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5369800000023

第23章 好汉也吃眼前亏(2)

聪明的人是不会在同一条隐沟里翻船的,有了这次教训,欧启明意识到,要经商,还是先从商业法则学起。1995年,欧启明取得了博士学位。他果断地拒绝了一家着名研究院的聘请,来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硅谷,在一家华人开办的很小的电子产品公司任职。第一次下海的经历让欧启明成熟了许多,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商场诡谲,要是没有办实业的经验,不了解各种商业运作的程序,很容易再一次阴沟翻船。因此在重新开始创业之前,欧启明经过一番历炼,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商业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把握了商业贸易的规律与重点。1996年,欧启明来到了着名的Intel公司,不久,升任纽约分部负责人。这证明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商业经验上,自己都通过了考验。一年后,他开始了独立创业。

分析自己的长处,欧启明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于科研发明,因此决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以科研起步。由于自己在美国和中国都曾有过科研成果,短期内实现科技突破还是不成问题的。他在旧金山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研究,整整半年,他几乎足不出户,也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他要发明一种能击败所有专家的自动电路板的记账系统,这个系统要把会计信用卡、计时软件与多个研究通话双方位置的网络结合起来,而且还要集中于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

1998年,欧启明终于成功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匆匆飞赴纽约,又找到了原先欺骗过他的那个投资家,提出想重新与对方合作。新的合作是愉快的,当投资家发现欧启明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书呆子后,就把他当成了朋友,与他竭诚合作。经过一番打拼,他很快被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明白: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坠,完全取决于你的忍耐性,倘若在遭受打击时,仍能三思而后行,并细细品味失败的痛苦滋味,慢慢咀嚼失意的怅惘,那你就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种“刻苦铭心”的感受。

对商人来说,忍耐是必具备的品格。要想赚钱,就必须要学会忍耐。有一富翁给别人的经验之谈是:赚钱就要以“忍耐”为重。即使身处逆境或贫困深渊,也要相信明天一定能成功而坚韧不拔。例如,当生意崩溃、公司破产,你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甚至想要自杀时,你也必须忍耐,不可放弃斗志。如果工作得不到预期效果,也要把痛苦当作经验而忍耐下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成功。

有位温州的年轻人为了把积压的校徽尽快推销出去,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天,他来到甘肃境内,走进一所只有十三名师生的学校。在一番精彩的开场白之后,他开始向学校领导推销产品。看着满头大汗的他,校领导不忍拒绝,就向他订了十三枚校徽,并要求他一个月内见货。区区十几枚校徽,仅成本就要七十多元,还不算运输费,然而学校只愿付13元。做还是不做,他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毅然电告所在企业在一个月内赶制完工并如期寄到学校。凭着多年的销售经验,他深知,要打开当地市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果然不出所料,在该校收到校徽后,校领导无比激动,到处宣传。结果。甘肃境内许多学校一年之后全都佩戴上了这位年轻人推销的校徽。

就这样,他通过投入几十元钱,终于赢得了一个长期的市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做生意的招数是大生意争着做,小生意不放过;赔本赚吆喝,蚀小本赚大钱,不吃眼前亏,焉获长远利。

商业行为中的忍耐,肯定能给人带来财运。忍耐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只有忍受牺牲暂时、局部利益的痛苦,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放经营的“长线”,方能钓到市场的“大鱼”。通过牺牲小利等手段,能起到等待商机、建立诚信的作用,这样就能提高自己竞争的实力,比马上赚上一大笔钱还要实惠得多。

智慧屋

在人生的游戏中,不尽人意的事常会发生,每个人都没有悲观的必要,失败乃是成功必经的过程,关键要有决心和忍耐。

得饶人处且饶人

——做人做事都要想一想

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得理又让人,换句话说,以德报怨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一旦与坚强的毅力融为一体,那么他就具有势不可挡、惊天动地的力量,无论任何邪恶,各种艰难困苦和不幸,他都有能力抵制、忍受,并能够而且也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宋朝郭进任山西巡检时,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告状的人,审训了一番,结果发现他在诬告郭进,就把他押送回山西,并给郭进处置。有不少人劝郭进杀了那个人,郭进没有这样做。当时正值战争时期,郭进就对诬告他的人说:“你居然敢到皇帝面前去诬告我,也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将向朝廷保举你。如果你打败了,就远走他乡,别再让我看见你。”那个诬告他的人深受感动,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后来打了胜仗,郭进不记前仇,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到提升。

其实,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是不可轻视与忽略的处世法则。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宽大自己的仇人,仇人会良心发现,必会找机会以死相报。原因在于你不记他的过错,给他以希望,他要报恩的感情存于胸中。

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论理,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饭后,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我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当你不给别人留一点活路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进行顽强的反抗,这样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永远要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古老训条。

七八十年前的欧洲医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犹太人阿·居尔斯特兰德的名字。居尔斯特兰德不仅是一位极高明的眼科医生,而且是对眼睛进行深入研究、揭开眼睛生理光学秘密的专家,1911年授予他诺贝尔医学奖时,是由物理学权威们参加审议的,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发中的一件趣事。

居尔斯特兰德是他父亲——文诺·居尔斯特兰德的第三个儿子。老文诺也是一位眼科医生,而且很有名气,他家在瑞典的朗茨克鲁纳,这里最有钱的富豪是玛尔盖勋爵。朗茨克鲁纳海滨的面粉厂、化工厂、造般厂等等,都是玛尔盖的财富。

