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5021400000005

第5章 双向选择,弈者与棋子的最佳组合4

第一章 双向选择,弈者与棋子的最佳组合4

棋子也有权选择弈者——魏征的“跳槽”之局

局之秘籍

“人生如棋局局新。”在个人的棋局中,自己是棋局的主人;在历史的棋局中,个人也只不过是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在通常情况下,棋子只是弈者想要获取胜利的工具而已,它们的任务就只是听从弈者的安排,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自己完全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凡事总有例外,聪明的棋子也有权利选择弈者,在“楚”、“汉”之间跳来跳去,只为找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才能的弈者,以此来发挥自己最大的威力。

人物千秋

魏征,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之一,他就是一枚善于选择弈者的棋子。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他只喜欢读书,也不善于打理家业,生活越过越清苦,甚至出家当过道士。但他却胸怀大志,始终坚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入局:四次“跳槽”终遇明主

隋朝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归降李密后,被李密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李密虽然看中了魏征的才华,但也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善于吟诗作对的文人而已,供自己休闲时间娱乐。魏征自然十分不甘心,他想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不愿做一个舞文弄墨的文艺青年。他曾多次向李密进言,但是都没有被采纳。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交战,结果两败俱伤,死对头王世充却厉兵秣马,乘机进攻瓦岗军。魏征建议先按兵不动,待王世充粮草断绝之后,自然就会不战自退,到时再去进攻,一定能大获全胜。但军中的大将都瞧不起这个文弱书生,自然不会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瓦岗军大败。无奈,李密只得带着兵马入关投降李渊,魏征也跟着来到了李唐。

这是魏征的第一次“跳槽”,从李密的门下转投到了李唐的门下。

跟随李渊之后,魏征仍然不被重用。于是他自动申请安抚河北,获得允许后,他快马加鞭来到了黎阳,试图劝服黎阳的守将徐世绩归顺李唐。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转而为窦建德所用。

这是魏征的第二次“跳槽”,从李唐的门下转投到了窦建德的门下。

后来,太子李建成打败窦建德,魏征再次回到关中,被太子李建成所用。

这是魏征的第三次“跳槽”,从窦建德的门下,转投到李建成的门下。

在李建成的门下,魏征每日的工作就是为太子洗马。此时,李世民的势力不断发展,威望也不断提高。魏征曾向李建成提出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先发制人,杀了李世民。李建成顾及兄弟之情,没能下狠心。一时的妇人之仁,造成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之前的太子府中有名官员叫魏征,曾经是李密和窦建德的部下,还曾经建议太子杀了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立即把魏征找来,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挑拨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

众人听了唐太宗这样的问话,纷纷替魏征捏了一把汗。只见魏征镇定自若地说:“可惜太子当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不然,也就不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李世民听了,非常欣赏魏征的直言坦荡和他的才华、胆识,非但没有怪罪他,还任命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向他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被李世民的肚量胸襟所折服,于是他第四次“跳槽”,成为李世民的辅臣。自此,魏征找到了真正贤能的弈者。

定局:殚精竭虑辅佐君王

魏征竭尽全力地辅佐李世民,他性格耿直,经常据理力争,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曾经问魏征明君与暗君的差别,魏征回答说:“所谓的明君,就是要听取众多的意见;所谓的暗君,就是只听取片面的意见。以前的秦二世,长年深居宫中,不接见大臣,只是听信赵高的谗言,直到天下大乱了,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只相信虞世基,天下的郡县都已经失守了,自己还不知道。”唐太宗听后,深表赞同。

唐太宗还曾询问魏征良臣与忠臣的区别。魏征回答说:“良臣是像后稷、契、皋陶这样的臣,他们使自己获得美名,使君王成为明君,子子孙孙,世代相传,福禄无疆,这样才是良臣;忠臣是像龙逢、比干这样的臣,他们使自己最终被杀害,使君王沦为暴君,国和家都失去了,仅有一个名誉而已,这样的就是忠臣。这样看来,二者相差很远。”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魏征被授秘书监。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封郑国公。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魏征奉命主持编写《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等,历时七年完稿。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魏征看到唐太宗懒于政事,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唐太宗执政态度的十个变化,并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处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流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思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思所加则思无恩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多次犯颜直谏,使得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唐太宗也是在他的辅助之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魏征不仅有卓越的文治武功,而且有一套系统的政治思想,他总结的历代治国安邦之道,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与李世民也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唐太宗之意,而唐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故而,在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悲痛地说:“人把铜当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把过去当做镜子,可以明白兴衰交替;把人当做镜子,可以了解得失。我时常保有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如今,魏征突然去世了,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可见,魏征在唐太宗的心中是何等的重要。

人的心中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一而终”,但这样的情感却是很难实现的。

对于唐太宗来说,魏征在他的心中,固然缺少了一份“从一而终”的美好,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良臣。

对于魏征来说,他几易其主,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忠臣,但是他在这几次辗转之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君王,不仅成就了君王,更成就了自己。

从一个棋子的角度来说,魏征是成功的,因为他知道如何选择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