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977200000058

第58章 人文聚焦(5)

鲁迅先生的话,可以说是“愤言”,并非概括所有的“士大夫”阶层。逝者如斯,来者可追。近期,抽暇研读了新任县长王世才同志在十四届一次人代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第二部分“今后五年战略构想”的煞尾处提到:“(要)再塑‘文化县’新形象!”这八个字映入眼帘时,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我感到欣慰,亦十分赞同,于是顺手借用过来,权当跋文的题目吧!

九彰显地方文化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充分表明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因此,大力弘扬发展地方先进文化,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

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集绿野、长河、群山、大漠为一体,山川秀美,景色旖旎,风光独特。大麦地岩画、长流水新旧石器遗址、海原菜园文化遗址……祖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诸多令人景仰的人类文明遗迹。纵观中卫文化发展的脉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在这里长期碰撞融汇,孕育积淀了个性凸显、色彩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充分挖掘、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整理积淀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彰显地方文化魅力,使之服务于中卫跨越式发展,我们责无旁贷。时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权作一份献礼,《中卫民俗文化经典》付梓出版,实感欣慰。

民俗文化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历经岁月的洗礼、衍变、沉淀并依然流传,这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文化以传播为命脉,以启迪为胜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时光的荏苒堆砌里,民俗文化以其鲜活的根脉和蓬勃的生机得以延续,成长为传统文化,从而为民族和世界所共荣共享。民俗文化似乎属于“下里巴人”的范畴,但就雅与俗的辩证关系而言,人们的共识是俗到极致方为雅,这也正是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它具体表现在传播面广,实用性强,历久弥新,约定俗成,哲理道德与现实生活兼容,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道义和良知,并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更是人们劳作之余乐中含谑,谑中见理,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文化现象。

中卫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诸多方面充分展示了地方风物掌故和民情习俗,不乏哲理与幽默并存,实用与道德并肩,生产与生活比翼,诙谐与浅显相衬。这是中卫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可谓原汁原味,韵律纯正,魅力无限,经典绝伦。倘若了解中卫的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情,民俗文化不能不说是一条探幽揽胜的绝佳蹊径,一扇窥悉掠经的靓丽窗口。

《中卫民俗文化经典》编纂,对地方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纵深挖掘整理,实现了抢救和保护的目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说,此书的出版,既是对中卫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积极建树。

发展和谐文化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离不开文化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奋力开创中卫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激发热情,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职责和神圣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人力度,大力开展文化精品建设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着力把“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等区域特色打造成中卫的文化名片,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实力中卫、魅力中卫、和谐中卫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做好民俗文化这篇大文章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甘、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大漠黄河相依,山川平原相伴,少数民族聚居,旅游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中卫得黄河自流灌溉之便利,自古以来便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中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民族融合,远古就有人类文明出现。大麦地岩画、古长城遗址、一碗泉旧石器遗址、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存,承载了中卫厚重的古代文化沉淀。唐代大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至今仍闪烁着绝美的灵光。历史的烟尘在这片土地上飘荡着,积淀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宁夏大修水利,“齐鲁燕陕晋甘之民趋赴”,逐步形成了汉、回、蒙古、满等多民族大融合。撤县设市后,以回族为主体的海原县整建制划人,民族民俗文化更加浓郁,享有“塞上文化明珠”之美誉。

中卫市成立以来,现代农业彰显特色,初步形成了枸杞、设施蔬菜、砸砂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支柱产业,被誉为“世界枸杞之都”“中国枸杞之乡”“中国砸砂瓜第一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新型工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造纸、酿酒及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电力及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群体;按照“近水亲河,南扩西移,生态扩城,道路连城”的发展思路,城区建设规模实现了新扩张,城市品位得到了新提升,一座滨河生态旅游文化特色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足进步,文化不断繁荣,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情感积淀、时空冲击、人文环境和创作素材。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宣传文艺工作者使命不怠,完成了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开展了一系列凝练特色、激发活力、构建和谐的大型文化创作活动,正在推出一批展示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凸显地方文化张力和民族文化内涵,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以丰富和满足,和谐文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盛世新中卫,明珠正生辉。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中卫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要求,为我们明确了发展方向。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相互依存,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共现灿烂,这正是中卫民俗文化的使命所然!进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中卫各项宏伟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离不开先进文化做支撑。如何挖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弘扬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既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继承,也是打造实力中卫、和谐中卫、魅力中卫的现实需要。我们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的态度珍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民俗文化这篇大文章,使之为新中卫的跨越式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历经沧桑和传承积淀,它是地方民众的精神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乃至价值取向。可以说,民俗文化植根于地方民众心理,是一种群体意识的文化再现。目前,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软实力。站在这一高度,深入挖掘整理民俗文化,彰显地方文化魅力,确保文艺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发展繁荣地方文化的明智之举,也是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

