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柳树街故事
5165500000017

第17章

第二天打早,田志忠和田东京父子刚来到工地上,就听见田玉民用广播喊着四个队长的名字,让大家集中起来,传达乡上的电话会议精神。原来是毛主席说“人民公社好”,全国人民齐响应,梁山县各乡镇一夜之间都换上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沟北乡人民政府,自然也成了“沟北人民公社委员会”,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则更名为生产大队,生产队原样不变,却都要实行“食堂化”,将广大妇女从锅台边解放出来。生产队取消记工员,即日起实行干活不记工,吃饭不掏钱的共产主义方针。当会便决定每个生产队办一个“公共食堂”,分队选了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立即派人回村上盘大灶。于是两天以后,各家各户都拆了自己的小灶,交出了家里的粮、油、面,听铃声上“食堂”吃饭。新成立的“公共食堂”十分红火,因有收来的上百只各户交来的肉猪,拣肥的隔三差五杀一只,全队一百五十口人,顿顿肥吃海喝,像过大年一样,人人红光满面,好不快活。田东虎高兴地吃了十天“食堂”,就又回学校去了。临走也和牡丹和好了。牡丹把他送到县城汽车站,看着他上了车,才红肿着眼睛独自走回来。

“大跃进”的形势发展很快,梁山县委乘着“公社化”的强劲“东风”,决定在金龙沟上游修建一个可灌溉沟两岸万顷旱源的“金龙沟水库”。各公社都要出劳力;同时,又开始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梁山县境内没有大山,无处开采铁矿石,便决定组成万名农民大军开赴二百公里以外的林县县北“四郎山”去土炉炼钢。柳树街大队只好兵分三路:老弱病残留在自己的“跃进水库”,装点门面;田志忠这号四五十岁的男劳和二三十岁的妇女们都上了“金龙沟水库”,青壮年男子,包括田东京这些十几不到二十的少年,都背了铺盖远离家乡去了林县。吕玉英没有被派去做工,李见正指定她专门为“公共食堂”和各工地大灶磨面。每天天不明田亮就拉驴给她套磨子,换牲口不换人,掌灯时分才卸磨。天天如此,连吃饭也是把碗端到磨房里刁空吃。牡丹仍在幼儿园当教师,婆媳俩一天到黑难得见上一面。

柳树街大队远征林县的共有二十几个人,大队部委派二队队长李兴邦领队。李兴邦去年秋天和田凤英结了婚。此前,田凤英为和马思明离婚,曾闹得沸沸扬扬。她那东堡村的婆婆是个十分强悍的老妇人,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心高气盛,事事想占个上风儿。她不惜花钱将带肚子媳妇娶进门,本指望有短头在自己手里的媳妇能安心和儿子过日子,却没想到她根本不把儿子当回事,从未和儿子同过房,腾空了肚子马上就要闹离婚。老妇人一看要落个鸡飞蛋打人财两空,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一天傍晚借凤英回来拿东西,就关了大门,和老头、儿子三个人,将凤英衣服扒光,压在炕上,让儿子上。那马思明哪有这个胆量,只顾颤抖,不敢上前。老妇人急了,就让老头爬到了儿媳肚子上……凤英遭到了强暴,告上了法庭,法院调查属实,就以“强奸罪”判了老妇人七年刑,一时间“婆婆强奸儿媳”的奇案,传遍了整个梁山县。

凤英离婚时,她在东堡生的儿子,判给了她抚养,如今已经三周岁了,取名叫“山山”。李兴邦因是生产队长,和凤英结婚后,从未离开她出外做过工。现在,田凤英因为又要生了,挺个大肚子,也不能干重活,只在他们队“公共食堂”打闲杂。在大多数夫妻因各自上了不同的工地,已经长期分居的“大跃进”时期,他们小两口算是二队唯一恩恩爱爱厮守在一起的一对。这回,李兴邦却也要出远门了,田凤英一想到她生产时丈夫将不会在身边照顾她,就哭得红鼻子肿眼。

随着大队人马登上征程的田东京,心里却十分高兴。他背包背在身后,那把心爱的竹笛就拿在手里,高兴时便吹上一阵,那嘹亮的笛声在空旷的高原上传得老远老远。他们队和他同龄的还有田得雨,东堡村马思明也在其中。他们走了三天就出了本县县境,走进了林县县城。头一晚在一个公社大会议室里过的夜。第二晚睡在村野的麦场上;第三晚一百多人一齐拥进了林县县委的大礼堂过了一夜。一路上到饭时见“公共食堂”就进,吃了嘴一抹就走。第四天傍晚,大队人马来到了一座矿山下,只见满山腰闪烁着明晃晃的电灯,有人就说到“四郎山煤矿”了。据说这煤矿是全省最大的煤矿,光工人就有七八万。省城发电厂就靠这儿的煤发电呢。再往上就走进了一条街道,街道上的“洋楼”一座挨一座,商店、食堂、医院、电影院、工人俱乐部样样都有,电灯照得如同白昼。但是却和农村人民公社的规矩不同,“食堂”里的饭不能随便吃,旅社的门也不能进,人们只得坐在街道两旁的水泥地砖上歇息,肚子饿了也没人过问,就让瞌睡打扰了吧。天不明继续上山,人们就饿得走不动了,公社领队的传下话,叫暂时忍耐,家里的送面车队马上就到。可是怎么“忍耐”呢,从昨晚到现在水米没粘牙,腿都软了,实在没力气了,不少人就躺在半山上不走了。上边又传话:要发扬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吃树皮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不能掉队。田东京饥肠辘辘,强忍着往前走。对面便有成群结队的头戴安全帽,脚穿长筒雨靴,浑身上下黑不溜秋的下班的矿工们往山下走,也有一溜一串、提着矿灯、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往山上去上班。远处的高音喇叭里响亮地唱着:“跃进跃进大跃进呀,十五年内赶上英国中国人民有信心……”

