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1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译文】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注释】
①若:好像。
【评解】
读历史要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前朝的历史都是后朝人编定的,是否靠得住大成问题。
仅读史书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参考实录、十通、帝王起居注、历代奏议等具体的史料,就可以通晓古今,好象亲眼看见一样,也就不会以偏概全了。
【国学小百科】
中国历史知识集萃
1.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2.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4.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5.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6.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7.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8.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9.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10.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12.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13.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14.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15.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6.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17.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18.中国历史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
19.名将十哲:田穰苴(春秋)、孙武(春秋)、吴起(战国)、乐毅(战国)、白起(战国)、张良(汉初)、韩信(汉初)、诸葛亮(三国)、李靖(唐初)、李勣(唐初)
20.满清十二帝:太祖[武]高皇帝?天命(努尔哈赤)、太宗文皇帝?天聪(皇太极)、世祖章皇帝?顺治(福临)、圣祖仁皇帝?康熙(玄烨)、世宗宪皇帝?雍正(胤禛)、高宗纯皇帝?乾隆(弘历)、仁宗睿皇帝?嘉庆(颙琰)、宣宗成皇帝?道光(旻宁)、文宗显皇帝?咸丰(奕詝)、穆宗毅皇帝?同治(载淳)、德宗景皇帝?光绪(载湉)、逊帝?宣统(溥仪)
【相关链接】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孔子小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17岁时就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鲁国。虽然孔子的知识很多,可他一生都没有松懈过。
孔子到了晚年,他得到一部用当时已不多见的古文字写成的《易经》,他认真仔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从基本上掌握书的内容,直到对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最后他完全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那时,还没有发明纸张,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延伸阅读】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
学习不能迷信于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在一个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大学期间,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以后,应当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新的技术并积累相关经验;即使走上了管理岗位,我们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特殊时期从事职位的不同,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不仅仅指的是必要的技能知识,同时还有一些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管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等多方面的软技能。
或许你不是很聪明的人,但只要你是一个非常努力学习的人,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工作范围的需要,你就能把握职业发展的机会。
根据统计发现,职场人有效学习的80%是在工作中发生,只有20%是他们离开工作后学习到的。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合格的人才是那些能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欠缺,并努力在工作中弥补自己所欠缺知识的人。“在工作当中学习”和“把学习放在工作中”是两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们能使承担某项业务的“门外汉”最迅速地转化成“合格者”,并最终成为一个很“专业的”人才。
【原文】
6.2口而诵,心而惟①。朝于斯②,夕于斯。
【译文】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注释】
①惟:思考。
②斯:这个。
【评解】
这几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三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口而诵”,就是“要读书不是看书”。古人读书有讲究五到的,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也就是这里说的“口而诵,心而惟”,口与心就代表了这“五到”。读书一定要“口而诵”,不诵怎么能叫读书呢?我们现代人改了称呼,叫“看书”,虽然一字之差,结果可完全不一样。
第二个关键就是“心而惟”。惟是动词,有思考、思索的意思,心里面要反复思考,就是“心而惟”。
第三个关键是,“朝于斯,夕于斯”。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一,象打井一样,选好一点就要深入下去,如此求学才能有所得。有任何疑问,先不要在外面寻找答案,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话头,“朝于斯,夕于斯”地诚心问自己,答案就出来了。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三点教诲,并且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相信我们的智慧一定能够开发出来。
【国学小百科】
背诵,在古代教育中的利与弊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成才的道路大约有以下三种:“真正的学术研究,科举仕途,还有经籍意义上的文学”。由于追求目标的不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往往有三条成才的途径,均离不开背诵的苦功。即以学者来讲,中国古代学者和学术的精神都是值得赞美的。他们执著地献身于学术研究,他们的著作往往有着晓畅优美的文体、缜密无懈的推理和细致入微的考证。古代几乎没有什么检索系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自己的记忆,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而这都是与幼时背诵的苦功分不开的。为中国古代造就了大批了不起的学者与文学家,并创造出了浩如烟海的典籍,这是背诵这种教育方法对中国历史最主要的积极意义。此外,中国古代学者的严谨的风格和踏实的精神,也得益于这种长年的背诵之功。
与之相伴生的,这种背诵的方法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创新的束缚。中国古人虽也不乏真知灼见的创造之功,但从大的文化氛围来年,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固的传统。因为他们对所背诵的知识掌握得越深入,就越不易突破,越限制对新的东西的追求。中国数千年始终发展不出一种像西方那样的科学体系,这未尝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次是造出了一批无用的庸才。因为这种以背诵为主的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需要个人的领悟,因此并非所有人十年寒窗的结果都是真正的人才,在造就了一些伟大的学者、官员和文学家的同时,也生产出了更大数目的无所作为的读书人,他们对社会并没有什么贡献,有时反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混乱。因为古人背诵的内容只是限于古代经、史、子、集的范围,这使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有着相当的局限性,这也是这种教育方法的缺陷之一。
【相关链接】
贾岛推敲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当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景色十分迷人。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刘栖楚,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这次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长安地方长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与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延伸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聪明的孩子与生俱来就思维敏锐,其实不然,孩子的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家长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敏锐思维的能力呢?
