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出家为僧的皇帝是谁?
宋恭帝,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在西藏翻译过经书,后被元朝皇帝赐死,经历丰富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宋恭帝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手中。
当时蒙古的元朝大军已得中国北半部,取得襄樊城的控制权后,渡过长江向南宋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然而,势如破竹的元军击破各地的防线。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灭亡的形势不可避免。同年年中,元军占领江东(今日江苏省)大半领土。
1276年1月18日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后来南宋残余势力在福建、广东抗元,最后在1279年,南宋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军逼得走投无路,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宋恭帝被俘以后,被封为瀛国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担心留着他将成为后患,准备除掉他。宋恭宗得知这一消息后,请求脱离尘世,永生为僧,以绝元世祖的疑虑。元世祖应允,于同年12月遣送他入吐蕃,习佛法。
从此宋恭宗长居西藏萨迦寺,更名为合尊法师,号木波讲师,过着清苦孤寂的庙宇生活,终日以青灯黄卷为伴,潜心于学习藏文,研究佛法。
宋恭宗在多年苦读后通晓了藏文,贯通了佛学,成为佛门学问僧,曾任萨迦寺总主持,后从事佛经的翻译,译成《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经文,被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之列。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宋恭帝因思念南宋王朝,写诗纪念,诗曰:“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充分表达了宋恭帝对当年元朝政府无理进攻南宋的谴责。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赐死宋恭帝,死时享年53岁。
宋恭宗以皇帝之尊出家为僧,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最终宋恭宗以诗获罪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悲情一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遗作?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兵败后宁死不屈,写《正气歌》留世,慷慨就义,忠心照耀千古,正气震撼古今。
文天祥,是江西汉族客家人,他作为华夏先烈,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笼罩的时代,那个时代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13世纪初,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几十年间,铁骑兵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
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渴望一统中原,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从1235~1279年,双方战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战争息息相关。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病死,贾似道抑长立幼。随后不久,元军陷鄂州,京师震动,理宗的妻子谢道清呼吁各方人士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但宋朝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积极响应,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但区区几个文人怎能挽救一个腐败王朝覆灭的命运?常州战役失败,文天祥几番抗争,终究被俘。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又称零丁洋),元军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写招降书,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原为国而死的决心,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元朝政府为了使他投降,把他押往大都,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都超过了其他宋臣,甚至忽必烈许他宰相、枢密使等高职,都被他严辞拒绝,文天祥言“但愿一死!”可见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意志之坚定,我们从他作的《正气歌》里就可以看出他誓死不屈的精神。
终于,元军无法招降文天祥,决定将他杀害。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英勇就义,终年47岁。
纵观他的一生,为国为民,内扶助君主外抗击外敌。国家危难时他毁家纾难,被俘时他正气凛然,直至慷慨就义,一生正气浩荡,传颂千古。
陆秀夫为何背负幼帝投海?
陆秀夫是宋末政治家,南宋抗元名臣,金人入侵,他积极反抗,大败,南宋灭亡,遂负帝投海。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陆秀夫与文天祥、谢枋德、胡三省同年进士。李庭芝任他为淮东制置使,又任命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但陆秀夫坚守本职,毫不动摇。后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调往临安。德佑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
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赵昰为帝,定年号“景炎”渴望重建宋廷,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后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景炎三年(1278年)初,年仅10岁的赵昰薨。群臣多欲散去,而陆秀夫勉励群臣拥立宋端宗的亲弟弟7岁广王赵昺为皇帝,定年号“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由杨太后垂帘听政,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面对惨淡的局势,陆秀夫知道已经无法护卫赵昺走脱,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为国而死、殉国明志。继而,他背起八岁的赵昺,以素带缠身,毅然决然走向船弦,投海牺牲。
陆秀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力图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挽救大宋王朝于危难之间。可是,有心无力,难以回天,最终以死报国。陆秀夫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他的报国忠心可歌可泣、千古为人传颂。
你知道功罪石的来历是什么吗?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山附近的海中耸立着一块刻有字迹的大礁石,这便是有名的功罪石,要探究它的来历就要追溯到南宋末年那个混乱的时期。
1260年3月24日忽必烈继承汗位,在蒙古贵族圈里赢得了初步胜利,随后忽必烈亲征漠北,招降胞弟阿里不哥,至此,忽必烈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必须除掉南宋政权。
1268年蒙古军发起了对南宋的进攻,包围了襄阳、樊城。1279年南宋降将张弘范在崖山附近全歼宋军余部。南宋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抱着皇帝投海殉国。投海地点便在大礁石附近。当时张弘范恬不知耻地在大礁石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然而,历史功罪总有人评说的。尽管元朝实行高压政策使中原和南国人民敢怒不敢言,但他们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崖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没过多久,石壁上出现了一首纪念陆秀夫的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
元朝灭亡以后,人们马上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这就是有名的“功罪石”的来历。
此后,许多爱国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来此游览,题写爱国诗章,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近代着名文学家苏曼殊,在新会居住时,作了一幅《崖山奇石图》,章太炎在画上题了陈恭尹的一首诗,诗曰:“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云雨至今悲。一声杜宇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愧向苍苔读旧碑。”
西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其起止时间为公元1038年至1227年。唐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夏国公,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为它在西方,所以被宋人称为“西夏”。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唐初,唐朝时,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后,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最终被大唐安置在松州(今四川松潘)。安史之乱以后,郭子仪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以东地区,这一地区当时被称为平夏,因此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也就是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便成为当地的藩镇割据势力。
太平兴国七年,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要把李氏亲族端到京城,根除这一盘踞势力。
李继迁深知一旦入京便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与地方首领结成亲戚,势力渐盛。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西夏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派出大军包围灵武城。
宋太宗死后,宋真宗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等地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李德明即位之后,势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增强了党项羌族的势力。1019年,李德明把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作为都城,改名兴州。
1032年李元昊继夏国公位,积极准备脱离宋朝的统治。他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并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使用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又修宫殿,立文武班,定兵制,立军名,规定官民服饰,创造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为“大夏”。
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吸收融合中外文明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
西夏的开国皇帝是谁?
