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从来没有得到的东西,也会让人有一种失去的感觉?
有人在后台留下这样一句话:“仅仅是喜欢上一个人就让我有一种失去一切的感觉。”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仔细想一想很多我们认为自己“失去”的感觉,其实都是因为一些根本还没有得到过的东西。
幻想我拥有了什么东西,并提前预支了一旦拥有它所能享受的快乐。向往一种生活,想象自己住在一套大房子里的美好;策划一次旅行,仅仅为它做攻略的过程就开心无比;看着一个喜欢的人,想象与他共度良宵的浪漫。
当最后追逐失败,或者从短暂的幻想中醒来,看着周围的世界,想想毫无可能的关系——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拥有它、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拥有,就会产生一种失去了什么的感觉。
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觉得失去,让这个世界上痛苦增加了很多。它意味着有多少欲望,就有可能有多少痛苦;欲望有多强烈,无法实现它的失落就有多可怕。
它让“失去”并不只属于那些起码拥有点儿什么的人;它让那些本来就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反倒在不断地感受失去的痛苦。
二
我们对“失去”这件事,往往不是按照“我曾经有什么”来评判,而是按照“我应该有什么”来评判,或按照“我本来可以有什么”来评判。
我知道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一个农村孩子,被承诺带去县城玩,他为此期待了一整个礼拜,把自己可能去买的糖和可能去看的百货商场想了很多遍,但约定那天到来时,忽然下雨了,行程取消了。在这件事里,没有谁可以被埋怨,但这个孩子会为此哭上一整天,并且撕心裂肺。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追忆逝水年华》里,“我”花很长时间准备了一次去意大利的旅行,为此提前几个月就阅读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风景,并且每天用大段时间畅想自己在意大利旅行的种种美妙可能。但因为一场急病,这次旅行取消了,他简直觉得一切都完蛋了。
当一种无法实现的期待产生时,我们会有失去的错觉。其实,相比从来没有这次旅行计划,这个男孩因为一次没有成功的计划,多享受了很久美好的体验;因为喜欢一个人,在得不到之前,也会享受若干惴惴不安但略带甜蜜的憧憬。
我们失去的比想象得少。真正的痛苦并不来自失去,而是因为我们得到的也比期待得少。为了减少“失去”的感受,你是否愿意放弃一些得到的错觉,归还你透支过的甜蜜想像吗?
三
我们一直在“失去”一些自己并没有得到的东西。意识到这并不会减轻我们的痛苦,但它给我们更多选择。
有一种生活态度是“从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心怀希望”。这种态度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它避免了若干因为没有得到而产生的“失去”感。它意味着一种务实甚至冰冷:只享受已经真正实现的甜蜜,把一切没有事实依据的想象当成不切实际。他们也会为渴望而付出,但付出不会带来任何快乐,所有的付出都会有风险评估,如果结果并没有得到追求的东西,也不会感觉到“失去”,而是一次失败的博取。
没有得到的东西,不会让他们感觉到失去,因为他们从未认为自己会得到它。
另一种恰好相反。对一切未知的可能性都充满热望,只要产生一点欲望就努力追求,并且因为追求的过程而快乐;追求失败之后会痛苦,生活中充满了因为追求失败而产生的失败感。但即使以很小的比例,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本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用十个“失去”,换来一次得到。
四
一个小例子也许能帮助你快速辨别这两种生活态度。电影《喜剧之王》中,莫文蔚扮演的电影明星和张柏芝扮演的三陪女,分别是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的典型。
前一种人过着理性和更有控制力的生活,追求的过程分寸得到,一段关系结束后露出“本来就可能这样”的苦笑;后一种人为毫无保证的可能竭尽全力,失去的时候眼泪鼻涕一起流,但得到的时候也开心得没有保留。
你会怎么选:为一个渴望的产生感到快乐,并未一个无法满足的渴望而痛苦;还是既不因为一种可能性而快乐,也不为它的结束而痛苦?
读后思考:
讲一个从来没得到却觉得失去了的故事。