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5369800000005

第5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4)

这样的工作是辛苦而忙碌的,但阿玲并没有因此跟人到处抱怨。她知道,自己作为新人,这样做有助于自己赢得良好的人缘。不过,这并不代表阿玲甘愿就此沉默下去,她一直都在寻找能够适时表现自己的绝佳机会。

这一天,公司召开一个业务会议,老板在会上提到了十个关键数据,但现场所有人都一头雾水,没有人知道这个确切的数据。

就在这时,阿玲不慌不忙地发言了,不仅将数据阐述得准确清晰,更加进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看法,结果,阿玲赢得了所有人的佩服,更赢得了老板赞许的目光。

事实上,这是阿玲辛苦了一个晚上的成果,早在上次开会的时候,她就听到老板提到了相关的问题,她因而知道这个数据对公司相当重要,而很多人又并不清楚,所以,她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且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阿玲就此成为了老板眼中的红人,成为老板心目中踏实肯干的栋梁之才。没过多久,老板提拔阿玲做了这个公司里重中之重的设计部主任,自荐为她打造了坚实的事业根基。

从阿玲成功的经历中,我们能够发现这样的道理:要成为一位成功人士,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有目标和成功的思想,积极地行动起来,并抓住关键时机,迸发出燃烧不熄的火花,最终走向成功。

智慧屋

藏器于身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领导保留面子,而是在一些关键时候、“露面”的时刻给领导争面子,给领导锦上添花,多增光彩,从而取得领导的赏识。

时则动,不时则静

——不做机会的跟屁虫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一生,无所作为,往往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失了许多机会。凭你多大的勇气,凭你多勤勉的实干精神,没有机会的配合,你也难做成事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也有可能成就你的美好前程。

机遇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才来说,是闪电般稍纵即逝而又难以捉摸的东西。现实生活里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人深感怀才不遇,于是在消极的等待中苦叹功成名就的终南捷径与自己无缘。其实,机遇虽然很吝啬,但它还是垂青于智慧勇敢和坚韧不拔的人。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也是在一次次的磨难与打击下,逐渐学会判断,把握和创造机遇的,姜子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一句我们相当熟悉的民间歇后语,从字面上看表现的是一种消极的等待思想,但实际上却是反映姜子牙智慧勇敢的高超谋略。正所谓:智者创造机遇,勇者抓住机遇,愚者丧失机遇。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分析获得某些具有价值的启发和触动。

姜子牙史称姜太公名吕尚,年轻时曾在商都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卖酒为生。他虽然穷苦潦倒但胸怀大志,勤习治国安邦之道,期望有朝一日大展宏图为国效力。但由于他出身卑微,始终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他曾到朝歌作过试探和努力,但由于商纣王昏庸无道,使他直到晚年也没有得到进身之阶。可他仍然没有灰心放弃,经过分析与判断决定入周,于是他选择离周都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垂钓。长久的等待终于得到了机遇的垂青,周文王外出围猎时遇到了这位老人。只见这个银髯飘飘的老翁安静而专注地临溪垂钓,可他的钓钩离水面几寸高,而且钩上没有鱼饵,但身边的鱼蒌里却有一条鲜活的大鲤鱼。于是周文王由于好奇而上前询问:

“不用鱼饵怎么钓上鱼呢?”

“休道钩无饵,自有愿上者。当今纣王无道,西伯不是甘愿上钩去朝拜吗?诸侯不是甘愿上钩去臣服吗?”

“先生高论,振聋发聩,我就是西伯。”

“老朽不知,万望恕罪。”

“老人家必是世外高人,当今天下离乱,如不弃望助我成就伟业。”

于是这一问一答之后就成就了一段灭商立周名垂史册的佳话。

从表面上看,姜子牙垂钓就像守株待兔一样盲目,但仔细分析这却是他积极寻找机遇的最佳办法,而且向世人透露出究竟怎样才能得到机会的玄机。

当然除了正确的判断,智慧的方法和勇敢的表现,我们还必须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奋斗努力,姜子牙就是以暮年之躯积极争取得到机遇的。消极等待是等不来终南捷径的,其实所谓的“终南捷径”也是一个与“太公垂钓”同出一辙的历史典故。

唐朝有个叫卢藏用的人想入朝做官,就隐居在京城附近的终南山以等待皇帝的征召。后来他果然以高士被授以左拾遗,就是杜甫曾当过的那种官。这的确是高明的求官之道,诸葛亮和谢安的隐居不也是如此吗?

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我们同样应该领悟和感觉到,究竟什么是通往成功之门的终南捷径?机遇并不难得,关键是有心去争取和创造。土地最终的主人不是信步其上的人而是耕耘其下的人!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到未来的全部进程和结局。如果哪个人想等到“十拿九稳”或“十拿十稳”时,才肯举步向前,那他就只配充当成功者的匆匆的看客。

没有机遇你没戏,错失机遇你无能,机遇来了你不利用是你太傻。一个好的猎手,在猎物出现的时候是不会手软的,同样一个成功的人,在机遇出现时,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好好利用。

甘布士在成为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之前,有一次,他要乘火车去纽约,但事先没有订妥车票,这时恰值圣诞节前夕,到纽约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购到。

甘布士夫人打电话去火车站询问:是否还可以买到这一次的车票?