玛尔盖曾在贫民区创建了一所医院。贫民区原来有个小诊所,就是老文诺的眼科诊所。不但瑞典国内的患者,连北欧其他国家的患者也常慕名而来找文诺就医,可见名气之大。可玛尔盖并不高兴,因为这样一来玛尔盖医院的名气就不大了。更何况老文诺以医济世,不以心术致富。有人建议请文诺来玛尔盖医院主持眼科,玛尔盖以文诺没有文凭而拒之门外,这使得老文诺气愤至极。

后来玛尔盖发慈悲让文诺的三儿子居尔斯特兰德去医院当见习医生。居尔斯特兰德憋着一口气,想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父亲出出气。果然20岁时,居尔斯特兰德以优异成绩考入医院;5年毕业后回到父亲的小诊所,他接替了父亲和玛尔盖医院比着干起来。就在这所小诊所里,居尔斯特兰德28岁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轰动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30岁时他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眼科诊所所长。这样一来,玛尔盖开始后悔当初不应该把事情做得太绝,坏了两家的关系。

偏偏这时玛尔盖家的四小姐芬妮得了严重的眼病,他家医院里的眼科医生都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她一天天走向黑暗。玛尔盖不惜重金,把北欧各国的着名的眼科专家都请来了,然而谁也没有办法,玛尔盖绝望了。最后还是芬妮自己提出:去请居尔斯特兰德。

居尔斯特兰德来了,他好像已经忘记了玛尔盖歧视、冷遇他父亲的前嫌,与对所有的病人一样,为芬妮做手术,结果成功了!重见光明的芬妮爱上了居尔斯特兰德,要将自己的终身许给他,以报答他的恩情。但是,居尔斯特兰德谢绝了。他既没有因前嫌对芬心坐视不理,也没有因治疗的成功而接受她的爱情,他离开家乡到乌鲁萨拉大学就任眼科教授去了。

宽容大度,能使伤害你的人感到无地自容,激起他灵魂的真正震撼,同时,又中止了你敬我回的恶性循环。更为难得的是宽容大度还带来了心理上的平静,能为你赢得宝贵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智慧屋

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

和为贵,忍为高

——忍一时风平浪静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宽容忍让。当忍则忍,忍为上策。想要生存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与人和睦相处。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像邻里间楼上浇花水淋到楼下晾晒的衣被,在马路上不小心撞到了别人一下或踩着别人的脚,此类生活琐事,都可能引起彼此之间的争吵甚至成为互相斗殴的诱因,但只要其中有一方能够“忍”下去,便可化解冲突于无形。

中国人爱面子,你既然给他面子,他再发火,便先理屈三分,“人敬我一尺”,我便该“敬人一丈”嘛!由此看来,这“忍”字实在是普通人际关系的灭火器、黏合剂、滑润油,既利团结,又利稳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大家都多一点“忍耐”,营造出一个“和为贵”的氛围,有什么不好?尽管“一团和气”、“和稀泥”遭人诟病为没有原则,但如果是那些非原则性的小事,来个一团和气,和和稀泥,还是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俗话说得好:“和则两利”、“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很多成功的商人都懂得这一道理,因而,他们在做生意过程中,非常注意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如果和顾客发生争执,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绝不会“小人动手”。

商人尤翁开了间典当铺。一年春节前夕,尤翁在里间盘帐,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附近的穷邻居正在与伙计争吵。尤翁一向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了一通,然后又向邻居赔了不是,最后,将邻居送出大门。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邻居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邻居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惹事,想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翁凭什么料到有人会以死来敲诈的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开了这一灾祸。

尤翁说:“我并没想到雅可夫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会有所倚仗。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大的灾祸。”

窥一斑可见全豹,从尤翁的故事里,我们不是能感悟到心平气和是祛除灾祸的良方的道理么!

麦克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为了谋生,他十几岁便到火车站做勤杂工,老实厚道的麦克洛经常受到工友们的愚弄,他像相信自己一样去相信每一个人,所以捉弄他的人都会得逞。

有一天,炎炎的烈日烘烤着大地,地面热得像个蒸笼,车站上的工人个个汗流浃背。于是他们便找了一处阴凉休息。大家觉得无聊,看见正在擦汗的麦克洛就在不远处,便拿他来寻开心。一个名叫贝格伦斯的工头对麦克洛说:今天站上红灯里的油用光了,你到离这儿一公里远的一座圆形房子里要些红油来。诚实的麦克洛哪里知道工头是在捉弄他,接到命令后,马上就去找红油。

麦克洛顶着烈日走了一公里,终于找到了一座圆形房子。那里的人一听说麦克洛要红油便回答说:你一定弄错了,我们这里从来没有红油,你还是先回去向站长问清楚吧。

麦克洛不敢去问站长,便向同事们四处打听,大家见他如此愚笨,就胡乱地东指西指骗他。麦克洛深信不疑,按着他们所指的方向东奔西跑。最后一位老工人实在不忍。自己看着麦克洛在太阳底下跑来跑去,就拉住他说:小伙子,你太老实了,大家都在骗你呢,哪里有什么红油,灯里的红光是因为红色玻璃!

听了老工人的话,麦克洛如梦方醒,但他并没有去抱怨更没有去报复那些欺骗他的人,而是反省了自己,他觉得自已太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如果自己稍加思考,或稍有些常识,或稍微怀疑一下别人,都不至于把玩笑开这么大。从此,麦克洛不但诚实待人,还学会了防止别人欺骗自己。

人与人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应该宽容,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该坚持原则,泾渭分明,而不能一团和气。明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许或纵容他们,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一些委屈和误解,但是这种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有位住在纽约的油商,他遭到一位自称是政府调查员的人勒索,向他索要红包,否则就要上告法庭或媒体大曝光。这位油商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