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可以说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何为潮落,大凡人生处世之忌者无不如此,他们一些人为钱财所累,为色欲所熏,做事也不大讲究策略,说话上也酿成大错,甚至在形象这一人生招牌上也不下一番功夫。也许还有更多,这一切使得他们在人生潮中只能是潮落,而要想在涨潮时翻身,东山再起,如何正确克服此人生处世之大忌确为一要事。
生命之忌
1.纵欲无度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欲望本非坏事,欲望、欲求这正是人生立本的内在源动力。正为人有欲望、欲求,才会会人的理想、信念、追求,才会有科学、艺术、进步等物质和精神的建树。正因为入有欲望、欲求,人类才会有飞驰的轿车、摩天的大楼、和天庭比美的俗世品物,人类才会有奇特的幻想和各种色彩的风俗。总之,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这种源驱动因素。但是欲求难得有度,失度则会贻害无穷。放纵情欲物欲就会迷失本性,坠入欲念深渊,小则害身,大则误国。所以古代处世修持非常讲究理性的修炼,“欲路勿染,理路匆退”,并且告戒后人克欲修身的艰难,“一寸道九寸魔”,千万不可等闲识之。合理地顺乎人的本欲,度量有节,可说是很智慧的了。
西门庆乃清河县一破落户,在县门前开生药铺,使得好拳棒,后来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交通官吏,调占良家妇女。满县人皆惧之。其妻室早逝,继娶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吴月娘,为妾者乃有妓女李妖儿、卓丢儿、孙雪娥等。正值武大身亡,西门庆欲娶潘氏为妾之际,先娶得富商遗孀孟玉楼三房,获大笔财物。
西门府紧邻乃花子虚家。其妻李瓶儿旧时为梁中书之妾。梁山英雄李逵等血溅梁家,李瓶儿带一百颗西洋大珠,二两重一对鸦青宝石出逃,花大监使煤说合,与侄男花子虚为妻。花太监死,钱财全落花子虚之手。花子虚眠花卧柳,不事家理。西门庆与李瓶儿隔墙密约,终于成奸。花子虚后因事入狱,李瓶儿出六十锭大元宝,计三千两,托西门庆送礼,又将四口描金箱柜,蟒衣玉带等软细金银宝物交西门庆收藏。西门庆求其亲家陈洪通过东京八十万禁军提督杨戬,转央内阁蔡太师下柬贴与开封府尹扬,花子虚得释,但银两、房舍、庄田损失殆尽,由气致病身亡。西门庆正待娶李瓶儿为妾,北虏犯边,兵部失误军机,给事中宇文虚中劾倒杨戬。党恶人犯中有陈洪及西门庆。西门庆即差人进京,重贿蔡京之子蔡攸及李邦彦,遂将案卷上之西门庆改易为“贾庆”,免除一死。为避祸,陈洪之子,西门庆之婿陈经济带着许多箱笼前来投靠,陈洪又送银五百两。
李瓶儿问西门庆正在难中,遂招赘医生蒋竹山,并凑银三百两为蒋开一生药铺。西门庆甚为气恼,事平之后,即雇人打蒋氏。李瓶儿复恋西门庆,逐蒋出门。西门庆遂娶李氏为第六房妾。西门庆连得横财,家道更盛,外庄内宅,焕然一新,米麦成仓,骡马成群,奴仆成行。除生药铺外,又开一典当铺。
西门庆所结十兄弟,皆为帮闲蔑片,帮嫖贴食。每月轮流会茶摆酒,结伙宿妓。西门庆梳笼李桂姐,半月不归,又出银包占。李桂姐又接杭州客人丁二官,西门庆大闹而春院,后又与仆妇来旺媳妇宋惠莲私通。事发,来旺儿醉谤西门庆,扬言欲杀之。西门庆听信潘金莲之言设计陷害来旺儿。夏提刑、贺千户收西门庆一百两银贿礼将来旺儿痛责,递解原籍徐州为民。宋惠莲忍气不过,痛骂西门庆后自缢身死。西门庆送三十两银子与知县了结此案。宋父欲上告,西门庆勾结知县,反问其打网诈财、偷尸图赖之罪,遭毒打身亡。
