的那份情感,既曾把自己的那份深情掩藏着,不露声色,像一个坐在村口大树下悠然看风景的人,也曾如烽火台上机警的了望者,把自己的最先发现迫不及待地告诉父老和世界。陈先生作为长者、智者、师者、学者,我仰慕已久,受教于斯人,文论相悦犹如把盏相娱,这是我所向往并为之钦佩的。

不尽的意韵,教我钩沉致远。陈峰先生的着作虽不能说是铁板铜琶的黄钟大吕,但也绝非小男人气的杯水风波,是金声玉振,与他本人一样,充满了大丈夫的豪迈,是男子汉的宣言。

随感走笔,权且为序。

注:本文系2006年7月为陈峰《古城风云遗事》一书所作序文。

四用正确方法做正确事

中国的历史就像一个五彩线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顺着时序轻轻抽出一缕来,就会从它纵横捭阖的经纬上发现社会的各种折光,仿佛是一张网被笼住,挣扎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借时空的一方晴朗,稀释迷茫,有一天便会发现,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之间第一乐事还是读书,从而激发你在人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好一个角色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