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人力资源公司万宝华的总经理李崇领曾说:“所谓不被取代的工作,必须是技术含量高,一般人无法涉猎的领域,因为它能凸显出个人的价值。”因此,无论你是精进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不断创新的思路,都是一种技术,是无可取代的资本。当然,如果你的技能既不高超,又没有创新的点子,那么就掌握与人相处的诀窍吧。只要你善于与人沟通,人缘颇佳,同样能让自己变得无可取代。
解密:公司解雇员工的那些方法
案例
H是一名志向远大的助理。他的办公桌刚刚被搬至一个嘈杂的过道旁边,而且附近办公室及小房间内还存有空置工位。正当他低头抱怨身在此处什么工作都无法进行时,一项新任务突然传达到他的手中,公司要求他参加团体演讲比赛。
不要误解了,公司并不是将他视作一名颇具价值的员工,也不是为了使他继续保持价值才将其调到过道旁边。事实上这只是他被驱逐的开端,因为他对公司的政策表示了不满。于是此时他无法完成任何工作,他发现自己无所事事,这恰恰表明公司不再重视他,对他产生厌倦并打算甩掉他。OK,任务完成!公司完全没有必要直接开除他,也不需要应付那些由失业问题引发的事端,便干净利落地扫除了因解雇而出现的负面问题。
Lisa,一位快节奏、高效率的客服团队成员。然而,虽然她的工作负担较之其他组员高出两倍之多,但是薪水却一直没有提高。在经过数月挣扎之后,她最终决定与自己的上司谈一谈,为什么自己的负担如此繁重?任务这般分配似乎并不合理。结果她非但没有得到帮助,老板反而要求她努力去“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定要具备胜任这项工作的能力。并且,老板又将上述意见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团队中。
也许你会觉得她很失败,不过这并不奇怪。Lisa尚不知道,其实公司已经萌发了舍弃她的念头,因为她总是闲谈,她会在公司中与其他员工大说特说。她的闲谈竟然令她所在的团队、她的老板以及公司主管感到十分不安。他们视Lisa放纵的大嘴为负担。在承担双倍工作却获取极低报酬之后,Lisa最终选择了自动辞职。公司就这么轻松解决了“解雇”这个棘手的问题,它们没有必要一定要亲自动手便摆脱了闲谈带来的困扰。
在这场“被驱逐运动”中,被驱逐者常常会对原公司老板异常愤恨,并不再信任该公司。他们通常会产生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并且对此感到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但是对于公司而言,这则是一种效率颇高、安全性较强、能够彻底扫除“无价值”员工的清除方式。残酷的是,公司宁愿如此,哪怕招来被解雇者的怨气,也不愿意去面对一场潜在诉讼,一场混乱的解雇或是让其他员工获悉他们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这将会对公司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这种糟糕情况的出现。
在解雇公司里某位员工之前,公司的确会预定他们首先需要清除的目标人物,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了公司的黑名单里。因为,这些人破坏了公司的“秩序”,影响了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许多职员盲目、错误地相信法律,认为法律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保护,使之免于遭受因报复而起的或无可预见的失业。事实上,在现今大部分公司中,这只是一个虚假的安全表象而已。
实际上,公司的背后大多数都会雇用了诸多资深律师与顾问,他们均能够找到大量能够绕过员工“合法权利”的法律路径及灰色地带。公司早已学会如何严密地保护自己,全力防止公司所能受到的可能性攻击。如果在你身上有对他们不利的决定或意见,他们则会想办法令你被迫退出职场,如此一来,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你离开职场时的负面形象也促使你同样进入其他公司的黑名单里,这将对你非常不利。
人力资源部的秘密职责之一就是在合法保护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清除丧失价值的员工,一般来说他们对此十分擅长。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达到其目的,而你甚至不会知道究竟是什么将自己击败,也不会知道你究竟做了什么害得自己丢了这份工作。
公司从来不会直接提出解雇你,那样过于冒险。今时今日这一清除过程已然更加老到,你必须清楚他们将会施展怎样的手段,只有如此,一旦发生危险时,你才能够及时发现它们。你有必要了解自己所处的境地,了解公司都是通过哪些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1.逼迫职员自动辞职
清除一个人的最佳方式就是逼迫他自己离开。这种方式对于公司而言最为安全,同时又不需要开展大量书面工作。其基本概念如下:利用手段致使员工的工作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进而得不到众人认可,最终令其无法忍受,选择自己离开。
如果公司准备请不中意的人离开,它完全不需要使用那种代价高昂、过程复杂,且背负潜在责任的直接解雇方式。因为上述方法无须支付解雇费,不存在失业问题,没有或是极少有潜在责任。大多数雇员并没有发觉这一切,因为诸多公司玩弄此法犹如一门艺术一般。