时蔡京寿诞日近,西门庆专派人去杭州织造蔡大师生辰绵绣蟒衣,打造四阳捧寿银人、金寿字壶、玉桃杯等,差来保、吴典恩东京送寿礼。蔡京大喜,即时佥押了一道朝廷钦赐空名告身札付,填入西门庆名字,列衔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其时,李瓶儿生一子,取名官哥儿。官哥儿满月,西门庆盛开华宴,庆贺者皆当地官绅。
西门庆伙计韩道国之妻王六儿与兄弟韩二通奸,被车谈等几个光棍所捉。韩托应伯爵说情,西门庆反诬车淡辈非奸即盗而痛责之。几家兄父凑银四十两央应伯爵说情。应又通过书童央李瓶儿向西门庆说情,乃放归。事毕,每人花费约百十两银子。
蔡京府大管家翟廉托西门庆寻一小妾。西门庆为其寻到韩道国之女韩爱姐,并为其备办一应衣服、首饰。妆奁、箱柜,与了二十两财礼派人送到东京。翟管家甚是欢喜,送西门庆青马一苑,封了韩爱姐女儿五十两银子礼钱。
西门庆与韩道国妻子王六儿通奸。出银四两为其买得使女锦儿,又使二十两银买一所门面两间,韩道国却任其所为,以图其钱财。
扬州员外苗天秀去东京途中,被家人苗青勾结艄子陈三、翁八害死。家童被打落水中,幸未死,状告陈三、翁八于提刑院,陈、翁供苗青为同谋。苗青写了说贴,封下五十两银子,托王六儿央西门庆说情。西门庆不从。苗即变卖赃物得银一千七百两,西门庆得一千两贿赂,遂放苗逃回扬州。西门庆分五百两银给夏提刑,串通一气,只将陈、翁问成死罪,而纵苗逍遥法外。
西门庆迎请两淮巡盐御史蔡蕴与新任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宋乔年,一席酒宴耗银干两,又赠以金银礼品二十抬。蔡御史答应西门庆淮盐三万引,可比别家盐商早掣取一月,使其获利倍增。西门庆又道及苗青事,蔡御史答应见宋巡按了结此事。西门庆于永福寺为蔡饯行,偶遇胡僧,求得淫药。西门庆试药于王六儿、李瓶儿终日快乐。
西门庆因成为蔡京门生心腹,遂得升迁,转正千户掌刑。西门庆益加贪赃枉法,贪淫乐色,不期油枯灯尽,饮药逾量,髓竭脱阳而死。西门庆纵欲无度,为非作歹,惹出多少不幸和悲剧。成为历史上人皆数落的色妄之徒,自己也身体早衰,死于暴欲之果。
遏止欲望的泛滥膨胀,古人开列了几帖药方;当你色欲象烈火一样燃烧起来的时候,想一想病魔缠身的痛苦;当你感到功名利禄的甘美时,想一想死神向你招手的情景。弥留之际,言语悲伤不安,气味腥臭难闻,呼多吸少,身体逐渐僵冷,万念俱焚。如此方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修些德性,欲望自然逐渐减少,慈悲和智慧自然增加,你会大有作为的。
2.丧己于物
一个人有自己很喜欢的事物,甚至有些醉心,这都是人之常情,每个人在自己本职工作之余,可能都会有自己特别爱好的事物,有人爱诗,有人爱花,有人爱木石等等。大千世界能供人常玩的尔西可谓多也,因而人的爱好也是千奇百怪,何其丰富。本来,在喧嚣的尘世里,拥有一方自己喜爱的小天地,面对那些心爱的珍藏倒也不失为赏心悦目的快事。许多名人都有他们自己珍爱的东西。晋人王子奠爱竹,到了“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近闻某国元首酷爱集邮,每到一处便着人搜罗当地邮票;可见,爱好本身并不是坏事,它能陶冶情操,调节身心,但若爱好过了头,失去了分寸,把本职工作和个人爱好轻重倒置了。或是恋上不好的东西,那是很危险的事。一个人若被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控制住了,是很容易毁在这些东西上的。赏爱过分,一味沉醉其中,既误理想,又走火入魔,达到玩物丧志的地步,还会带来某种异想不到的灾难呢!