走过了矿山,眼前的路越来越窄,满山都是嶙峋的沙石和半人高的荆棘。攀着石头走过一道山渠,眼前豁然开朗,朝东望白茫茫雾腾腾,又传来呜呜的浪涛声,如风吼,如雷鸣。人们纷纷惊喊起来:“啊!黄河!黄河!”田东京从小就常听父亲说黄河,对黄河早已十分神往,只恨没办法看到它,却没想到会在这儿和黄河不期而遇。他一时又激动又兴奋,发软的两腿似乎有了点力气。跟着大伙顺着紧临黄河山腰上的羊肠小道走到日头西斜,拐进了一个大山坳。抬头一看,有许多砖砌的窑洞掩映在松柏之中,啊!终于找到人家了!大家高兴地走前去,才发现多半都是坍塌了的窑洞,住着人家的窑洞顶多十来孔。青壮年也都离家炼钢去了,在家里的全是老人和有小孩有病的妇女。一打问,村名叫“东民庄”。那些变成废墟的窑洞原来是日本鬼子十几年前从河东拿大炮轰的。上头说,到了,就在这儿安营扎寨。但是饥饿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领队的没有按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办事,犯了兵家之大忌。饿了两天的人们,一进村就闯进山民家要米要面,没米没面就装粮食,山上有现成的石磨、石碾,马上加工,烧火做饭。有不愿意给的就强抢硬夺,一时间闹得小山村鸡飞狗跳妈哭娃叫,如同鬼子进了庄,领队的束手无策。

田东京和田得雨俩年龄小点,没有参与抢粮的行动,他俩却积极配合做饭,也都吃了个肚儿圆。天黑了就在山民窑洞里打地铺睡了,呼呼一觉直睡到第二天晌午,起来拉了一泡屎,肚子又瘪了,午饭怎么办?听村民说从村口下山,走四五里就到黄河“禹门口”了,那儿有条通往河东的铁索桥,桥头有几家饭馆,好在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点零花钱,大家就朝山下涌去。田东京、李兴邦、田得雨三人相跟着,他们顺着岩壁上一条满是砂石蛋儿的小路,拉着荆条儿往下走,七拐八拐就到了河边,呼啸的河风吹得人站立不稳。正是发大水季节,那河面一片汪洋,一眼望不到边。浑浊的浪涛,一个挨着一个澎湃飞溅,打着旋儿向南奔腾。铁索桥就架在这野马般暴戾不驯的河面上。

桥上铺着木板,在大风里打秋千似的不停地摇摆着。桥头有个小房子,住着一个收费的老头。他们一人交了五分钱,就朝桥上走去。脚一踏上那木板,身子就失去了平衡,被摇晃得头晕目眩,三人都吓得两腿发软,爬到桥上,半天站不起来。可毕竟都是男子汉,看见别人都挺着胸脯过去了,也不愿落个脓包,任凭心在胸膛里砰砰乱跳,爬起来继续向前。战战兢兢,总算登上了离岸不远的一个小岛。小岛上杨柳成荫,屋舍错落,果然有几家饭铺。这儿才是真正的铁索桥桥头。岛子周围横七竖八停靠着十几条大木船,还有十多条木船放置在小岛的沙地上,光着膀子的船工们正拿着锤子叮叮咣咣在船上敲打着。田东京和李兴邦、田得雨走进了一家拥满了人的“揪面馆”,那掌柜四十出头年纪,他的手艺真叫绝,每人收两角钱,开始和面。面和成长条形,放到手心,两个拇指就飞快地动作起来,那揪出的面片像一群群蝴蝶,争前恐后地向正在翻滚的锅里飞去,眨眼工夫,面揪完了,煮熟了,用柳条笊篱一搭一碗,十笊篱搭满十碗,一片不多,一片不少,将众人都看呆了。

调料是看似普通的酱油、醋、油泼辣子,可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不大一会儿就吃完了饭,三人又登上了铁索桥,桥下正是主河道,此时风更大,浪更猛,朝北一望,大河原来从不远处的峡谷里喷涌而下,那峡谷正是“禹门口”,老人们常说的“禹凿龙门”就指的是这儿啊!先人真伟大!河山真伟大啊!过了桥就到了河东境界。往东是一片平原,道路纵横,田畴相连,离岸二三里,便有一座村庄,青砖蓝瓦的房屋建筑与林县平原和梁山县别无二致,口音也相近,便觉得特别亲切。晚上回来给大家说了见闻,接连三四天去桥头吃饭观光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