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嘉
孔子云:“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几千年来,孔夫子的这一人生体验一直被世人奉为金科玉律。其实,天地悠悠岁月悠悠,人世风云变幻莫测,人与人不同,时代与时代有异,古圣先贤之言未必就那么放之四海而皆准,习焉不察信以为真的未必就一定是真理。几十年来孔夫子关于人生几个阶段的论断在心里早已深深扎根,从未怀疑过。尔今屈指算来,已近耳顺之年,将孔夫子所讲的公式往自个儿身上一套,忽然发现了问题:怎么非但没有耳顺,反而疑惑的地方更多了呢?难道是人的认识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南辕北辙,如今的人们非但不是“四十而不惑”,反而是“六十而惑”了不成?
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不惑”意味着成熟;对于思维已成定式的“奔六”之人来说,“困惑”则意味着落伍和不成熟,至少在许多情况下是如此。
A君是与我同龄的老友,其远在国外的儿子的请教,使他体味到了这种“落伍”的困惑和尴尬。
时下已经是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人们的智慧见识多在手指尖上显现出来。
从前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如今是“一机在手掌,天下事全知”.这就是远非“紫衣黑袍”所能染饰得了的划时代的标志。A君的公子虽在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但读的书肯定没有A君多,A君和我一样,从儿时上学读书到年届六旬,一直都在和书本打交道。自谓回首平生,乏善可陈,唯一聊以自豪的,就是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身上多了几许书卷气。不承想,他身上仅有的这一点儿优势,也几乎在其儿子的一次虚心请教面前丧失殆尽。
A君的儿子在国外学的是工科,读研究生选择的专业是什么“传感器遥控技术及其应用”,近年来人家几个同学一起发明了一项专利,是一项运用于手机客户上的专利。国内的市场优势不仅使任何人都不敢小觑,而且足以让任何人都动心思。这项专利问世后,发明者首先将眼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很短的时间里在上海牛刀小试,大获成功,于是便想迅速推向全国市场。儿子告知A君他想回国创业,与那项专利的发明者联手在家乡成立一个分公司,A君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接下来的日子里,A君的头脑一直在为儿子感到困惑:在国外工作安定,收入不少,前景看好,回来冒那个风险干什么?
现如今网络、手机方面的专利多如牛毛,成功的概率究竟有多少?那个东西能有多大多久的市场?接下来,又发生了一种新的困难:想和朋友们聊聊,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方面知识的贫乏无疑意味着自己的某种“落伍”,因为“落伍”而产生的“困惑”,无疑是一种真正的挥之不去的“困惑”。接下来,A君只有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给儿子发微信,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盲点,爱莫能助,让他自个儿拿主意吧。
A君和我讲述这一无奈,我不由得想到自己正在思索的“六十而惑”的问题。在年届六旬之时,迫不得已而从内心深处承认自己的“落伍”,是一件很痛苦很无奈的事情,但又是一件有可能使人不敢因年龄增长而停顿下来、必须继续学习前进的事体,知耻而后勇嘛。
因为“跟不上”而落伍,固然使人困惑,因为“看不惯看不懂”而胆怯,同样使人困惑。
我原本是一个山里人。作为一个根在农村根在山区的城里人,必然会有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所不曾有的特殊体验。
我能离开农村离开山区而在省城安营扎寨,居有定所,完全是沾了三十多年前结束动乱、恢复高考的国运。和我的同龄人一样,四年的大学生涯改变了我的命运。那时候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于是,尽管我没有任何后门,也没有找过任何人,却被顺利地分到了省城。
转眼三十年过去,国家的发展变化之大,令人不敢想象。抚今追昔,倍感自己的幸运。那个时候大学生是香饽饽,国家包分配,到处受欢迎,不像如今完全市场化,毕了业得靠自个去找工作;那个时候到分配单位一报到就有单身宿舍住,熬它几年就能分到一套福利房,虽然面积不大,却不用花多少钱,不像如今住房得全靠自己想办法,而房价又近乎天价,让人看得眼晕头疼。在为自己赶对了年头而暗自庆幸的时候,山区老家的亲戚、朋友、乡亲们却先后找上门来,话题几乎都是托我帮忙给他们的刚毕业的孩子在城里找份工作。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故老乡亲,看着他们诚实而又无奈的求助的眼神,想象着他们拮据紧巴而又谋求改变的家景,再审视一番城市接纳乡下人的现实,我的心头不由得一再收紧,为之迷茫不已。作为在共和国红旗下生长起来的新一代,小时候最让我们为之憧憬为之怦然心动不已的,便是美丽动人的“缩小三大差别”特别是缩小城乡差别。几十年过去,农村人想要转为城里人,简直是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单是几千元、上万元一平米的住房,对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村人而言,就无异于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喜马拉雅山。我深深懂得,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已经花完了自己几十年的积蓄,有的甚至为之举债。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把自己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还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成为和自己不同的城里人。
