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从试验修行人勇气入手,教导他如何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惧,令修行人坚定了修行的信念。教育孩子就要从小事上做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现在体会到,孩子在学校不仅要搞好学习,更要学会自理能力,这是做人的基本教育,要培养在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得从这些小事做起,能使他自强、自立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孩子的生活,很多都是家长料理,总想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好好学习,但却因此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培养的是不劳动的寄生虫,不肯吃亏吃苦的很骄气的自私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尽快的提高自理能力,家长要有意识的利用节假日,让他多做一点家务,多与社会接触,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也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社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做社会的强人。
孩子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眼光,没有了以往家庭的约束,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重中之重,要教会孩子学会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不要受社会上那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要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做事要讲诚信,自己说了的事一定要做到,交朋友也要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爱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培养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和他们共度难关。”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孩子没有经受一些人生中的磨难,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这样才能使他真正从心里去理解父母,关爱父母,让他意识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去面对它,化压力为动力。在生活中,父母首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家长以自身为例教育孩子去勇敢地面对人生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去做生活和学习的强者。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禅意父母
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来说,学会独立承受挫折比学习成绩优异更加重要。这是孩子成长所应该具备的基础因素,相对于学业成就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能够自主发展、独立生存和承受挫折的新新人类。面对不慎跌倒的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自己站起来的,从摔倒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自己努力想办法爬起来。再走路时,他们就会留神;遇到障碍物时,他们也会小心绕过。当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地时,孩子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放开手脚,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去选择自己美好的人生吧!
具有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一别就是三年,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于是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大喜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
珊禅师一见雪寞禅师就看出了这个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几人各自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求人永远不如求己,在社会中生存,孩子也会时时遭受各种挫折,或因学习成绩,或因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面对挫折,孩子也会垂头丧气,伤心失望,显露出痛苦自卑的一面。孩子从挫折中感受到怎样的心理体验,便决定了孩子以后处理类似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种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空洞的言之无物的说教,这种方法无法深入孩子的心里,孩子的情感闸门关上了,压力和恐惧并未得到缓解。更有甚者对孩子用羞辱和指责让孩子去改正错误,对孩子施加新的压力。
另有一种父母就是赶紧站出来,仿佛失败的是自己,代替孩子去处理出现的问题,剥夺了孩子心理的体验和感受能力。这两种做法,前者仿佛是给孩子雪上加霜。使孩子遇到挫折后,想的不是如何战胜它,而是如何躲过父母那一关,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没有加强,从此害怕失败,失去创新能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败。更为糟糕的是,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后者却剥夺了孩子丰富自己人生体验的机会,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等到有一天,父母没有能力帮助他时,他已不知道该怎样飞翔了,最后的结局是怀疑自己,不喜欢自己,悲观失望。
在挫折面前,父母应冷静友善地帮孩子渡过难关。处理方法上要讲究技巧,让孩子在挫折中得到教益,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应做好思想准备,又使孩子从战胜挫折中体会到快乐和愉悦的心理。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给孩子信心和力量。既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也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因此,做父母的要改变观念,不断的成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高。
禅意父母
酸甜苦辣构成丰富的人生。世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挫折和失败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还小,有时候遇到问题和遭受挫折时会退缩,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冷静面对挫折,更要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胆量和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来善待失败,并从失败的既成事实中查究原因,学会善于从失败中找到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从而帮助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失败走向成功。生活的大海有许多个层面,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可助孩子找到自由驰骋的层面,拥有幸福和成功的未来。
给孩子确定明确的目标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一道弯曲的弧线。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着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插秧苗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
于是,他们选定了远处一棵静止的大树,插出来的秧都果然很直。
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如果选择的目标不断移动,秧苗也就跟着插歪了。所以,目标的选择很重要。作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考高分,上好大学,生活享受视作唯一的目标,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绩单。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自己的代言人,自己今生不能实现的理想,要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今生成功的地方,孩子一定也要获得成功;过分地渴望自己的孩子成功,过分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出类拔萃,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的高特别的多,让孩子整天背着父母富裕的沉重的压力和使命。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等能力的培养。有了这些,才会有孩子美好的未来。孩子的成长像一颗树一样,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会做人比学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过程。他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独特的个性,有他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做事认真、细致;学会学习的方法,有追求知识的欲望;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合作。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坚信我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达到;让孩子有一个较现实的目标,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禅意父母
目标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果子,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顺手就能摘到或不管怎样努力也不能够得着的都不叫目标。所以,我们帮孩子制订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太低会让孩子觉得太容易,丧失积极性,如果自己的孩子目前是中下游水平,那么目标应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应是稳步。平时孩子考得好,就肯定他,鼓励他弥补不足。考得不好,看孩子尽力了吗?问心无愧了吗?失误原因在哪?给孩子以恰当的指导让孩子制定自己的目标,让目标成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方向。
达·芬奇画蛋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啊!”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凡是做出了突出成就的人,都是那些有毅力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人。所有大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就,都是在顽强意志的支配下,拼搏奋斗的结果。
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他们小时候都曾被认为是智力不好的儿童,但他们都有远远超过别的儿童的坚强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两耳失聪,面对着的是黑暗而又寂静的世界。但她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习,奋斗,终于学会了写作,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之一,她的事迹影响着世界更多的人,去刻苦努力。要磨练意志必须让孩子树立做一个真正的人的志向,做一个不仅自食其力,还能为父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意志薄弱的人一般都缺少计划性,或者想得多,做得少,每天得过且过,遇到什么事做什么事,有时遇到了也不做,想法绕过去。意志坚强的人都习惯于给自己制订计划,如每年做哪些事、每个月的具体目标、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等等。说到做到,努力养成习惯。计划好订,难在执行,难在坚持。“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为了防止常立志,开头的计划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过高。力求从小事做起,不停地做诸如每天3个单词,每天跑步1000米,每天预习15分钟数学等小事,每天做,不停地做,日久天长,习惯养成在其中,意志也在其中慢慢磨练出来了。
磨练孩子的意志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使不为了孩子升学,仅仅为了他将来谋职业,过生活,要干得出色,也是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不可。
禅意父母
古人云:千里之外,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意志的好方法。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通过小事情来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能力。父母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从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循序渐进的磨炼孩子。当孩子能够自如的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时候,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父母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