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5291900000008

第8章 是谁导演了经济活动 (4)

1999年,欧元作为一种新的货币诞生了。此后在物价稳定、刺激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整合以及欧元国际化等预期方面,欧元漂亮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

“我留给儿子的只有我的名字!”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他留给后世的却是“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这一梦想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破灭。而二战后,曾经试图以武力一统欧洲的德国和法国,开始探索通过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的途径。从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欧洲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进。欧元的推出,才真正实现了这一个伟大的梦想。

在向梦想前行的道路上,伴随的是欧盟国家之间在财政政策上的共同努力。

欧盟早在推出欧元之前,于1991 年12 月通过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又称《马约》),要求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政府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 的3%,政府债务余额不能超过GDP 的60%。2003 年时任德国财政部副部长的麦考·威瑟到中国访问时曾表示:“这两个数字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也不能说有什么科学的演算方法,这两个数字是长期讨论的结果。”经过与有关国家的讨论和磋商,欧盟最后才决定采用3%和60%这两个财政趋同标准。

为什么欧盟国家要采用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欧元?因为财政政策可以调节货币总需求。金融学中关于财政政策的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20世纪3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财政政策逐渐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宣布启动7000亿救市计划;中国政府宣布增加4万亿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等,都是政府财政政策的具体表现。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其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需求和供给

了解了货币政策,接下来的问题是: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客观经济运行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由此我们要接触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个概念。

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货币经济理论,也即累积过程理论(cumulative process),首次突破了此前经济学家普遍持有的“货币面纱”论,将货币与实际经济结合起来,并且对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的理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维克塞尔把利率分为两种:一种是货币利率,即现实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市场利率;一种是自然利率,即“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的预期收益率的利率。”维克塞尔认为,若两种利率相一致时,整个经济的投资等于储蓄,则货币是中立的,不对经济形成影响。因为两种利率相等时恰是货币的理想均衡状态,这种货币的均衡状态保证了经济状态的均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利率经常是背离的,这种背离,或者是由于货币利率的变动而自然利率不变,或者是由于自然利率变动而货币利率没有随之变动。维克塞尔认为,在现实中后一种情况偏多。

生产技术的改善,实物资本需求的增加,都将使自然利率上升,而货币利率则停留不动,未能跟随上升,这样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背离。如果市场利率小于自然利率,那么就会引起投资增加,投资增加使原材料、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从而使原材料生产者、土地所有者和就业者的货币收入增大。因这时市场利率较低,这部分收入就转向消费而不储蓄,其结果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消费品价格上涨后,资本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就形成了“低市场利率→投资增加→货币收入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增加→市场利率提高”的循环。这种循环要以一直持续到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若是市场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就会导致一种相反的经济过程,直到最后收敛于两种利率相等的位置。这就是著名的“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这就是最早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一,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三,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另外,金融市场也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在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学派总结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影响投资,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一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是利率。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则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然后再由支出影响投资,最终作用于总收入。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带来产出的改变,但在长期,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由于我国并未实行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央行可以直接控制利率,而且现在央行也在采取不停地上调利率的办法来抑制经济过热,可见我国还是认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利率为主要环节来调控经济。

警惕货币幻觉:通货膨胀的助推器

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经常说一句话:“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也是中国百姓朴素的“理财”观念。但有时候算计来算计去,钱反而越算越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理财专家称人有时会陷入一种“过于算计”结果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比如小王和小李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先后卖掉了,在小李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小李卖得30.8万元,比买价低23%。而小王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大多数人都认为小王比小李做得好,但事实上,小李才是赚钱的一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他所得钱的购买力增加了20%。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看不到这一点呢?因为大多数人的脑中都有“货币幻觉”的存在。

通过这一个例证,我们不难得知,“货币幻觉”实在是人们“不知货币真面目,只缘身在货币中”的典型表现。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在通货膨胀起初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这样就容易产生“货币幻觉”。比如,职场人士在与企业进行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而其实,因为通货膨胀已经发生,实际工资其实并没有上升,也就是说实际你得到的购买力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货币幻觉的影响是多层面的。

从企业的角度说,企业获得的额外利润往往实际上也是一种幻觉。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胀的因素,它给人一种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而投资者如果没有考虑到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那么便会受到刺激,加大对股票的投资。这样就造成投资趋热,推动通货膨胀的加剧。

所以宏观政策应该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一般,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产出效应,另一是价格效应。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投资趋热,首先表现出的是生产资料价格最先上涨。如果一个扩张性货币政策最后是以通货膨胀来换取产出增长,我们就说这种政策有着暂时的“货币幻觉”。这么做的结果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货币幻觉一旦消失,就将爆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那么货币幻觉什么时候会消失呢?一般认为,货币幻觉只是在通货膨胀的形成阶段比较严重,一旦通货膨胀普遍化和为大众普遍意识到以后,货币幻觉就会逐渐消失。

由“货币幻觉”,人们得到启示,关注货币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商品价格是降还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这些方面。这样,从个人理财方面说,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在宏观方面来说,尽早意识到货币幻觉,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抑制投资规模,才能阻止全面的通货膨胀发生,为经济护航。

另外,货币幻觉在汇率上的影响也十分值得重视。这一点上要强调名义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区别。 如,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一揽子货币”来说,美元对欧元、日元的大幅贬值,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其实是轻微贬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测算显示,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06年7月,比去年同期贬值1.6%。就是货币幻觉的最好反映。如此种种“货币幻觉”,可能会使国家的货币政策被扭曲,并降低货币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利好程度。对于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就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失业与过剩劳动,采取名义汇率升值的做法不仅不能减少贸易顺差,反而会使劳动者的利益普遍受损,因此有损国民福利。

总而言之,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形成时期是广泛存在的,会影响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更加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