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5155900000003

第3章 平常心,为人的一颗初心(2)

这首禅诗就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你只要保持初心,珍惜眼前,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早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住持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老和尚的一句“得道即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道破了禅机。的确,认认真真地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便是得道。认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历程完完全全负责任的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的每一瞬间注入所有激情的生活姿态。

一位学僧看到禅宗里有这样一则名言:在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在修炼禅宗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是什么意思呢?弟子不明白。”迷惑不解的学僧去问禅宗大师。

大师解释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中截然不同。最初,我们看到山是山,最后看到山还是山。但在这当中,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为什么呢?”

弟子摇头,表示不知道。

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都被你的思维和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中的过程。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狱的根源。”

弟子自以为明白了老师的解释,唉声叹气地说:“哎,这么说起来,凡夫俗子和修禅的开悟者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得对,”大师答道,“实则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真的佛,无所来,亦无所去,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不坐也不卧。那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境界。究竟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你现在这个样子,不坐也不卧,不来也不去,现身就是佛,既没有动坏念头,也没有生好念头,此心平平静静,不起分别,当下就在如来的境界里!

现实人生,不要把佛的境界假想得那么高远,其实是非常平凡的。古代禅宗大师们在教导门徒时,始终强调佛就在平凡人间,《金刚经》中谈到,佛看到恒河里的沙子就是沙子,看到这个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墙壁就是墙壁。用《中庸》中的话说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怎么样的呢?最平常,不来也不去,就在这儿,就是此刻,就是眼前。

悟到此处,可得平常心!

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西方学者曾经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恰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三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家,中国佛家就是另辟蹊径的禅宗。提到禅宗就不得不提一首诗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随着这首著名诗偈的横空出世,中国禅宗也应运而生。将禅宗的空无观演绎到极致的是一个不识一字的农夫。这个农夫出人意料地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成了六祖慧能。而这首诗偈流传至今,已经家喻户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位禅宗祖师的出现,更代表一种智慧的传承,简言之,就是了悟的法门。

从前,有一个老僧住在庙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说:“门上应该写‘门’字,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

那个老僧显然还没有达到禅的境界,因为他的心中还有“心”这个概念。只有化有心为无心,让一切都显现本来面目,才是真的修为境界。

慧忠禅师就是一个心外无物的人,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无我忘我境界。

印度的三藏法师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

慧忠谦虚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

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些小伎俩而已!”

慧忠于是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

三藏运用神通,察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点头,将心念一转,又问:“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着说:“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许之色。称赞过后,随即将风行雨散的心念悉数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这才笑吟吟地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

只见青空无云、水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三藏使出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禅师心迹,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处,极好!极好!可是不能探察我的心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藏迷惑。

慧忠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又如何探察?”

这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无论你的心迹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别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人,悟到了真正的无我,修行到了真正的无我,就是佛了。这个佛,无我,自然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做到了无我就是佛境界,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打破这些执念,让心归于平常,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成不成佛,又有什么关系!

以平常心面对“蘑菇经历”

人的成长总是从寂寞开始,很少有人不经风雨,就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一段蛰伏地下的艰难岁月,就像蘑菇一样。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蘑菇定律”就是据此而来,它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原则。据说,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这些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在这条“原则”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该原则的大意是:初学者一般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头上浇着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只能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如果你刚开始人生旅途不久,或仍对那个时期记忆犹新,相信这一条“蘑菇管理原则”一定会让你发出会心而苦涩地一笑。的确,绝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有过一段“蘑菇”经历,总之,那是一段很不愉快的经历。

“蘑菇经历”是事业上最为漫长的磨炼,也是最痛苦的磨炼之一,它对人生价值的体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磨炼,你就会熟练地掌握当前从事工种的操作技能,提升一些为人处世的能力,以及培养挑战挫折的意志,这也是最重要的。诸多能力的具备,为你将来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蘑菇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只有经受这个阶段的磨炼,你才能深刻地领悟这句话的含意。

但是,不愉快的事情并不是生命中的厄运。从某种意义上讲,让自己做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自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自己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管理有着先天的不足:一是太慢,还没等它长高长大,恐怕疯长的野草就已经把它盖住了,使它没有成长的机会;二是缺乏主动,有些本来基因较好的“蘑菇”,一钻出土就碰上了石头,因为得不到帮助,结果胎死腹中。如何让他们成功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尽快吸取经验、成熟起来,这是我们应当考虑的。

一个人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任何人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都是惘然。这被埋没的过程正是你积蓄力量,开花前奋力地汲取营养的过程,如果你经受不了这“蘑菇经历”,成功永远不会降临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