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5366000000011

第11章 无言教育(2)

父母的期待就是孩子的未来,假如每个父母都把对孩子的种种忧虑变成真诚的祝福,那每个祝福都会成为指引孩子进步的一盏明灯,带领他们迈向成功的人生之路。父母的兴趣和品位是孩子心性成长的沃土,孩子天生具有向着真善美发展的潜力。如果父母不断将美好事物展示在孩子的身边,他们就会自然地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向好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父母的这些祝福与期待,孩子们一定会更快进步,努力地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把它们变成现实。

推助的力量

有一天,洞山禅师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

德照说道:“我是无佛性之人的子弟。”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着德照。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说:“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

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

德照道:“假若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洞山禅师道:“不互相回避!”

德照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回避,那老师叫我到哪里去呢?”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又名五恶道,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道(又名六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果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

德照听完,说了一声:“老师,请您珍重。”然后就入灭了。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前面摇了三下,说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禅僧德照世缘将尽,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一条是正路,并不是人人能找得到的,“垦地种粮”,这才是修道者应该注重的。德照在洞山禅师的开示下终于了悟,安心地入灭。每个人都需要推助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向前进。目标就是人生最好的助跑器,离开目标,每个人都将一事无成。大到自己未来的理想,小到具体小事的安排,其实都是一种目标。如果做事之前心中没有清楚的方向,事情就会做得像一团糟。因此,作为一个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善于制定个人目标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将成为孩子日后很好的推助力量,带动孩子一直朝成功的方向前进。

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孩子的个人实际。父母于朝夕相处,没有人比父母与孩子更亲近,所以父母应该成为了解孩子最深的人。帮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孩子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缺乏,有时难免心志太高或者自信心不足,做父母的这时候应该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帮助他制定合适的目标。因为如果定的目标太高,孩子完成不了,就容易灰心丧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因此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而太低的目标则缺乏挑战性,对孩子的发展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需要父母注意的一点是,这是孩子的个人目标,父母只能起参谋的作用,孩子才是真正的决策者,所以切忌父母越俎带疱,否则目标就成了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要求了。父母只能把自己的意见委婉地传递给孩子,向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而不能给孩子硬性目标。例如这学期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前三名或者外语分数不能少于90分等诸如此类,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换来的后果将是孩子对目标的消极态度和履行时的敷衍了事。

制定目标的时候要让孩子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考虑,让目标真正起到帮助作用。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水平远不如成人,所以父母帮助孩子制定的目标要尽量考虑周全,以便于孩子实施。在孩子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目标的进展,不适当的地方及时与孩子协商,进行调整,以免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是替代孩子完成。

当目标完成的时候,父母不要忘了对孩子的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正确评价。孩子可能自己没有能力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完全的判断,如果父母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孩子就不太清楚到底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对自己的进步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甚至可能是错觉。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目标完成的时候告诉他哪里做得很好,哪些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哪些做得还不够,需要孩子进一步的努力,并且帮助他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对孩子评价时,父母的语气要平和,意见要中肯,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按你的期望实现目标就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否定孩子的成绩和努力的事实,也不能由于孩子的目标完成得不错就过分地夸大所取得的成绩,造成孩子的错觉,变得自以为是或骄傲自满,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他发扬成绩,改正不足,才是父母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才能使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禅意父母

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未来要努力的方向,要达到的终点,就像百米跑赛一样,站在起跑线,知道自己要跑多远就可以拿到冠军。长远的目标对现在的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把即时的目标与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没有目标,做事情就容易拖拉,养成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做事情就敷衍了事的话,长大之后工作作风很可能也是如此。这不仅妨碍孩子目前的成长脚步,也影响孩子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

榜样:潜移默化的力量

有一天,时近黄昏,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一位名叫实际的比丘尼来到金华俱胝禅师的道场里。她不经通报,也不脱下斗笠,径自进入禅堂,持着锡杖,绕俱胝禅师禅座三匝,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就脱下斗笠。”

她一连问了三次,俱胝禅师一时不知所以,连一句话也答不出。

实际比丘尼很生气,拂袖欲去,俱胝禅师只觉惭愧,就礼貌地说道:“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实际比丘尼停下脚步道:“你说得有理,我就留下来。”

俱胝禅师仍不知该如何回答才是说得有理。

后来,天龙禅师来到寺中,俱胝禅师就以实际比丘尼问话的经过来请示天龙禅师。天龙禅师竖起了一根指头开示他,俱胝当下大悟。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有人请示佛法禅道,俱胝禅师便竖起一根指头,学者大都能因此有所契悟。一时间,“俱胝一指”,相当有名。

有个沙弥爱学老师的样子,只要俱胝禅师不在,凡有求道者,也不管人家问的是什么,他一律竖起一根指头。有一天,俱胝禅师将沙弥叫到法堂,问道:“你也懂得佛法?”

沙弥道:“懂得!”

俱胝禅师道:“如何是佛?”

沙弥很自然的又竖起一根指头,俱胝禅师便拿起剪刀将沙弥的手指剪断。沙弥痛得大声怪叫,俱胝禅师喝道:“你再说明一下,如何是佛?”

