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5326500000017

第17章 问题8 总是说:算了,他才是个孩子……(2)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找一个周末,让孩子为第二天的生活与活动安排做一个预算与计划,然后从明天早上起床开始,就由孩子上岗指挥与组织一天的家务与游玩。父母则在孩子指挥下加以配合,需要多少钱,买什么菜,到哪里玩,坐什么车,走哪条路线,均由孩子来筹划。父母要放手、信任,不要干预,即使孩子安排得不是最合适,也不要当即否定,而是等第二天再与他一起总结,先让他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再补充。相信孩子对这样的活动定会兴致很高,也会十分用心和负责任,快乐与收获定会出乎你的意料。

【把握培养关键点】

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家里承担一定的责任,借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理与承担责任的能力,让孩子在体验、经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增加见识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人格。

孩子也要有责任心

独自承担自己的行为的责任,独自承担这些行为的哪怕是最沉重的后果,正是这种素质构成了伟大人格的关键。

——里卡尔达·胡赫

责任心,总括起来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丘吉尔的名言已为我们指明了培养孩子的方向。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其担当起社会和家庭赋予的责任。

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仅对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对别人也不关心;不仅自我奋斗的愿望淡薄,而且推诿推卸、推脱的习惯也甚为顽固。

孩子对于任何事情做出的处理反映出孩子的受教育品质。许多孩子从来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间从来都是乱糟糟的;吃了饭,也不晓得帮助家人收拾碗筷;看到家里来了客人,甚至连招呼都不会去打一个;在公共场所,大声地喧闹着从来不会考虑旁人;只要家里人不催促去写作业,便会在电视机前一直呆着;拿到考试卷子,只看看分数而从来不会对错题给予足够的关心……当因自己赖床而快要迟到的时候,却吆喝母亲赶紧送他上学;当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情,却总能找出无数的借口和理由;当家里人一旦没有满足他的一个小小要求便不依不饶,拿回糟糕的成绩单却说谁都有可能犯错;也会因为过失而流眼泪和遗憾的叹息,但事情过了几天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呢?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从小就是如此吗?您不还记得昔日那个可爱的孩子吗,怎么现在是如此的?根本原因也许在于做父母的缺乏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

责任感的培养是少年儿童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养成自治、自理能力。教给孩子责任感,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作用。

科尔和普兰特约好,星期六要到普兰特家去一起完成一个工艺的制作。普兰特答应准备好工具和所需材料,科尔负责设计。这件事爸爸妈妈并不知道,到了周五晚上,全家商量周末一起去爬山,再住一个晚上,周日回来。科尔连想都没想,就举手赞成了。科尔回到房间给普兰特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明天要去旅游,周六约定要做的事,周日回来再说。普兰特十分不快,因为他为了这个约会,推掉了其他的活动安排,况且周一还要交作业,周日再做怕来不及。但科尔不愿放弃这次旅游,说等周日回来再说,便挂了电话,同家里人一起去做明天出发的准备。

过了一段时间,普兰特打来电话,是科尔爸爸接的,听说是找科尔,便交给了儿子。因为听到普兰特的声音中有些不快,爸爸不由留心听他们讲话,虽然不大清楚,但心里有了些想法。等科尔放下电话,爸爸问道:“有什么事不愉快吗?”“没有什么,一点小事。”“这是我的不是,安排出游前没有问一下你有什么安排,就决定了。你是不是约了普兰特什么事。”“噢,本来说明天做工艺作业,后天做也一样。”“什么时候交呢?”“星期一。”“这不大好。一是完成作业是要紧的事,不能随便推移时间;再者普兰特恐怕已经做好了准备,违约不好。你忘了上次你约他来一起做游戏,结果他临时改变了主意,你是多么生气?”科尔犹豫了,妈妈理解他的心情:“这样吧,你明天先去做作业,什么时候做完,我们就什么时候出发,反正也不太远,去了先休息,第二天再玩,好不好?我们遵守约定,才是负责的表现。”

这里全家人都为科尔做了一点小小的牺牲,但这是值得的,爸爸及全家的支持教会了科尔要对自己的行为、言行负责任,要尊重别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要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品质,父母常常是要做出牺牲的,这也是做父母应有的责任。

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今后他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体现。一般来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应把握以下几个常用的原则:

1从自己到他人。不可想像,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孩子自身抓起,为孩子灌输责任意识,纠正以往不负责任的举动。

2别让孩子找借口。找借口几乎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生活中孩子常常会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来推托自已所做的事情。家长们应及时而理性地纠正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清除滋生“不负责任”的土壤。