春秋时,卫国君主卫懿公在位九年,骄奢淫侈,耽于享乐,他最爱好的玩物是鹤。那鹤色洁形清,能呜善舞,因而卫懿公格外喜爱。懿公好鹤,凡是献鹤的人都有重赏,因此百姓争相罗致优良品种,赶来进献懿公。一时间,从苑囿到宫迁,处处养鹤,不下几百只。
大夫石祁子和宁速是卫之贤臣,二人对卫懿公进谏数次,懿公不听。公子毁是卫国王位的继承人,因贤德有名,卫人都很爱戴他,心里盼他能取代懿公。公子毁看到卫懿公沉迷于鹤中,心知卫必亡国,便托故跑到齐国去了。齐桓公很欣赏他,把自己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使他安心留在了齐国。卫人得知,对懿公更是怨恨。
一次,卫懿公正想带着鹤出游,边关忽报“狄人侵边境”,懿公大惊,立刻全国招兵,准备发放武器,抵御外侵。但老百姓不愿应征,都纷纷逃向村野,躲避起来。一时,懿公竟凑不成一支抗敌的队伍,只得命司徒去抓丁,终于,抓了一百余人。懿公问他们为何逃避应征,众人回答:“大王只消有一件东西,便可以抵抗狄人了,何必需要我们?”懿公奇怪地问:“什么东西。”众人回答:“鹤。”懿公说:“鹤能抵抗狄人吗?”众人说:“鹤既不能参加战斗,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大王对老百姓刻薄,而对这些无用的东西花大力喂养,这就是我们不服气的地方!”懿公叹说:“我现在才知道错了!那我若放了鹤,老百姓肯上阵杀敌吗?”石祁子说:“大王现在才这样做,只怕太晚了。”鼓公不得已带领大军出发抵御狄兵。一路上,军士颇多怨言,晚上懿公听到军中人唱歌道:鹤食禄,民力耕;鹤乘轩,民操兵。狄锋厉兮不可樱,欲战兮九死而一生!鹤今何在兮?而我瞿瞿为此行!
大军行近荣泽,见有千余敌军,左右分别驰来,人马杂陈,全无章法。统军的大夫渠孔说:“人们都说狄人骁勇,我看只是徒有虚名!”便命大军击鼓前进,狄人诈败,把卫军引入埋伏中,只听一声呼哨,狄人如天崩地塌般纷纷涌来,将卫兵截成了三处,互不能相顾。卫兵本无心为懿公卖命,见敌势凶凶,便纷纷弃车仗逃命去了。狄人将卫懿公重重包围起来。渠孔建议懿公放下大旗,化装逃走。懿公此时知已去,万难逃脱,便拒绝了他建议。一会儿,狄兵缩小包围,卫国将领纷纷战死,卫懿公也被乱军杀死,剁为肉泥。
鹤本是一种珍禽,它形态高洁,鸣声清越,一直是福寿的象征,也为历代名人雅士所喜爱。卫懿公爱鹤,本不失为一桩高雅的行为,但作为一国之君,他爱鹤甚于爱百姓,是非不分,人物两忘,乃于政务废驰,民众离心,即是那种玩物丧志的典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最后竟导致亡国丧身。可见,再高雅的爱好,若爱之过甚,也会带来灾祸。作为一个百姓,尚且为害不大,作为一个国君,则国家不幸了。爱好某件东西本没错,作为一种雅致高尚的休闲活动,一定要领悟其中的超逸情趣,恰然自得,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乐趣,但爱好不当或乐而迷心,就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切记!切记!
