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5299400000005

第5章 心理健康与身体疾病(2)

一个人做梦,大多与白天的活动、过去的心理创伤和睡觉环境周围的声音、光线、气味、温度有关。但如果反复出现同一类型的梦,说不定有提示健康的意义。如梦见自己滚进泥潭,有可能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梦见自己从高处惊恐地掉下来,可能患有心脏病。

多梦、恶梦的原因很复杂,总体与下列因素有关系:

1心理问题。紧张、焦虑、忧郁、矛盾等心理,容易使人睡眠浅、多梦。

2身体不适。如过多的疲劳、发烧或患有其他躯体疾病。

3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如安定类、抗精神病类的等药物。

多梦、恶梦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心理的负面刺激,剧烈的梦境会使人的大脑过于兴奋、紧张、生理负担加重等。因此有出现多梦、恶梦现象,要积极进行治疗。

心理因素与高血压

有人曾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充分说明心理冲突可引起高血压症。把一只嘴馋嗜腥的猫放在一个它能看见又能抓得到的放有鲜鱼食品盒子的地方,猫要想吃到鲜美的鱼肉就必须踏登在食品盒前边的一个通电的电极上,这样猫就得忍受伤肤的电击痛,否则就不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鲜鱼肉。在这种取食疼痛、不取食难熬的情绪折磨下使猫的心理形成严重的冲突,猫变得愤怒、恐惧与矛盾,结果导致高血压病。

研究表明,持续的紧张情绪和过度的精神疲劳可产生高血压。

血压的升高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动脉血管收缩以抗拒正常的血液流动,使血压增高。另一个是由于心肌的作用,使血压升高。这多是由于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长期的情绪波动如暴怒、惊吓、恐惧或生气而引起。因这时心跳加强加快,使血液循环突然加速,而没有受到更大的抗拒力,导致心血管疾病。

实验研究还发现,在愤怒与痛苦时,由于动脉外周阻力增加,可使舒张压明显升高,在恐惧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加,造成收缩压升高。国外有的学者对医学院的19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考试前30分钟,其中有52人的血压明显升高,24人收缩压一般升高20毫米~40毫米水银柱,最高者可达60毫米水银柱。而在考试后30分钟,在52人中只有19人有轻度的血压升高,其他的人都恢复了正常。另外,有些人由于对某一事物的恐惧而形成条件反射,造成血压升高。有位医生讲了一个有趣的病例,一位飞行员患高血压病,经过在医院的休养,血压已接近正常。但有一次偶尔测血压时,正好天空中有飞机飞过,他的血压就突然明显上升。他自己说:“我突然情绪不安,显然我已经再不应该驾驶飞机了。”这也进一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医务人员的一句不慎的话、表情和动作或外部的某一情境都可使病人形成条件反射而使血压波动。

研究还发现,容易激动、好竞争、常觉时间不够而有压力感的人,过于耿直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比较多。总之,心理状态的好坏与血压有着直接的关系。

心理因素与糖尿病

糖尿病专家调查发现个人生活上的遭遇、战争、商业的激烈竞争等都会使人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血糖水平急剧升高的情况。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因情绪紧张而病情恶化的病例也是不少的。如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在与他人激烈争吵的时候,给他与平时同样剂量的药物已不能控制血糖水平的上升,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使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一些医生认为,紧张这一心理因素确实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而胰岛素分泌不足除去它的病理原因之外,有时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的情绪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这样就会使胰脏分泌胰岛素的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增高,使尿糖水平也增高,就会出现糖尿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若有焦虑、失控或激动,会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因此,糖尿病人如遇到过强的精神刺激,可以激发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

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中的重大变化而造成心理冲突的挫折使患了糖尿病的人病情加重。由于糖尿病尚不能根治,病人不得不坚持长期的治疗,因此心情愉快对糖尿病患者的疗养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还需要患者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同时,糖尿病常因某些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以致影响病人对疾病后果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忧虑,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影响尤甚。

心理因素影响食欲

生活中,细心的你会发现这样一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没心情,没胃口”,实际上就是情绪好坏影响食欲的写照。

1情绪对食欲有影响。人有思想负担时,食欲往往不佳,这是由于注意力的转移产生焦虑、忧郁,使血流向脑部集中,肠胃蠕动的机械性刺激和消化液的分泌都可能减少,因此就可影响食欲。

2精神紧张可造成过敏性腹泻而影响食欲。在慢性腹泻中约有半数是由结肠过敏症引起的,它的病理过程是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失调,使结肠变得过敏,蠕动增加,从而发生腹泻。

3由于心理因素对某些食物感到不安。如:有人不吃牛肉,因此见了牛肉就“心烦”,后来偶然不知道是牛肉的情况下吃了,倒也觉得味道鲜美,并无异状发生,随后就解脱心理顾忌,吃起牛肉来。另有人因偶尔吃了一次带菌牛肉引起腹泻和脱水,以后见了牛肉就不想吃了,但以后时过境迁,记忆淡忘又可以吃起来了。

特别是有的孩子食欲不佳,甚至厌食时,家长应该在排除病理因素后,给予正常的引导。

1顺其自然,不强迫进食。

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反而可借此让已疲劳的消化腺有了休整机会,对儿童消化功能恢复有益。多数孩子饿了自然会产生食欲,自然会吃。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形成顽固性厌食。

2诱导食欲

在烹调上可经常变换花色品种,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可以引起食物中枢兴奋,产生食欲。初次接触某种食物,家长可给该食物适当评价,成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导向”的作用。

3进餐前应有愉快的情绪

准备饭菜时可让孩子帮助择菜、洗菜、做饭,并有意夸奖他的劳动成果,使他觉得自己帮助做的饭菜更有味道。或是在饭前让孩子看一些有趣的画报,听一些有趣的笑话,做一些游戏,以保持愉快的情绪。在良好的情绪下进餐,能提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使胃肠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动增强,促进食欲。

4让孩子专心进食

孩子进食时要关上电视,收起玩具,不要讲故事、说笑话,不要养成边吃边玩或四处乱跑的不良习惯。应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食物,让他专心进食,使食物中枢提高兴奋性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