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5291900000033

第33章 资本为谁而动 (3)

3.货币国际化。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已经蜕化,人们可以通过国际汇兑来转移各国间的货币购买力。不仅美元、德国马克、英镑、日元可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而且还有大批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逐渐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4.现代信息网络全球化。现代信息革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各国间的资金调拨 业务可以通过电讯设备在瞬间完成,从而使各国的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5.价格信号趋同化。任何一国的利率和汇率明显背离利率平价关系,都会导社会游资在各不同国家之间的迅速流动,导致一国或数国外汇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趋向一致。

金融全球化在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中,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二元效应尤为明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首先体现为有利于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矛盾,金融国际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另外,也有利于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和金融创新。

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就如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进来的不仅有阳光也有灰尘。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金融全球化,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但是,由于其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差。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全球化打开了国际流动性的大门,国际游资也能自由出入制造风险。出于逐利的动机,国际游资急进急出,会引发严重的资产泡沫和金融动荡。金融全球化考验的更多是金融监管和调控,因为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获利将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对经济处于上升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资本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金融全球化的二元效应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在全球化的道路中,必须要做好配套的体系建设和金融开发,否则难以应对金融开放带来的冲击。就如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国内对放开金融市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时,一场出人意料的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呼啸而来。欧美等国家的亲身实践证明:参与金融全球化,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虚拟经济:随时可能倒塌的“空中楼阁”

在一条街上,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之为烧饼甲、烧饼乙。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

一场游戏开始了: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从整个市场看来,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市场上来了一个人,说了句:“就是一个烧饼,成本价就是1元。”一语惊起梦中人,人们也在突然间发现烧饼确实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于是,人们争相抛售,烧饼的价格急剧下降。这时,谁赚了钱?就是那个拥有最少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相当于股市的浓缩精华版。而股市,很显然,是虚拟经济的代表产品。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虚拟经济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某甲急需购买某种货物,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额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虚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引发泡沫经济,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一词就是起源于历史上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英国的南海公司。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成立之初,为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该公司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厂永久性退税政策,并把对南美的贸易垄断权给予了它。南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企图,这就是攫取蕴藏在南美东部海岸的巨大财富。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石”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社会公众对南海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于是同时股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使得南海公司的股票多年来一直十分抢手,价格不断上涨。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从1720年1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直线上升,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在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这股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而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唯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然而,南海公司的经营并未如愿,赢利甚微,公司股票的终场价格与上市公司实际经营前景完全脱节。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The Bubble Act)。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7月份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抛出南海股票,撤回资金,军队下达了要求军人回到岗位的命令。随着投机热潮的冷却,南海股价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镑,12月份最终跌为124英镑。“南海气泡”终于破灭。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南海泡沫事件是世界证券市场上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事件。此后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就一直在经济活动中上演。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更加让人意识到它们的可怕之处。人们对此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就是虚拟经济不可孤立存在,应一定程度上立足实体经济,否则泡沫的幻灭可能引发一场悲惨的经济危机。

逆向选择:信心风险下的愚昧选择

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这个二手车市场的瓦解。在这里,人们通常做出的是“逆向选择”,它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因为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在金融市场上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金融中介机构与间接融资作用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的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假定你可能向你的两个姑妈发放贷款。大姑妈属于保守型,她只有在确认投资项目具备清偿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借款。而二姑妈则相反,她习惯赌博,对一个迅速致富的项目十分感兴趣,如果接到1000美元投资于该项目,她就可能变成百万富翁。然而,与大部分迅速致富的项目一样,这个投资也可能颗粒无收,那么二姑妈就要损失这1000美元。

那么,哪位姑妈最可能向你借款呢?当然是二姑妈。因为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她就可以大赚一笔。然而,对你而言,你并不愿意借款给她,因为一旦项目失败,她就无法归还你的贷款。

如果你非常了解你的两位姑妈,也就是说你们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你知道二姑妈的风险相当大,不会借钱给她。但由于你不是很了解你的两位姑妈,并且二姑妈对你软磨硬泡,你很可能贷款给二姑妈而不是大姑妈。这就是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你可能决定拒绝向你的任何一位姑妈贷款,虽然大姑妈十分需要贷款来投资于一个可行的项目,并且她的信贷风险相当低。

信息缺乏给金融体系造成的问题存在于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

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是逆向选择。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后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潜在贷款人,往往是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可能获取贷款的人。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人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尽管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

无处不在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