车站的答复:全部车票都已售光。不过,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带好行李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

车站反复强调了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去,就如同已经买到车票一样。

夫人问道:“约翰,要是你到了车站买不到车票怎么办呢?”他不以为然地答道:“那没有关系,我就好比拿着行李去散步了。”

甘布士到了车站,等了许久,退票的人仍然没有出现,乘客们都川流不息地向月台涌去了。

但甘布士没有像别人那样急于往回走,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大约距开车时间还有5分钟的时候,一个女人匆忙地赶来退票,因为她的女儿病得很严重,她被迫改坐以后的车次。

甘布士买下那张车票,搭上了去纽约的火车。

到了纽约,他在酒店里洗过澡,躺在床上给他太太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电话里,他轻轻地说:

“亲爱的,我抓住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后来,甘布士成为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

“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见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的。”

当然,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一些必须的条件:一是目光要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二是必须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

智慧屋

抓住机遇,利用机遇,见机而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一个人既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利用别的智力、能力与才干,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时机。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看准时机就出手

致富机遇处处存在,它是公平与客观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个智慧的头脑去发现它。当你失去机遇时,你不能怪谁,只能怪自己缺乏一双慧眼。它一直在那儿,你却没发现。别人发现了,那是因为人家的脑筋转得比你快。

在善“看”能“抓”商机的温州商人中,张文荣似乎可以称为最大的“玩主”。1986年他闯入上海滩时,怀揣着数百万的创业资金,而经多年苦拼,如今他的亚龙公司的经营范围已从钢材、电缆拓展到了房地产等领域,资产总额已达6个亿。

初入商海,张文荣凭着头脑灵光,靠着一双机敏的眼光,四处寻找商机并屡有所获。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文荣做起了买卖“梦特娇”服装的行当。他买进低价商品,赚地区差价,三个月便赚得了10多万元。那时的10多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因而他的暴富使朋友惊得目瞪口呆。

张文荣的精明接下来还有表现。有一个时期,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日本产的名牌本田摩托车生产厂商停止了向大陆市场的供货。国内市场没有了货源,本田摩托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变得十分紧俏起来,零售价一路飙升,涨到了一万多元,即使如此市场上也很难买到本田车。这时张文荣正在黑龙江,了解信息后他决定要做一次跟风的“短平快”生意。在那里他发现了还有五六辆本田摩托车没卖完,便毫不犹豫地以现金全部买进,而且他并不以此为满足,接着又在大街上四处寻找摩托车骑手,一见到轰鸣的“本田”便眼睛发亮,拦下车主便商量以原价购车。车主多半经不住诱惑,将车换成银子。如此这般三个月,张文荣先后买下了600多辆二手本田摩托车,经过翻新维修处理后,全部拉回温州,每辆车平均获利万元,赚得了600万。

1988年,张文荣意识中国的经济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城市经济正在大跨步发展。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电缆行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于是,他决定和国营企业上海电缆厂进行公与私的合作。厂长对他的诚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兴趣,本来打算拒绝,但经不住张文荣劝说,最后只得同意。在签订合同前,他又许诺说,愿意拿出500万元作为信誉担保金,称一旦将上电厂原来的牌子做砸了,那么这笔资金将分文不取。后来,厂领导把张文荣送来的报告送至上海机电局,局里领导被张文荣的赤诚感动,欣然地批准了国有与个体的合作方式。这样,上海电缆厂亚龙公司开张了。

由此开始,张文荣真正走进了市场,一举结束了以往的投机生意。上苍不负有心人,张文荣涉足电缆行业的第二年,即1989年,铜材价格由国家监管的机制被废除,开放的铜市场价格一路高涨,到了1995年,铜材价格由1989年的20000元/吨涨至30000元/吨。而张文荣一路顺水行舟,赚得舒心畅气。整体行业利好,张文荣一举成为上海商界的风云人物,被人誉为“电缆之王”。封侯称王对于张文荣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在1997年便以1000万元兼并了国字号的浦东电缆厂,终于有了自己的实体。

温州人的确以善抓商机闻名遐迩,许多典型的案例令商界叫绝,善抓商机几乎成为温州人的共性。说到温州人这方面的本领,有人说他们能够在满目荒山的地方发现淘金的富矿,一般人都认为没钱赚的生意,温州人却能将其做大做强。

1980年一个炎热的夏天,周平到上海出差,办完事后,闲着无事,他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看看上海。当他走到福州路时,突然发现街上许多人或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急冲冲地来了又走了。他疑惑不解,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当他走进一家文化用品商店,把心中的疑惑告知商店负责人后,负责人给了他一个答案: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表格、账册要全部更新。当他知道单位从商店买回去的这些表格账册,还得自己加工编制时,很有生意眼光的他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印制出适合各单位企业管理的表格、账册,利润不就滚滚而来?

说干就干,周平首先买下几份不同格式的表册,然后又购得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他的家乡在温州苍南县金乡镇,是有名的穷乡。回家后,他埋头制作了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将这上百种表格委托家乡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和单位名称,写信封,塞样张,寄订单。他发出8700封征订信,花了上千元,几乎是他多年积蓄的全部。在急切的盼望中,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来了订单。忙碌两个月,他售出了七万余本文件册、账册,净赚六万元。这六万元成了他创业资本。他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一家文教用品厂就这样成立起来了。1982年春天,他及时捕捉到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便又来沪推销他独家生产的“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1983年岁末,国家决定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他又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1992年,在国务院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他及时向上海国营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如今,这家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的温州金乡文教用品厂,一年的销售额已达数百万元。

作为商人,无论从事什么生意,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赚到钱。对于那些成功商人来说,他们具有超乎常人的商业敏感,能够从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创造财富。

智慧屋

温州商人的头脑特别灵光,而且精明而超前。他们很善于从别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在他们看来,一次谈活,一件小事,一个街景,都潜伏着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