沙弥自然地想再举起一指,猛然不见指头,当下大悟。

沙弥学习老师“俱胝一指”,凡有求道者,也不管人家问的是什么,他一律竖起一根指头。为了开示小沙弥,俱胝禅师拿起剪刀将沙弥的手指剪断,沙弥猛然不见指头,当下大悟。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好习惯时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而又温馨的家庭里。父母的彼此关爱与包容,会让一个孩子学会宽容别人。关爱他人,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他的言谈举止常常会感染孩子懂得做人的责任与自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一切事情充满了好奇,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模仿。身为父母的我们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孩子最信任,最熟悉的人,最依赖的人。孩子每天面对的是父母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父母感情很好的家庭,孩子一定很阳光很快乐很自信。相反,一个冷漠没有温暖的家庭,孩子一定缺少爱心和责任心。父母不仅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榜样。孩子的身心健康直接受到父母的行为影响,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让孩子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培养孩子懂得感恩,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上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心,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孩子一定会懂得孝敬老人的美德。记得一个公益广告上,一个女人在给老母亲洗脚,一天晚上,她幼小的女儿端出一盆水放在她的脚下,说:妈妈,我给你洗脚。那一刻,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尊重他人,孩子才会尊重我们,也会懂得尊重别人。有一对父母经常吵架,他们总是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不是,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挑剔别人的习惯,甚至开始指责父母做的不对之处。无论父母为他做了什么,他都觉得是应该的。为此,父母很是伤心,可又有什么用呢?父母的行为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一个优秀的父母,会用自己的身教和言教来引导孩子。你身边的一件小时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思想,对他人的帮助,善解人意的理解,对他人过失的宽容,多去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懂得,爱是给别人第二次机会,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一个张口就骂人的父母,你的孩子一定喜欢骂人,他已经不在感到不好意思了,这是一种习惯了。如果你平时就十分注意语言上的交流方式,以一种和善的语气说话,你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他会把说脏话看作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会很看中父母的行为,你告诉孩子说:把你的桌子收拾干净些,怎么就不知道利索呢?可你自己的房间却乱成一团,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你的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是说服不了他的,除非你自己做到了以身作则。在公共场所你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损坏公共设施,孩子也会效法你的动作,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想使你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不要有贪小便宜的习惯,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再好也不能占为己有,做人要有原则,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不要轻易答应孩子什么,一旦答应了就要做到。

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的责任之重在于身教言教的榜样,做一个聪明的父母,不妨从我做起。

禅意父母

聪明的父母往往会用行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在家庭中,只有父母的好行为才能感染孩子。因此,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对待生活,开朗豁达的心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要知道,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做人的品质。当我们关注孩子的发展时,就必然要关注孩子的品行、道德和与人交往的技巧。还要懂得让孩子感恩的心态。因为知识的学习是在生活中巩固和运用的,单纯的书本知识并不能伴随孩子的发展,而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内化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勤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做一个聪明的父母首先要从我做起。

真正的富有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佛完毕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会儿将一些繁茂的枝叶剪去,一会儿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一会儿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一会儿又忙着松土,辛苦得很。

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花草好好地长着干吗移到另一个盆中?还要松土,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就像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样教育,花草就要怎样照顾。”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人正轨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土;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灌枯枝,是因为那些枯枝看似已死,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轻言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一定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泥土,是因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就可使他们有机会成长茁壮!”

信徒听后大为叹服,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育才课!”

“照顾花草,就像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样教育,花草就要怎样照顾。”植物接触沃土,就如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接触良师益友使其健康成长。富贵导致骄奢淫逸,再多的钱财最终是守不住的;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有,坚守道德是有志的人;欲望与不知足是导致祸害与灾难的根源。

看看现实中的许多孩子,尽管他们生活在很优越的家庭中,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没有一个可以学习的好榜样,渐渐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学会了摆阔气、铺张浪费的恶习。而许多父母在自己有了钱以后,首先想到的是在孩子身上花钱,更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过得更舒适、更安逸、更奢侈。久而久之养成了许多孩子的攀比心理,一个小学生,出手花钱就是百元消费,经常请同学吃喝玩乐,拿钱请同学帮忙写作业。早恋中的中学生,更是花钱如流水,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钱父母是父母怎么辛苦挣来的,一旦不能满足愿望,就会走向邪路。

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往往由于生活的安逸舒适而不思进取,更是失去了独立坚强面对生活的能力。当挫折来临时,许多孩子以为钱是万能的,最终会陷入苦恼而无法自拔。

有一个聪明的妈妈,虽然家里的条件很优越,她还是把上小学的女儿送到学校住宿,她从来不给孩子零花钱,只要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她都买回来,孩子喜欢的学习用品,她也都买给孩子,她常常告诉孩子,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才会成为自强自立的人。只有这样,将来你学好本领才能立足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真正的富有,并不是金钱上的富有,而是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的本领。有一颗对生活心存感激的心。

聪明的父母应该明白,给孩子万贯家财不如给他自我动手能力、独立的意志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你的孩子才是最富有的人。

禅意父母

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最富有的也并不是金钱。如果我们父母只会给孩子在金钱上的满足,以为这样就是爱,那你恰恰害了孩子。只有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才是给孩子留下的一笔无价财富。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意志及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孩子在物质不富裕的情景中学会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才是一个真正的富翁。

仔细端详孩子的脸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