当然,若你仔细地加以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迹象的。然而有太多的人对此只是一味逃避,因为他们不愿看到公司似乎对自己失去兴趣的状况发生。但是,想要通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避免失业绝不是一个好办法,最终你还是会被公司无情地推出公司。
请记住公司解雇你之前的几种迹象,看你是否面临被解雇的边缘。
一、你的感受总是被忽视,你经常加班无法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是一直处于失败状态。
二、你的老板看上去并不喜欢你,或者不像注意其他员工一般关注你。
三、你的办公室被搬至相对较差的位置或是老板经常分配给你一些别人不愿去完成的任务。
四、在特定期限内分配给你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五、老板对于你的表现评价严厉得令你感到震惊。
六、公司派遣一个人“帮助你”进行工作,同时你会发现你所要承担的工作及职位与他极其相似。
七、公司经常将你轮换于不同部门之间,以致使你一事无成。
2.找个“合法化”的借口
当然,还有些公司会很艺术地将对你身上实施的非法问题“合法化”,比如,公司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材料或列举出大量的证据使被清除者看起来好像“能力不足”,如此他们便能够以极其合理的理由将之解雇。尤其是在终止雇用关系的真实理由与被解雇者真实能力无关时,此做法便会被不失时机地加以重用。
只要你能够安静离开,他们才不会管你对此抱存有多深的怨恨。法律并不能阻止他们对于利益的追逐。
3.用“绩效改善”来驱逐
许多公司都会制订绩效改善计划,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工作上迷失方向或是其表现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员工。这种举措通常是在执行进一步纪律措施之前,给予员工的一次改善机会。对于员工而言,这非常具有迷惑力,因为其理由十分充分。然而,这种所谓的机会其实并不真实。
绩效改善计划往往只是一枚烟雾弹而已,只是公司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罢了。这种机制并不注重员工的“工作表现”或“业绩”如何,而是更加在意职员的行为表现。通常,标准的绩效改善流程仅仅是你与老板之间的一次非正式性谈话而已,而并非是参加人力资源部会议或是在文书上签字。因此,如果你已经踏入这一过程中,你就会明白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什么,并且真实状况他们不能亦不会坦白地告知于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一过程无非是公司故意寻找一些材料以便可以合法解雇你的过渡期。同时,公司还要表明他们已经在尽力地帮助你改进了。
如果你不幸被老板列入该计划,并在周会会议材料中存有相关记录,且老板又多次与人力资源部通话,那么你完了。这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公司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亦将一去不复返。你的工作也将到此为止,极少会有员工能够在这种特别的流程中存活下来。因此,你不如趁尚有时间,去寻找另外一份工作吧,这远比你留在公司中继续挣扎容易很多。所以,当人力资源人员在幕后拼凑材料准备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官司时,你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另外一位令你向往的新雇主。
以上都是公司不遗余力地在清除目标人物前的准备工作。倘若你在事前不确定自己是否正确地理解了公司的这种信号,未经过深思熟虑就选择跳槽肯定会有所遗憾。那么,既然如此,不妨通知你所在的公司自己已经找到了另一份工作,这会使你看清自己处于怎样的境地。
倘若现公司确实重视你,他们会明白此时自己需要表现出这种重视。他们或是告诉你对于公司而言你存在的意义如何重大;或是给你一个与公司讨价还价的机会,以便将你留住。如果你希望继续留任于此,那么同样给予对方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即可。
然而,如果你新近寻找的工作更加适合自己,那么就应该尽量缩短辞职时间,不要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出现断点,以避免在你的工作简历中出现极具破坏性的间断期。你会在告诉公司自己尚有其他选择机会的那一刻,知道自己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如果他们看上去非常高兴,并鼓励你抓住此次机会,或者没有留给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那么你无疑是作了一次正确的选择。
时尚外表下的陷阱危机
案例
Kula今年年初进了一家规模相当大的日资企业,之前她在美国的一家软件公司的北京办事处上班。春天来了,她经受不住温暖的阳光和鸟语花香的诱惑,这天她穿了一条牛仔裤上班。但一进办公室,她的日本上司眼睛里就显出了诧异。下班的时候,她的那个有些秃顶的上司提醒她“注意身份”。
Kula进日本公司之前就知道,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穿着打扮有不同的要求,但她觉得把穿牛仔裤看成是不“注意身份”,太小题大做了。她在原来的公司上班时,只要你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你爱怎么打扮都行;如果一个男士天天西装革履,人家反而会认为他是个怪物!