3.断鹤续凫
凫:野鸭。断鹤续凫是指截断白鹤的长腿,接到野鸭的短脚上。比喻做事违反客观实际或事物本性。梁启超在《中国道德之大厦》中讲道:“凡一事物之成立也,必有其阶段,断鹤续凫,则两生俱戕。”庄于在其《骈指》一章中说道:“天下最纯正的德性,是不失他性命原来的真情,顺其自然……长的不为有余,短的不为不足。”因此,野鸭的腿虽短,硬要接长些,它便觉得烦恼;仙鹤的腿虽长,硬要斫短些,它也会悲哀。所以,天性为长不必缩短,灭性为短不必加长,这样便没有忧虑。断鹤续凫违背了造化自然的初衷,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聊斋志异·陆判》讲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胆大豪放的朱尔旦因义友相戏,竞赌气将阎王殿的陆判官塑像背来共饮。后来阴问陆判官真的和他成了好朋友。并帮他换掉了心,使他顿开茅塞,考取了状元。
朱尔旦有贤妻内助,可妻子面貌不美,朱欲换妻之头,陆判官便把一个被强盗杀死的官府小姐的美人头给搬到了朱妻的头上。这真是所谓“断鹤续凫”、“移花接木”的奇迹。
但是,心性德行,均系乎头脑,易头者必易性。所以新拍的《聊斋志异》电视剧,将这个故事编得更完整、更有意味了。换头之后,朱尔旦妻的性行完全变成了官府千金小姐脾气,对朱尔旦颐指气使,怒骂嫌弃,朱尔旦贪心下足,结果后半辈子没了好日子过。他后悔莫及。俗话说,生就的眉毛长就的像。天然之物个可人为。如果你不顾事物本身的特性,而要改变造化初衷,那当然会出力不讨好,弄巧成拙了。一个人在生活中,也不可过为人为之为。而应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
4.“高耸”的鼻子
阿秀是位美丽的姑娘,在一所研究所里当打字员。有很多追求者,她常常很陶醉自己天生的丽质,下班回家时,街上总有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没事的时候,她就拿起小镜子仔细打量自己:纤巧的瓜子脸,线条优美的双眼,小而丰润的唇,整个就像那画上的古典美人,可唯一……阿秀想起好友小陈有次说起自己的鼻子矮了点,这个批评在阿秀心灵浮上了一点阴影。这会不会是个缺憾?阿秀为这事有点烦恼,其实那个批评并不十分对呢。阿秀为这事懊恼好久。
这天,阿秀在逛街时路经一家美容店,不由被橱窗里那些介绍美容成果的图片吸引住了,因而在门口路躇了一会儿。很快里面便走出一位中年妇人,她热情地为阿秀提出种种美容建议。在她的怂恿下,阿秀咬咬牙上了手术台,按照阿秀的希望,美容师模仿一个著名影星的挺技鼻里,再造了阿秀的矮鼻子。隆了一个某著名影星的高鼻梁。
终于到拆纱布那天了,阿秀满怀希望地拿过镜子。猛然,她惊呆厂,镜子里出现如此怪异的一张脸:中部突起的高耸的鼻梁把原来很精巧的脸蛋分割成干瘪的两块块,而那细致的眼、小巧的唇在那高耸鼻子的威慑下,显得格外萎缩、可怜。整张脸变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面具,原有的优美荡然无存。
陆判的巧手,阿秀隆鼻,虽则好看,却与自然不和谐,从而造成整体上的大煞风景。这种不伦不类的优势掇合,实是人之短视,徒劳而无益也。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若违背了造化的安排,就必然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禀赋与不足,人生在世同样也有着高兴与悲哀的事,正视这一切,将一切视为必然,不必因强求而失误,也不要因为这一切而自录烦恼。
凡事皆有其本来的情理,也许在你认为此理不可苟同,在更大的认知范围上,它们远不像你的“认为”。本来“尺短寸长”,春华秋实,名在自己的道理上。一个聪慧的人,不是要煞费苦心地改变什么,而是要努力地适应什么,这样才物得其美,物尽其长。
5.嗜僻成瘾
嗜:喜爱;僻:积久成习的嗜好。比喻怪僻的嗜好或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的爱好,已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鲁迅也不赞成这样,他在《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写道:“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希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但是啥僻成瘾之徒,并不是这样两句话,就能改变他们的,譬如古者刘伶,就以好酒闻名,任谁也劝解不了他,最后以终生酒醉成终,误了多少人生大事、大名、大德。
