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方法
4989200000029

第29章 蕙质兰心怡情悦性 (1)

第5章第四节蕙质兰心怡情悦性 (1)

礼尚往来崇尚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希望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别人喜欢自己、信任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常常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习惯、兴趣爱好等等,以便适应社交的需要,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然而,这种自觉的自我改变并不意味着要使你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模仿或迎合别人口味的“演员”,甚至故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掩盖起来,完全放弃自我的内在气质,把自己变成社交场上的面具。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它不仅使你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且一旦别人识破你的做法后,会使你适得其反。有的人强迫自己走在人群中要昂首阔步、气势逼人,在跟别人握手时过分用力,跟别人谈话时要死死盯住对方,为了表示自己有幽默感而夸张地哈哈大笑……如果你真的这样故作姿态的话,那就会产生滑稽感,让别人觉得讨厌,甚至自己也感到别扭。

其实,关键在于保持你原有个性和特质的同时捡点自己的仪表,加强礼仪修养。

仪表在本章前面已做过详细论述。下面就加强礼仪修养方面的问题和大家谈一谈:

1握手礼

握手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常施礼节。在各类商务、公务及普通的社交场合,握手礼是使用最频繁的礼节形式。握手习俗通行全世界,究其来源,是由原始人见面时的握手演化而来。在世界各地新发现的一些古代壁画、陶器图案中可以见到:不同原始部落的人一旦相遇,双方各自伸出自己的手掌让对方看清后,再互相抚摸手掌心。这就表示:手中没有攻击的武器。以手掌心相贴,两手并一手,象征着互相帮助,这就是握手的由来。

在今天,握手除了作为一般的见面礼节外,还有一种祝贺、感激或相互鼓励的表示。行握手礼时,应距离受礼者约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倾,两脚以左脚稍迈向前一点,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与受礼者握手。手要上下略用力摆动,然后与对方的手松开。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施行握手礼时,则应稍稍欠身表示态度谦恭,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往往轻握女子的手指部分,但较熟的人或朋友可例外。关系十分亲近又久未见面的人,可边握手边问候,两人的手长时间握在一起,以表示双方的心情。

在行握手礼时还要注意先后有序。一般应由主人、女士、年长者、身份高者先伸手,客人、男士、年轻者、身份低者在见面时先问候对方,待对方伸手后再握。在有许多人相互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男士在与人握手时要除帽子、手套以示礼貌,与人握手时要用眼睛看着对方,面带微笑。不要在握手过程中,眼看第三者或用左手握手,或者一脚站在门外,一脚站在门里;也不要边握手边拍对方的肩或是顺势搂对方;更不要握手时幅度很大地来回晃动令人不快。当手汗津津或湿漉漉时不应与人握手,可用语言解释一下。注意不要轻握男人的手指或是将女士的手握痛了,也不要骑在自行车上或在公交汽车上与人握手。

通过社交场合的握手礼,常常能折射出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如果与人握手左手还插在口袋里,那显然毫无诚意;如果眼睛东张西望,或是伸出的手给对方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或是握得太紧叫人难堪,或是生硬地摇动都会令人不悦,印象不佳。恰到好处、优雅自然的握手就应是简短有力地一握,两眼愉快地凝视对方,表达出你温和、友善的心意和渴望进一步交往的美好愿望。

2鞠躬礼

鞠躬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表示对别人的恭敬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常见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中,又适用于一般社交场合。鞠躬礼节分两种:一种是三鞠躬,也称最敬礼,鞠躬前,应脱帽(摘下围巾)、除手套,身体立正,目光平视。鞠躬时,身体上部向前弯约九十度,然后即恢复原状。连续三次鞠躬常用于追悼会上。另一种是一鞠躬,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和需要。晚辈对长辈,学生对教师,下级对上级,演讲者、表演者对听众和观众都可施行一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度,随即恢复原态,只做一次;受礼者亦应还礼。但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老师对学生一般不鞠躬,欠身点头还礼即可。

除上所述,在我国,鞠躬礼节适用的场合还有:

举行婚礼时。我国大多数城镇乡村,在举行婚礼时,还沿用中国旧式的风俗,实行“新郎新娘三鞠躬”的传统仪式。届时,新人要分别向尊长、亲友和来宾施鞠躬礼,新郎新娘相互间也要鞠躬。

上台领奖时。要向授奖者和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以示敬意和感谢;

