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一定要懂得的66个家教新观念
5390400000008

第8章 观念8:孩子的问题99%是家长的问题

杨蔓过11岁生日时,妈妈给了她200元钱作为生日礼物。第二天,杨蔓就拿着钱出去了,结果半个小时后回到家,杨蔓就告诉妈妈那200元钱花光了。

妈妈听后大吃一惊,连忙问杨蔓钱都用来买什么了。杨蔓得意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串项链,并告诉妈妈这是她用那200元钱买的珍珠项链。

妈妈把杨蔓买的项链拿到手里仔细一看,项链竟然是塑料的。妈妈很生气,大声斥责杨蔓不该如此大手大脚花钱,更不该用200元钱买条假项链。

没想到杨蔓听后不但没有改正的意识,反而大声反驳妈妈说:“我这只不过花了200元钱买了条假项链,您上次过生日还花了1000多元钱买了个假金佛呢,还说我大手大脚花钱。”妈妈顿时哑口无言。

看了杨蔓的例子,我们也能猜出,杨蔓之所以会大大方方地用200元钱买了条假项链,就是因为妈妈的“榜样”作用。

孩子是妈妈的影子,这话一点不假,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曾指出“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的问题”。这种观点,乍一听起来感觉似乎有些绝对,可是仔细想一想还是不无道理的。

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严格来说,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比爸爸要大,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妈妈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而爸爸则像是孩子的任课老师。

由此我们知道,孩子的问题99%都是妈妈的问题,妈妈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教育好自己,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那么妈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自己

有人把孩子的眼睛看做是妈妈的照相机,孩子每天都会“拍”下妈妈的各种形象,保存在大脑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日常行为其实都是妈妈的翻版。如果妈妈的行为举止不雅,说话粗鲁,品行不端,孩子又怎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呢?

严格来讲家庭教育的实质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长。对妈妈而言,只有不断学习,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己,营造一个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现象的发生。

让我们来看看张晗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张晗的妈妈喜欢看书,妈妈不仅在书房里看书,很多时候在卧室里也看书。平时吃完晚饭后,妈妈都会从书房拿上一本书,回到卧室,然后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看。

受妈妈的影响,张晗也很喜欢看书,尤其是故事书。张晗看妈妈经常躺在床上看书,于是也想像妈妈那样躺在床上看,妈妈却告诉她躺在床上看书对眼睛不好,不可以这样做。可是,后来张晗偷偷尝试了一下,感觉在床上躺着看书就是舒服,于是张晗也经常躺着看书了。

升四年级的时候,张晗的视力下降得很快,医生建议佩戴眼镜。妈妈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医生询问了张晗近视的具体情况,医生说张晗是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目前还处在“假近视”阶段,可以通过配戴眼镜的方式治疗,另外还要注意不要用眼过度,适当作一些眼睛保健操等。

后来妈妈问了张晗才知道,近期张晗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养成习惯后,眼镜和书的距离不知不觉就近了,时间长了就导致了视力的下降。于是妈妈决定帮助张晗改掉躺着看书的坏毛病。

从此以后,妈妈和张晗一起坐到书房里看书,每隔十几分钟她都会提醒张晗休息一下。刚开始妈妈觉得很不习惯,可是为了张晗仍然坚持了下来。几个月以后,妈妈和张晗又去复查视力,发现张晗的视力恢复正常,张晗终于可以把眼镜摘掉了。

妈妈进步一小步,孩子将会进步一大步。为了孩子,妈妈要坚决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好自己。

2.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妈妈对孩子的不理解造成的,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玩,妈妈想让孩子去写作业或者睡觉时,如果孩子不听,妈妈一般都会采取强制措施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

反过来讲,如果是妈妈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过来打扰妈妈,让妈妈中断做事去陪孩子玩,妈妈一定也不乐意。

所以,教育孩子妈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孩子,成为最懂孩子心的妈妈,避免因自己的不理解而伤害到孩子。