曾国藩是清王朝“中兴”的“健将”之一,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对清廷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政治上,曾国藩相信万物各安其“分”的程朱理学,注重“笃实践履之士”的实用哲学,注重“人治”而非“法治”。在军事方面,曾国藩在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大国和捻军时十分卖力,他提出一系列作战措施,如“河流封锁战略。”倘若不考虑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阶级立场,而是从执政者的角度来看,曾国藩也确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如此,曾国藩还是一个文学家,他为“桐城派”文学的中兴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清中叶“桐城派”文学的盟主。更有趣的是,曾国藩还是一围棋迷。他几乎每天都下围棋,最多时每天要下局棋。湘军作战前后,他总要下围棋过过瘾。有一次,湘军惨败,而曾国藩照样在营中与人对弈,有人问他为什么还有心思下棋,曾国藩回答说:“对弈可以忘记忧伤与悲痛。”曾国藩夜里与棋友时弈回来,常常与夫人对弈,夫人睡下后,他有时还对照棋谱自己下棋,真可谓少见的围棋迷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曾国藩并未因下棋和热衷文学而荒废政务与军事指挥,相反其多才多艺对政治和军事有不少影响。如“桐城派”文学的主旨是儒家的经世致用,注重教化作用,这也对曾国藩为政的“人治”和注重道德修养是有帮助的。再比如棋中的“封”是一种非常重要手段,有“逢头必封”之说。就是说,为了阻止对方棋出头进入空闲地带,要用“封头”方法,即使走出缓棋也是值得的。因为一旦对方出头就如同鱼归大海,难以治服了。而曾国藩使用的利用军队以及河流。河坝和运河来阻止捻军进入防守薄弱的军事重地的“河流封锁战略”,大概也是受到围棋的“封头”的启发和影响。另外,围棋的全局意识和智谋训练也对曾国藩用兵的宏观战略眼光和多用奇谋有直接关系。
总之,对于那些胸怀治国大志的政治家来说,多才多艺是十分有益也是非常必要的。多才多艺像傍晚的彩霞,能为为政者的“天空”添光加彩;多才多艺又像一支坚实的拐杖,给为政者另一个可靠的支撑,使得为政者的人牛和政治岁月潇洒、风流、有声有色。
隋炀帝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从小资仪秀美,风度翩翩,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较为突出的才华有两个方面: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风格独特的散文家,又是一位收藏家和鉴赏家。大兴城和洛阳建有大书殿,洛阳藏书珍本有37万余卷,为了让两京的宫、省、官府使用,隋场帝下令建造有节录本的观文殿。隋场帝大建宫殿、城池、运河、长城,除了加强防卫、巩固其统治外,主要是为了玩乐、鉴赏,这是,隋炀帝多半是以一个“美学家”的角色实行的一系列措施。隋炳帝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恢复了文帝曾撤销的州县学校,下诏说“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学校始”,他还搜罗人才,恢复京师学堂讲学。同时,在隋炀帝的倡导下,典籍研究极盛一时,许多古籍部被注疏。应该承认,隋场帝执政问还是有一些政绩的。但隋炀帝大兴建筑,搜寻奇材异木运到洛阳,搜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充实内苑,反映出奢侈荒糜的品性。从政治角度看,隋炀帝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不顾民众负荷能力,结果搞得民怨载道,矛盾下分尖锐,可见,隋炀帝缺乏政治眼光,甚至把政治看成实现自己才艺的手段。以往,人们总是把隋炀帝的所作所为看成荒淫糜烂,而忽略隋炀帝一生的许多重大措施是作为一个文学家、收藏家和鉴赏家来行事的。英国学者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场帝》第119页所说的,隋炀帝“带有强烈的艺术成份的政治个性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只不过,隋炀帝没有摆正从艺和从政的关系,本末倒置,沉迷于艺事而不务正业,苦累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了。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性质就改变了。为人处世,不可不守一个“度”字,超过了这个“度”字,就会误入歧途,嗜癖成瘾就是因为对某一事物的顺好超过了一定的度,而成为怪癖。它由十与常人和社会行为及规范相处甚远,而使自己游离于群众及规矩,这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和麻烦,他人的冷嘲热讽还在其次。有些怪癖因为是对某项事业的发展有益的,所以我们能够投以善意眼光去看待或欣赏,若不然,人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憎恶。不管是做其中的那一种人,都是很艰难的。它要么是促使你超越现实,获得异乎寻常的大成功,要么使你置身万丈深渊,水不见天日,那种境地的凄凉是决非寻常人可以忍受的。
