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5300100000032

第32章 (1)

个人通过社会交往归属于种种群体

群体的本质与特点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必然归属于某种群体,不管这种群体是家庭、是学校,还是朋友或同事。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我们的这种归属倾向,被归为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群体中生活,也离不开群体。那么应该如何理解群体的本质呢?群体又有哪些特点呢?

1群体的本质

群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这是我们理解群体本质的基本命题。个体是具有特定个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可以独立活动的实体。就其物质属性而言,个体具有动物所有的一切属性:新陈代谢、从外界吸取养分以维持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从社会系统来看,个体(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他所具有的个性也不一样。

群体不同于人群。在社会心理的研究中,群体是有着特殊内涵的。并不是任何聚集在一起的人们,都能够称之为群体。也就是说,群体与一般所见的人群是不同的。

群体与人群是不同的,因为人群是个体无序的聚合。偶尔在一起乘电梯的几个人,在马路上围观某一事物的人们,凭票进入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都是游离的个体无序的聚合,都可以称为人群。然而,群体则是由于某些相同的社会、心理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人群,如民族、社区、家庭、家族、学校、班级、社团、工作单位等,它们都可以称为群体。群体不是个体无序的聚合,而是个体有机的组合。

群体中成员的相互作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是群体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与条件。群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这种组合的黏合剂。人们为了进行共同的活动,需要彼此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不仅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也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态度和情感。

诚然,许多正式群体的建立,都必须符合组织规范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然而,上级主管的意志,可以把一些人集合在一起,也可以指定其中的一些人充当一定的角色,但这种集合起来的人们,既不具有共同的态度和情感,也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行为。这仅仅是一种归类,无异于把全世界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的名字排在一起。只有当集合起来的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并且为了活动的协调而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产生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共同的态度和情感以后,才能够说真正形成了群体。

群体是个体活动的舞台。群体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舞台,群体的活动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内容。个人只有属于一定的群体,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天起,就是特定群体——家庭——中的一员;稍大以后,进入了学校成了学生,于是又归属于一定的学校和班级;成年以后参加了工作,又归属于某一单位。同时,我们也是某一民族的一分子,归属于特定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又归属于某一个阶级(阶层)。不仅如此,参与群体的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内容。个人只有归属于一定的群体,才能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尽管每个人的行为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但归根结底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群体。

2群体的基本特点

群体不同于人群,群体是个体有机的组合。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群体的基本特点。

群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凡是同一群体的成员,都必然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同的社会心理特点。比如,具有某种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某种共同的心理需要,具有某种共同的态度和情感,或者具有“我们同属于一个群体”的基本感受。

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在任何一个群体中,该群体的成员都将具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社会行为。群体目标是群体生活的一个关键,有时也是群体之所以存在或形成的基本理由。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群体成员的行为可以高度一致。

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不是个体无序的聚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机的组织系统。它不仅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并且每个成员都被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在群体中,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地位之中,充当一定的角色,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享受一定的权力。

有调节行为的规范。群体为了使全体成员有一致的行为,对行为允许的范围有一定的规范。群体中的规范,对群体成员有着很强的约束力。群体规范的违反者,不仅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还会被群体孤立起来或受到一定的惩罚。群体的组织纪律、作风、传统、守则、活动目标、操作规程等,都是调节群体成员的规范的体现。

成员之间心理相容程度比较高。在群体中,尤其是在运作正常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的相容与接受程度较高,成员之间不仅能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而且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都趋向于一致,对群体都富有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依恋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这些都表明成员之间的相容程度比较高。

总而言之,群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个体是组成群体的细胞,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群体心理是个体心理的集中表现,群体的社会职能也只有通过个体才能实现。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中每一成员的心理状况都与其他成员息息相关,也与群体本身的特点密切联系。群体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助长作用与致弱作用

所谓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相反,若有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往往会降低个人活动效率,这就是社会致弱作用。