Kula不明白牛仔裤与“身份”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她又打算跳槽,到一家不那么严格的企业去上班。
牛仔裤与“身份”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为一个白领,你要弄清你有哪些身份。
从你上班的第一天起,你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两种身份。你的第一种身份就是你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某某公司某某部门助理”或“某某公司销售部项目主管”等,也就是你名片上表明的那种身份;作为白领,你平时要与公司内外的人打交道,你在接人待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和修养,就是你在职场的第二身份。
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在职场,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虽然你的第二种身份是无形的,但是,在职场上它往往会比你的第一种身份更受人关注,因为它反映出你的社会价值。比如,客户在与你打交道时,他自然会看重你的第一种身份,他要看你是什么职务,负责什么业务,拥有多大权力,这样他就好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和态度对待你;与此同时,他也会注意你的第二种身份,即看你说话有没有分寸,办事有没有原则,是否讲礼貌,是否守时重诺,等等,总而言之,他会注意你的个人习惯和修养,如果他认为你是个有能力但是个没有教养的人的话,他同样不会真正信任你,也不会做与你长期打交道的准备,更没有可能与你合作把事业做大。
很多职场新人往往只注意自己作为白领的第一种身份;由于不知道自己在职场有第二种身份,所以就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第二种身份的形象。
公司允许职员随意着装,即使穿着较业余,时间更为休闲也没有问题,听上去不错是吗?我们上班时都可以穿牛仔裤与T恤了。但是要小心,它们会非常影响公司决策人对你的看法。
很有可能,上司的年龄要远高于你,与你不同属于一代人。所以追逐最新时尚的穿着,其作用可能会与你期待的结果相反。
除非你在时装店或是时尚行业工作,时尚属于周末或者是杂志——肯定不属于办公室。“时尚休闲”的老板,还没有做好迎接最新时尚的准备。对于公司高层那一代人而言,所谓休闲装无非就是不用每天西装革履地来到公司,而可以穿着咔叽裤与马球服而已,但绝对不是让你穿着背心和低腰喇叭牛仔裤来上班。
即使全世界都在疯狂地用时尚来表达个性——刺孔、文身、彩发、布满皱纹的“我不介意”造型以及喇叭裤时尚装等,但公司绝对是唯一的例外。公司的容忍是具有相对性的,也是设有底线的。
案例
艾丽克是一名工作上进的员工,很有可能得到晋升,上层领导对她的工作质量时常赞不绝口。但是由于她穿着不当,他们对于她做事的方式很是不满,甚至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提及艾丽克便会觉得她像一个“小丑”。她只是希望通过着装表现自我,但是却与严肃认真的职员形象格格不入。
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而且鼓励休闲式着装风格,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在随心所欲地穿衣。当然公司中亦有很多人穿得甚至比她还要艳丽,但是这些人的技术或能力与晋升资格相去甚远,但是艾丽克却有机会。
在闭门会议上,当有人提及她,并准备向高层夸奖她时,众人的一致反应是轻笑或者摇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不会允许一个追赶时髦的人代表公司,不管这个人多么能干,多么有才华。她本应被予以提升,但是唯有“个人风格”这一方面无法过关。其中一名管理人员感到非常可惜,甚至便打破常规,将事实真相告知于她——就是因为她穿着不当,才阻碍了自己升迁。但是艾丽克认为,在公司中自己拥有表达自我的自由,她非常看重这一“自由”。因此回答说:“好吧,这是公司的问题。”其实,这正是她自己的问题。
在工作场合中,你的着装必须做到保守,如果可以,应尽力符合这一风格,这是公司对着装的首要要求。
为什么一些外企不喜欢不修边幅的男士和标新立异的前卫女士?并不是这种不修边幅和标新立异很“丑”,而是因为你的上司和同事,也包括你们公司的客人,看着你的打扮不习惯和不舒服,他们觉得你这种张扬的服饰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特别是作为职场新人,你不尊重上司和前辈,那就是典型的没有教养的表现。其实,在职场上不管你是新人还是老人,你都得注意自己的第二种身份,因为对外你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而在公司内部更容易得到其他同事的信赖。所以,进入职场后,职场新人一定要有第二种身份的职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