形象之忌
在现今社会,形象问题已被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以形象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且是在多方面的。而形象的注意,如何培养好的形象也就尤为重要,某些人在处世侍物之时死要面子、油头粉面、装腔作势等等,均是不注意形象的表现,更不用说去以形象取胜某事物了,实为一大憾事。因此,在处世中应更好的树立好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以侍给人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那成功的彼岸也就相距不甚远了。
1.装腔作势
装腔作势是人性的虚伪。那些伪君子们为了面子和虚荣心,往往对人对事故意摆出一副姿态,说些或表面上作些与实际想法相背的话或事来。装腔作势是一种小人行为,只能瞒过那些愚鲁者,对于聪明人却是欲盖弥彰,适得其反。
装腔作势实际是一种很心虚的表现,他们知道自己本来不行,所以才装腔作势,摆出另一种姿态,以使自己能够在他人面前有“尊严”和脸面。殊不知,他们越使用这种伎俩,他们本来的面目越暴露得充分,越让人不屑和耻与为伍。要知道,无论是人或事物,光靠摆一付姿态是打不垮人家的,相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就会看出你的花花肠子,群众更有办法治你。
人一阔脸就变
陈胜年轻时家境贫赛,靠打长工种地为生。他志向远大,却命运多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如千里马困于廉枥之间,郁郁不得志。某一天,他扔下手中的农具,走到垅上歇息,茫然回顾,倍感怅然,顺口说道:“如果我们中间有谁富贵了,千万不要忘了别人。”雇工伙伴们觉得好笑,陈胜叹息道;“哎!燕雀又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后来陈胜首先发难,奋起抗秦,天下应声而起。陈胜军队日益壮大,于是自立为王。他的那些雇工朋友们听说了,都想占点便宜,就冒着战火来投奔他。到了宫门前,一齐敲打宫门,口中喊道:“我们要见陈胜!”门窗见这些人衣衫槛楼,面目黧黑,又直呼大王的名字,便想绑起他们。后来陈胜整驾出门,让他们同车回宫。宫中一班官吏,左看右看不顺眼,但又碍着是陈胜故人,只好大酒大肉让他们大吃大喝一通。有些喝醉了的拍案狂呼起来;“陈胜陈胜,真想不到你还有今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将陈胜当年的可笑往事都扯了出来。宫中有人将这些有损王威的言论报告给了陈胜。最后陈胜下令一律斩首。军中将帅见陈胜心狠,不可共享富贵便离心离德,加上陈胜用人不当,刑罚失度,最后竟被车夫庄贾刺杀。为王也不过六个月,就连命也丢掉了。
有道是:“满灌子不摇半灌子晃荡”,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智者是不会装腔作势的。“饮差大臣”更是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俄国上层社会的虚假丑恶的众生相。那些贪图近利的官吏们为了能抓到一次机会,尽装腔作势之能事。陈胜在贫困时对天盟誓,要求同享富贵,一旦富贵了反而容不得那些才摆脱不久的“贫穷”,连“装腔作势”的面纱也不要了。有两句歌词写得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不能凭伪装去面对生活,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那么你最终将变成一场虚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留不下。可见,一个人还是要平谈,从容一些好,不必拿腔拿调地累自己,如若因此而做错事,那就更不值了。
2.死要面子
俗语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所谓面子,便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形象,或者说在别人眼中的观感。人们通常想要面子无外乎相貌俊美、财雄势大、学识渊博等等。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若一味追求外在形象的完美,而忽视自身的能力,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每个人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克服这些弱点,提高自身素质,方是树立“光辉”形象的必由之路。而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一味舍本逐末地追求外在形象,其结果常是笑料百出。
歪解“妙笔生花”
