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5384400000011

第11章 看文化和文化的看(3)

到卢克索来,看到了蓝色的涌动着浪花的尼罗河,心里顿然晴朗、愉悦了许多。尼罗河是非洲第一大河,全长6700公里,流经9个国家,在埃及境内有1500多公里。一部名为《尼罗河上的惨案》的电影,使她声名远播,甚至许多不知金字塔、太阳神庙的人也都知道尼罗河的大名。其实,对埃及来说,尼罗河本来就比金字塔、太阳神庙更有资格、更有地位让人们尊重,她应该是埃及的第一长老,她的年龄比金字塔、太阳神庙大得多,就像黄河与中华文明,恒河与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与巴比伦文明一样,是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古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恩泽之河,是神圣的母亲河。古埃及所有文明的灵感都来自尼罗河,滔滔不绝的河水哺育了埃及的一切,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源泉。因此,对于世人来说,了解埃及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尼罗河。

我们住的高层饭店正好在尼罗河边。清晨,站在饭店阳台上,望着喷薄而出的太阳,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望着河面上不时掠过的成群的水鸟,还有顺流而下的白色帆船,心里涌动着、升腾着生命的美好和张力。不由得想起那段尼罗河自述:“我与天地同庚,像宇宙一样壮丽;我辽阔美丽、历史悠久,像诗歌一样引人入胜。”尼罗河真是造物主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生命画图,我不想过多过深地探究埃及古文明(当然还有其他几大文明)中断衰落的缘由,只想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法老王死了,神庙垮塌了,金字塔残破了,而孕育了埃及文明、见证了埃及文明辉煌和没落的尼罗河却永远不老、永远不朽、永远不死?其实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尼罗河,因为她是埃及文明辉煌与衰落的见证者。

在这块土地上上演的所有活剧和人物她都经历过,她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摄像机,埃及漫长而沧桑的历史风云都储存在她汩汩流淌的胶片上。曾经的光辉散尽了,曾经的云霞蒸腾了,唯有尼罗河永远生生不息,永远充满活力,永远朝气蓬勃地流淌。

看来,任何文明都逃不脱一次又一次毁灭或重生的考验,人们可以预测她的变化,但是谁又有力量去控制她变化后的结果呢?

埃及文明没有永恒,尼罗河却永恒。没有永恒的文明,只有永恒的山川河流。

十四、最高智慧是“和”

由于现代媒体尤其是电视的宣传和“轰炸”,使本来遥远而又陌生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以致使阿拉法特、阿巴斯、拉宾、沙龙、佩雷斯的名字成为中国耳熟能详、知晓率很高的外国人。这也应验了媒体传播的厉害。大众传播的频率越高,人们的记忆印象当然就越深。尽管多数人搞不清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关系,搞不清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年复一年地纠葛不断,也搞不清媒体中常常出现的什么“土地换和平”、什么“路线图”。

我也是这次到这里来才搞清楚。原来,以色列、巴勒斯坦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地方,一块土地上有两个国家。当年联合国关于建立以色列的决议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一场漫长的领土纠纷。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过去我们的城市里常有一个单元房里住着两家人一样,矛盾冲突难以避免。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家有一套房子,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当然,一户人家和一个国家不一样,国家比家庭要复杂得多。找一套房子要容易点,可要再找出一片国土就难了。

领土之争历来是战争、冲突、动乱的源头。打开一部世界历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在我们看来,不管谁是谁非,两个国家尤其是邻国之间大动干戈,大可不必。因为争来争去的结果是祸及百姓,涂炭生灵。六十年的巴以争端,变成了死循环,土地换和平的希望没有看到,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生命成为守住这块土地的代价。

我很赞同余秋雨的观点:“许多财富争夺只是账面概念,许多领土争夺只是地图概念。”可是,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主权的象征。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守土有责”、“寸土必争”的原则。一国之君要是丢了一块土地定会被千夫所指,一家之主要是失去一块土地也会被当做败家子。这一点恐怕全世界皆然。巴以冲突已成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性的难题,国际社会调停、联合国出面都没有多大效果。以致美国前总统布什早在2000年就曾断言,巴以问题解决不了,在这个问题上“谁也得不了诺贝尔和平奖”。布什如此悲观的预言,是“看破红尘”,还是压根就不希望巴以和解,谁也不好评论。不过事实也应验了布什的话。这些年来,巴以和解的路非但没有进展,反而冲突摩擦一直没有中断。就在我们离开耶路撒冷不久,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事又突然爆发了。很快就有人评论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从军事实力上讲,哈马斯和以色列打仗,如以卵击石。但是这场战争除了军事上的不对称外,还有一个道义的不对称,战争发生后,世界上大多数人同情巴勒斯坦而谴责以色列。我想,这可能又是一次不会有结果、不会有真正输赢的战争。以色列或许会在战场上取胜,但却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哈马斯虽然实力受损,却有可能博得同情、赢得人心。战争的结果只能使仇恨越结越深,离和解的目标越来越远。

