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5024000000062

第62章 如何分辨机遇

第十章第三节如何分辨机遇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出现正确选择机遇这一人生中的大难题。只有懂得如何选择机遇,才能成为捕捉机会的高手。

面对机遇的来临,人们常有不同的选择方式。有人会单纯地接受;有人保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人则顽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迥异有趣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在起初未必能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它的雄厚潜力,在起初之际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决定了成功和失败的分野。

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时刻,审慎地动用你的智慧,做出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随时审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偏差,适时给予调整,千万不能像背棉花的樵夫一般,只凭一套哲学,便欲强渡人生所有的关卡。

追求成功,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著而来牵就成功法则。时刻留意自己所执著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违背。只需要你在意念上做合理的修改,使之切合成功者的经验和建议,即可走出成功的轻松之道。

没有机遇的时候,人们期望机遇,可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或几个机遇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就成为能否抓住最佳机遇的关键所在。因此,懂得选择和放弃机遇也是抓住机会的一种。

有些人认为,机遇到来了,马上行动,抓住自己手中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因为机遇有真假之分,有优劣之别。我们的任务是对机遇做出鉴别,并准确的抓住最佳机遇。因此,充分权衡和认真选择是不能忽视的环节。

一次正确的选择涉及方方面面,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还包含了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我们只有经过综合运筹,分析利弊,全面衡量,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逆境孕育着机遇

人生的际遇有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在顺境中顺流而上,抓牢机遇,或许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但面对逆境,许多人却纷纷败在阵下,在逆流中舟沉人亡。

事实上,任何逆境里边都孕育着机遇,而且这种机遇的潜能和力量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些善于抓住机遇的老手,十分乐于在逆境中生存,因为他们知道,逆境将把他们推向又一个更高的起点。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是因为逆境而改写了自己的一生。1892年,罗曼?罗兰与巴黎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小姐克洛蒂尔特?勃来亚结婚,由于社会地位不同,思想基础不一样,到1901年初,两人终于离异,结束了同床异梦的痛苦生活。

告别了上流社会之后,在经历了一段刻苦铭心的痛苦经历后,罗曼?罗兰终于沉下心来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文艺创作。他一个人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埋头写作,历经三年,完成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第一卷,又过了九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宏伟巨著。试想,如果没有这段痛苦破碎的婚姻,罗曼?罗兰怎能有日后辉煌的成就呢?

为什么逆境也能够产生机遇呢?因为顺境和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环境本身是无情的,但也是公正的,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环境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对于环境却有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改变环境,到一定时候,逆境也可能转化为顺境,也就是说人在逆境的情况下,也可能获得成功的机遇。

事实上,在机遇出现的全过程中,顺境和逆境往往是交错出现的。今天碰到的顺境,明天有可能就成逆境,所以,要想抓住机遇,必须能够在顺境中扬帆鼓浪,能够在逆境中避短就长。

人在逆境,生不逢时,意志坚强者发愤努力,不时改变着环境,机遇将不断出现;意志薄弱者却只能抱怨环境,无为而终。逆和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逆境可以使机遇夭折,也可以使机遇出现;顺境理应为机遇出现提供良好条件,但搞得不好,同样也可以使机遇夭折。

每个有志成为抓住机遇的人们,不应为生不逢时而让成功的机遇走而远之,也不应为命运的磨难而让成功的机遇埋没掉,在我们面前出现的逆境只是在人生道路上所必然遭到的困境,它是完全可以摆脱和克服的。

一个有志之人不应因逆境而丧失志向,而应该认识逆境、研究逆境、突破逆境,一步步改善自己的条件,认清发展自己的途径,那么成功的机遇是可以实现的。

人生中的逆境,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几道曲折、几个漩涡,要善于在逆境中逆流而上,开创新的天地。

在一个人的成才道路上,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不可能走得都是广阔平坦的路,一帆风顺的成功者在历史上是很少的,更多的成功者反倒是在逆境中探索前进的。

富兰克林在贫困中奋发自学、刻苦钻研,进取不息,成为近代电学史上的奠基人。高尔基曾在老板的皮鞭下,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中,在饥饿和残废的威胁下坚持读书、写作,终于成为世界文豪。可见,成功人士们或是煎熬于生活苦海,或是挣扎于传统偏见,或是奋发于先天落后,或是发奋于失败之中,他们最终得以成功的秘诀在于朝着预定的目标,砥砺于各种难以想像的逆境之中,奋战逆境,知难而上,终于成为淬火之钢,经霜之海。反之,这些人,如果无法在逆境中生存,又怎么获取成功的机会呢?

身处逆境中的人,只要你有一颗执著之心,逆境在你的眼里,也会成为一种机遇。

退却创造机遇

机遇意味着进取、扩充、膨胀,机遇的方向似乎总是向上、向前和向外。总之,机遇容易给人错觉,以为不断扩展,勇往直前才是机遇。其实,在适当时候退一下、停一下,暂时变方向为向后、向下或向内,也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退,要成为机遇,是“以退为进”的退。退是为了进,因为前面无路,没有了机会,只能退一下,另找路途,或绕个圈子继续前进。在军事上,退是一种战术,通常是诈败退却,令敌人骄纵轻敌,陷入预设的陷阱之中。退也是一种战略,己方的军事力不足以和对方抗衡,就避开对方的锋芒,采取忍让的政策,争取机会去壮大实力,等待时机再和对方周旋。刘邦接受项羽的封赠,退居汉中,秘密练兵,便是善用退的战略。等到实力壮大之后,从陈仓出兵,几经战阵,最后历经五年之久的楚汉相争,终于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身亡,刘邦一统天下,得以建立汉朝。