3让孩子承担家庭事务。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4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维护一次公共财物的举动,一件表示同情心的事情。孩子积极主动时应给予表扬鼓励,疏忽或漠视时应给予批评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5懂得放手。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长越俎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盼子成材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

6已正方能他正。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面镜子。从一定角度来说,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把握培养关键点】

没有责任心的人,既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感情的回报。每位家长都应该格外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切不可轻易疏忽。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蠢人才会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辩护。

——卡耐基

一位哲人曾说,犯错是人的惯常行为之一,错误本身并没有可怕之处,最让人担忧的是,当错误已成事实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逃避,而没能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由此,当孩子犯了错误之时,我们绝不能毫无原则地让步,更不能姑息放任。报纸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中学生抢了别人的钱,爸爸带着他寻找被抢的小学生,整整找了一个星期。

事情的起因是,三年级学生李某一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走,两名中学生拦住了他的去路:“喂,借点钱给我们用用。”10岁的李某虽说从来没碰到过这种场面,但也毫不示弱:“我不认识你们,没钱。”其实,那两人早就看到他的裤袋里藏了个鼓鼓的钱包,干脆抢了就跑。这可是李某攒了180天的零用钱,共180元。他哭着喊着去追赶,可哪里还追得上。旁边的大人还以为是小孩在吵架,谁也没当回事。

一星期后,李某在班主任许老师的护送下,与同学一起排队走出校门。上次抢钱的一名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大人。大人把李某叫到一边说:“对不起,我儿子不争气,抢了你的钱包。你的180元钱和钱包现在在他同学手里,我马上通知那个同学的家长。”只一刻钟,当时结伴的另一名学生也赶到了,大人让两个孩子一起向李某道歉。

原来,这名中学生的父亲得知儿子与同学合伙抢了一名小学生的钱包后,寝食不安,仅凭儿子一句“那个学生可能在某某学校读书”,他便每天上学放学,带着儿子到那一带的小学逐个认人,终于发现了背着书包排队出来的李某……

这位正直而充满勇气的家长,用另一种方式,一种比惩处更有效的方法,为自己的儿子、为更多的家长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千万不要偏袒他们,而是应该让他们为自已的行为担起责任。躲避责任,只会让孩子留下人生的硬伤,甚至一错再错。生活中,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们要把握好分寸,让孩子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负责。有一位年轻人,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对母亲在一件事情上给过他的启悟,很是感慨:

中学时,我是住校生。每次离家前,母亲总不忘叫我带上一小袋米,因为我所就读的中学要求学生自己带米。

又是一次返校,因为疲劳,一上车我就昏昏欲睡。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把我从梦中唤醒。我睁开眼睛,浑浑然间感觉前面有一摊耀眼的白色。定睛一看,我大叫起来——“天啊,我的米!”不知何时,米袋口脱开,米从袋子里滚落下来,摊在地上成一堆白色。当我失声惊叫的时候,一个冷漠的眼神从旁边斜射过来。我看见一张写满不屑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看到了米滑落的整个过程。刹那间,我的整个肺都要气炸了,他怎么可以这样漠不关心、见死不救?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去让自己平静。我只是蹲在那个年轻人的面前,用双手一捧一捧地把米送回袋子,然后安静地等着下车。

此后,我一直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和惘然所包围。我开始怀疑一些东西,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

当我又一次回到家里,讲述那天车上的遭遇时,我余怒未消,用最狠毒、最丑恶的字眼来诅咒同车的那个年轻人。我满以为母亲会与我同仇敌忾,声讨这个年轻人的劣行。不料母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可以觉得委屈,甚至可以埋怨,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承担你自己的责任和过失。作为母亲,我只能希望我的儿子在别人的米袋口松开时,能帮忙系上。”

这位母亲的语言中充满了智慧,她很平静地告诉了儿子一生做人的道理: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要埋怨别人,永远也不要盼望着让别人来为你担当责任。从这位母亲的做法之中,我们可以参悟出培养孩子的心得: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平凡小事中延伸到立身社会、处世做人的准则,经常告诫孩子凡是自己做错的事,自己就要负责任地做好,不能让别人来替你收尾,甚至来承担责任和弥补你的过失。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样的孩子在进入社会时,才会少一些尴尬,多一分练达。为自己的过错担当责任,孩子在面向广阔的人生天地时,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并会有所成就。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故事中的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里根成为总统之后,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让孩子担当责任,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为过错“买单”的人,才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奖赏。

【把握培养关键点】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正是他们审视和直面自己的好机会,家长们要把握好分寸,千万不要偏袒他们,而是应该让他们为自已的行为担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