西夏的开国皇帝是李元昊(1038~1048年在位)。李元昊又名曩霄,因为以前宋赐予赵姓,所以又被称为赵元昊,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代,李姓是唐赐予的。他有雄才大略,不甘臣服于宋国,于是称帝,建国号为夏。
李元昊从小喜欢读诗书,对兵书更是专心研读,手不释卷,尤其喜爱治国安邦的律法着作。而且他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也总是有独到的见解。1028年,李元昊在进攻甘洲(今甘肃张掖)回鹘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在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之后,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兵遣将,甘州城被攻破。从这之后,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相继归降夏国。元昊也由于这一显赫的战功而被李德明册封为太子。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故之后,李元昊在兴州(今宁夏银川)以太子的合法身份获得了党项的最高统治权。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在兴庆府的南郊,他在亲信大臣野利仁荣、扬守素等的拥戴之下,正式登上了皇帝宝座,国号为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
继位后,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争取贵族上层和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他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祖先的李姓、赵姓,改姓嵬名,称“吾祖”。
李元昊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作战时,总能针对客观情况指定战术,为了争取作战的胜利,不惜采用各种手段,调集各种力量,用谋略取胜。每战或诈降,或诱降,或行间,或设伏,或偷袭。
他采取的对外政策既不同于继迁时期的联辽抗宋,又不同于德明时期的与宋、辽和平相处,而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李元昊也很重视人才的收罗和培养。西夏建国初,因忙于战争,教育事业并不发达,所以李元昊特别注重收罗汉族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
但是,李元昊和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统治者一样,也有难以克服的缺憾和不足。他凶残暴虐,多疑忌,贪婪好色。1048年,李元昊酒醉回宫,被他的儿子宁令哥刺杀,惊觉中躲闪,被削去了鼻子。不久,鼻创发作,不治身亡。
野利仁荣为西夏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野利仁荣(?~1042年),西夏大臣,也是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着名的学者。
野利仁荣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的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也就是西夏文。
野利仁荣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的疏族。他熟悉历史,学识渊博。西夏建国前后他参与谋划创制典章制度。他曾建议根据西夏境“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平以刑赏”,使“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对景宗制定各种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庆元年(1036年),他顺应景宗的旨意创造了蕃书(即西夏文),一共十二卷,笔画繁复,字形方整。群臣全都称赞不已,景宗于是下令把蕃书确定为国字,颁行境内,又设蕃汉院,分别掌管与宋朝、吐蕃、回鹘等王朝的文字往来。
野利仁荣是党项民族的精英,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尊心。他坚决反对“用夏变夷”,也就是用汉文化取代党项民族文化的全盘汉化方针。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繁盛,必然有这个国家独特的体制和文化。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元昊立国的基本方略,也对西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元昊让他担任谟宁令(天大王)的职务,既是元昊身边的主要谋士,也是夏国的精神领袖。
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年),设立蕃学,野利仁荣又接受任务负责管理这方面的事务,把《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翻译成蕃文,教授蕃、汉官僚子弟,等他们学成后授予官职。五年后野利仁荣去世,皇帝赠与他富平侯的称号。天盛十四年(1162年),西夏仁宗李仁孝为表彰他创制蕃字的功劳,追赠为广惠王。
三川口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三川口之战,又被称为延州之战,发生于公元1040年,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延州既是西夏出入的要冲,也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因此成为元昊对宋发动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在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运用联辽抗宋的政策多次进攻宋朝的边境,掠夺财物,扩大自己的疆域。同时,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屈辱退让的政策,也助长了元昊不断扩张和掳掠的野心。西夏建国后的第二年,元昊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威,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开始大举进攻宋朝边境。
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公元1040年)正月,元昊派牙校贺真率部众向宋金明砦(今陕西安塞县北)都监李士彬假装投降,并吩咐西夏将士,遇到李士彬都不得作战。李士彬认为夏兵胆怯,因此骄气越来越盛,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