退,对于刘邦来说,无疑就是一次机遇,一次改写他一生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机遇。

在商业上,适时的退却,也是企业营运的重要手段。退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保留实力。在形势不明朗时忍耐一下,不急进;在经济萧条时,业务作必要的收缩,保证能渡过难关,到经济复苏时,再扩大投资。

因此,退也可以看做是为了抓住更为巨大的机遇所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怎样在逆境中保留实力,是企业家的一项挑战。在顺境时,拥有巨额资金,收购这个,买断那个,何等意气风发。顺境中能攻,固然要讲究眼光和魄力,同样地,在逆境中能守,也需讲究眼光和魄力。能攻能守,才称得上是商界的全才。

要攻而获利,需要准确的形势分析,掌握有利时机;要退而保留实力,也要依靠准确的形势分析。

香港商业巨子李嘉诚投资地产,能攻能守,对攻守时机判断准确,已为业内公认。1982年到1984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对香港造成严重的冲击,工业衰退,股市暴跌,地产也一落千丈。结果,令投资地产者蒙受巨额的损失。

与此相反,李嘉诚的长江公司则采取稳健政策,暂时退却,结果安然渡过这次经济危机,这得靠李嘉诚对形势的判断,独具慧眼,预见到地产业面临世界经济衰退和长期利息高涨的压力,1982年将会大幅向下调整,并据此做出暂退的部署。

《李嘉诚成功之道》一书这样写道:“他一旦发觉形势不妙,就从1980年开始,一方面尽量减少、甚至停止直接购入地皮;另一方面加速物业发展,尽快出售。”目的是令“各个公司的负债日益减少,现金充足,以应付任何意外的风波”。

李嘉诚在房地产上的这一退,令他在商界“更上一层楼”,这样的退,又怎能不说是一种机遇呢?

商场上的幸运和倒霉往往与利用时机有关,有些人在时机失去之后才顿足扼腕,那么他便注定只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而有些人明白时机稍纵即逝。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你能时机来临之前就识别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那么,幸运之神就降临了。因而能及时把握,所以,他的一生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失败沉淀机遇

所谓“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在生活中,我们是不允许错误出现的,在抓住和创造机遇上更是如此,有时,一个错误可能就导致你这辈子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然而,犯错误仿佛又是人的一种天性,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但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不一样,就导致了在抓住和创造机遇结果的不一样。

“王致和”臭豆腐今天已是许多中国人的美味,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臭豆腐就是由于一次错误而生产出来的: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应试落第后,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学做豆腐谋生。可是,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经营生意的经验,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块腌好。但日子一长,他竟把这缸豆腐忘了,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了,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恼火,正欲把这“臭气熏天”的豆腐扔掉时,转而一想,虽然臭了,但自己总还可以留着吃吧。于是,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闻起来虽有股臭味,吃起来却非常香。

于是,王致和便拿着自己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好说歹说,别人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人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纷纷赞不绝口,一致公认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借助这一错误,改行专门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响也越来越广,最后,连慈禧太后也慕名前来尝一尝这难得一见的臭豆腐,对其大为赞赏。

从此,王致和与他的臭豆腐身价倍增,不仅上了书,还被列为御膳菜谱。直到今天,许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都还点名要品尝这所谓“中国一绝”的王致和臭豆腐。

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王致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事实上,与王致和相同经历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独有王致和能够看到并抓住了这样一个因为错误而产生的机遇呢?原因至少以下两点:

其一是王致和的细心。在他发现臭豆腐坏了以后,并没有一气下将其扔掉,而是留下来并品尝了一口,结果发现臭豆腐居然如此“香”。

其二是王致和独具慧眼。事实上,虽然王致和的臭豆腐十分可口,但它仍就十分“臭”,而有许多人是完全接受不了这股臭味的,哪怕今天仍是如此。但王致和认为,自己能接受,就一定会有人接受,所以一定会有市场,这也体现出王致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所以,错误本身虽然能够产生机遇,但这种机遇是隐藏着的,只有细心和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从错误中发现机遇,从而抓住机遇。

许多成功者就是善于抓住和创造机遇的高手,他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奋斗,绝对不放弃生命中的任何一次机遇,即使形势仿佛已经对自己不利,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总能从“不利”中发现“有利”。从“错误”中找出“正确”,从没有机会的地方挖掘出机遇!这就是他们高人一筹的真正原因所在。

开始时他们是在追寻机遇,而一旦当他们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会便会自动登门来访,而且,随着他们自身才能的不断提高,知名度的不断增加,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会相应地有质和量的提高。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这些主观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良好机遇。从这个角度上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是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如果机遇可被每个人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么这种机遇便显得没有多少价值了。

事实上,机遇往往是一种稀缺的、条件苛刻的社会资源,要得到它,必须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和成本,必须具备相应的足够胜任的资格,其实,一个人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探索未知领域和发明创造、乃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关键在于要变坏事为好事。犯错误后能反省,能变错误为正确,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表现,也是一个人发掘创造才能的保证,因为抓住机遇正是这种综合效应。而“将错就错”,能够在错误中找寻机会,无疑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