清朝某一无学财主,用钱捐了个知县的官,眼看到主持县试的时候了,恰巧师爷看到一篇好文章,向县令推荐说:“此文章用笔极好。”县令将此语牢记心中。
考试的时候,点过名后,县令便招集考生前来训话。只见他端坐堂上,满脸威严,缓缓地说道:“你们做文章时定要讲究用笔,用笔好的才能称为好文章。”众考生平日都知这位县太爷乃是无学之辈,今日见他忽然说出内行话来,不由对他的看法大为改变,一齐点头称是。县令见此情景,大为得意,说:“我小时候写文章,也最讲究用笔,不是三四元一枝的笔我是不买的。”众人听说,方知这位县老爷的“妙笔生花”的含义,不觉哄堂大笑。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
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叫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装做是在工作的样子,一直忙到深夜。
不久,皇帝派他认为是很有头脑的老部长去织工那里看看。
老部长到了织工那儿,发现织布机上空空的。“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称职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事情。”于是他便大肆地赞扬起这块布料来,并在皇帝面前吹捧了一通。
过了不久,皇帝派了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看,布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织好。同样,这位官员也非常惊骇,“我并不愚蠢!”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担当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也极力赞扬起这块布来,并回去向皇帝说了。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大家都想趁这机会来测验一下,看看他们的邻居究竟有多笨,有多傻。
于是,皇帝带了他的随员,包括已去看过的两位大臣,到那两个骗子那儿去。同样,织布机上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到。“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真是我从未碰过的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时,随行的大臣们都争先恐后地赞美起这块布来,皇帝也赞叹道:“啊,它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在随员的怂恿下,他决定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到了游行的这一天,皇帝把身上的衣服统统脱光,两个骗子装作把他们刚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皇帝转了转身子,扭了一扭腰肢,显得很欣赏的样子。
“这衣服多么合身啊!式样裁得多么好看呀!”大家都说。
典礼开始了,皇帝很神气地走在华盖下面,身上什么也没穿。而那托后裾的内臣,则在手中托着空气,当然在他们脸上都显出很小心地托着东西的样子。
这支奇怪的队伍就这样在大街上行进着,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衣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裾是多么美丽!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
“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出声来。
小孩的话很快在百姓中传开了。“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所有的百姓都这样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裾。
一个人,一旦鬼迷心窍,迷在面子上,他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而他越是那样,越会失了自己的形象,不但保不住自己的面子,还会败坏自己原有的面子。一个人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他还会死撑面子而对其它丝毫不顾吗?人都有身份和面子意识,与人相处时,令对方感觉到他很重要,拉近与对方的身份地位是很有效的交际技巧,最忌讳的是刺激对方的身份自卑感。恶语相加时,人们最常使用的、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揭对方的短,损对方的身份,表明自己的不与为伍,这可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