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5300100000018

第18章 (3)

如果你的想像力很丰富,那你不妨假设一下自己与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辩论。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任何限制。例如,马哈德曼·甘地痛恨铁路、汽船及机械,如有可能,大有要毁灭整个工业革命全部成果之势。也许,你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真正同这种人辩论,但你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与甘地争论的话,他会如何驳斥你的观点呢?在这种假想的辩论中,有时你会发现,对手的观点比你自己的正确,于是,你会改变原来的武断看法。

另外,还要谨防过于自尊。不论男女,十有八九都深信自己比异性优越。双方都有充分的根据。男性会说,大部分诗人、科学家等名人都是男的;女性会反驳,犯罪的也是男的多。事实上,是男性优越,还是女性优越的问题现在还难以定论。不过大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是自尊心在作怪。又如:无论生长在何处之人,都会据理力争说,本国比他国好。鉴于各国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我们得调整一下判断的标准以便于说明自己国家所具备的优点是否至关重要,而相比较而言,缺点是否微不足道。其次,判断这一问题并无绝对标准。人类本身还有一种过分的自尊。排除人类这种夜郎自大的心理状态的唯一办法是提醒自己:地球只是宇宙天体中的一颗不足为奇的小星星,而人类在地球的沧桑变幻过程中只是一部瞬息即逝的小插曲而已。

总之,要想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就应该尽力摒弃自己的偏见,学会同各种类型的人和谐相处。

应对偏见消极影响的技巧

偏见注定会影响我们和他人的相互作用吗?或者说我们有减少它们的方法吗?社会心理学家设计了减少社会与生活中少数群体的偏见和歧视的几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

1创造多数群体和少数群体间沟通的机会

有关减少偏见的策略没有比让有偏见的人与偏见的对象之间的沟通更可能带来友好的态度,这一设想,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例如,美国的学校取消种族隔离的一项基本原理就是,学校里的接触会导致偏见的减少。

但事实证明,不仅只是接触在起作用。例如,美国的学校里取消种族隔离还未能证明就一定会减少偏见。实际上,当情绪变得高涨时,就像是法庭上宣读消除种族隔离的安全中的事例一样,偏见事实上可能在增长。

根据接触假说,对立群体成员间的直接沟通只是在某些条件下才会减少偏见。数十年的研究已经证实“某些条件”包括的内容,它们包括有相对平等身份的人之间的接触,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合作,一个人依赖另一个人。因此,一位雇佣了一个西班牙女仆的有偏见的白人妇女不可能放弃以这种接触为基础的偏见。另一方面,和西班牙人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来发展儿童学校的有偏见的白人妇女有相当的可能来显示偏见的减少。

接触为什么能有效呢?答案是在完成关于被定型群体图式的变化之中。随着接触程度的加深,图式就变得更详细、更精确和更个性化。

2运用锯曲线技术

锯曲线技术是增加群体内互动的课堂程序:给人们少量的信息,然后要求他们把这些信息告知同一群体的一组合伙者。基本方法如同取一些小片的东西把它们拼到一起来构成一件拼装玩具,参加锯曲线技术课的学生被提供一小部分信息,然后就要求他们把这些资料教给群体内另一组伙伴。当所有学生的信息聚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能使该群体全面理解该课程。几项研究都表明锯曲线技术不仅会带来有效率的学习,而且还会提高自尊、个人魅力以及对不同人种和种族群体成员的同理心。

3人道主义评价

与其希望接触会间接地带来定型和图式的有关变化,倒不如一个更直接的方法,就是阐明考虑平等和公平待遇与消极定型的冲突多么有价值。例如,在一些实验研究中,人们被迫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对于平等和自由所持的积极评价与他们对少数群体成员的消极知觉不一致。当这种不一致被指出来时,偏见就减少了。同样的,当人们无意中听到他人强烈地谴责种族歧视,他们就更易于强烈地声明他们自己反对偏见。很明显,公众标准或规范反对种族歧视越突显,在公众谴责的情境之中,就越能减少歧视的出现。

偏见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它对人们的生活、学习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消除偏见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以上我们所讲的是社会心理学家所采用的方法,都比较深奥。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用什么办法来消除偏见呢?一般常用的方法有:

1消除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等。如果想消除偏见,那么就一定得先消除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的消除,最好办法就是让与白人接触的黑人表现出异于刻板印象的行为来。人们对处在社会关系各位置的人都抱有共同的角色期望,预期他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黑人总是从事一些简单、低下的工作,则对其工作角色的期望正符合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并且会进一步加深巩固。相反,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如教授、医生、工程师等,那么对此等职位的角色期望就会与对黑人的刻板印象相矛盾,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并越来越多,久而久之,白人对黑人的以种族刻板印象为基础的偏见态度就会逐渐得以改善。

