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虽然遭受打击,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却丝毫不变。不久,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去做地方官。这时,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职,在岳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修建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纪念文章。范仲淹答应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指出自己的更高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
【延伸阅读】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祖国医学《内经素问》中指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身体内伤的重要因素。情绪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焦虑、害怕、沮丧、悲伤、不满、烦恼等,这类属于负情绪可刺激人体的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有害健康和长寿。另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快乐、舒畅、开朗、恬静、和悦、好感、豪爽等。这类属于正情绪给人体以适度的良性心理按摩,这类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
不愉快的情绪可引起人体许多生理变化,主要有:
1.情绪波动可使心跳显著加速,血压上升,红细胞增加、血粘度变浓。有的中老年人在盛怒下可发生脑血管破裂,或致命性的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波动导致疾病,多半不是由于情绪的一次大爆发而引起,通常都是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情绪波动如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忧虑、失望、不安、渴望等日积月累造成的结果。
2.发怒时可使胃出口处的肌肉骤然紧缩,消化道痉挛。有人胃肌紧缩时会感到腹部有一块“石头”,甚至误认为是阑尾炎或胆囊炎。情绪激动还可引起结肠痉挛和结肠过敏。有人称为“情绪结肠症”。
3.不愉快情绪可影响免疫功能,削弱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容易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焦虑及紧张还可使癌症扩散。
学会控制情绪对于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可以从下列方面着手:
1.设法从忧郁中走出来:悲痛时设法恢复平静情绪,可到公园散心、听音乐、看电影或投身于工作之中,以冲淡不快情绪和悲伤心情。
2.主动舒泄不良情感:把不快情绪向可信的亲友诉说,不要让不愉快的事积在胸中,减少心头压抑。
3.遇事要冷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分析,保持冷静,决不要怒气冲天,大怒、大悲。
【原文】
3.11匏①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②八音。
【译文】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注释】
①匏:匏(páo)瓜,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
②乃:称作。
【评解】
这是说中国古代演奏音乐的八种乐器,最早具体提出“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的八音分类方法的是《周礼?春官》。《三字经》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通俗读本,之所以将“八音”的内容列入其中,正是因为儒家传统讲究“礼乐”治国,注重音乐的政治效果。
广义的乐是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了现代的音乐、舞蹈、美术、影剧等所有艺术形式。狭义的乐指音乐。
没有艺术修养,人生会很枯燥乏味,所以要用乐来调心即可,不要刻意去追求成为一名音乐家。
【国学小百科】
大司乐——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学校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的“大司乐”,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
“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也有一些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音乐人才。
学习内容主要为音乐美学、演唱和舞蹈;学时为7年,从13岁开始学习,20岁毕业;学生人数达1400余人,其中音乐教师(乐工)有600多人,可称得上是一所师资雄厚、机构完备的音乐学校。
【相关链接】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延伸阅读】
学会用音乐来调节心情
现代社会,每个人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心理困惑越来越多。心理医生认为,倾听音乐是忙碌的现代人自我心理调适的好方法。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和释放内心积极的情感,宣泄消极的情感。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意思的是,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有不同的调节情绪作用。
1.有助克服烦躁、易怒情绪的乐曲:琴曲《流水》、二胡曲《汉宫秋月》、琴曲《阳关三叠》。
2.有助于减轻内心焦虑不安的乐曲:琴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3.有助于克服精神抑郁的乐曲:笛子独奏《喜相逢》、二胡独奏《光明行》、京胡独奏《夜深沉》《步步高》《春天来了》《啊,莫愁》等。
4.有助于松弛精神、解除疲劳的乐曲:《彩云追月》、《牧童短笛》、《十五的月亮》等。
5.有助于催眠作用的乐曲:《二泉映月》、《摇篮曲》、《军港之夜》等。
此外,听音乐也要讲究方法,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可进行心理调适。
1.静赏法。通过静静地倾听欣赏,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2.背景法。把音乐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在音乐的环绕中进行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暗示,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原文】
3.12高曾祖,父而①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②。
【译文】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注释】
①身:自己。
②伦:次序。
【评解】
“九族”代表了一个家族,更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自上而下、长幼有序,是不容混淆和颠倒的。“九族”代表的是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直系的血亲,因此,它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和认识“九族”的组成和关系,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去维护这种关系。
古代苛法酷刑中有灭九族之说,实在是残忍之极,毫无人性。秦灭六国以后,人心不服,为巩固统治地位,秦始皇实行苛法,动辄祸灭三族剪草除根。九族还只是垂直的父子一脉,三族则要加上母族、妻族二脉,要灭二十七族,上千口人。李斯造孽自己被腰斩不说,还被夷了三族。明朝以后又加上师族,连老师一脉也牵扯进来,这样的帝王是绝对的暴君,走向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国学小百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相关链接】
愚公移山中的九族之序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