面对这一切,我所能做的,就是不管他们心里是否清楚,也要一遍又一遍地陈说连自己也觉得枯燥无味的一定要直面现实、一定要考虑到以后所面临的实际的购房困境之类的话,劝他们是否考虑一下重新选择就业的地点,是否让孩子们回到家乡去创业。他们之中,有被我的言词所打动,深思熟虑以后退而求其次的,有不以为然、转而改求他人、最后折羽而归的,也有不管不顾不屈不挠就是要让孩子做城里人的。我心里清楚,不论是哪种情况,家长和孩子们都会认为我和他们不是一条心,不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无论家长和孩子们作何感想,他们每个人的身影几乎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挥之不去。
不知多少次在沉睡中醒来,苦苦地想着这些人和事,几乎是越想越乱越没有头绪。城乡差别,古已有之,是否可以称之为于今为甚呢?似乎又不能简单地这样下断语。然而,那些置身于农民工、打工仔队伍中的老乡、亲戚们的身影,他们的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住宿条件,他们的付出和所得,他们的要求和期盼,却又让我不能不为之困惑。在潜意识的深处。我无疑是同情他们的;在自己的理想中,我以为社会应当支持他们的正当追求;而在实际上,我却又爱莫能助一筹莫展。看不惯也得看,看不懂继续想,人生是如此之无奈,又何来“耳顺”之清闲心境?
只是讲述自己的体验感受,未免有点絮叨。何不放开眼界,追寻一下古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枭雄刘备是被人们大书特书的大人物。不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他作为正面典型浓墨重彩,精心塑造,而且在国人的心目中,刘备也是一位公认的不世出的伟人。这个虽然说起来也是帝王后裔,但实际上早已经沦落到社会底层,只能靠“贩履织席”为业的体力劳动者,凭借其远大的志向、惊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过人的心机,历尽艰难困苦,形成自己的优势,争得了堪与曹操的“天时”、孙权的“地利”相抗衡的“人和”,终于出人头地,在四川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刘备称帝那年,史称章武元年,其时他刚好六十岁。在世人所谓的耳顺之年。刘备登上了皇帝宝座,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是,做了皇帝以后的刘备,心境并不好,因为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关云长被东吴的孙权用计杀害了。为义弟关羽报仇雪恨,便成了蜀汉皇帝刘备念念在兹的第一桩心事。尽管蜀汉朝廷中的大小官员纷纷出面直言劝阻,刘备却根本听不进去。
此时的刘皇帝,不仅未能做到“耳顺”,而且倒像是“耳塞”了一般,执意要起倾国之兵大举伐吴。多年跟随刘备忠心耿耿的大将赵云,再三进言,劝刘备分清国贼与私仇,以规复汉家天下大业为重,养精蓄锐,首先讨伐国贼曹魏,刘备置若罔闻;丞相诸葛亮心知多言无益,只能独自长吁短叹,哀伤同事法正死得太早,致使无人能阻止主公的一意孤行。
东吴国主孙权深知自己的力量不及蜀汉,得知刘备即将大举讨伐东吴,立刻派人前来求和,竭尽甘言卑词之能事。如果能做到见好就收,这无疑是刘备重新选择的一次绝好机会。但是,愤怒中的刘备根本不予考虑,以致又一次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
刘备伐吴的后果众所周知:东吴启用陆逊为大将,火烧连营七百里,使刘备的复仇之梦彻底化成了泡影。随后,败走白帝城的刘备在悔愧交加之中重病不起,临死前最后上演了一次白帝城托孤。
刘备死于章武三年,活了六十三岁。就这个大人物而言,显然就不是什么“六十耳顺”,而是六十而刚愎自用。在人生的道路上,刘备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不知有过多少次九死一生,不论是袁术的大兵压境,还是吕布的兵临城下,不论是曹丞相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还是孙权的美人计,刘备都能够从谏如流,因而便一次次化险为夷。回想刘备当年三顾茅庐、延请军师诸葛亮的虚怀若谷,联系刘备夺取蜀地之后重用法正等人,团结当地派系力量的言行举止、恢弘气度,很难想象几年之间刘备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当口由失败走向了成功,君临天下、一言九鼎的时候则遭遇了空前无法挽回的羞辱。究竟是巨大的成功让他忘记了轻重缓急,还是感情用事迷失了他的心智?对此,古人曾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的眼里,刘备不过是一个善于伪装自己、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而已,刘备称帝以后悍然兴兵伐吴,雄辩地说明了刘备尽管是中山靖王之后,尽管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压根就没有天下国家的意识。说穿了,刘备大举伐吴的困惑完全是缘于其成功后极度膨胀的个人私欲。然而,这真的是刘备年届六旬而犯下不可挽回之过错的根源吗?天知道!