演讲前后要表示对听众的支持、信任和敬意施鞠躬礼。

3拥抱礼

拥抱,是与握手相提并论的重要见面礼节。拥抱不仅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礼节,也是各国政府首脑外交场合中的见面礼节。

拥抱礼的正确做法是两人正面站立,自然大方,面带微笑,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左肩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首先在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次向左侧拥抱。

在不同的场合中,以拥抱为礼,则不必如此讲究,只要将热情友好之情表达出来就行了。

有些国家和地区,在交往中不能行拥抱礼。印度人便不能拥抱,男女之间甚至连握手也不行。日本人不习惯与其他人有身体上的接触,对待朋友,一般较冷淡,在社交场合中,绝不拥抱,即便是情侣也很少相搂。在芬兰,亲友相见,不但不能拥抱,甚至相互靠得太近都不允许。

在大部分拉美国家,拥抱和握手一样普通和随便,熟人之间,生人之间,男人之间,女人之间,男女之间,均可拥抱。见面时拥抱,分手时也拥抱。美国人不羞于感情表露,常在公众场合热烈拥抱;朋友分别时,常常长时间搂在一起,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将告别礼推向高潮。前苏联人豪爽大方,不掩饰感情,朋友相见,一般都要狂搂猛抱。斯拉夫国家的人拥抱的动作更大些,感情更热烈些,被称为“熊式拥抱”;拥抱前,张开双臂,一阵冲刺,一旦抱住,如熊掌紧箍,热烈而有力。

4合十礼

合十礼是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人的见面礼节。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和国事外交场合中的重要友好礼节。

合十礼的起源。合十礼是佛教文化的产物,起源并盛行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其文化上有其必然性。佛教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盛行于上述地区,是世界佛教文化中心,而且直到今日仍是如此。同时,佛教徒之间见面致意的方式是合掌礼,即今日的合十礼。后来,随着佛教势力的日益强大,不仅佛教的教义和思想深深影响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且其见面时的致意方式,也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生活和外交场合中的重要见面礼节。

合十礼的正确做法: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五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平视,手掌向外倾斜,微微欠身低头。一般情况下,手合得越高,越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但不能高于眼睛。

不同国家的合十礼。在印度,主客之间一般行合十之礼,甚至在外交场合,合十礼也被广泛采用。但在印度东南部,有些民族有一种特殊的见面礼,即把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客人面颊上,并使劲呼气,嘴里不停地说:“请嗅一嗅我。”

在泰国,行合十礼司空见惯,但应当注意一些问题。当他人向自己行合十礼之时,也应当用合十之礼回敬。在日常生活、社交场合和外事场合,行合十之礼后,不必再行握手礼,特别是男女之间,一般情况下不行握手礼。在官员界、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中,有握手的习惯。在泰国,和尚不受约束,见任何人包括见泰国国王和王后,都不必还合十礼,只是点头微笑。

与泰国人进行交际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泰国人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千万不要踩踏泰国人房子的门坎。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不要让泰国人明显地看到你的脚心,不要用脚指东西。在中国,人们常常因为喜爱孩子而去抚摩小孩的头,而在泰国,即使摸小孩的头也不行。

在尼泊尔,人们交朋友、迎宾送客,一般行合十礼,并且,在行合十礼时,还要说一句“纳玛斯结”,意思是“您好”。分手时,通常也是说一声“纳玛斯结”,这时则表示“再见”之意。

在尼泊尔山区,亲朋相会,双方行合十礼时,还需要伸出舌头表示问候。在他们看来,舌头是红的,心也是红的,舌头代表了赤诚的热情好客之心。尼泊尔人除了行合十礼外,还行吻脚礼和拍头礼。在尼泊尔的许多地方,每当晚辈见到长辈时必须及时跪下来,双手趴地,用嘴热情地去吻长辈的双脚。当长辈的在这种情况下,会高兴地用手在晚辈的头上拍一下,以表示还礼。儿子见到父亲,侄子见到叔父,外甥女见到舅父等等,都须行这种礼。不过,如果遇见父辈的一般朋友,则可以不必行此重礼,改为弯腰鞠躬表示问候,而受礼人也随便摸一下对方的头就行了。吻脚礼是尼泊尔的一种重要交际礼仪和生活礼仪。不但亲友相见时,晚辈要向长辈行这种礼,而且每逢重大节日,妇女就要向丈夫的父母和姐姐行这种礼,以表示问候和敬意。对丈夫的哥哥不行这种礼,而是跪在地上,双手合十,两个拇指合在一起,几乎要碰到地面上。

剔除瑕疵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