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长三书
5154000000006

第6章 《论语》 品德是人生的基石 (2)

第二章 品德是人生的基石 (2)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个“好好先生”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一律回答“好”。久而久之,别人送他一个“好好先生”的绰号。“好好先生”讲面子不讲人格,讲人情不讲原则,认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着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这样的处世原则,只是在让自己少一点麻烦,其实对社会是无益的,如果对不道德的行为也总是一味地说“好”,那么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危害了。冯梦龙正是看到这种思想暗藏在很多人的灵魂之中,就写出来加以讽刺。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苏味道,曾经官居相位,当时武则天执政,国家的气氛非常紧张,他就以处世圆滑、模棱两可而著称。他对人总是一副恭敬的样子,别人问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他从来都不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他经常对他周围的人传授他的处世“真经”,叫做“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模棱两可”这一成语即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后人对苏味道的评价,也就不是很高。毕竟大家都欣赏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的人。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所谓乡愿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道德伪善者(所谓的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可见孔子对行为处世没有礼法的人的厌恶。

如果心中知道礼,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原则,就不会觉得模棱两可,而是按照礼仪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人处世必然不会超越礼的范围。因此,在我们想要培养自己的美德的时候,先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最基本的文明礼仪。

魔鬼常对品德薄弱的人下手

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tè),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跟随孔子出游于鲁国求雨祭祀的舞雩台下,樊迟问孔子:“请问怎样提高自己的道德,改正过错,辨别是非呢?”孔子说:“这个问题很不错,做事争先,享受在后,不是提高品德了吗?检查自己的过错,不去责怪别人的过错,不就是在改正过错吗?忍不住自己的一时气愤,忘了自己的身份,甚至牵扯到亲人,这不是糊涂吗?”

“崇德”是指怎样把内在的气质培养到崇高的境界;“修慝”是指完善内心的修养,平衡矛盾的心理,化解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以求平和安详;“辨惑”则是指真正有明辨善恶的智慧,不会被迷惑。我们常说“年轻气盛”,年轻人对眼前的事情感到迷惑,为了提出自己的主张,就会用冲动的方式,反而招致祸患。因而,通过品德的指引来对待疑惑,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一种本领。

孔子告诉樊迟,做人做事先不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与价值,如果认为是善的事,那就先做了再说,最后总会有成果,这就是德业。如果一时忍不住气,而忘掉自身的安危,甚至牵连到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要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就是辨惑。

曾国藩说过:“愤怒二字,至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一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一个特别节目,节目的导播看他文章不错,就又要他兼任编剧。但在节目做完领酬劳时,导播不仅不给他编剧费,还扣他一半的主持费,并且振振有词地说:“这是收据,你签收1600,但我只能给你800,因为这个节目透支了。”

年轻人没吭声,心想:“多大点事,何必太较真呢?”后来几个月发工资,也是这样的情况。最后一次做完,那位导播没再扣年轻人的钱,反而对他很客气,因为他被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看上,一下子成了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持。

后来他们经常在电视台不期而遇,那个导播每次笑得都有点尴尬。年轻人曾经也想去“参他一本”,可是一想:没有他能有我的今天吗?如果我当初不忍下一口气,又怎能继续获得主持的机会呢!机会是他给的,他也算是我的恩人,现在他已经知错,我又何必把心思花在计较上呢?

在发生矛盾时,良好的品德让你保持心平气和。对别人投之以桃,别人也会报之以李;反之,如果不依不饶,自己也会受到损害。

古时候有个宰相,一天,他请来一位理发师理发。理好发后,理发师就为他修面。修了一半,理发师忽然停下手中的剃刀,两只眼睛看着宰相的脖子。宰相心中纳闷,就问道:“你不修面,却在看我的脖子,这是为何?”理发师听了宰相的问话,说:“人家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吗?”宰相听了哈哈大笑,说:“是呀,宰相就是要气量大,对各种小事,都能容忍,从来不计较。否则怎么做宰相呢?”理发师听了,慌忙跪在地上,口中连连说:“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宰相忙问:“什么事?”理发师说:“小人该死。在修面的时候,小人不小心,将大人左面的眉毛剃掉了,请大人千万恕罪。”宰相一听,十分生气。他想,剃去了一道眉毛,如何去见皇上,又如何会客呢?正想发怒,但又一想,自己刚才讲过,宰相的气量最大,对那些小事从来不计较,现在为了一道眉毛,又怎么能治他的罪呢?想到这里,宰相只好说道:“去拿一支笔来,将剃去的眉毛给我画上。”理发师按照宰相的吩咐,给宰相画上了一道眉毛。

宰相走了,理发师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很不是滋味:“宰相大人呀,幸亏您肚量大。如果您不原谅我的话,当时我就会用刀割断您的喉咙!与您相比,我真是一个小人啊!”

宰相本来也不是心地宽广的人,但是他知道应该像自己说的那样“宰相肚里能撑船”,因此就打消了惩处下人的念头,也正是因为忍住了心中的怒气,才没有成为理发师的“刀下之鬼”。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一时之气,很容易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失去理智,作出危险的举动来。但是,魔鬼常常对那些品德薄弱的人下手,如果真的有大德大量,也就不会被冲动的魔鬼控制了。

我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不仅是为了将自己培养成为君子,更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能够有更好的发挥。因此,年轻人若想有所建树,不妨先锻炼出自己的品德,那样在面对纷繁的世事,就不会再迷惑了。

做一个祈求他人不生病的良医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啊!”

孔子希望通过教化,提升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与此相似的情怀,便是在过去的药铺里经常会悬挂的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只要天下没有病人,架子上的药布满灰尘无人问津又有什么呢?这种为人着想、宽厚无私的情怀让人感动的。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

山东潍县(今潍坊)曾经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xiè)(即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7年,就有5年发生灾情。在他刚到任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由于及时放粮,灾民免于饿死。

郑板桥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让人们劳动工作去换取食物、钱财,而不是施舍给他们。这样既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也可以创造工作机会;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把粮食和日用品囤积起来;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无数灾民解决了生活问题,国家也免于动乱。

在救济百姓的时候,郑燮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濒临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富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贱进贵卖,并且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产盐的百姓和吃盐的百姓都生活得很困苦,只有富商们从中牟利,财源不断。郑燮严令禁止商人的胡作非为,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于是不但不准,反给他记大过处分,钦命罢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多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他为当地人民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枝,秋风江上作鱼竿。”

我们都知道郑板桥擅画兰竹,但他从不以自己的才情作为晋升的手段,也不以此卖弄,而是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这种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别人的疾苦装在心中。

我们现在还不能造福一方,但是我们身边有朋友、有同学,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帮扶。美德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就是让我们要懂得为别人着想。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这可不是一盏普通的灯。这盏灯的灯芯镶有一颗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这盏灯非常有名,很多人一直想得到这件宝物。

据说,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个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稀世珍宝。

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一灯大师的妙语道破玄机,原来,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珍宝,而是一颗宽厚无私、品行高尚的心灵,那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