讲到古人的六十之惑,就不能不提及才华横溢而又仕途多舛的大文豪苏轼。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不朽词作脍炙人口,早已经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符号。而这里要说的,不是苏轼的豪放,而是他的苦涩。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苏轼用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处流放贬黜之地,总结了自己多舛的人生。由于政见不同,苏轼一生饱受坎坷,屡经流放。且说年过半百的苏轼流放到惠州以后,曾经写过一首有名的诗作,其中有这样两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待说,诗中饱含着作者与命运与权贵不屈不挠相抗争的以苦为乐的奋斗精神。据说这一深受人们喜欢的诗作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宰相章惇的耳中。苏轼的不屈不挠,立刻引起了章惇的强烈反感。于是,哲宗绍圣四年(097年),苏轼又被流放到了海南儋州。
这年,苏轼刚好六十岁。
如今的海南已经是国际旅游观光之岛,人流如织,寸土寸金,而在宋代则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发配流放犯罪官员的蛮荒之地。素来豪放不羁的苏轼在接到流放海南儋州的圣旨以后,也顿时心灰意冷,以为自己此生必将葬身海南,了无生还之望。在与朋友王敏仲的书信中,苏轼毫不掩饰地写下了自己真实的心境:“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这里,苏轼的心中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困惑,而是彻底的绝望,心里所思所想的,只有死亡一件事。你看,他在与长子分手之时,已经处置了后事,无疑把这次分手视作最后的生离死别;来到海南,第一件事便是购置棺材,第二件事便是为自己选择墓地打造坟墓。这不是彻底的绝望又是什么?
为人豪放的苏轼是大宋王朝真正的忠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道理他不会不懂。为什么一听说贬黜到海南便万念俱灰呢?孔子云:“六十耳顺”,在苏轼身上,人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情景。
人是环境的产物,苏轼也不例外。出生在相对富饶的四川的苏轼,多年来对于孤悬海外的荒岛海南岛心中一直存有莫名的恐惧,而宋代也把放黜海南作为对犯罪官员的最严厉的惩罚。于是,一向达观的苏轼至此也不能免俗,只能做好最坏的准备。人们的彻底绝望,往往是在遭遇躲不了又解不开的大困惑产生出来的。
苏轼在海南居住了三年,又为海南的淳朴民风所深深感染,以至于在他被获准离开海南时,又动情地写下了《别海南黎民表》一诗:“我本海南民,寄身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优劣。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这时的苏轼,又已经把自己看作海南的一分子,竟多少有点儿依依不舍了。
由苏轼而想起了另一位大文人,他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虞翻。虞翻不仅才高八斗,在文坛享有盛名,而且武艺高强,健步如飞,可日行二百里。早年追随小霸王孙策,在山中遇险,虞翻把马让给孙策,自己徒步追随保护,令孙策感佩莫名。孙策死后,虞翻因为性格的原因,几度得罪了孙权,在奔六十岁的时候,被孙权流放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交州。虞翻当时的处境,大概和苏轼流放到海南时的处境相似。
虞翻固然认为交州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但是却没有彻底绝望。到了交州,他立刻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倾注到训注《易经》《老子》《国语》和收徒讲学上,醉心学问使他的生活紧张而又充实。
《虞翻别传》载:完成《<易经>注》,虞翻专门上表,称述自己为《易经》作注的动机。从家学渊源谈起,道其视为《易经》作注为使命,并指出“索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而郑玄“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百六十七事”,若任由其“行乎学校,传乎将来”,“臣窃耻之”。虞翻动情地说道:“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自不恨。”
公元年孙权称帝,虞翻上疏祝贺,文字不长,铁骨铮铮,沁人心扉:
陛下膺明圣之德,体舜、禹之孝,历运当期,顺天济物。奉承策命,臣独抃舞。罪弃两绝,拜贺无阶,仰瞻宸极,且喜且悲。臣伏自刻省,命轻雀鼠,性輶毫厘,罪恶莫大,不容于诛,昊天罔极。全宥九载,退当念戳,频受生活,复偷视息。臣年耳顺,思咎忧愤,形容枯悴,发白齿落,虽未能死,自悼终没,不见宫阙百官之富,不睹皇舆金轩之饰,仰观巍巍众民之谣,傍听钟鼓侃然之乐,永陨海隅,弃骸绝域,不胜悲慕,逸豫大庆,悦以忘罪。
虞翻在交州生活了十多年,最后死在了交州,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