2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奖励

从前面我们所讲到的谢里夫关于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竞争可以引发两个群体的相互敌视。接着前面的实验,谢里夫故意把营区的给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敌对群体都面临相同的命运,这个危机唯有依靠两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结果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是消除群体敌对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有两个人被迫进入同一情境中,两人都期望相同的目标,而此目标的获得只有依靠两个人的合作时,则这两个人的行为彼此依赖并面临共同的命运。研究也发现,相互依赖的行为及面临共同的命运可以增加相互的好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黑人士兵被安排在白人的作战单位之内。在大战结束后,一些心理学家研究白人士兵对黑人的态度,绝大多数白人士兵和军官认为将黑人白人安排在一起是很好的。还发现,在白人和黑人越需要合作或并肩作战的单位内,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就会变得越好。

3平等地位的交往

当彼此交往的人不平等时,相互之间的反应大多是肤浅的、形式化的。因此不但不能深入了解对方的特性,而且容易根据对方的外在表现做一些刻板的判断,而对社会地位低下者的判断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另外地位不平等的接触,还会使双方的差异更为显著。因此使人们以平等的地位相互接触是降低偏见的重要条件。

4熟悉对方的独特性

我们在生活中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但对其中的许多人我们是不熟悉的,对他们的认识也是肤浅的。假如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所接触的对象,知道他们的能力、性格、抱负、爱好等,将有助于减少偏见的产生。美国学者研究发现,住在同一层公寓内的黑人和白人家庭主妇,彼此见面的机会多,也较为熟悉,因此这些白人主妇对黑人的态度要好于其他人。

5对别的群体的内部规范采取宽容的态度

社会之大无奇不有,各个国家、种族、民族、阶层、党派、团体,甚至不同的社区、单位、家庭内部都有不同的内部规范和各自的特点。在相互交往时,对其他群体的内部规范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即使你不认可,也不能流露出嘲笑和鄙视的神情,更不能动不动就加以反对。要承认文化与规范的多样性。

对于以上方法,只有认真地领会,并切实贯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才能使我们周围的偏见越来越少。

警惕交往中不利的“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和事物的部分所产生的好感或恶感,容易扩大到他(或它)的整体,也就是说人容易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这在社会心理学中叫做“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即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称为“以点概面效应”。如果是由某一方面的印象而形成了对他人的坏的“成见”,那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偏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认为这是由于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就会被认为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例如我们都听说过的这个故事:

古时候,在乡下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干活,将一把斧头忘在了地窖里。几天以后,他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已经丢失了。放在自己家的斧头到哪里去了呢?他在自己家的门后面、桌子下面、堆柴草的房里到处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他有点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但是他没有证据,于是,他就开始仔细地观察邻居家的儿子的一举一动。他越观察越觉得邻居的儿子像是偷了斧子。因为他觉得邻居的儿子走路的样子鬼鬼祟祟的,像个小偷,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也像是偷了他家的斧头。总之,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自己的斧头!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再次到地窖里。当他打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好多天不见的斧头正躺在那里。

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家的儿子,发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都坦坦荡荡,非常自然,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这个人的想法非常可笑:在怀疑邻居的儿子偷了他家斧头时,就对他的所有举动都怀疑,觉得是小偷的样子;当发现对方不是小偷的时候,又觉得对方怎么看都像个好人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对人印象的扩大化效应,也就是晕轮效应。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双向反馈和“角色互动”。由于一方感情的失偏,导致对方的失偏,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失偏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使一方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

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假如发现自己已经受到“晕轮效应”影响,那就“首先改变自己”。

在生活中,“晕轮效应”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的,是我们喜欢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也有着其他的许多好品质,反过来也是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一恶百恶”或者“爱屋及乌”。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警惕不利的“晕轮效应”,还要好好利用有利的“晕轮效应”。

在教育中,这样的晕轮效应也很普遍。比如:教师在观察某个学生时,对于他(她)的某种品性或特征有清晰的鲜明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教师的角度看非常突出,因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偏见。在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吹牛说大话是口才好,登台表现则是表演力强。犯了错误是难免的。反之,则会横竖看不顺眼,明明是关心集体则会是好出风头,竞赛得了好成绩是投机取巧得来的,发牢骚则认为是思想落后、品质恶劣。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被试者看一张列有5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活、勤奋、坚定和热情),要求被试者想像一个具有这5种品质的人,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5个品质的人想像为一个友善的人。然后,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些品质,想像出一个合适的人,结果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且产生了完全对立的形象。实验表明:热情——冷酷这一特殊的品质在起着晕轮的作用,掩盖和影响了人们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总之,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对一个人或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概全,要做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晕轮效应”的偏差。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状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和喜欢的现象。那么有什么因素使一个人吸引着另一个人?存在什么规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使得我们能够为他人所喜欢,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