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首先是改变自己。让我们来看看晓芬的故事吧。

妈妈很重视晓芬的教育,平时对晓芬要求也很严格。每天晚上,妈妈都会严格要求晓芬做完作业后,再温习半个小时的功课才能睡觉。

一天晚上,晓芬写完作业后正想看会儿电视,妈妈走过来对她说:“今天的功课温习了吗?”晓芬看到妈妈平时在家时没有工作要做,也不会看书,只是做一些家务。晓芬心里很不平衡:“妈妈,你怎么就没有功课要做啊?你和爸爸总是看电视。我只是看一会儿,你都不让看,这不公平!”

听到晓芬的话,妈妈很惊讶地看着她,这时候妈妈心里也体会到了晓芬的感受。是啊,自己平常都要求晓芬要好好学习,并且会给她增加很多额外的功课,无形中给晓芬增加了很多学习压力。

更重要的是,晓芬的心理很不平衡,平时晓芬在辛苦学习的时候,妈妈却和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她总是在想:凭什么爸爸妈妈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看电视、休息,自己只能学习、看书?

后来,妈妈告诉晓芬:“妈妈和爸爸白天上班,累了一天了,所以需要休息。看电视可以让爸爸妈妈放松心情,这样第二天才能更好地工作。”“那我上了一天的课,也很累啊,为什么我就不能看会电视,休息一下呢?”晓芬问妈妈。

妈妈突然想到自己像晓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那时候自己也是天天盼望着老师少布置点作业,天天盼望着能有一个轻松的假期。妈妈认为晓芬讲得很对,于是就取消了晓芬温习功课的那半个小时,并且还允许晓芬可以看会儿电视。晓芬很高兴,搂着妈妈的脖子说道:“妈妈,谢谢你能理解我。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晓芬的妈妈能站在晓芬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且能够理解晓芬的感受,把晓芬从繁重的学习中释放出来,这样做很值得妈妈们借鉴。

3.正确面对孩子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妈妈也难免会犯错误,更何况是这些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孩子呢?其实,妈妈也都知道,孩子犯错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然而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很多妈妈都不能正确地处理,正因如此,导致了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面对孩子的错误,妈妈不要痛心疾首地斥责,也不要严厉地惩罚,而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然后再合理地给孩子讲清道理。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发地改正错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伍的例子吧。

有一次,小伍去同学家里做客,吃午饭的时候,同学不小心把茶杯碰到地下了。同学的妈妈大声地斥责小伍的同学:“瞧瞧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以后能干什么事啊?”小伍的同学一边哭一边把碎茶杯收拾了。

听到同学的妈妈这样对待同学,小伍心里很难受。如果自己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妈妈会不会也像同学的妈妈那样对自己呢?

于是,小伍决定试探一下妈妈。吃过晚饭,小伍去冰箱里取牛奶,“一不小心”,盛牛奶的杯子掉在地上,流了很大一片,把地板都弄脏了。

妈妈闻声赶来,看到这情形后并没有向小伍发火,只是轻轻地说:“反正牛奶已经洒在地上了,小伍想一想还能不能废物利用啊?”小伍小声说:“妈妈,可以把地板上的牛奶收起来浇花,我听同学说过期牛奶浇花效果不错。”“对,小伍很聪明,既然牛奶是你洒的,这份工作也由你来完成吧。”妈妈微笑着说。

小伍用抹布把牛奶吸起来,然后拧到花盆里,反复几次之后,终于把地板收拾干净了。这时候,小伍才愧疚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牛奶是我故意掉到地上的。”“故意的?那小伍为什么这样做啊?”这时小伍告诉妈妈,自己只是想试探妈妈会不会原谅自己所犯的错误。

妈妈和蔼地说:“既然小伍知道自己错了,妈妈就原谅你了。不过这么做是不对的,小伍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做了,知道吗?”小伍坚定地说:“嗯,我知道了。妈妈,我向你保证,以后我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管孩子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妈妈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接受妈妈的教育,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