《中卫民俗文化经典》的挖掘整理、编纂出版,填补了本地民俗文化的空白,做了一件对历史负责,对先辈敬重,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好事。伴随着时光的推移,多元文化的冲击,当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发生嬗变后,再注目这部浸润着文艺工作者心血的经典之作,定能领略其重大意义所在。

十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洋洋的一部承载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着作置于案头,如磐石般的厚重。有幸参与了审稿,先睹为快,从风物掌故的中卫年俗到歌谣撷英的王哥放羊,再到故事掏华的海原由来,凡6卷计32万字的《中卫民俗文化经典》,愈加感慨这块神奇土地上文化的博大!而她,不过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枝,可透过其枝繁叶茂繁花似锦,就已窥出地方文艺的累累硕果。

民间风俗文化,是由一个地域的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她植根于集体,源自于民众,传承于社会,又蕴藏在民众的言行和心理之中。她吐之若兰的气息弥漫在我们生活周遭,生活因她而丰富多彩。她不张扬,可时时存在。缺了她,生活将黯然失色,而有了她的陪衬和点缀,生命之花便有了暗夜里开放的绚丽。诸如逢年过节的社火,红红绿绿热热闹闹的一伙人及两排长龙三头狮子四五只旱船七八支秧歌90个着彩的大头娃娃再加几十挂鞭炮,就把年节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还有庙会,明代永乐元年置宁夏中卫,至清代康乾盛世,300余年间,社会安定,物阜民丰,人们把这种安定生活归源于神灵保佑,于是兴修寺庙,中卫市区就有了“九寺十八庙,三观两庵加一祠”的说法。每逢庙会,各庙宇大多演戏三天,跳单鼓舞,城乡男女老少前往逛会,热闹非凡,以前只是听说,但在《中卫民俗文化经典》中将各寺庙坐落地点、建筑规模、年代及庙会概况一一述来,以存史迹,确为读者展现的是一幅幅神奇而风格迥异的画卷。风物掌故,将中卫汉族年俗、中卫话的形成与特点、中卫回族节日与婚俗、海原回族称谓与礼仪、中宁胜景等风土人情又铺展而来,让人如临其境。歇后语集锦、谚语荟萃,更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淀和经验总结,处处见其幽默和智慧。歌谣撷英中建房上梁歌、婚礼喜歌、打场歌等,用原生态的韵质,或欢快或沉郁地真实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特别是一些童谣,年少时也会哼唱一些,但渐渐就忘了许多,而书中收录之多、之众、之全,让人颇为惊喜。尤其“花儿”,作为海原最具民族特色的曲艺形式之一,渐渐由一人触景表达个人情绪的歌唱行为升华为一种艺术,走上舞台,被大众接受并喜欢。故事掬华、历史传说,让人更觉得中卫文化的厚重与神奇。

复翻此书,欣喜不已。出版这样一本书籍,当要致谢最初策划、挖掘、整理、编纂这本书的董玲女士、范学灵先生及其他们身边的一批文艺工作者。本书的常务副主编范学灵先生,本着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厚爱和抢救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聆教求证于专家学者,倾力采录,并组织近百位资料收集者利用工作之余,深入中卫城区和海原、中宁两县广泛挖掘搜集、整理加工这些古什,奋笔疾书,经酷暑历清秋过寒冬到春暖花开,终于成册。他们的不懈努力,奉献大众的则是一道美而不俗、浓而不艳的文化大餐。这道大餐,精美出众如绘画艺术里的年画,笔力稚拙,造型夸张,色彩浓厚,只一眼,便印在人心上。又如橱窗里的绣花鞋,过去了,又引人回来,由不住地要再瞥上几眼。更如女子身上的土布大花袄,锦衣罗裳许多,独独对它不忘。还似刚出笼的又大又暄的白馒头上的红点子,有它的点缀,喜气便喷薄而出……他们入深山,过沟壑,将收集到的这些民间文学、人文胜景、风情习俗等传统文化资源,严格考辨,去粗取精,使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它承载着大量的地方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元素,一书在手,既可了解中卫过去的方方面面,又可引经据典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从而更加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迈热情,增强其归属感和发展后劲,成为对外宣传中卫的精品佳作。

本书匠心独具,所涉猎的民俗文化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就是人们曾经有过的,甚至现在依然存在的生活方式。我们之所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包括民俗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它生长于民间,贴近生活,无论是在价值观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它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彰显着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中卫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中卫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地方风味久负盛名、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而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所创造并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地方优秀文化的根基和脉络。打造文艺精品,让曾经湮没的民间文化这一奇葩重放异彩,服务于中卫跨越式发展,这正是我们毋庸置疑的共同责任。

十二萌动绿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诚然,今天我们所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经济社会各领域,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这更是文艺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并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