如果大家一起进行活动或一起比赛,其效果比单独活动要好得多,如赛跑、歌咏比赛比个人跑步和歌唱会更好些,这称之为“共同行为者效果”。

有些人在群体条件下的工作不如个人单独时搞得好,有些人越是在人多的情况下其工作效果越好。一位新教师在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一遍遍地对着镜子试讲,自己感到很满意,语言流畅,表情自如,可是一上讲台,面对全班几十双眼睛,马上感到紧张心慌,手足无措,汗流浃背;老教师上讲台却不然。有不少运动员、演员在许多观众面前的表演非常成功,而且观众越多,情绪越热烈,其效果越好,这称之为“观众效果”。

群体对个人活动发生社会助长作用还是社会致弱作用,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活动内容的难易。如果个人所从事的活动是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则有其他成员在场时,会使活动者工作得更加出色;如果所从事的活动是学习并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则其他成员的在场将会发生干扰作用。

竞赛动机的激发。人们都有一种求成动机,希望把自己的才能与潜力发挥出来,这种动机对一个人的活动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求成动机越强烈,其推动的力量也就越大。求成动机在群体情况下作用尤为明显,个人与群体内各成员共同作业时,求成动机表现为竞赛动机,希望自己的作业比其他成员做得更好,这种动力可以激励自己全力以赴,以获得成绩。即使只有两个人在一起工作,不作为竞赛,个人成绩也比在单独情况下要好,因为双方都不甘示弱,都在暗自使劲,而在单独条件下,缺乏较量的对手,劲头自然不足。

个人在群体情况下进行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这种意识一旦产生,实质上也就产生一种竞赛动机。这种动机作用对个人也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可以认为,个人只要和其他成员在一起,总认为对方有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即个人总是认为他人会注意自己并对自己作出评价,因此产生了一种希望被他人评价为“好”、“不错”、“有水平”的动机,从而就会产生助长作用。

科特雷尔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者分别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做一项同样的简单工作:单独一个人;与群体内其他人一起;与群体内被蒙着双眼的其他人一起。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者与群体内其他人一起活动时,比他单独活动效果好;被试者和群体内被蒙着双眼的其他人一起活动时,其工作效果和他单独一个人时一样。从而证实,被他人评价意识的产生激发了竞赛动机,从而产生了社会助长作用。

不过,这一因素还须和活动内容的难易结合起来。如果活动难度大而复杂,自己虽然怀有被他人评价“好”的动机,但这种动机越强烈,焦虑情绪也越大,心理的干扰作用也越大,从而发生了致弱作用。

外界刺激的干扰。有时候,在群体活动时,还会发生外界刺激的干扰作用。一般来说,他人的在场对个人活动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干扰活动者的注意。被试的注意由于受到外来刺激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心,因此对其活动成绩起到促退作用,尤其是活动的内容越复杂,他人的干扰作用越大。另外,还会发生个人自身机体变化的干扰。因为有人在场观察时,被观察者的汗腺分泌多,呼吸快,肌肉紧张度高,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这些生理变化都成为干扰的刺激,从而影响了活动的效率。

当然,个人的注意力受不受干扰,还视当时情境而定。在一些重大场合,如参加考试,他人在场并不会发生很大消极作用;如果在准备功课的场合,他人在场则容易受到影响。另外,干扰作用的大小还有个别差异,有些人求胜的情绪特别强,这种情绪本身对自己的注意也会发生强烈的干扰作用,从而影响了活动成绩。这种情况在考场上、在智力比赛时也是屡见不鲜的,有些人平时的水平较高,一旦参加关键性的考试或重大比赛,看到对手很多,就益发增添了自己的焦虑情绪,从而转移了注意力,影响了自己的成绩。

2群体活动人数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群体活动人数的多少与成员活动效率应该成正比,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这些话当然是对的,但群体人数越多,要办的事情就越需要组织得好,否则效果适得其反。俗语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存在的。

群体活动人数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有各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群体活动的参加者越多,若组织得不好,反而会浪费人力与时间,因为组织工作是人数越多越困难,组织工作的困难度随参加者人数增多而按比例增加。

心理原因。对于群体内各个成员来说,还有其心理原因。群体内人数过多,可能会降低各成员的动机。威斯克尔认为,在人数较少的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的可观察性,因而既容易受到他人的督促与批评,又比较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