1.寓教于乐
从小时候开始家长就要及时引发孩子的思考能力。有位母亲通过朗读简单的诗词引导她5岁的孩子思考问题。她先读一首诗:如果世界上堆满了馅饼,如果海水全部化为墨水,如果所有的树都结满面包和奶酪,那么,我们怎么吃到东西?然后,她问孩子:“一个句子以‘如果’开头,是不是意味着它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孩子联想出一连串问题。培养孩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2.给孩子多提问题
领孩子去博物馆,与孩子一同阅读,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参观博物馆时不要走马观花,简单地欣赏作品,不妨提出“恐龙如果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之类的问题。
3.全家参与
只要引导得法,在自己家的小天地中即可取得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效果。孩子的年龄不论大小,也应创造机会使他们说出值得一听的主意来,这并不需要安排正式课时。一家人围聚一桌共进晚餐,议论一天中发生的种种事情,这就是一个指导孩子最好的机会。
4.讲笑话
幽默风趣能在笑声中使孩子们懂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远非仅有一种。一个奇妙的双关语之所以能引起哄堂大笑,就因为它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词意。
5.打破传统观念
人类进步的历史是不断彻底改变传统观念的历史。孩子们很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敏锐于对“从来如此”的事情提出质疑。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一辈子都保持大胆质疑、勤奋探索的习惯。
6.提出违背常规的问题
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激发想象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
7.准确表述
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这里介绍一个家庭游戏:蒙住家长的眼睛,让孩子在两幅相似的画中挑选一幅进行描述。然后解开蒙布,让被蒙住眼睛的家长指认出所描述的是哪幅画。那些描述往往很模糊,让人搞不清究竟是哪幅画。这种游戏既可教会孩子更准确地表达,又可教会孩子更细致地观察事物。
8.尽可能地听取不同意见
小孩子大多数只顾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耐心去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和简单地重复说过的内容。由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容易忽略那些能开阔视野的见解。因而要引导孩子听取别人的意见。例如孩子说邻居家的小伙伴是“坏人”,就要让他去问问其他人对那个孩子的评价。这就可能使孩子看到自己未曾想到过的方面。
【原文】
6.3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译文】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①师:拜师。
【评解】
历史上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记载,但“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是在此山避难时遇害的。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
【国学小百科】
古代教师的称谓
由于学校名称的繁杂,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在我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
夫子:最初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师:泛指老师、教师。
师傅:老师的通称。
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先生:古时对老师的一般称谓。
宗师: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老师:教授学生的人。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老师”。
教习:学官名。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
教谕: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论,掌文庙祭把,教育所属生员。
教授: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学校课试等事。元代诸路散府及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置教授。
助教:国子监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于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学博: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一人,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教官为“学博”。清代它又成为州县学官的别称。
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及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学录:宋元明清时国子监所属学官。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元代路学设学录,协助教授教育所属生员。
学官:又称“教官”。指中国旧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监学:清代中等学堂以上设监学;掌稽察学生出入。考察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司业:隋以后国子监设司业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历代沿置,为学官,至清末废。
祭酒:汉平帝时始置六经祭酒。后置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属大学中教言(主管官)。隋唐以后称国于监祭酒,至清末废。
学政:宋代太学的教官。
讲郎:讲授经书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