以色列、巴勒斯坦追根溯源应该是兄弟。从民族源上讲,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来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兄弟民族。中华民族也有过一次又一次兴盛和一次又一次衰落,有过大悲也有过大喜,但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我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庸、向善、不极端,其核心是个“和”字。“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向来以智慧著称的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为什么不能也多一些“和”的理念、“和”的思想、“和”的主张呢?和平、和谐、和睦是人类的福音,对抗、对立、对冲是人类的灾难。以色列、巴勒斯坦都有过深重的灾难,都有过无数的不幸,难兄难弟为什么不可以来个哥俩好、和为贵呢?以和谈和解求和平,求和睦,化干戈为玉帛,化仇视为亲和。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倡导建立“和谐”世界,有人说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接受这一馈赠,我们的地球村就会安宁祥和,世界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我以为,以色列、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太需要“和”的种子、“和”的雨露、“和”的阳光了。

十五、精神制高点也是必争之地

耶路撒冷是一座石头城,耶路撒冷是一座不朽的城。

说她是石头城,是因为这里的建筑几乎全是由一种浅黄色的石头建成。暖暖的色调,给人神秘的感觉。说她是不朽的城,倒不是因为她是石头建成而坚固不朽,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她遭受过频繁的破坏,一次又一次成为废墟,而又频繁地重建,一次又一次重新崛起。耶路撒冷是一座打不垮、毁不掉、灭不了的城,当然是不朽之城。

考察这座城市,要追溯到近三千年前的所罗门时代。人们常把名门之后称为某某代传人,对耶路撒冷这座名城也可以用代来计算,毁掉一次重建一次可以算一代,据考古学家考证,现在的耶城可能是第八代,也有不同观点,说是第十几代。城市的历史比不上家谱,几千年的事要搞得完全精准不太容易,反正现代的耶路撒冷是在历史的耶路撒冷上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像河南的开封一样是城压城。在老城一处考古发掘现场,从施工横断面上看到了希腊石柱、罗马马赛克、阿拉伯花砖……看到了一座有着历史年轮的立体的耶路撒冷。

大凡城市被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灾难,另一种是人为因素。耶路撒冷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天崩地裂的大地震,没有发生过恶浪滔天的大洪水,也没有过雷电引发的弥天大火。致使这座城市一次又一次毁灭的,皆来自外来者的掠夺、洗劫、摧残和破坏。“耶路撒冷”一词取自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而这里最缺少的就是和平。波斯、希腊、罗马、十字军、蒙古、奥斯曼,历史上几乎所有强盛一时的王朝帝国的金戈铁马都践踏过这块土地。一个王朝的到来,就一定要摧毁前面的成果,而为了显示其力量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市。一位犹太人作家曾经说过,石头理解人,可人往往却像石头一样冰冷。不眨眼地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帝王们,他们的心当然像石头一样冰冷。

我在想,耶路撒冷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常常会成为攻击、争夺的目标?

把耶路撒冷作为攻击占领目标,除了她的军事意义外,我想还有文化精神上的意义。因为耶路撒冷确实是一个文明和精神的高地,是人们向往仰慕的文明精神制高点。《圣经》中称她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犹太教徒认为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基督教徒都知道,耶稣就诞生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耶稣又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耶路撒冷,耶稣墓地上盖起的圣基大教堂是他们最神圣的朝拜处。对伊斯兰教徒来说,耶路撒冷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圣地,穆罕默德就是在耶路撒冷聆听真主的祝福并接受“天启”的。耶路撒冷集三大宗教之精华于一城,她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是神圣之城、智慧之城。军事制高点必然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获得了高地就占据了军事主动。文明制高点既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会成为智者必争之地,因为对文明和精神的占领更具有象征意义。任何一个统治者如果争得了人心、占领了人的头脑,就从道义、理念、思想上占据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